汾水出太原汾陽縣北管涔山。
《山海經》曰:《北次二經》之首,在河之東,其東,首枕汾,其名曰管涔之山,其上無木而多草,其下多玉,汾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河。《十三州誌》曰:出武州之燕京山,亦管涔之異名也。其山重阜修岩有草無木,泉源導於南麓之下,蓋稚水濛流耳。又西南夾岸連山,聊峰接勢,劉淵族子曜,嚐隱避於管涔之山。
夜中,忽有二童子入,跪曰:管涔王使小臣奉謁趙皇帝,獻劍一口。置前,再拜而去。以燭視之,劍長二尺,光澤非常,背有銘曰:神劍服禦除眾毒。曜遂服之,劍隨時變為五色也。後曜遂為胡王矣。汾水又南,與東、西溫溪合,水出左右近溪,聲流翼注。水上雜樹交陰,雲垂煙接。自是水流潭漲,波襄轉泛。又南逕一城東,憑<土庸>積石,側枕汾水,俗謂之伏戎城。又南出二城間,其城角倚,翼枕汾流,世謂之侯莫幹城,蓋語出戎方,傳唿失實也。汾水又南,逕汾陽縣故城東。
川土寬平,峘山夷水。《地理誌》曰:汾水出汾陽縣北山,西南流者也。漢高帝十一年,封靳強為侯國,後立屯農,積粟所在,謂之羊腸倉。山有羊腸阪,在晉陽西北,石磴縈委,若羊腸焉,故倉阪取名矣。漢永平中治唿沱石臼河。按司馬彪《後漢郡國誌》:常山南行唐縣有石臼穀。蓋欲乘唿沱之水,轉山東之漕,自都慮至羊腸倉,將憑汾水以漕太原,用實秦晉。苦役連年,轉運所經,凡三百八十九隘,死者無算。拜鄧訓為謁者,監護水功。訓隱括知其難立,具言肅宗。
肅宗從之,全活數千人。和熹鄧後之立,叔父陔以為訓積善所致也。即此羊腸倉也。又南逕秀容城東。《魏土地記》曰:秀容胡人徙居之,立秀容護軍治,東去汾水六十裏,南與酸水合,水源西出少陽之山,東南流注於汾水。汾水又南出山,東南流,洛陰水注之,水出新興郡,西流,逕洛陰城北。又西逕盂縣故城南。
《春秋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分祁氏七縣為大夫之邑,以孟丙為盂大夫。洛陰水又西,逕狼孟縣故城南,王莽之狼調也。左右夾澗幽深,南麵大壑,俗謂之狼馬澗。舊斷澗為城,有南北門,門闉故壁尚在。洛陰水又西南,逕陽曲城北。
《魏土地記》曰:陽曲胡寄居太原界,置陽曲護軍治。其水西南流,注於汾水。
汾水又南,逕陽曲城西南注也。
東南過晉陽縣東,晉水從縣南,東流注之。
太原郡治晉陽城,秦莊襄王三年立,《尚書》所謂既修太原者也。《春秋說題辭》曰:高平曰太原。原,端也,平而有度。《廣雅·釋地》曰:大鹵,太原也。《釋名》曰:地不生物曰鹵。鹵,壚也。《穀梁傳》曰:中國曰太原,夷狄曰大鹵。《尚書大傳》曰:東原底平,大而高平者謂之太原,郡取稱焉。《魏土地記》曰:城東有汾水南流。水東有晉使持節、都督並州諸軍事、鎮北將軍、太原成王之碑。水上舊有梁,青荓殞於梁下,豫讓死於津側,亦襄子解衣之所在也。汾水西逕晉陽城南,舊有介子推祠。祠前有碑,廟宇傾頹,惟單碑獨存矣,今文字剝落,無可尋也。
又南,洞渦水從東來注之。
汾水又南,逕梗陽縣故城東,故榆次之梗陽鄉也,魏獻子以邑大夫魏戊也。
