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層既然是讓弟子挑選功法的,沒道理存心置人於死地,所以其中必有玄機。法意不再盲目地亂動,她忽然想到一個法子。
靜下心來,那柄唯一的法器離自己隻有四個人的距離,她從刀尖開始,一寸一寸地向下感應。這是一把雪亮的尖刀,但卻沒有任何金屬的氣息,它煞氣內斂,但威勢仍然讓她感覺心驚。
冰寒之氣凝而不散,十之八九是萬年玄冰製成,更細致的部分感應不到,因為越是推進越是有一股抵觸的威勢在抗拒她,這絕不是一把普通的法器,法意感覺到了它內在的東西,像兩生鏡一樣的模模糊糊的性格!
這把法器給她的感覺十分孤寂,寒冷,仿佛是一個無聲的眼神,傳達著“再往前一步便殺了你”一般濃濃的警告。
劍柄也是玄冰所致,因此通體雪亮並無瑕疵,但是劍柄上卻有一個淺淺的橢圓的坑。按照人們鑄劍的習俗,這個位置經常會鑲以奇石,這個坑,十有八九缺了一塊石頭。
看那坑的大小,和自己意靈釵上的意靈石差不多大,至於這柄法器的瑕疵,她還感應不出來,能陳列在這裏的肯定是法寶無疑,雖然它是殘缺的。
眼前無法可想,法意無意識地從懷中摸出意靈釵,摩挲著上麵的紅色意靈石。
就在她思考應該退還是進的時候,手中的意靈石正變得微微發熱,法意低頭詫異地看著這個幾次救她性命的東西,耳邊忽然傳來“嗡”的一聲。
是劍鳴!
是那柄玄冰劍!
那柄劍正在銅像的手中微微顫動,二者仿佛相互吸引一般,遙相唿應,法意拿著意靈釵嚐試性地往前邁了一小步,身邊的銅像再次變動,她又被靈力向前推了一步,此時和玄冰劍隻有兩個人距離。伸出胳膊已經很接近劍尖了,感應力變得更強,那把劍嗡嗡著好像要從銅像中飛下來。
難道意靈釵上的意靈石是從這把劍上挖下來的?法意忍不住這樣想。十數息之後,嗡嗡聲卻漸漸沉寂下來。法意十分失望。她現在身在銅像之中,一動用靈力就會被超倍的力量摔飛,可謂進不得退不得,眼下該如何是好呢?
正在此時,劍尖不知怎麽忽然調轉向下,眼看著紮在了地麵之上,它穩而又穩地立在地上,就像一個雖被放逐卻依然高貴猶存的國王。與此同時,銅像手中捧著的銅匣忽然動了,它傾斜了一個小小的角度。裏麵的獸皮便飛了出來。
真是令人難以置信,法意一把將獸皮抓在手中。
《天靈禦脈訣》,奇怪,看這個名字,怎麽好像量身打造的一般?!初讀之下。恍兮惚兮,再悟之下,其中有象,法意沉醉在對功法的感悟之中。
不多會,便有一股靈力送了她出來,而那塊獸皮,也像什麽都沒有發生過一般安好地躺在銅匣裏。
她不知道別人是怎樣獲得功法的。但對她來說,眼下就這樣拿到了!
無心再去闖銅像陣,法意心中滿是功法帶來的明悟。她再次迴頭看了那座銅像一眼,一雙丹鳳眼,一張狹長的臉,顴骨高聳。目露精光,仙風道骨之氣使他顯得尤為出塵。
聽靈真說,天雲門創派師祖的法寶便是一把威震煙雲的寶劍,在此處唯有這一座銅像如此特殊,此人身份。除了那位開宗立派之人外,不作他想。
法意深施一禮,然後便轉身匆匆下樓,直奔自己的住所。
角震去穀中放風去了,她在榻上盤膝坐下來。按照功法中的要求調動靈力,從前修煉,從來都是經脈順行大周天,這部功法的第一層就要她逆行修煉,要知道逆脈而行最恐怖的下場就是經脈暴烈而亡,走火入魔還是好的。但她卻一絲猶豫也沒有,直覺告訴她,或許這正是解決她經脈問題的關鍵,莫名的動因唿喚著她,叫她不能卻步,認定一般不肯放手。
整部功法分四層,第一層,逆脈,顛倒陰陽相長的順序,第二層,激進,除了法訣外,附篇還特意提醒,隻要能快速增加修為的無論是什麽,都可以嚐試,讓自己根基越不穩越好。在這一層她的修為會暴漲到元嬰期,時間越短,後續的成就越大。第三層,散功,元嬰之後,一切靈力會在三個月內散佚完畢,她會一步步倒退到凡人水平。三個月之後,才能修煉第四層的功法,這一層用了兩個極為大膽的字眼,“齊仙”。
這部功法的精華全在經脈之上,仿佛就是在變著法的折騰著人的經脈,她被經脈之苦困惑已久,讀書拓展了她的視野,她模模糊糊地感覺到,經脈並不像人以為的那樣自然,它的本體太清鼎曾經鍛造人體出來,所以她在想,原初的時候,人的經脈到底是怎樣來的?它是和人的血肉之軀一模一樣,還是一種其實獨特而不能忽視的存在?
