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轟轟轟……
54門15英寸(380)大炮的齊射果然打出了地動山搖的氣勢!卡爾斯大將和瓦格納上校都死死的抓住望遠鏡,鏡頭裏麵是一片耀眼的炮口焰和照明彈下一艘英國戰列艦的巨大軀體。
英國和德國艦隊幾乎同時把照明彈打到了對方的頭上,英國人那邊被照亮的是拉米利斯號戰列艦。而德國這邊則是旗艦腓特烈一世號暴露在了一片慘白的亮光之下。
英國人打出的第一波炮彈落下了,最近的一枚甚至就在腓特烈一世號右舷50米開外,十幾米高的水珠騰空而起,巨大的浪花甚至波及到了甲板。
哪怕是參加過日德蘭海戰的卡爾斯大將,也被眼前這一幕嚇得倒吸口涼氣——這個世界上真的沒有什麽武器能和戰列艦的主炮比聲勢了,哪怕是v3導彈也不可能打出這樣氣勢恢宏的場麵。
可惜,戰列艦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未來是屬於飛機和導彈的。而德國海軍正是因為抓住了這個變革的趨勢,才得以複興,才有了輝煌的未來。
雨點般的炮彈再次落下,3艘p級導彈巡洋艦的右舷附近又一次騰起幾十股巨大的水柱。而在這時,海麵上3艘p級艦的主炮也打響了。由於瑪麗亞特雷莎號的一座炮塔在5月2日的空襲中被毀,因此現在隻有5座炮塔一共15門280大炮能夠打響,聲勢根本不能和英國人的54門16英寸大炮相比。
看到德國人無力的反擊,約翰托維上將的心情頓時就舒暢了起來。這迴總歸能擊沉德國戰列巡洋艦了,至少要擊沉2艘!這樣至少能把愛爾蘭封鎖一個星期……有了這寶貴的一個星期,英國陸軍就能消滅空降在愛爾蘭的每一個德國佬。
今天的海戰說不定會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轟隆隆!轟隆隆!
接連兩聲地動山搖的巨響傳來,打斷了約翰托維上將的思緒,他連忙抬起望遠鏡往前看去,想看看中彈的德國戰列巡洋艦的慘狀,可是出現在目鏡中的卻是一艘完好無損的戰列巡洋艦。
這是怎麽迴事?他正納悶的時候,身邊已經有人大喊起來。
“拉米利斯號!拉米利斯號爆炸啦!”
什麽!?約翰托維聽到這話手裏的望遠鏡都差點沒有捏住,他連忙轉向拉米利斯號的方向,隻看見這艘3萬噸級的戰列艦整個艦提都被大火籠罩而且艦體向左舷嚴重傾斜,似乎是有一枚炮彈打穿了它的水線下裝甲!
這太荒唐了!托維上將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拉米利斯號這樣的戰列艦怎麽可能被280的大炮打成這樣?這種損傷看上去隻能是那艘8萬噸的日本超級戰列艦到了大西洋用460口徑的大炮才能打出來的。難道日本的超級戰列艦到了大西洋?可是沒有看到460大炮開火的炮口焰啊。
“上將!”本土艦隊參謀長蒙巴頓這時大喊了起來,“拉米利斯號報告,他們是被2枚無畏式飛彈擊中的!”
“什麽?無畏式飛彈?”托維上將這下更加覺得荒唐了,納粹都發瘋了嗎?他們現在有必要這樣拚命嗎?戰爭形勢明明對他們更有利啊!
“司令官,德國人撤退了,他們正在高速撤離!”
托維上將又聽到有人在喊,他忙舉起望遠鏡看去,照明彈下的德國戰列巡洋艦果然已經隱沒在一大片煙霧中了,顯然是在煙霧彈的掩護下撤退。
這到底是怎麽迴事兒?德國人怎麽總是一會兒撤退一會兒又迴來?這是什麽戰術?
