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第三十一章[08.15]
妖孽相公逗娘子 卷四 作者:夏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自然指的是李曄。
孫從舟掃了李曄一眼:「放心吧,昨天給他看過了。他這身子啊,雖然算不上好,但也壞不到哪裏去。隻要他自己不胡亂折騰,活個四十歲沒問題吧。等以後我醫術精進,再保他活得更長久一點。」
嘉柔瞠目結舌,渾身僵硬,不知道他說真的還是假的。四十歲,那就還有十幾年了!那也是正當盛年啊。
李曄看到嘉柔的表情,摟著她的肩膀,對孫從舟說道:「她膽子小,你就別說胡話嚇她了。再這樣,我就不留你做客了。」他說話的樣子還算客氣,眼中卻暗含警告之意。
孫從舟悻悻地撇了撇嘴:「昨日還說舍不得我,今日就變心了。哎,師兄真是好無情啊。」
嘉柔這才知道孫從舟剛才是胡亂說的,心裏有些生氣,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自己扶著玉壺上馬車了。玉壺幫她把軟墊放在腰上墊好,笑著說道:「孫大夫怎麽說也救了郎君幾次,郡主就別生他的氣了。這路上顛簸,您墊著會好受些。」
嘉柔看著窗外不語。她不是個小氣的人,可受不了別人拿李曄的身子開玩笑。前世的經曆,如同陰霾一樣籠罩在她心頭。這也是她無論如何都要留下來的原因。
孫從舟沒想到嘉柔會發那麽大的火,自討個沒趣。李曄跨上馬,來到他身邊,低聲說道:「以後不要再說那種話了,嘉柔不愛聽。沒準還會記你的仇。」
周圍都是人,孫從舟生怕被旁人聽到,小聲迴道:「我剛剛真的隻是下意識地開個玩笑,哪知道她那麽當真。迴頭師兄還是好好哄哄她吧,咱們這位郡主啊,脾氣還真是大。」
「其實也不全是玩笑。」李曄目視前方,淡淡地說道,「我自己的身子,我很清楚。活到而立之年,都已經是上天的眷顧了。」
他在山上的時候,就明白自己的壽數應該比常人要短許多。那個時候也不覺得什麽,生命的長短,對於他來說不重要,隻要有意義就可以了。但是人一旦有了想要的東西,總是會變得很貪心。
他想多陪她一些時日,不想把她孤零零地拋在這個世上。他在身體不好的時候也曾想過,放她去跟能陪她終老的人在一起。可終究是舍不得,太貪戀跟她在一起的時光。
所以其實他是個自私的人。
「如果我所料不錯,長安城這幾日就會戒嚴。我會想辦法將李家的人都送走,到時你看我的信號,若是形勢不妙,就把她送迴南詔,跟瑤光會合。萬一她不肯……」李曄迴頭看了一眼,「你用點非常手段,否則不是她的對手。」
這些事,他們昨日都商量好了。孫從舟點頭說道:「我知道了。師兄真的不用我留下來幫你麽?好歹我們師出同門,你身邊多個幫手總是好的。」
李曄擺了擺手:「你本就不是朝堂中人,不要無端地卷進來。我的身份擺在那裏,無論誰勝,都不會太為難我。可你就不一樣了。現在的情形,能走一個是一個。你隻需幫我留意城外那支軍隊的動靜,隨時向我稟報即可。」
「我都記下了,師兄放心吧。比起我們,你才是身處險境的那一個,自己千萬要小心。」孫從舟叮囑道。
他們帶著一幫人浩浩蕩蕩地出城,在城門口的時候,自然受到了盤問。好在官軍也沒有過多地為難,很快就放行了。
這幾日,東宮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冷清。自從天子要東宮閉門思過以後,連詹事府的官員也不太敢輕易登門拜訪,生怕被言官抓住。東宮更加門可羅雀,連來往的內侍走路都顯得小心翼翼的。
李誦獨自坐在殿中,目光停留在書卷間的那張信紙上,麵色又凝重起來。
他收到這封信的那日,衛國公剛好將舒王妃告到了禦前。他將徐氏叫來,本想詢問下毒事件的始末,因她素來與舒王妃矯情還算不錯。但徐氏的反應竟然出人意料的激烈。她甚至都不知道信上寫了什麽,隻聽他說是崔清思寫的,就問他是不是不相信自己。
李誦自問跟徐氏在一起二十多年,相敬如賓。頭一次發現自己好像不太了解這個枕邊人。
徐氏平日兢兢業業,打理東宮的事務井井有條,對上恭謹,對下寬和,幾乎找不出什麽毛病。所以這麽多年以來,李誦都默許她主理東宮,也沒有再立別的妃子。
