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1其:他的,指兒子,不是指父親。


    2行:音xing,指行為舉止等。


    3三年:對於古人所說的數字不必過於機械地理解,隻是說要經過一個較長的時間而已,不一定僅指三年的時間。


    4道:有時候是一般意義上的名詞,無論好壞、善惡都可以叫做道。但更多時候是積極意義的名詞,表示善的、好的東西。這裏表示“合理內容”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因為他無權獨立行動),要觀察他的誌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合理部分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


    【評析】


    這一章仍然談的是有關“孝”的問題,把“孝”字具體化了。魯迅曾經說過:“隻要思想未遭錮蔽的人,誰也喜歡子女比自己更強,更健康,更聰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過去。超越便須改變,所以子孫對於祖先的事,應該改變,‘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當然是曲說,是退嬰的病根。”(《墳·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


    在本章中孔子說一個人當父親死後,三年內都不能改變他父親所製定的那一套規矩,這就是盡孝了。其實,這樣的孝,片麵強調了兒子對父親的依從。宋儒所作的注說,如不能無改於父之道,所行雖善亦不得為孝。這樣,無改於父之道則成了最大的善,否則便是不善。這樣的判定原則,正如魯迅所說的,,是歪曲的。曆史在發展,社會在前進,人們的思想觀念,言行舉止都不能總停留在過去的水平上,“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後代超過前代,這是曆史的必然。


    【原文】


    1.12 有子曰:“禮1之用,和2為貴。先王之道3,斯4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5之,亦不可行也。”


    【注釋】


    1禮:在春秋時代,“禮”泛指奴隸社會的典章製度和道德規範。孔子的“禮”,既指“周禮”,禮節、儀式,也指人們的道德規範。


    2和:調和、和諧、協調。


    3先王之道:指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4斯:這、此等意。這裏指禮,也指和。


    【譯文】


    有子說:“禮的應用,以和諧為貴。古代君主的治國方法,可寶貴的地方就在這裏。但不論大事小事隻顧按和諧的辦法去做,有的時候就行不通。(這是因為)為和諧而和諧,不以禮來節製和諧,也是不可行的。”


    【評析】


    和是儒家所特別倡導的倫理、政治和社會原則。《禮記·中庸》寫道:“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楊遇夫《論語疏證》寫道:“事之中節者皆謂之和,不獨喜怒哀樂之發一事也。和今言適合,言恰當,言恰到好處。”孔門認為,禮的推行和應用要以和諧為貴。但是,凡事都要講和諧,或者為和諧而和諧,不受禮文的約束也是行不通的。這是說,既要遵守禮所規定的等級差別,相互之間又不要出現不和。孔子在本章提出的這個觀點是有意義的。在奴隸社會,各等級之間的區分和對立是很嚴肅的,其界限絲毫不容紊亂。上一等級的人,以自己的禮儀節文顯示其威風;下一等級的人,則懷著畏懼的心情唯命是從。但到春秋時代,這種社會關係開始破裂,臣弑君、子弑父的現象已屬常見。對此,由子提出“和為貴”說,其目的是為緩和不同等級之間的對立,使之不致於破裂,以安定當時的社會秩序。


    但從理論上看待這個問題,我們又感到,孔子既強調禮的運用以和為貴,又指出不能為和而和,要以禮節製之,可見孔子提倡的和並不是無原則的調和,這是有其合理性的。


    【原文】


    1.13 有子曰:“信近1於義2,言可複3也;恭近於禮,遠4恥辱也;因5不失其親,亦可宗6也。”


    【注解】


    1近:接近、符合的意思。


    2義:義是儒家的倫理範疇。是指思想和行為符合一定的標準。這個標準就是“禮”。


    3複:實踐的意思。朱熹《集注》雲:複,踐言也。”


    4遠:音yuàn,動詞,使動用法,使之遠離的意思,此外亦可以譯為避免。


    5因:依靠、憑藉。一說因應寫作姻,但從上下文看似有不妥之處。


    6宗:主、可靠,一般解釋為“尊敬”似有不妥之處。


    【譯文】


    有子說:“講信用要符合於義,(符合於義的)話才能實行;恭敬要符合於禮,這樣才能遠離恥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評析】


    孔子的弟子有子在本章所講的這段話,表明他們對“信”和“恭”是十分看重的。“信”和“恭”都要以周禮為標準,不符合於禮的話絕不能講,講了就不是“信”的態度;不符合於禮的事絕不能做,做了就不是“恭”的態度。這是講的為人處世的基本態度。


    【原文】


    1.14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謂好學也已。”


    【注釋】


    1就:靠近、看齊。


    2有道:指有道德的人。


    3正:匡正、端正。


    【譯文】


    孔子說:“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小心謹慎,到有道的人那裏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


    【評析】


    本章重點提到對於君子的道德要求。孔子認為,一個有道德的人,不應當過多地講究自己的飲食與居處,他在工作方麵應當勤勞敏捷,謹慎小心,而且能經常檢討自己,請有道德的人對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為君子應該克製追求物質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質方麵,這是值得借鑒的。


    【原文】


    1.15 子貢曰:“貧而無諂1,富而無驕,何如2?”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3,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4’,其斯之謂與?”子曰:“賜5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6。”


    【注釋】


    1諂:音chǎn,意為巴結、奉承。


    2何如:《論語》書中的“何如”,都可以譯為“怎麽樣”。


    3貧而樂:一本作“貧而樂道”。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二句見《詩經·衛風·淇澳》。有兩種解釋:一說切磋琢磨分別指對骨、象牙、玉、石四種不同材料的加工,否則不能成器;一說加工象牙和骨,切了還要磋,加工玉石,琢了還要磨,有精益求精之意。


    5賜:子貢名,孔子對學生都稱其名。


    6告諸往而知來者:諸,同之;往,過去的事情;來,未來的事情。


    【譯文】


    子貢說:“貧窮而能不諂媚,富有而能不驕傲自大,怎麽樣?”孔子說:“這也算可以了。但是還不如雖貧窮卻樂於道,雖富裕而又好禮之人。”子貢說:“《詩》上說,‘要像對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樣,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講的這個意思吧?”孔子說:“賜呀,你能從我已經講過的話中領會到我還沒有說到的意思,舉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談論《詩》了。”


    【評析】


    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們,都能夠達到貧而樂道、富而好禮這樣的理想境界,因而在平時對弟子的教育中,就把這樣的思想講授給學生。貧而樂道,富而好禮,社會上無論貧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會的安定了。孔子對子貢比較滿意,在這段對話中可以看出,子貢能獨立思考、舉一反三,因而得到孔子的讚揚。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個顯著特點。


    【原文】


    1.16 子曰:“不患1人2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注釋】


    1患:憂慮、怕。


    2人:指有教養、有知識的人,而非民。


    【譯文】


    孔子說:“不怕別人不了解自己,隻怕自己不了解別人。”


    【評析】


    這段話是孔子對自己學生所傳授的為人處世之道。有的解釋者說,這是孔子安貧樂道、不求名位的思想。這種解釋可能不妥。這不符合孔子一貫的主張。在孔子的觀念中,“學而優則仕,是一種積極入世的態度。這裏的潛台詞是:在了解別人的過程中,也使別人了解自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論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孔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孔丘並收藏論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