這部功法加固了她的想法,她越來越感到,經脈的重要性絕對沒有得到人們應有的重視。看書的過程中她也在不停思考自己身體中的那座奇怪的冰晶世界,漸漸地,一個模糊的想法形成。
她每次在冰晶世界裏被冰蝶進入身體後,都會伴隨著進階或是提升,所以那些冰晶是不是能夠直接給自己帶來靈力?難道說,它們都是固化了的靈力嗎?她本是太清鼎鍛造出來的肉身,那段記憶如今雖然淡化至虛無,她幾乎想不起來了,但她為小寶塑造靈根的過程她還記得清楚,其中有一步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將靈息送入他的丹田。而她自己,靈火與太清鼎中的幽火一般無二,這說明,她的靈息應該就是來自太清鼎的。那麽那些冰晶,有沒有可能是還沒有消化的火息?
而且現在,不知道什麽原因,它們在自己的身體裏不安分起來,一邊消化,一邊又凝固,牽引著她經脈中的靈力也毫無招架之力。經脈逆行,顛倒陰陽時序,或許正是不破不立的法子。
法意按照法訣調動靈力,她很快感到心血嘔逆,強壓下來,滿頭是汗地把第一個周天運行完畢,她仿佛如蒙大赦一般,整個身體都鬆泛了。
有了開頭,接下來就容易得多,法意漸漸進入狀態,在難受之外還出現了一種奇妙的感覺,每次靈力逆行一個周天後,她會覺得丹田處的靈液似乎比平時湧動得更具生機。
再一圈下來之後,法意長舒一口氣,這些天來,沒有一天比今天的狀態更好,隻是這種誌得意滿的感覺下一秒鍾就被一種杯具感擊破了,因為,已經寅時二刻了……
法意理所當然地遲到了,火玲真人的臉色十分難看,桓珠看她也微有不悅,倒是薑石涯笑著摸了摸她的頭,應君壁也饒有興味地打量著她。是了,乾一有史以來恐怕還沒有人敢在第一天訓練時不到場的,這不是給真人沒臉麽。
沒人覺得她是故意遲到的,因為,誰也不傻,好不容易進來了,做什麽自掘墳墓的事情,但是真人的尊嚴是不容築基弟子侵犯的,不待火玲真人詢問,法意便自己把原因說了,還說了一堆道歉的話。
她心裏一點怨尤也沒有,事實上,這些話她過嘴不過心,半絲也沒覺得委屈。火玲真人的臉色倒是一分也沒好看,整個上午都拉著個臉,他本來就一對紅瞳,一臉兇相,不高興起來更是十分駭人。
午休的時候,薑石涯又下意識地來摸她的頭,她早上不妨,眼下可沒讓他得逞,薑石涯哈哈一笑,改成拍拍她的肩膀,“火玲師伯就是個什麽都寫臉上的脾氣,莫往心裏去,改天我陪你上門給師伯陪個不是就好了。”
薑石涯的大哥風範讓人覺得十分溫暖,事實上,她對這件事並不介意,但道個歉也可以接受,於是就點了點頭,應君壁摸著下巴,“這麽可愛個女娃兒,師伯怎麽忍心和你生氣呢?”
這句話把兩個人都給逗笑了,法意已經不小了,按曆法來算,還有十天就是她穿來的日子,也就意味著她快十一了,不過她的身高已經和十四五歲的孩子差不多,雖不是嫋嫋婷婷但也是新荷初綻的亭亭少女。
隻有桓珠一個人還在樹下參習火玲真人的講道。他們四個,對應天幹地支中的四種火,這四種火的秉性本來就互有不同,火玲真人講的就是火之道,讓他們按照各人對應靈火的性質去修行、修心,各人性格與所屬火性越接近,將來結丹的時候幾率也就更大一些。
火玲真人著重強調,天地萬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行元素構成,人是萬物之一,因此也不例外,五行不僅分陰陽,還有很多細微的差異,比如單是土元素一種,就分燥土和濕土,所以人越是與某種五行元素的本真趨近,就越會接近於天地的本源,接近於道,如此一來,結丹的幾率自然會增加。
ps:
關於五行元素 陰陽之分、物象之意、天幹地支之分等,並非茶茶杜撰,傳統文化之中確有記載。
靜下心來,那柄唯一的法器離自己隻有四個人的距離,她從刀尖開始,一寸一寸地向下感應。這是一把雪亮的尖刀,但卻沒有任何金屬的氣息,它煞氣內斂,但威勢仍然讓她感覺心驚。
冰寒之氣凝而不散,十之八九是萬年玄冰製成,更細致的部分感應不到,因為越是推進越是有一股抵觸的威勢在抗拒她,這絕不是一把普通的法器,法意感覺到了它內在的東西,像兩生鏡一樣的模模糊糊的性格!