這位英國海軍上將當然想不到德國人是因為導彈裝填方法太麻煩而暫時撤離的,但是他現在也感覺到情況不對頭,很不對頭了!
先是3艘重巡洋艦重創(現在還在海上燒著,不過就快堅持不住了),接著又是拉米利斯號戰列艦重創,而且還是被無畏式飛機打的……看來那3艘重巡洋也是被無畏施飛機炸傷的!
那麽……現在天空中還有無畏式飛機嗎?
想到這裏,托維上將已經沒有什麽戰意了。德國人占了那麽大的優勢還不怕死玩無畏式攻擊,大英帝國還有什麽戲?看來自己這輩子隻能終老加拿大了……
就在托維上將準備下令撤退的時候,海麵上又傳來了一聲巨響,然後就聽人大喊起來:“拉米利斯號的彈藥庫爆炸啦,上帝啊,它完了!”
拉米利斯號完了,英國皇家海軍看來也快完了!托維上將的心情萬分沉重,看了不遠處半截艦體已經栽進海裏,艦艏卻高高仰起的戰列艦,長長歎了口氣,下達了全體撤退的命令。
……
“拉米利斯號戰沉、卡文迪許號戰沉、貝裏克號戰沉、豪金斯號戰沉……
而且在科克灣外布雷的行動也沒有成功,德國艦隊在擊敗本土艦隊主力後就去了科克灣外,又攻擊了正在布雷的b艦隊,擊沉了冒險號。”
第一海務大臣達德利龐德說到這裏,看了一眼麵無表情的丘吉爾,又說:“托維上將在迴到克萊德灣後已經提交了辭呈。”
“知道了。”丘吉爾點了點頭,“海軍部可以批準他的辭呈……那就讓副司令弗雷澤中將去接替他吧。另外,克萊德灣現在還安全嗎?是不是要轉移本土艦隊?”
“可以遷往北麵一百多公裏的洛恩灣。”
其實洛恩灣比克萊德灣也安全不了多少,一旦德國奪取了愛爾蘭島,並且在島上大量部署飛機,那麽英國本土艦隊在本土就沒有一個安全的港口了。到了那時,本土艦隊恐怕就要變成加拿大艦隊了。而這間會議室裏的人們,也隻能灰溜溜離開本土,遷往大西洋彼岸的加拿大去終老了。
“好吧,就去洛恩灣,那裏靠近威廉堡。”丘吉爾的話隻說了一半。還有一半就是“方便國王陛下和內閣從威廉堡坐船轉進加拿大”。
轉進加拿大仿佛是不可避免的,不過不到最後時刻,丘吉爾仍然不願意放棄努力。
“唔,我們畢竟在英吉利海峽沉重打擊了納粹德國,讓他們損失了2艘航空母艦和1艘戰列巡洋艦,還有數十艘運兵船和貨船沉沒。”
丘吉爾用非常威嚴,讓人感到放心的語氣說:“我們在英吉利海峽的勝利,和皇家海軍潛艇部隊、水雷部隊已經取得或將要取得的勝利是決定性意義的,這些勝利將會使愛爾蘭人民免於納粹的鐵蹄,將會保證愛爾蘭這片土地永遠沐浴在民主、自由和……”
“首相先生。”
副首相艾德禮這時突然推開會議室的門走了進來,他因為是英國白左聖母工黨的領袖,所以和愛爾蘭共和黨的頭頭還有點交情,昨天晚上都在找門路想聯絡愛爾蘭總理埃蒙德瓦萊拉。不過看他現在一臉沮喪的表情,誰都知道結果了。
“沒有辦法了,愛爾蘭總理告訴我,德國艦隊已經開進了科克灣,現在德國在愛爾蘭的軍隊已經超過了5萬!愛爾蘭政府不得不同德國人合作……”
5萬!?有那麽多?