可他卻不小心發現了這個女人深藏在恭順的表麵下,那顆昭然若揭的野心。他忽然間覺得可怕,不知道她還藏著什麽東西,是否別有居心。
其實就李誦個人而言,他覺得很多事命裏有時終須有,所以他從不去爭搶什麽。當年延光姑母權勢極盛,是母後和姑母合意,非要他娶蕭氏。他不能違抗母命,隻能依言照做,沒想到因此招了李謨的嫉恨,讓整個延光公主府傾覆。
延光案以後,他變得謹小慎微,不敢過問朝政。一來是不想跟李謨爭,牽連更多無辜的人。二來他當太子當了這麽多年,實在沒有覺得權位是什麽好東西。可他這一身,早就搭上了許多人的身家性命,到現在也不是說放棄就能放棄的。
他若有幸繼承皇位,廣陵王是最佳的儲君人選。到那時,徐氏便是太後,地位還在中宮皇後之上。
因此,他不得不慎重地調查一下徐氏。不能讓一個別有居心的女人,來輔佐儲君。
這時,東宮的宦官進來稟告:「殿下,崔主簿奉召前來。」
李誦放下筆,說道:「快請他進來。」
崔時照穿著官袍走入殿內,發現殿中竟然一個侍從都沒有,不由得有些奇怪。他行禮說道:「不知道太子殿下召微臣來,有何要事?」
李誦看著眼前如芝蘭玉樹般的年輕人,歎息般地說道:「子瞻,我有件事不知道該和誰商量。想來此事應該也與你有些關係,你先看看這個。」
他把信件遞出去,崔時照恭敬地接過,迅速地瀏覽信中所言。
待看到落款的時候,他暗暗吃了一驚。這是雲南王妃寫給太子的親筆信,前半段提到當年跟舒王妃的恩怨,其中說明兩人都不承認指使過那名婢女,後半段則要太子重查當年太子妃蕭氏一事。
崔時照有些不明白,家中眾人早就認定是舒王妃指使婢女推了雲南王妃,造成當年雲南王妃遠嫁,舒王妃代為嫁給舒王。可照這信中所言,卻像另有隱情。這兩位雖都是他的姑母,但他打小在外讀書,感情也說不上有親疏之分,尚且比較客觀。
「雲南王妃之所以寫這封信給我,應該是對當年的事有所懷疑。」李誦頓了頓,繼續說道,「我懷疑引起她們姐妹誤會的那件事是母後指使人做的,想讓……雲南王妃遠離都城,去我徹底看不見的地方,好斷了念想。可母後已經故去多年,我自然問不到答案。想來想去,或許還有一個人知道內情。」
「您是說,徐娘娘?」崔時照立刻想到。
孫從舟掃了李曄一眼:「放心吧,昨天給他看過了。他這身子啊,雖然算不上好,但也壞不到哪裏去。隻要他自己不胡亂折騰,活個四十歲沒問題吧。等以後我醫術精進,再保他活得更長久一點。」
嘉柔瞠目結舌,渾身僵硬,不知道他說真的還是假的。四十歲,那就還有十幾年了!那也是正當盛年啊。
李曄看到嘉柔的表情,摟著她的肩膀,對孫從舟說道:「她膽子小,你就別說胡話嚇她了。再這樣,我就不留你做客了。」他說話的樣子還算客氣,眼中卻暗含警告之意。
孫從舟悻悻地撇了撇嘴:「昨日還說舍不得我,今日就變心了。哎,師兄真是好無情啊。」
嘉柔這才知道孫從舟剛才是胡亂說的,心裏有些生氣,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自己扶著玉壺上馬車了。玉壺幫她把軟墊放在腰上墊好,笑著說道:「孫大夫怎麽說也救了郎君幾次,郡主就別生他的氣了。這路上顛簸,您墊著會好受些。」
嘉柔看著窗外不語。她不是個小氣的人,可受不了別人拿李曄的身子開玩笑。前世的經曆,如同陰霾一樣籠罩在她心頭。這也是她無論如何都要留下來的原因。
孫從舟沒想到嘉柔會發那麽大的火,自討個沒趣。李曄跨上馬,來到他身邊,低聲說道:「以後不要再說那種話了,嘉柔不愛聽。沒準還會記你的仇。」
周圍都是人,孫從舟生怕被旁人聽到,小聲迴道:「我剛剛真的隻是下意識地開個玩笑,哪知道她那麽當真。迴頭師兄還是好好哄哄她吧,咱們這位郡主啊,脾氣還真是大。」
「其實也不全是玩笑。」李曄目視前方,淡淡地說道,「我自己的身子,我很清楚。活到而立之年,都已經是上天的眷顧了。」
他在山上的時候,就明白自己的壽數應該比常人要短許多。那個時候也不覺得什麽,生命的長短,對於他來說不重要,隻要有意義就可以了。但是人一旦有了想要的東西,總是會變得很貪心。
他想多陪她一些時日,不想把她孤零零地拋在這個世上。他在身體不好的時候也曾想過,放她去跟能陪她終老的人在一起。可終究是舍不得,太貪戀跟她在一起的時光。
