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現在女子都可以當官了,咱們這好多小官吏都是姑娘,俺家姑娘聰明,說不定以後也能當個小官兒呢。”
幾個百姓樂嗬嗬地聊著天,都看得到他們眼裏的歡喜和對未來的期盼。
淩秋桑不動聲色,“那你們這有工錢嗎?”
“這要啥工錢,皇帝陛下都給咱們免賦稅了,娃子上學還這麽便宜,咱們哪裏還有臉皮子要工錢呢?”
淩秋桑嘴角露出笑意,“大哥說得對。”
那伍長大概是這個小團隊的負責人,看出兩人穿著不一般,謹慎地問道:“兩位公子是來做生意的?還是來走親訪友?或者是參加我們這裏的應考?應考的話,暫時不收了,得等下次了。”
淩秋桑笑笑,“我們就是讀書人,出來遊曆的,聽說現在陛下喜歡能幹實事的官員,像我和我哥雖然家境還算富裕,但極少出門,也很難體會到百姓的辛苦。”
伍長臉上重新掛上笑意,“那確實是該到基層來學習觀摩的。”
他見兩人也沒什麽讀書人的清高和架子,說話也就隨意了一些,“以前咱們見到讀書人,哪怕是個小秀才,咱都得躲著走,別說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我們兵遇到秀才,那也是有理說不清啊。”
旁邊一個小兵插話,“那是,滿口之乎者也,俺就是天生嗓門兒大,對他說話聲音大了點,秀才都得說俺欺壓讀書人”
一個百姓樂嗬嗬,“咱娃子以後讀了書,得讓他懂禮貌,尊重別人。”
“喲,大哥你這思想覺悟還不錯啊。”
伍長揮揮手,讓他們接著吃飯去,別耽誤正事兒。然後他又讓手下打了兩碗大鍋飯送給淩秋桑和施懿。
“兩位兄弟既然是剛到豫州府的,嚐嚐咱們這兒的特產,雖然比不上酒樓,但味道不差,百姓們都愛吃這個,別嫌棄。”
淩秋桑也笑著接下了,然後學著百姓的樣子蹲下,一邊吃,一邊閑聊,“哪能嫌棄呢,大鍋飯才香呢。”
施懿的偶像包袱大概要重一些,他當然沒有嫌棄這粗茶淡飯,但是蹲下吃飯那是不可能的。
淩秋桑戲謔地看了他一眼,然後又找伍長嘮嗑去了,然後了解到不少的信息。
年初,商部的國營商鋪才剛剛入駐,拍賣了兩套據說天底下獨一份的彩色琉璃,兩套就賣了五百多萬兩銀子。
這銀子商部協同知府都記錄在冊,用來修學堂,修路。
淩秋桑進城之後也沒見到水泥路啊,好奇地問了一嘴。
“這你就不知道了吧。”伍長臉上都笑開花了,“大人說城裏的路還能走,所以先修村子進城的路,修到那個村子,那個村子就負責出勞動力,現在已經修好很多鄉村小路了,村裏的百姓進城也方便了。”
淩秋桑暗自點頭,這裏的知府還不錯,可以記一筆。
伍長繼續說,“我也是剛修完我們村的路,這不是學堂耽擱不得了,下半年就必須要開學,咱得召集人馬先修學堂,也好讓娃子們有書可以讀,別像我們這種大老粗,隻能幹辛苦的活計。”
施懿又問:“我聽說慈善拍賣所得的金錢都會記錄清楚,刻在功德碑上,這是真的嗎?”