京相璠曰:梗陽,晉邑也。今太原晉陽縣南六十裏榆次界,有梗陽城。汾水又南,即洞渦水會者也。
又南過大陵縣東。
昔趙武靈王遊大陵,夢處女鼓琴而歌,想見其人,吳廣進孟姚焉,即於此縣也。王莽改曰大寧矣,汾水於縣左迤為鄔澤。《廣雅》曰:水自汾出為汾陂,其陂東西四裏,南北一十餘裏,陂南接鄔。《地理誌》曰:九澤在北,並州藪也。
《呂氏春秋》謂之大陸。又名之曰漚洟之澤,俗謂之鄔城泊。許慎《說文》曰:漹水出西河中陽縣之西,南入河,即此水也。漹水又會嬰侯之水,《山海經》稱,謁戾之山,嬰侯之水,出於其陰。北流注於祀水。水出祀山,其水殊源共舍,注於嬰侯之水,亂流逕中都縣南,俗又謂之中都水。侯甲水注之,水發源祁縣胡甲山,有長阪,謂之胡甲領,即劉歆《遂初賦》所謂越侯甲而長驅者也。蔡邕曰:侯甲,亦邑名也,在祁縣。侯甲水又西北,曆宜歲郊,逕太穀,謂之太穀水。出穀西北流,逕祁縣故城南。自縣連延,西接鄔澤,是為祁藪也。即《爾雅》所謂昭餘祁矣。賈辛邑也。辛貌醜,妻不為言,與之如皋,射雉,雙中之,則笑也。
王莽之示縣也。又西逕京陵縣故城北,王莽更名曰致城矣。於春秋為九原之地也。
故《國語》曰:趙文子與叔向遊於九原,曰:死者若可作也,吾誰與歸?叔向曰:其陽子乎?文子曰:夫陽子行廉直於晉國,不免其身,智不足稱。叔向曰,其舅犯乎?文子曰:夫舅犯見利不顧其君,仁不足稱。吾其隨會乎?納諫不忘其師,言身不失其友,事君不援而進,不阿而退。其故京尚存。漢興,增陵於其下,故曰京陵焉。侯甲水又西北,逕中都縣故城南,城臨際水湄,《春秋·昭公二年》,晉侯執陳無宇於中都者也,漢文帝為代王,都此。武帝元封四年,上幸中都宮,殿上見光,赦中都死罪以下。侯甲水又西合於嬰侯之水。逕鄔縣故城南,晉大夫司馬彌牟之邑也。謂之鄔水也。俗亦曰慮水,慮、鄔聲相近,故因變焉。又西北入鄔陂,而歸於汾流矣。
又南,過平陶縣東,文水從西來流注之。
汾水又南,與石桐水合,即綿水也。水出界休縣之綿山,北流逕石桐寺西,即介子推之祠也。昔子推逃晉文公之賞,而隱於綿上之山也。晉文公求之不得,乃封綿為介子推田,曰:以誌吾過,且旌善人。因名斯山為介山。故袁山鬆《郡國誌》曰:介休縣有介山,有綿上聚、子推廟。王肅《喪服要記》曰:昔魯哀公祖載其父。孔子問曰:寧設桂樹乎?哀公曰:不也。桂樹者,起於介子推。子推,晉之人也。文公有內難,出國之狄,子推隨其行,割肉以續軍糧。後文公複國,忽忘子推。子推奉唱而歌,文公始悟,當受爵祿。子推奔介山,抱木而燒死。國人葬之,恐其神魂{雨肙}於地,故作桂樹焉。吾父生於宮殿,死於枕席,何用桂樹為?餘按夫子尚非璵璠送葬,安能問桂樹為禮乎?王肅此證,近於誣矣。石桐水又西流,注於汾水。又西南逕界休縣故城西,王莽更名之曰界美矣。城東有徵士郭林宗、朱子浚二碑。宋衝以有道司徒徵。林宗,縣人也。辟司徒舉太尉,以疾辭。其碑文雲:將蹈洪崖之遐跡,紹巢、由之逸軌,翔區外以舒翼,超天路以高峙。稟命不融,享年四十有三,建寧四年正月丁亥卒。凡我四方同好之人,永懷哀痛,乃樹碑表墓,昭銘景行雲。陳留蔡伯喈、範陽盧子幹、扶風馬日<石單>等,遠來奔喪,持朋友服。心喪期年者,如韓子助、宋子浚等二十四人。其餘門人,著錫衰者千數。其碑文故蔡伯喈謂盧子幹、馬日<石單>曰:吾為天下碑文多矣,皆有慚容,惟郭有道元愧於色矣。汾水之右,有左部城,側臨汾水,蓋劉淵為晉都尉所築也。