在座的內閣高官臉色變得更難看了,5萬武裝到牙齒的納粹已經上了愛爾蘭島啦!這下可怎麽辦?北愛爾蘭的英軍總兵力也不過十幾萬,坦克也隻有幾百輛,怎麽打得過5萬納粹超人?
“怎麽隻有5萬?”
聽到丘吉爾的問題,帝國總參謀長布魯克子爵就有種撂挑子去加拿大種地的衝動。
什麽叫隻有5萬?您以為來的是意大利人?那是日耳曼納粹超人啊!5萬還不夠?
“不夠!”丘吉爾說,“至少有15萬!”
15萬?布魯克子爵心說,要有15萬蒙哥馬利非當俘虜不可了……
“還有1000輛4號坦克和3號突擊炮!”丘吉爾繼續說,“對外就這麽說,斯大林一定會相信的。德國人付出那麽大的代價,連航空母艦都沉了2艘,怎麽可能隻運送3萬幾千人?起碼運了十萬人,很快還會有一個裝甲軍運到愛爾蘭……根據情報,他們已經在路上了。所以愛爾蘭很快會成為世界反納粹反法西斯戰爭的主戰場!”
丘胖子這番話一說出口,這間屋子裏的英國內閣大臣和海陸空三軍的頭頭一下子就恍然大悟了。這是說給莫斯科的紅色沙皇聽的,現在抵達愛爾蘭的15萬納粹隻是個開始,長遠來看必須得有100萬或150萬!這才像是主戰場嘛。如果納粹的軍隊大部分都被牽製在了愛爾蘭,那麽蘇聯紅軍就能在東線開辟第二戰場了。
“首相先生,”布魯克子爵馬上提出建議,“第12軍應該被擴編為第12集團軍,另外還應該宣布向愛爾蘭增兵。”
丘吉爾點了點頭,“現在設立愛爾蘭集團軍群,使之和本土防務司令部平級。總司令可以由第1集團軍司令官哈羅德亞曆山大出任,同時讓他晉升上將,以顯示愛爾蘭戰場的重要性。”(未完待續。)
轟轟轟……
54門15英寸(380)大炮的齊射果然打出了地動山搖的氣勢!卡爾斯大將和瓦格納上校都死死的抓住望遠鏡,鏡頭裏麵是一片耀眼的炮口焰和照明彈下一艘英國戰列艦的巨大軀體。
英國和德國艦隊幾乎同時把照明彈打到了對方的頭上,英國人那邊被照亮的是拉米利斯號戰列艦。而德國這邊則是旗艦腓特烈一世號暴露在了一片慘白的亮光之下。
英國人打出的第一波炮彈落下了,最近的一枚甚至就在腓特烈一世號右舷50米開外,十幾米高的水珠騰空而起,巨大的浪花甚至波及到了甲板。
哪怕是參加過日德蘭海戰的卡爾斯大將,也被眼前這一幕嚇得倒吸口涼氣——這個世界上真的沒有什麽武器能和戰列艦的主炮比聲勢了,哪怕是v3導彈也不可能打出這樣氣勢恢宏的場麵。
可惜,戰列艦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未來是屬於飛機和導彈的。而德國海軍正是因為抓住了這個變革的趨勢,才得以複興,才有了輝煌的未來。
雨點般的炮彈再次落下,3艘p級導彈巡洋艦的右舷附近又一次騰起幾十股巨大的水柱。而在這時,海麵上3艘p級艦的主炮也打響了。由於瑪麗亞特雷莎號的一座炮塔在5月2日的空襲中被毀,因此現在隻有5座炮塔一共15門280大炮能夠打響,聲勢根本不能和英國人的54門16英寸大炮相比。
看到德國人無力的反擊,約翰托維上將的心情頓時就舒暢了起來。這迴總歸能擊沉德國戰列巡洋艦了,至少要擊沉2艘!這樣至少能把愛爾蘭封鎖一個星期……有了這寶貴的一個星期,英國陸軍就能消滅空降在愛爾蘭的每一個德國佬。
今天的海戰說不定會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轟隆隆!轟隆隆!