伍長挺起了驕傲的小胸膛,“當然了,錢財記錄得清清楚楚,哪怕是一個銅子兒都記下了,咱們參與修路的,雖然沒有點名道姓,但是都記錄了某某村修路一共出動了多少百姓等等。”
上了功德碑,再怎麽說都是一份榮耀,可以吹噓給後輩們聽了,嘿嘿。
以後就未必有這個機會了,瞧那水泥路,多結實耐.草,三五十年都走不壞。
這次來參加修建學堂,嘿嘿,學堂的功德碑上也有他們的一席之地。
淩秋桑和施懿默契地對視了一眼,然後繼續聽伍長絮絮叨叨。
“當年,俺們家也是吃不起飯了,才把俺送去當兵的,但是你們知道嗎?俺家的田其實不少,就是賦稅太高了,交了稅,勉強夠吃,要是有個病有個災的,完全負擔不起。”
淩秋桑沉默了一下,還真把醫療這事情給忘了,這時代百姓看病不便宜,得想個辦法解決。
他拍了拍伍長的肩膀,“現在陛下做的事情都是為了讓咱們百姓過上好日子,所以以後肯定會越來越好的。”
“那當然。”伍長聽到有人說陛下,顯然一個狂熱粉,“陛下真的是太厲害了,這才親政不到一年,就做了那麽多的大事兒。”
頓了頓,他又小心翼翼湊過去,“兄弟,你們外地來的,俺打聽個事兒,行不?”
“盡管說。”
伍長撓了撓後腦勺,“俺聽說陛下找到了畝產兩千斤的糧食,這是不是真的啊?如果是真的,咱們這大平原能種嗎?”
他以前也種過地,是真沒聽過見過這麽高產的糧食,他前幾天聽說的時候,都讓人家是吹牛,不過心裏還是抱著一些希望的。
如果有了這糧食,家裏人都能敞開肚皮吃飯了,絕對不會再一天吃兩頓,半夜被餓醒了。
淩秋桑笑了笑,“我有聽家裏長輩說過,這高產量糧食確實是真的,就是現在糧種有限,還不夠全國推廣,不過你們也別著急,頂多明年,你們這裏就能種上了,那糧食基本上不挑土地,沙地都能種活。”
伍長眼睛鋥亮,“這可真是太好了,多虧了陛下啊。”
淩秋桑笑笑,不說話。
告別了伍長之後,淩秋桑和施懿就在豫州府逛了幾天,這裏雖然不算富裕,但已經開始發展起來了。
接下來,他們又出發了,繼續南下。
第41章 王爺正麵上
煙花三月下揚州,來都來了,不去江南轉一轉,那就可惜了。
他們先準備去蘇州府看看,無論是在哪個世界,蘇杭一代都是繁華的象征,也是著名的魚米之鄉,除了京城以及周邊,全國幾乎就是江南最富裕了。
淩秋桑和施懿駕著馬車,排隊入城,來的這一路上風光無限,他還挺期待的。
掀開馬車的簾子,探出腦袋:“這進城檢查是不是太嚴格了?排這麽長的隊。”
施懿在看書,聞言看了一眼,“按照常理來說,進城檢查嚴格是為了百姓的安全,但這明顯有些不對勁。”
淩秋桑也是一樣的想法,他親眼見到一個挑著蔬菜的老農,籮筐裏的蔬菜被城門口的士兵翻來覆去各種檢查,原本鮮嫩的蔬菜都揉捏碎了。
老農在一旁敢怒不敢言,隻能默默拭淚。
另外一個推著小推車的,看起來也是個小攤販,借著袖子的遮擋,給那檢查的士兵塞了什麽東西,然後那士兵隻簡單地查看了一下就放行了。
淩秋桑蹙了眉頭,大晉已經取消進城稅了,就是為了方便百姓們能夠自由出門,要是每次進城都得交錢,哪怕是一個銅子兒,那也是對百姓的一種負擔。
而現在看,這些士兵明顯是在陽奉陰違。
明麵上確實是不收取進城費了,但你要是自己‘不懂事’,那可就不好說了。
“背後必然有人撐腰。”施懿道:“隻是巡城和守城的官兵,怕是不敢光明正大的這麽幹。”
他看那些進城的百姓儼然是已經習慣了,這就說明絕對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
淩秋桑有些怒了,興致勃勃地來這裏度蜜月,順便考察一下地方官和發展情況,結果還沒進城門,就碰到這種掃興的事兒。
“靜觀其變吧,桑桑。”施懿還算是比較淡定,“貪官汙吏永遠都是殺不完的,江南一帶原本就比較富裕,每年的稅收也正常上繳,怕是有別的原因。”