又南過冠爵津。
汾津名也,在界休縣之西南,俗謂之雀鼠穀。數十裏間,道險隘,水左右悉結偏梁閣道,累石就路,縈帶岩側,或去水一丈,或高五六尺,上戴山阜,下臨絕澗,俗謂之為魯般橋,蓋通古之津隘矣,亦在今之地嶮也。
又南入河東界,又南過永安縣西。
故彘縣也。周厲王流於彘,即此城也。王莽更名黃城。漢順帝陽嘉三年,改曰永安縣。霍伯之都也。
曆唐城東。
瓚注《漢書》雲,堯所都也。東去彘十裏。汾水又南,與彘水合,水出東北太嶽山,《禹貢》所謂嶽陽也,即霍太山矣。上有飛廉墓。飛廉以善走事紂,惡來以多力見知。周王代紂兼殺惡來。飛廉先為紂使北方,還無所報,乃壇於霍太山,而致命焉。得石棺,銘曰:帝令處父,不與殷亂,賜汝石棺以葬。死遂以葬於霍太山。有嶽廟,廟甚靈,烏雀不棲其林,猛虎常守其庭。又有靈泉,以供祭祀,鼓動則泉流,聲絕則水竭。湘東陰山縣有侯曇山,上有靈壇。壇前有石井,深數尺,居常無水,及臨祈禱,則甘泉湧出,周用則已,亦其比也。彘水又西流,逕觀阜北,故百邑也。原過之從襄子也,受竹書於王澤,以告襄子。襄子齋三日,親自剖竹,有朱書曰,餘霍太山山陽侯,天使也。三月丙戌,餘將使汝反滅智氏,汝亦立我於百邑也。襄子拜受三神之命,遂滅智氏,祠三神於百邑,使原過主之,世謂其處為觀阜也。彘水又西流,逕永安縣故城南,西南流,注於汾水。汾水又南,逕霍城東,故霍國也。昔晉獻公滅霍,趙夙為禦,霍公求奔齊,晉國大旱,卜之曰,霍太山為祟,使趙夙召霍君奉祀,晉複穰也。蓋霍公求之故居也。汾水又逕趙城西南,穆王以封造父,趙氏自此始也。汾水又南,霍水入焉。水出霍太山。發源成潭,闊七十步,而不測其深。西南逕趙城南,西流注於汾水。
又南過楊縣東。
澗水東出穀遠縣西山,西南逕霍山南,又西逕楊縣故城北,晉大夫僚安之邑也。應劭曰:故楊侯國。王莽更名有年亭也。其水西流入於汾水。汾水逕楊城西,不於東矣。《魏土地記》曰:平陽郡,治楊縣,郡西有汾水南流者,是也。
西南過高梁邑西。
黑水出黑山,西逕楊城南,又西與巢山水會。《山海經》曰:牛首之山,勞水出焉,西流注於潏水,疑是水也。潏水即巢山之水也。水源東南出巢山東穀,北逕浮山東,又西北流與勞水合,亂流西北,逕高梁城北,西流入於汾水。又南,逕高梁故城西,故高梁之墟也。《春秋·僖公二十四年》,秦穆公納公子重耳於晉,害懷公於此。《竹書紀年》,晉出公十三年,智伯瑤城高梁。漢高帝十二年,以為侯國,封恭侯酈疥於斯邑也。
又南過平陽縣東。
汾水又南,逕白馬城西,魏刑白馬而築之,故世謂之白馬城。今平陽郡治。