這把法器給她的感覺十分孤寂,寒冷,仿佛是一個無聲的眼神,傳達著“再往前一步便殺了你”一般濃濃的警告。
劍柄也是玄冰所致,因此通體雪亮並無瑕疵,但是劍柄上卻有一個淺淺的橢圓的坑。按照人們鑄劍的習俗,這個位置經常會鑲以奇石,這個坑,十有八九缺了一塊石頭。
看那坑的大小,和自己意靈釵上的意靈石差不多大,至於這柄法器的瑕疵,她還感應不出來,能陳列在這裏的肯定是法寶無疑,雖然它是殘缺的。
眼前無法可想,法意無意識地從懷中摸出意靈釵,摩挲著上麵的紅色意靈石。
就在她思考應該退還是進的時候,手中的意靈石正變得微微發熱,法意低頭詫異地看著這個幾次救她性命的東西,耳邊忽然傳來“嗡”的一聲。
是劍鳴!
是那柄玄冰劍!
那柄劍正在銅像的手中微微顫動,二者仿佛相互吸引一般,遙相唿應,法意拿著意靈釵嚐試性地往前邁了一小步,身邊的銅像再次變動,她又被靈力向前推了一步,此時和玄冰劍隻有兩個人距離。伸出胳膊已經很接近劍尖了,感應力變得更強,那把劍嗡嗡著好像要從銅像中飛下來。
難道意靈釵上的意靈石是從這把劍上挖下來的?法意忍不住這樣想。十數息之後,嗡嗡聲卻漸漸沉寂下來。法意十分失望。她現在身在銅像之中,一動用靈力就會被超倍的力量摔飛,可謂進不得退不得,眼下該如何是好呢?
正在此時,劍尖不知怎麽忽然調轉向下,眼看著紮在了地麵之上,它穩而又穩地立在地上,就像一個雖被放逐卻依然高貴猶存的國王。與此同時,銅像手中捧著的銅匣忽然動了,它傾斜了一個小小的角度。裏麵的獸皮便飛了出來。
真是令人難以置信,法意一把將獸皮抓在手中。
《天靈禦脈訣》,奇怪,看這個名字,怎麽好像量身打造的一般?!初讀之下。恍兮惚兮,再悟之下,其中有象,法意沉醉在對功法的感悟之中。
不多會,便有一股靈力送了她出來,而那塊獸皮,也像什麽都沒有發生過一般安好地躺在銅匣裏。
她不知道別人是怎樣獲得功法的。但對她來說,眼下就這樣拿到了!
無心再去闖銅像陣,法意心中滿是功法帶來的明悟。她再次迴頭看了那座銅像一眼,一雙丹鳳眼,一張狹長的臉,顴骨高聳。目露精光,仙風道骨之氣使他顯得尤為出塵。
聽靈真說,天雲門創派師祖的法寶便是一把威震煙雲的寶劍,在此處唯有這一座銅像如此特殊,此人身份。除了那位開宗立派之人外,不作他想。
法意深施一禮,然後便轉身匆匆下樓,直奔自己的住所。
角震去穀中放風去了,她在榻上盤膝坐下來。按照功法中的要求調動靈力,從前修煉,從來都是經脈順行大周天,這部功法的第一層就要她逆行修煉,要知道逆脈而行最恐怖的下場就是經脈暴烈而亡,走火入魔還是好的。但她卻一絲猶豫也沒有,直覺告訴她,或許這正是解決她經脈問題的關鍵,莫名的動因唿喚著她,叫她不能卻步,認定一般不肯放手。
整部功法分四層,第一層,逆脈,顛倒陰陽相長的順序,第二層,激進,除了法訣外,附篇還特意提醒,隻要能快速增加修為的無論是什麽,都可以嚐試,讓自己根基越不穩越好。在這一層她的修為會暴漲到元嬰期,時間越短,後續的成就越大。第三層,散功,元嬰之後,一切靈力會在三個月內散佚完畢,她會一步步倒退到凡人水平。三個月之後,才能修煉第四層的功法,這一層用了兩個極為大膽的字眼,“齊仙”。
這部功法的精華全在經脈之上,仿佛就是在變著法的折騰著人的經脈,她被經脈之苦困惑已久,讀書拓展了她的視野,她模模糊糊地感覺到,經脈並不像人以為的那樣自然,它的本體太清鼎曾經鍛造人體出來,所以她在想,原初的時候,人的經脈到底是怎樣來的?它是和人的血肉之軀一模一樣,還是一種其實獨特而不能忽視的存在?