先前一次性殺了這麽多貪官,但江南到底是離京城太遠了。
淩秋桑明白這個道理,“我就是想知道,他們這裏背後的靠山是誰。”
施懿卻突然想到什麽,“愈王的封地好像就是江南。”
還真把這人給忘了,愈王,先皇和西域公主聯姻生的兒子,早早地就領了封地去就番了,封地恰好就在這裏。
至於這沒地位的愈王,封地居然如此富庶,這是先皇的遺旨,貌似是那位西域公主頗得先皇的寵愛。
前太後也拿遺旨沒辦法,再加之這愈王的身份對他們毫無威脅,所以從來沒把他放在眼裏。
他們來這裏大半年,也隻在帝後大婚的時候,愈王進京參加典禮,他們遠遠地見過他一次。
淩秋桑還記得,這位皇弟送給他們的新婚禮物價值不菲,但這愈王平時也很低調,參加完婚禮就走了,之後也沒什麽消息傳到京城。
甚至是之前清理太後黨的官員,這愈王封地之下都隻有幾個不成氣候的小爪牙落網。
年年賦稅準時上繳,還遠超其他州府,不管是他,還是之前的太後黨,都沒拿他當一迴事。
現在一想,這未必不是障眼法,難不成這愈王覺得天高皇帝遠,躲在這兒做土皇帝呢?
不過這都是他們的猜想,現在還不能確定,也不能冤枉了好人。
先進城看了再說。
排了有差不多半個時辰,這才輪到了他們的馬車。
這效率,真的是太耽誤事兒了,淩秋桑窩著氣呢,可偏偏守城的官兵還想故意找事兒。
“誒誒誒,馬車上的,趕緊給我下來,馬車上還拉了什麽?通通都要檢查。”
淩秋桑不想動,施懿卻下了車,“兩位官爺,我家弟弟身子骨差,是來蘇州府求醫的,還請官爺行個方便。”
那官兵看施懿的穿著,再看這馬車,就知道這兩人必然不缺錢,那就沒那麽容易放過他們了。
“不管你們是來幹什麽的,進城都得檢查,前段時間匪寇猖獗,迫害百姓,好不容易才製住了匪徒,這是咱知府大人定下的規矩,擔心匪徒混進城,進城必須檢查。”
聽起來冠冕堂皇,要不是淩秋桑之前就看到這官兵收百姓的好處,他差點兒就信了。
現在他們當務之急是進城,他柔柔地咳嗽了兩聲,“哥哥,為何還不進城?”
嗓音裏也帶著幾分疲憊。
施懿似乎是沒辦法了,然後為難地掏出了幾兩碎銀,偷偷塞給了官兵。
官兵這下滿意了,“算了算了,看在你們是來求醫的份上,這次先放過你們。”
進了城,才知江南繁華,完全不比京城的差,反而多了幾分屬於江南水鄉獨特的優雅。
淩秋桑靠坐在車窗邊,聽著吳儂軟語,剛才的情緒也減緩了幾分。
施懿在外麵駕車,“情況似乎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麽糟糕。”
至少百姓們的臉上笑容居多,哪怕是最底層老百姓身上穿的粗布麻衣,身上都少有補丁,街上更是看不到乞丐的影子。
淩秋桑也覺得奇怪,“會不會真的是我們想岔了?真的隻是官兵私下的行為?”
“也未必。”施懿道:“如果沒有靠山,官兵不可能這麽明目張膽,也不可能這麽久了還沒鬧起來。”
兩人沒直接去找愈王,找了家客棧住下。
微服私訪就要有微服私訪的樣子,先是像模像樣出去轉悠了兩天,探查了不少情況。
道路和學堂也都是在修建當中了,看起來也沒有問題,甚至參與建設的百姓除了以工代賦之外,還能有一筆不算多的工錢。
他們暗中接觸過幾個參與建設的百姓,百姓口中也是皇上聖明,愈王爺英明。
這怎麽看,都不像是有問題的樣子。
又過了兩天,兩人又喬裝打扮一番,推著小推車去街上擺攤兒了。
交了攤位費才放行,不便宜,五十個銅板一個攤位。
而這隻是一天的價格。
淩秋桑又記了一筆,這攤位費的價格太離譜了,五十文一天,一個月就是一千五百文錢,一年就是十八兩銀子。
幾個百姓樂嗬嗬地聊著天,都看得到他們眼裏的歡喜和對未來的期盼。
淩秋桑不動聲色,“那你們這有工錢嗎?”