汾水又南,逕平陽縣故城東,晉大夫趙晁之故邑也。應劭曰:縣在平河之陽,堯舜並都之也。《竹書紀年》晉烈公元年,韓武子都平陽。漢昭帝封度遼將軍範明友為侯國,王莽之香平也。魏立平陽郡,治此矣。水側有堯廟,廟前有碑。《魏土地記》曰:平陽城東十裏,汾水東原上,有小台,台上有堯神屋石碑。永嘉三年,劉淵徙平陽於汾水,得白玉印,方四寸,高二寸二分,龍紐,其文曰:有新寶之印,王莽所造也。淵以為天授,改永鳳二年為河瑞元年。汾水南與平河水合,水出平陽縣西壺口山,《尚書》所謂壺口治梁及岐也。其水東逕狐穀亭北,春秋時,狄侵晉取狐廚者也。又東,逕平陽城南,東入汾,俗以為晉水,非也。汾水又南曆襄陵縣故城西,晉大夫郤犨之邑也,故其地有犨氏鄉亭矣。西北有晉襄公陵,縣蓋即陵以命氏也,王莽更名曰幹昌矣。
又南過臨汾縣東。
天井水出東陘山西南,北有長嶺,嶺上東西有通道,即鈃隥也,《穆天子傳》曰:乙酉,天子西絕鈃隥,西南至監,是也。其水三泉奇發,西北流,總成一川,西逕堯城南,又西流入汾。
又屈從縣南西流。
汾水又逕絳縣故城北。《竹書紀年》:梁惠成王二十五年,絳中地坼,西絕於汾。汾水西逕虒祁宮北,橫水有故梁,截汾水中,凡有三十柱,柱徑五尺,裁與水平,蓋晉平公之故梁也。物在水,故能持久而不敗也,又西逕魏正平郡南,故東雍州治,太和中,皇都徙洛,罷州立郡矣。又西逕王澤,澮水入焉。
又西過長修縣南。
汾水又西與古水合,水出臨汾縣故城西,黃阜下,其大若輪,西南流故溝橫出焉,東注於汾,今無水。又西南逕魏正平郡北,又西逕荀城東,古荀國也。
《汲郡古文》,晉武公滅荀,以賜大夫原氏也。古水又西南入於汾。汾水又西南,逕長修縣故城南,漢高帝十一年,以為侯國,封杜恬也。有修水出縣南,而西南流入於汾。汾水又西逕清原城北,故清陽亭也。城北有清原,晉侯蒐清原作五軍處也。汾水又逕冀亭南。昔臼季使,過冀野,見郤缺耨,其妻饁之,相敬如賓。
言之文公,文公命之為卿,複與之冀,京相璠曰:今河東皮氏縣有冀亭,古之冀國所都也。杜預《釋地》曰:平陽皮氏縣東北,有冀亭。即此亭也。汾水又西,與華水合,水出北山華穀,西南流,逕一故城西,俗謂之梗陽城,非也。梗陽在榆次,非在此。按故漢上穀長史侯相碑雲:侯氏出自倉頡之後,逾殷曆周,各以氏分,或著楚、魏,或顯齊、秦,晉卿士蒍,斯其裔也。食采華陽,今蒲阪北亭,即是城也。其水西南流,注於汾。汾水又逕稷山北,在水南四十許裏,山東西二十裏,南北三十裏,高十三裏,西去介山一十五裏。山上有稷祠,山下稷亭,《春秋·宣公十五年》,秦桓公伐晉,晉侯治兵於稷,以略狄土,是也。
又西過皮氏縣南。
汾水西逕鄈丘北,故漢氏之方澤也。賈逵雲:漢法,三年祭地汾陰方澤。
澤中有方丘,故謂之方澤,丘即葵丘也。許慎《說文》稱,從邑,癸聲。河東臨汾地名矣,在介山北,山即汾山也。文穎曰:介山在河東皮氏縣東南。其山特立,周七十裏,高三十裏。穎言在皮氏縣東南則可,高三十裏,乃非也。今準此山,可高十餘裏。山上有神廟,廟側有靈泉,祈祭之日,周而不耗。世亦謂之子推祠。
楊雄《河東賦》曰:靈輿安步,周流容與,以覽於介山。嗟文公而湣推兮,勤大禹於龍門。《晉太康記》及《地道記》與《永初記》,並言子推所逃,隱於是山,即實非也。餘按介推所隱者,綿山也。文公環而封之,為介推田,號其山為介山。