這部功法加固了她的想法,她越來越感到,經脈的重要性絕對沒有得到人們應有的重視。看書的過程中她也在不停思考自己身體中的那座奇怪的冰晶世界,漸漸地,一個模糊的想法形成。
她每次在冰晶世界裏被冰蝶進入身體後,都會伴隨著進階或是提升,所以那些冰晶是不是能夠直接給自己帶來靈力?難道說,它們都是固化了的靈力嗎?她本是太清鼎鍛造出來的肉身,那段記憶如今雖然淡化至虛無,她幾乎想不起來了,但她為小寶塑造靈根的過程她還記得清楚,其中有一步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將靈息送入他的丹田。而她自己,靈火與太清鼎中的幽火一般無二,這說明,她的靈息應該就是來自太清鼎的。那麽那些冰晶,有沒有可能是還沒有消化的火息?
而且現在,不知道什麽原因,它們在自己的身體裏不安分起來,一邊消化,一邊又凝固,牽引著她經脈中的靈力也毫無招架之力。經脈逆行,顛倒陰陽時序,或許正是不破不立的法子。
法意按照法訣調動靈力,她很快感到心血嘔逆,強壓下來,滿頭是汗地把第一個周天運行完畢,她仿佛如蒙大赦一般,整個身體都鬆泛了。
有了開頭,接下來就容易得多,法意漸漸進入狀態,在難受之外還出現了一種奇妙的感覺,每次靈力逆行一個周天後,她會覺得丹田處的靈液似乎比平時湧動得更具生機。
再一圈下來之後,法意長舒一口氣,這些天來,沒有一天比今天的狀態更好,隻是這種誌得意滿的感覺下一秒鍾就被一種杯具感擊破了,因為,已經寅時二刻了……
法意理所當然地遲到了,火玲真人的臉色十分難看,桓珠看她也微有不悅,倒是薑石涯笑著摸了摸她的頭,應君壁也饒有興味地打量著她。是了,乾一有史以來恐怕還沒有人敢在第一天訓練時不到場的,這不是給真人沒臉麽。
沒人覺得她是故意遲到的,因為,誰也不傻,好不容易進來了,做什麽自掘墳墓的事情,但是真人的尊嚴是不容築基弟子侵犯的,不待火玲真人詢問,法意便自己把原因說了,還說了一堆道歉的話。
她心裏一點怨尤也沒有,事實上,這些話她過嘴不過心,半絲也沒覺得委屈。火玲真人的臉色倒是一分也沒好看,整個上午都拉著個臉,他本來就一對紅瞳,一臉兇相,不高興起來更是十分駭人。
午休的時候,薑石涯又下意識地來摸她的頭,她早上不妨,眼下可沒讓他得逞,薑石涯哈哈一笑,改成拍拍她的肩膀,“火玲師伯就是個什麽都寫臉上的脾氣,莫往心裏去,改天我陪你上門給師伯陪個不是就好了。”
薑石涯的大哥風範讓人覺得十分溫暖,事實上,她對這件事並不介意,但道個歉也可以接受,於是就點了點頭,應君壁摸著下巴,“這麽可愛個女娃兒,師伯怎麽忍心和你生氣呢?”
這句話把兩個人都給逗笑了,法意已經不小了,按曆法來算,還有十天就是她穿來的日子,也就意味著她快十一了,不過她的身高已經和十四五歲的孩子差不多,雖不是嫋嫋婷婷但也是新荷初綻的亭亭少女。
隻有桓珠一個人還在樹下參習火玲真人的講道。他們四個,對應天幹地支中的四種火,這四種火的秉性本來就互有不同,火玲真人講的就是火之道,讓他們按照各人對應靈火的性質去修行、修心,各人性格與所屬火性越接近,將來結丹的時候幾率也就更大一些。
火玲真人著重強調,天地萬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行元素構成,人是萬物之一,因此也不例外,五行不僅分陰陽,還有很多細微的差異,比如單是土元素一種,就分燥土和濕土,所以人越是與某種五行元素的本真趨近,就越會接近於天地的本源,接近於道,如此一來,結丹的幾率自然會增加。
ps:
關於五行元素 陰陽之分、物象之意、天幹地支之分等,並非茶茶杜撰,傳統文化之中確有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