“這要啥工錢,皇帝陛下都給咱們免賦稅了,娃子上學還這麽便宜,咱們哪裏還有臉皮子要工錢呢?”
淩秋桑嘴角露出笑意,“大哥說得對。”
那伍長大概是這個小團隊的負責人,看出兩人穿著不一般,謹慎地問道:“兩位公子是來做生意的?還是來走親訪友?或者是參加我們這裏的應考?應考的話,暫時不收了,得等下次了。”
淩秋桑笑笑,“我們就是讀書人,出來遊曆的,聽說現在陛下喜歡能幹實事的官員,像我和我哥雖然家境還算富裕,但極少出門,也很難體會到百姓的辛苦。”
伍長臉上重新掛上笑意,“那確實是該到基層來學習觀摩的。”
他見兩人也沒什麽讀書人的清高和架子,說話也就隨意了一些,“以前咱們見到讀書人,哪怕是個小秀才,咱都得躲著走,別說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我們兵遇到秀才,那也是有理說不清啊。”
旁邊一個小兵插話,“那是,滿口之乎者也,俺就是天生嗓門兒大,對他說話聲音大了點,秀才都得說俺欺壓讀書人”
一個百姓樂嗬嗬,“咱娃子以後讀了書,得讓他懂禮貌,尊重別人。”
“喲,大哥你這思想覺悟還不錯啊。”
伍長揮揮手,讓他們接著吃飯去,別耽誤正事兒。然後他又讓手下打了兩碗大鍋飯送給淩秋桑和施懿。
“兩位兄弟既然是剛到豫州府的,嚐嚐咱們這兒的特產,雖然比不上酒樓,但味道不差,百姓們都愛吃這個,別嫌棄。”
淩秋桑也笑著接下了,然後學著百姓的樣子蹲下,一邊吃,一邊閑聊,“哪能嫌棄呢,大鍋飯才香呢。”
施懿的偶像包袱大概要重一些,他當然沒有嫌棄這粗茶淡飯,但是蹲下吃飯那是不可能的。
淩秋桑戲謔地看了他一眼,然後又找伍長嘮嗑去了,然後了解到不少的信息。
年初,商部的國營商鋪才剛剛入駐,拍賣了兩套據說天底下獨一份的彩色琉璃,兩套就賣了五百多萬兩銀子。
這銀子商部協同知府都記錄在冊,用來修學堂,修路。
淩秋桑進城之後也沒見到水泥路啊,好奇地問了一嘴。
“這你就不知道了吧。”伍長臉上都笑開花了,“大人說城裏的路還能走,所以先修村子進城的路,修到那個村子,那個村子就負責出勞動力,現在已經修好很多鄉村小路了,村裏的百姓進城也方便了。”
淩秋桑暗自點頭,這裏的知府還不錯,可以記一筆。
伍長繼續說,“我也是剛修完我們村的路,這不是學堂耽擱不得了,下半年就必須要開學,咱得召集人馬先修學堂,也好讓娃子們有書可以讀,別像我們這種大老粗,隻能幹辛苦的活計。”
施懿又問:“我聽說慈善拍賣所得的金錢都會記錄清楚,刻在功德碑上,這是真的嗎?”