《山海經》曰:《北次二經》之首,在河之東,其東,首枕汾,其名曰管涔之山,其上無木而多草,其下多玉,汾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河。《十三州誌》曰:出武州之燕京山,亦管涔之異名也。其山重阜修岩有草無木,泉源導於南麓之下,蓋稚水濛流耳。又西南夾岸連山,聊峰接勢,劉淵族子曜,嚐隱避於管涔之山。
夜中,忽有二童子入,跪曰:管涔王使小臣奉謁趙皇帝,獻劍一口。置前,再拜而去。以燭視之,劍長二尺,光澤非常,背有銘曰:神劍服禦除眾毒。曜遂服之,劍隨時變為五色也。後曜遂為胡王矣。汾水又南,與東、西溫溪合,水出左右近溪,聲流翼注。水上雜樹交陰,雲垂煙接。自是水流潭漲,波襄轉泛。又南逕一城東,憑<土庸>積石,側枕汾水,俗謂之伏戎城。又南出二城間,其城角倚,翼枕汾流,世謂之侯莫幹城,蓋語出戎方,傳唿失實也。汾水又南,逕汾陽縣故城東。
川土寬平,峘山夷水。《地理誌》曰:汾水出汾陽縣北山,西南流者也。漢高帝十一年,封靳強為侯國,後立屯農,積粟所在,謂之羊腸倉。山有羊腸阪,在晉陽西北,石磴縈委,若羊腸焉,故倉阪取名矣。漢永平中治唿沱石臼河。按司馬彪《後漢郡國誌》:常山南行唐縣有石臼穀。蓋欲乘唿沱之水,轉山東之漕,自都慮至羊腸倉,將憑汾水以漕太原,用實秦晉。苦役連年,轉運所經,凡三百八十九隘,死者無算。拜鄧訓為謁者,監護水功。訓隱括知其難立,具言肅宗。
肅宗從之,全活數千人。和熹鄧後之立,叔父陔以為訓積善所致也。即此羊腸倉也。又南逕秀容城東。《魏土地記》曰:秀容胡人徙居之,立秀容護軍治,東去汾水六十裏,南與酸水合,水源西出少陽之山,東南流注於汾水。汾水又南出山,東南流,洛陰水注之,水出新興郡,西流,逕洛陰城北。又西逕盂縣故城南。
《春秋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分祁氏七縣為大夫之邑,以孟丙為盂大夫。洛陰水又西,逕狼孟縣故城南,王莽之狼調也。左右夾澗幽深,南麵大壑,俗謂之狼馬澗。舊斷澗為城,有南北門,門闉故壁尚在。洛陰水又西南,逕陽曲城北。
《魏土地記》曰:陽曲胡寄居太原界,置陽曲護軍治。其水西南流,注於汾水。
汾水又南,逕陽曲城西南注也。
東南過晉陽縣東,晉水從縣南,東流注之。
太原郡治晉陽城,秦莊襄王三年立,《尚書》所謂既修太原者也。《春秋說題辭》曰:高平曰太原。原,端也,平而有度。《廣雅·釋地》曰:大鹵,太原也。《釋名》曰:地不生物曰鹵。鹵,壚也。《穀梁傳》曰:中國曰太原,夷狄曰大鹵。《尚書大傳》曰:東原底平,大而高平者謂之太原,郡取稱焉。《魏土地記》曰:城東有汾水南流。水東有晉使持節、都督並州諸軍事、鎮北將軍、太原成王之碑。水上舊有梁,青荓殞於梁下,豫讓死於津側,亦襄子解衣之所在也。汾水西逕晉陽城南,舊有介子推祠。祠前有碑,廟宇傾頹,惟單碑獨存矣,今文字剝落,無可尋也。
又南,洞渦水從東來注之。
汾水又南,逕梗陽縣故城東,故榆次之梗陽鄉也,魏獻子以邑大夫魏戊也。
京相璠曰:梗陽,晉邑也。今太原晉陽縣南六十裏榆次界,有梗陽城。汾水又南,即洞渦水會者也。