接連兩聲地動山搖的巨響傳來,打斷了約翰托維上將的思緒,他連忙抬起望遠鏡往前看去,想看看中彈的德國戰列巡洋艦的慘狀,可是出現在目鏡中的卻是一艘完好無損的戰列巡洋艦。
這是怎麽迴事?他正納悶的時候,身邊已經有人大喊起來。
“拉米利斯號!拉米利斯號爆炸啦!”
什麽!?約翰托維聽到這話手裏的望遠鏡都差點沒有捏住,他連忙轉向拉米利斯號的方向,隻看見這艘3萬噸級的戰列艦整個艦提都被大火籠罩而且艦體向左舷嚴重傾斜,似乎是有一枚炮彈打穿了它的水線下裝甲!
這太荒唐了!托維上將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拉米利斯號這樣的戰列艦怎麽可能被280的大炮打成這樣?這種損傷看上去隻能是那艘8萬噸的日本超級戰列艦到了大西洋用460口徑的大炮才能打出來的。難道日本的超級戰列艦到了大西洋?可是沒有看到460大炮開火的炮口焰啊。
“上將!”本土艦隊參謀長蒙巴頓這時大喊了起來,“拉米利斯號報告,他們是被2枚無畏式飛彈擊中的!”
“什麽?無畏式飛彈?”托維上將這下更加覺得荒唐了,納粹都發瘋了嗎?他們現在有必要這樣拚命嗎?戰爭形勢明明對他們更有利啊!
“司令官,德國人撤退了,他們正在高速撤離!”
托維上將又聽到有人在喊,他忙舉起望遠鏡看去,照明彈下的德國戰列巡洋艦果然已經隱沒在一大片煙霧中了,顯然是在煙霧彈的掩護下撤退。
這到底是怎麽迴事兒?德國人怎麽總是一會兒撤退一會兒又迴來?這是什麽戰術?
這位英國海軍上將當然想不到德國人是因為導彈裝填方法太麻煩而暫時撤離的,但是他現在也感覺到情況不對頭,很不對頭了!
先是3艘重巡洋艦重創(現在還在海上燒著,不過就快堅持不住了),接著又是拉米利斯號戰列艦重創,而且還是被無畏式飛機打的……看來那3艘重巡洋也是被無畏施飛機炸傷的!
那麽……現在天空中還有無畏式飛機嗎?
想到這裏,托維上將已經沒有什麽戰意了。德國人占了那麽大的優勢還不怕死玩無畏式攻擊,大英帝國還有什麽戲?看來自己這輩子隻能終老加拿大了……
就在托維上將準備下令撤退的時候,海麵上又傳來了一聲巨響,然後就聽人大喊起來:“拉米利斯號的彈藥庫爆炸啦,上帝啊,它完了!”
拉米利斯號完了,英國皇家海軍看來也快完了!托維上將的心情萬分沉重,看了不遠處半截艦體已經栽進海裏,艦艏卻高高仰起的戰列艦,長長歎了口氣,下達了全體撤退的命令。
……
“拉米利斯號戰沉、卡文迪許號戰沉、貝裏克號戰沉、豪金斯號戰沉……
而且在科克灣外布雷的行動也沒有成功,德國艦隊在擊敗本土艦隊主力後就去了科克灣外,又攻擊了正在布雷的b艦隊,擊沉了冒險號。”
第一海務大臣達德利龐德說到這裏,看了一眼麵無表情的丘吉爾,又說:“托維上將在迴到克萊德灣後已經提交了辭呈。”
“知道了。”丘吉爾點了點頭,“海軍部可以批準他的辭呈……那就讓副司令弗雷澤中將去接替他吧。另外,克萊德灣現在還安全嗎?是不是要轉移本土艦隊?”