所以其實他是個自私的人。
「如果我所料不錯,長安城這幾日就會戒嚴。我會想辦法將李家的人都送走,到時你看我的信號,若是形勢不妙,就把她送迴南詔,跟瑤光會合。萬一她不肯……」李曄迴頭看了一眼,「你用點非常手段,否則不是她的對手。」
這些事,他們昨日都商量好了。孫從舟點頭說道:「我知道了。師兄真的不用我留下來幫你麽?好歹我們師出同門,你身邊多個幫手總是好的。」
李曄擺了擺手:「你本就不是朝堂中人,不要無端地卷進來。我的身份擺在那裏,無論誰勝,都不會太為難我。可你就不一樣了。現在的情形,能走一個是一個。你隻需幫我留意城外那支軍隊的動靜,隨時向我稟報即可。」
「我都記下了,師兄放心吧。比起我們,你才是身處險境的那一個,自己千萬要小心。」孫從舟叮囑道。
他們帶著一幫人浩浩蕩蕩地出城,在城門口的時候,自然受到了盤問。好在官軍也沒有過多地為難,很快就放行了。
這幾日,東宮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冷清。自從天子要東宮閉門思過以後,連詹事府的官員也不太敢輕易登門拜訪,生怕被言官抓住。東宮更加門可羅雀,連來往的內侍走路都顯得小心翼翼的。
李誦獨自坐在殿中,目光停留在書卷間的那張信紙上,麵色又凝重起來。
他收到這封信的那日,衛國公剛好將舒王妃告到了禦前。他將徐氏叫來,本想詢問下毒事件的始末,因她素來與舒王妃矯情還算不錯。但徐氏的反應竟然出人意料的激烈。她甚至都不知道信上寫了什麽,隻聽他說是崔清思寫的,就問他是不是不相信自己。
李誦自問跟徐氏在一起二十多年,相敬如賓。頭一次發現自己好像不太了解這個枕邊人。
徐氏平日兢兢業業,打理東宮的事務井井有條,對上恭謹,對下寬和,幾乎找不出什麽毛病。所以這麽多年以來,李誦都默許她主理東宮,也沒有再立別的妃子。
可他卻不小心發現了這個女人深藏在恭順的表麵下,那顆昭然若揭的野心。他忽然間覺得可怕,不知道她還藏著什麽東西,是否別有居心。
其實就李誦個人而言,他覺得很多事命裏有時終須有,所以他從不去爭搶什麽。當年延光姑母權勢極盛,是母後和姑母合意,非要他娶蕭氏。他不能違抗母命,隻能依言照做,沒想到因此招了李謨的嫉恨,讓整個延光公主府傾覆。
延光案以後,他變得謹小慎微,不敢過問朝政。一來是不想跟李謨爭,牽連更多無辜的人。二來他當太子當了這麽多年,實在沒有覺得權位是什麽好東西。可他這一身,早就搭上了許多人的身家性命,到現在也不是說放棄就能放棄的。
他若有幸繼承皇位,廣陵王是最佳的儲君人選。到那時,徐氏便是太後,地位還在中宮皇後之上。
因此,他不得不慎重地調查一下徐氏。不能讓一個別有居心的女人,來輔佐儲君。
這時,東宮的宦官進來稟告:「殿下,崔主簿奉召前來。」
李誦放下筆,說道:「快請他進來。」
崔時照穿著官袍走入殿內,發現殿中竟然一個侍從都沒有,不由得有些奇怪。他行禮說道:「不知道太子殿下召微臣來,有何要事?」
李誦看著眼前如芝蘭玉樹般的年輕人,歎息般地說道:「子瞻,我有件事不知道該和誰商量。想來此事應該也與你有些關係,你先看看這個。」
他把信件遞出去,崔時照恭敬地接過,迅速地瀏覽信中所言。
待看到落款的時候,他暗暗吃了一驚。這是雲南王妃寫給太子的親筆信,前半段提到當年跟舒王妃的恩怨,其中說明兩人都不承認指使過那名婢女,後半段則要太子重查當年太子妃蕭氏一事。
崔時照有些不明白,家中眾人早就認定是舒王妃指使婢女推了雲南王妃,造成當年雲南王妃遠嫁,舒王妃代為嫁給舒王。可照這信中所言,卻像另有隱情。這兩位雖都是他的姑母,但他打小在外讀書,感情也說不上有親疏之分,尚且比較客觀。
「雲南王妃之所以寫這封信給我,應該是對當年的事有所懷疑。」李誦頓了頓,繼續說道,「我懷疑引起她們姐妹誤會的那件事是母後指使人做的,想讓……雲南王妃遠離都城,去我徹底看不見的地方,好斷了念想。可母後已經故去多年,我自然問不到答案。想來想去,或許還有一個人知道內情。」
「您是說,徐娘娘?」崔時照立刻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