又南過大陵縣東。
昔趙武靈王遊大陵,夢處女鼓琴而歌,想見其人,吳廣進孟姚焉,即於此縣也。王莽改曰大寧矣,汾水於縣左迤為鄔澤。《廣雅》曰:水自汾出為汾陂,其陂東西四裏,南北一十餘裏,陂南接鄔。《地理誌》曰:九澤在北,並州藪也。
《呂氏春秋》謂之大陸。又名之曰漚洟之澤,俗謂之鄔城泊。許慎《說文》曰:漹水出西河中陽縣之西,南入河,即此水也。漹水又會嬰侯之水,《山海經》稱,謁戾之山,嬰侯之水,出於其陰。北流注於祀水。水出祀山,其水殊源共舍,注於嬰侯之水,亂流逕中都縣南,俗又謂之中都水。侯甲水注之,水發源祁縣胡甲山,有長阪,謂之胡甲領,即劉歆《遂初賦》所謂越侯甲而長驅者也。蔡邕曰:侯甲,亦邑名也,在祁縣。侯甲水又西北,曆宜歲郊,逕太穀,謂之太穀水。出穀西北流,逕祁縣故城南。自縣連延,西接鄔澤,是為祁藪也。即《爾雅》所謂昭餘祁矣。賈辛邑也。辛貌醜,妻不為言,與之如皋,射雉,雙中之,則笑也。
王莽之示縣也。又西逕京陵縣故城北,王莽更名曰致城矣。於春秋為九原之地也。
故《國語》曰:趙文子與叔向遊於九原,曰:死者若可作也,吾誰與歸?叔向曰:其陽子乎?文子曰:夫陽子行廉直於晉國,不免其身,智不足稱。叔向曰,其舅犯乎?文子曰:夫舅犯見利不顧其君,仁不足稱。吾其隨會乎?納諫不忘其師,言身不失其友,事君不援而進,不阿而退。其故京尚存。漢興,增陵於其下,故曰京陵焉。侯甲水又西北,逕中都縣故城南,城臨際水湄,《春秋·昭公二年》,晉侯執陳無宇於中都者也,漢文帝為代王,都此。武帝元封四年,上幸中都宮,殿上見光,赦中都死罪以下。侯甲水又西合於嬰侯之水。逕鄔縣故城南,晉大夫司馬彌牟之邑也。謂之鄔水也。俗亦曰慮水,慮、鄔聲相近,故因變焉。又西北入鄔陂,而歸於汾流矣。
又南,過平陶縣東,文水從西來流注之。
汾水又南,與石桐水合,即綿水也。水出界休縣之綿山,北流逕石桐寺西,即介子推之祠也。昔子推逃晉文公之賞,而隱於綿上之山也。晉文公求之不得,乃封綿為介子推田,曰:以誌吾過,且旌善人。因名斯山為介山。故袁山鬆《郡國誌》曰:介休縣有介山,有綿上聚、子推廟。王肅《喪服要記》曰:昔魯哀公祖載其父。孔子問曰:寧設桂樹乎?哀公曰:不也。桂樹者,起於介子推。子推,晉之人也。文公有內難,出國之狄,子推隨其行,割肉以續軍糧。後文公複國,忽忘子推。子推奉唱而歌,文公始悟,當受爵祿。子推奔介山,抱木而燒死。國人葬之,恐其神魂{雨肙}於地,故作桂樹焉。吾父生於宮殿,死於枕席,何用桂樹為?餘按夫子尚非璵璠送葬,安能問桂樹為禮乎?王肅此證,近於誣矣。石桐水又西流,注於汾水。又西南逕界休縣故城西,王莽更名之曰界美矣。城東有徵士郭林宗、朱子浚二碑。宋衝以有道司徒徵。林宗,縣人也。辟司徒舉太尉,以疾辭。其碑文雲:將蹈洪崖之遐跡,紹巢、由之逸軌,翔區外以舒翼,超天路以高峙。稟命不融,享年四十有三,建寧四年正月丁亥卒。凡我四方同好之人,永懷哀痛,乃樹碑表墓,昭銘景行雲。陳留蔡伯喈、範陽盧子幹、扶風馬日<石單>等,遠來奔喪,持朋友服。心喪期年者,如韓子助、宋子浚等二十四人。其餘門人,著錫衰者千數。其碑文故蔡伯喈謂盧子幹、馬日<石單>曰:吾為天下碑文多矣,皆有慚容,惟郭有道元愧於色矣。汾水之右,有左部城,側臨汾水,蓋劉淵為晉都尉所築也。