“可以遷往北麵一百多公裏的洛恩灣。”
其實洛恩灣比克萊德灣也安全不了多少,一旦德國奪取了愛爾蘭島,並且在島上大量部署飛機,那麽英國本土艦隊在本土就沒有一個安全的港口了。到了那時,本土艦隊恐怕就要變成加拿大艦隊了。而這間會議室裏的人們,也隻能灰溜溜離開本土,遷往大西洋彼岸的加拿大去終老了。
“好吧,就去洛恩灣,那裏靠近威廉堡。”丘吉爾的話隻說了一半。還有一半就是“方便國王陛下和內閣從威廉堡坐船轉進加拿大”。
轉進加拿大仿佛是不可避免的,不過不到最後時刻,丘吉爾仍然不願意放棄努力。
“唔,我們畢竟在英吉利海峽沉重打擊了納粹德國,讓他們損失了2艘航空母艦和1艘戰列巡洋艦,還有數十艘運兵船和貨船沉沒。”
丘吉爾用非常威嚴,讓人感到放心的語氣說:“我們在英吉利海峽的勝利,和皇家海軍潛艇部隊、水雷部隊已經取得或將要取得的勝利是決定性意義的,這些勝利將會使愛爾蘭人民免於納粹的鐵蹄,將會保證愛爾蘭這片土地永遠沐浴在民主、自由和……”
“首相先生。”
副首相艾德禮這時突然推開會議室的門走了進來,他因為是英國白左聖母工黨的領袖,所以和愛爾蘭共和黨的頭頭還有點交情,昨天晚上都在找門路想聯絡愛爾蘭總理埃蒙德瓦萊拉。不過看他現在一臉沮喪的表情,誰都知道結果了。
“沒有辦法了,愛爾蘭總理告訴我,德國艦隊已經開進了科克灣,現在德國在愛爾蘭的軍隊已經超過了5萬!愛爾蘭政府不得不同德國人合作……”
5萬!?有那麽多?
在座的內閣高官臉色變得更難看了,5萬武裝到牙齒的納粹已經上了愛爾蘭島啦!這下可怎麽辦?北愛爾蘭的英軍總兵力也不過十幾萬,坦克也隻有幾百輛,怎麽打得過5萬納粹超人?
“怎麽隻有5萬?”
聽到丘吉爾的問題,帝國總參謀長布魯克子爵就有種撂挑子去加拿大種地的衝動。
什麽叫隻有5萬?您以為來的是意大利人?那是日耳曼納粹超人啊!5萬還不夠?
“不夠!”丘吉爾說,“至少有15萬!”
15萬?布魯克子爵心說,要有15萬蒙哥馬利非當俘虜不可了……
“還有1000輛4號坦克和3號突擊炮!”丘吉爾繼續說,“對外就這麽說,斯大林一定會相信的。德國人付出那麽大的代價,連航空母艦都沉了2艘,怎麽可能隻運送3萬幾千人?起碼運了十萬人,很快還會有一個裝甲軍運到愛爾蘭……根據情報,他們已經在路上了。所以愛爾蘭很快會成為世界反納粹反法西斯戰爭的主戰場!”
丘胖子這番話一說出口,這間屋子裏的英國內閣大臣和海陸空三軍的頭頭一下子就恍然大悟了。這是說給莫斯科的紅色沙皇聽的,現在抵達愛爾蘭的15萬納粹隻是個開始,長遠來看必須得有100萬或150萬!這才像是主戰場嘛。如果納粹的軍隊大部分都被牽製在了愛爾蘭,那麽蘇聯紅軍就能在東線開辟第二戰場了。
“首相先生,”布魯克子爵馬上提出建議,“第12軍應該被擴編為第12集團軍,另外還應該宣布向愛爾蘭增兵。”
丘吉爾點了點頭,“現在設立愛爾蘭集團軍群,使之和本土防務司令部平級。總司令可以由第1集團軍司令官哈羅德亞曆山大出任,同時讓他晉升上將,以顯示愛爾蘭戰場的重要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