伍長挺起了驕傲的小胸膛,“當然了,錢財記錄得清清楚楚,哪怕是一個銅子兒都記下了,咱們參與修路的,雖然沒有點名道姓,但是都記錄了某某村修路一共出動了多少百姓等等。”
上了功德碑,再怎麽說都是一份榮耀,可以吹噓給後輩們聽了,嘿嘿。
以後就未必有這個機會了,瞧那水泥路,多結實耐.草,三五十年都走不壞。
這次來參加修建學堂,嘿嘿,學堂的功德碑上也有他們的一席之地。
淩秋桑和施懿默契地對視了一眼,然後繼續聽伍長絮絮叨叨。
“當年,俺們家也是吃不起飯了,才把俺送去當兵的,但是你們知道嗎?俺家的田其實不少,就是賦稅太高了,交了稅,勉強夠吃,要是有個病有個災的,完全負擔不起。”
淩秋桑沉默了一下,還真把醫療這事情給忘了,這時代百姓看病不便宜,得想個辦法解決。
他拍了拍伍長的肩膀,“現在陛下做的事情都是為了讓咱們百姓過上好日子,所以以後肯定會越來越好的。”
“那當然。”伍長聽到有人說陛下,顯然一個狂熱粉,“陛下真的是太厲害了,這才親政不到一年,就做了那麽多的大事兒。”
頓了頓,他又小心翼翼湊過去,“兄弟,你們外地來的,俺打聽個事兒,行不?”
“盡管說。”
伍長撓了撓後腦勺,“俺聽說陛下找到了畝產兩千斤的糧食,這是不是真的啊?如果是真的,咱們這大平原能種嗎?”
他以前也種過地,是真沒聽過見過這麽高產的糧食,他前幾天聽說的時候,都讓人家是吹牛,不過心裏還是抱著一些希望的。
如果有了這糧食,家裏人都能敞開肚皮吃飯了,絕對不會再一天吃兩頓,半夜被餓醒了。
淩秋桑笑了笑,“我有聽家裏長輩說過,這高產量糧食確實是真的,就是現在糧種有限,還不夠全國推廣,不過你們也別著急,頂多明年,你們這裏就能種上了,那糧食基本上不挑土地,沙地都能種活。”
伍長眼睛鋥亮,“這可真是太好了,多虧了陛下啊。”
淩秋桑笑笑,不說話。
告別了伍長之後,淩秋桑和施懿就在豫州府逛了幾天,這裏雖然不算富裕,但已經開始發展起來了。
接下來,他們又出發了,繼續南下。
第41章 王爺正麵上
煙花三月下揚州,來都來了,不去江南轉一轉,那就可惜了。
他們先準備去蘇州府看看,無論是在哪個世界,蘇杭一代都是繁華的象征,也是著名的魚米之鄉,除了京城以及周邊,全國幾乎就是江南最富裕了。
淩秋桑和施懿駕著馬車,排隊入城,來的這一路上風光無限,他還挺期待的。
掀開馬車的簾子,探出腦袋:“這進城檢查是不是太嚴格了?排這麽長的隊。”
施懿在看書,聞言看了一眼,“按照常理來說,進城檢查嚴格是為了百姓的安全,但這明顯有些不對勁。”
淩秋桑也是一樣的想法,他親眼見到一個挑著蔬菜的老農,籮筐裏的蔬菜被城門口的士兵翻來覆去各種檢查,原本鮮嫩的蔬菜都揉捏碎了。
老農在一旁敢怒不敢言,隻能默默拭淚。
另外一個推著小推車的,看起來也是個小攤販,借著袖子的遮擋,給那檢查的士兵塞了什麽東西,然後那士兵隻簡單地查看了一下就放行了。
淩秋桑蹙了眉頭,大晉已經取消進城稅了,就是為了方便百姓們能夠自由出門,要是每次進城都得交錢,哪怕是一個銅子兒,那也是對百姓的一種負擔。
而現在看,這些士兵明顯是在陽奉陰違。
明麵上確實是不收取進城費了,但你要是自己‘不懂事’,那可就不好說了。
“背後必然有人撐腰。”施懿道:“隻是巡城和守城的官兵,怕是不敢光明正大的這麽幹。”
他看那些進城的百姓儼然是已經習慣了,這就說明絕對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
淩秋桑有些怒了,興致勃勃地來這裏度蜜月,順便考察一下地方官和發展情況,結果還沒進城門,就碰到這種掃興的事兒。
“靜觀其變吧,桑桑。”施懿還算是比較淡定,“貪官汙吏永遠都是殺不完的,江南一帶原本就比較富裕,每年的稅收也正常上繳,怕是有別的原因。”
先前一次性殺了這麽多貪官,但江南到底是離京城太遠了。
淩秋桑明白這個道理,“我就是想知道,他們這裏背後的靠山是誰。”
施懿卻突然想到什麽,“愈王的封地好像就是江南。”
還真把這人給忘了,愈王,先皇和西域公主聯姻生的兒子,早早地就領了封地去就番了,封地恰好就在這裏。
至於這沒地位的愈王,封地居然如此富庶,這是先皇的遺旨,貌似是那位西域公主頗得先皇的寵愛。
前太後也拿遺旨沒辦法,再加之這愈王的身份對他們毫無威脅,所以從來沒把他放在眼裏。
他們來這裏大半年,也隻在帝後大婚的時候,愈王進京參加典禮,他們遠遠地見過他一次。
淩秋桑還記得,這位皇弟送給他們的新婚禮物價值不菲,但這愈王平時也很低調,參加完婚禮就走了,之後也沒什麽消息傳到京城。
甚至是之前清理太後黨的官員,這愈王封地之下都隻有幾個不成氣候的小爪牙落網。
年年賦稅準時上繳,還遠超其他州府,不管是他,還是之前的太後黨,都沒拿他當一迴事。
現在一想,這未必不是障眼法,難不成這愈王覺得天高皇帝遠,躲在這兒做土皇帝呢?