又南過冠爵津。
汾津名也,在界休縣之西南,俗謂之雀鼠穀。數十裏間,道險隘,水左右悉結偏梁閣道,累石就路,縈帶岩側,或去水一丈,或高五六尺,上戴山阜,下臨絕澗,俗謂之為魯般橋,蓋通古之津隘矣,亦在今之地嶮也。
又南入河東界,又南過永安縣西。
故彘縣也。周厲王流於彘,即此城也。王莽更名黃城。漢順帝陽嘉三年,改曰永安縣。霍伯之都也。
曆唐城東。
瓚注《漢書》雲,堯所都也。東去彘十裏。汾水又南,與彘水合,水出東北太嶽山,《禹貢》所謂嶽陽也,即霍太山矣。上有飛廉墓。飛廉以善走事紂,惡來以多力見知。周王代紂兼殺惡來。飛廉先為紂使北方,還無所報,乃壇於霍太山,而致命焉。得石棺,銘曰:帝令處父,不與殷亂,賜汝石棺以葬。死遂以葬於霍太山。有嶽廟,廟甚靈,烏雀不棲其林,猛虎常守其庭。又有靈泉,以供祭祀,鼓動則泉流,聲絕則水竭。湘東陰山縣有侯曇山,上有靈壇。壇前有石井,深數尺,居常無水,及臨祈禱,則甘泉湧出,周用則已,亦其比也。彘水又西流,逕觀阜北,故百邑也。原過之從襄子也,受竹書於王澤,以告襄子。襄子齋三日,親自剖竹,有朱書曰,餘霍太山山陽侯,天使也。三月丙戌,餘將使汝反滅智氏,汝亦立我於百邑也。襄子拜受三神之命,遂滅智氏,祠三神於百邑,使原過主之,世謂其處為觀阜也。彘水又西流,逕永安縣故城南,西南流,注於汾水。汾水又南,逕霍城東,故霍國也。昔晉獻公滅霍,趙夙為禦,霍公求奔齊,晉國大旱,卜之曰,霍太山為祟,使趙夙召霍君奉祀,晉複穰也。蓋霍公求之故居也。汾水又逕趙城西南,穆王以封造父,趙氏自此始也。汾水又南,霍水入焉。水出霍太山。發源成潭,闊七十步,而不測其深。西南逕趙城南,西流注於汾水。
又南過楊縣東。
澗水東出穀遠縣西山,西南逕霍山南,又西逕楊縣故城北,晉大夫僚安之邑也。應劭曰:故楊侯國。王莽更名有年亭也。其水西流入於汾水。汾水逕楊城西,不於東矣。《魏土地記》曰:平陽郡,治楊縣,郡西有汾水南流者,是也。
西南過高梁邑西。
黑水出黑山,西逕楊城南,又西與巢山水會。《山海經》曰:牛首之山,勞水出焉,西流注於潏水,疑是水也。潏水即巢山之水也。水源東南出巢山東穀,北逕浮山東,又西北流與勞水合,亂流西北,逕高梁城北,西流入於汾水。又南,逕高梁故城西,故高梁之墟也。《春秋·僖公二十四年》,秦穆公納公子重耳於晉,害懷公於此。《竹書紀年》,晉出公十三年,智伯瑤城高梁。漢高帝十二年,以為侯國,封恭侯酈疥於斯邑也。
又南過平陽縣東。
汾水又南,逕白馬城西,魏刑白馬而築之,故世謂之白馬城。今平陽郡治。
汾水又南,逕平陽縣故城東,晉大夫趙晁之故邑也。應劭曰:縣在平河之陽,堯舜並都之也。《竹書紀年》晉烈公元年,韓武子都平陽。漢昭帝封度遼將軍範明友為侯國,王莽之香平也。魏立平陽郡,治此矣。水側有堯廟,廟前有碑。《魏土地記》曰:平陽城東十裏,汾水東原上,有小台,台上有堯神屋石碑。永嘉三年,劉淵徙平陽於汾水,得白玉印,方四寸,高二寸二分,龍紐,其文曰:有新寶之印,王莽所造也。淵以為天授,改永鳳二年為河瑞元年。汾水南與平河水合,水出平陽縣西壺口山,《尚書》所謂壺口治梁及岐也。其水東逕狐穀亭北,春秋時,狄侵晉取狐廚者也。又東,逕平陽城南,東入汾,俗以為晉水,非也。汾水又南曆襄陵縣故城西,晉大夫郤犨之邑也,故其地有犨氏鄉亭矣。西北有晉襄公陵,縣蓋即陵以命氏也,王莽更名曰幹昌矣。
又南過臨汾縣東。
天井水出東陘山西南,北有長嶺,嶺上東西有通道,即鈃隥也,《穆天子傳》曰:乙酉,天子西絕鈃隥,西南至監,是也。其水三泉奇發,西北流,總成一川,西逕堯城南,又西流入汾。
又屈從縣南西流。
汾水又逕絳縣故城北。《竹書紀年》:梁惠成王二十五年,絳中地坼,西絕於汾。汾水西逕虒祁宮北,橫水有故梁,截汾水中,凡有三十柱,柱徑五尺,裁與水平,蓋晉平公之故梁也。物在水,故能持久而不敗也,又西逕魏正平郡南,故東雍州治,太和中,皇都徙洛,罷州立郡矣。又西逕王澤,澮水入焉。
又西過長修縣南。
汾水又西與古水合,水出臨汾縣故城西,黃阜下,其大若輪,西南流故溝橫出焉,東注於汾,今無水。又西南逕魏正平郡北,又西逕荀城東,古荀國也。
《汲郡古文》,晉武公滅荀,以賜大夫原氏也。古水又西南入於汾。汾水又西南,逕長修縣故城南,漢高帝十一年,以為侯國,封杜恬也。有修水出縣南,而西南流入於汾。汾水又西逕清原城北,故清陽亭也。城北有清原,晉侯蒐清原作五軍處也。汾水又逕冀亭南。昔臼季使,過冀野,見郤缺耨,其妻饁之,相敬如賓。
言之文公,文公命之為卿,複與之冀,京相璠曰:今河東皮氏縣有冀亭,古之冀國所都也。杜預《釋地》曰:平陽皮氏縣東北,有冀亭。即此亭也。汾水又西,與華水合,水出北山華穀,西南流,逕一故城西,俗謂之梗陽城,非也。梗陽在榆次,非在此。按故漢上穀長史侯相碑雲:侯氏出自倉頡之後,逾殷曆周,各以氏分,或著楚、魏,或顯齊、秦,晉卿士蒍,斯其裔也。食采華陽,今蒲阪北亭,即是城也。其水西南流,注於汾。汾水又逕稷山北,在水南四十許裏,山東西二十裏,南北三十裏,高十三裏,西去介山一十五裏。山上有稷祠,山下稷亭,《春秋·宣公十五年》,秦桓公伐晉,晉侯治兵於稷,以略狄土,是也。
又西過皮氏縣南。
汾水西逕鄈丘北,故漢氏之方澤也。賈逵雲:漢法,三年祭地汾陰方澤。
澤中有方丘,故謂之方澤,丘即葵丘也。許慎《說文》稱,從邑,癸聲。河東臨汾地名矣,在介山北,山即汾山也。文穎曰:介山在河東皮氏縣東南。其山特立,周七十裏,高三十裏。穎言在皮氏縣東南則可,高三十裏,乃非也。今準此山,可高十餘裏。山上有神廟,廟側有靈泉,祈祭之日,周而不耗。世亦謂之子推祠。
楊雄《河東賦》曰:靈輿安步,周流容與,以覽於介山。嗟文公而湣推兮,勤大禹於龍門。《晉太康記》及《地道記》與《永初記》,並言子推所逃,隱於是山,即實非也。餘按介推所隱者,綿山也。文公環而封之,為介推田,號其山為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