不過這都是他們的猜想,現在還不能確定,也不能冤枉了好人。
先進城看了再說。
排了有差不多半個時辰,這才輪到了他們的馬車。
這效率,真的是太耽誤事兒了,淩秋桑窩著氣呢,可偏偏守城的官兵還想故意找事兒。
“誒誒誒,馬車上的,趕緊給我下來,馬車上還拉了什麽?通通都要檢查。”
淩秋桑不想動,施懿卻下了車,“兩位官爺,我家弟弟身子骨差,是來蘇州府求醫的,還請官爺行個方便。”
那官兵看施懿的穿著,再看這馬車,就知道這兩人必然不缺錢,那就沒那麽容易放過他們了。
“不管你們是來幹什麽的,進城都得檢查,前段時間匪寇猖獗,迫害百姓,好不容易才製住了匪徒,這是咱知府大人定下的規矩,擔心匪徒混進城,進城必須檢查。”
聽起來冠冕堂皇,要不是淩秋桑之前就看到這官兵收百姓的好處,他差點兒就信了。
現在他們當務之急是進城,他柔柔地咳嗽了兩聲,“哥哥,為何還不進城?”
嗓音裏也帶著幾分疲憊。
施懿似乎是沒辦法了,然後為難地掏出了幾兩碎銀,偷偷塞給了官兵。
官兵這下滿意了,“算了算了,看在你們是來求醫的份上,這次先放過你們。”
進了城,才知江南繁華,完全不比京城的差,反而多了幾分屬於江南水鄉獨特的優雅。
淩秋桑靠坐在車窗邊,聽著吳儂軟語,剛才的情緒也減緩了幾分。
施懿在外麵駕車,“情況似乎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麽糟糕。”
至少百姓們的臉上笑容居多,哪怕是最底層老百姓身上穿的粗布麻衣,身上都少有補丁,街上更是看不到乞丐的影子。
淩秋桑也覺得奇怪,“會不會真的是我們想岔了?真的隻是官兵私下的行為?”
“也未必。”施懿道:“如果沒有靠山,官兵不可能這麽明目張膽,也不可能這麽久了還沒鬧起來。”
兩人沒直接去找愈王,找了家客棧住下。
微服私訪就要有微服私訪的樣子,先是像模像樣出去轉悠了兩天,探查了不少情況。
道路和學堂也都是在修建當中了,看起來也沒有問題,甚至參與建設的百姓除了以工代賦之外,還能有一筆不算多的工錢。
他們暗中接觸過幾個參與建設的百姓,百姓口中也是皇上聖明,愈王爺英明。
這怎麽看,都不像是有問題的樣子。
又過了兩天,兩人又喬裝打扮一番,推著小推車去街上擺攤兒了。
交了攤位費才放行,不便宜,五十個銅板一個攤位。
而這隻是一天的價格。
淩秋桑又記了一筆,這攤位費的價格太離譜了,五十文一天,一個月就是一千五百文錢,一年就是十八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