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兵進廬江北部重鎮六安,江東將士,興奮異常。
軍中上下,無不認為,此番北上,必是要參與消滅袁術偽朝廷之戰!
可是,統帥周瑜,卻在六安按兵不動。
江東將士不解,又不敢發問。
不能參與消滅袁術之戰,雖甚遺憾,但江東將士,依然滿懷期待。
涉足江北,就有機會進入中原、逐鹿中原!
……
周瑜傳下嚴令,各部原地駐防,不許前進一步。輕舉妄動者,斬!
江東軍風,傳承自烏程侯孫堅時期,以軍紀森嚴著稱。
周瑜深得孫策信任,在江東軍中地位,僅次於孫策。
周郎軍令,莫幹不從!
夜深了。
六安城外,江東軍營,鴉雀無聲。中軍大帳外,高架的火盆裏,鬆柴燃燒爆裂的劈啪聲,遠遠可聞。
周瑜端坐帳中,手捧書卷,卻心不在焉……
帳簾一挑,宿衛進帳,周瑜猛抬起頭,以目相詢。
宿衛無聲地點點頭。
周瑜挺身而起,提劍而出。
……
六安北麵的小道上,江東軍馬摘鈴,人口銜枚。
周瑜,也沒有穿著習慣的白袍,而是換上一身暗色袍服。
一名斥候疾奔而來。
“都督,來了!”
周瑜點點頭,伸手示意部下原地等候,隻帶著雄闊海、唐晢和幾名宿衛,點起幾隻火把,向前迎去。
火把搖曳,馬蹄聲淩亂,還夾雜人語之聲。
一群人,急急而來。
這群人衣著光鮮,雖行色匆匆,頗顯狼狽,卻甚是囂張。倉皇而逃,卻咒罵不斷。
周瑜駐馬而立,眉頭緊皺。
這群人見到周瑜,立刻勒韁止步。領頭之人,猛地抬起手,使勁“哼”了一聲,身後的隨從立刻噤聲,不敢言語。
領頭者提馬來至周瑜麵前。“對麵可是江東周都督?”
周瑜冷麵不答,身旁唐晢低喝道:“既知是周都督,緣何不拜?!”
來人被周瑜氣勢所迫,隻得在馬上躬身禮道:“豫州劉瑾,見過周都督。”
周瑜輕哼一聲為答。
唐晢近前一步,低聲問劉瑾道:“該帶的東西帶來了嗎?”
“帶了。”劉瑾點頭。一揮手,身後隨從捧過一個大大的包裹。
打開,裏麵是一個精美的匣盒。
劉瑾討好地道:“劉某特地為周都督備了禮物,請都督笑納。”
“嗬嗬……”周瑜輕笑一聲。“謝過了,你自己留著吧。”
言罷,撥馬掉頭,一揮手,囑咐雄闊海道:“約束好隊伍,無故發聲者,軍法處置!”
“諾!”
雄闊海一揮熟銅棍,江東軍士,分成兩列,一左一右,將劉瑾及其隨從,夾在中間,竟似押解俘虜。
劉瑾的隨從,大多是錦衣衛。在壽春時,囂張跋扈慣了,哪受過如此待遇。
一名錦衣衛頭領,不滿道:“這是為何?!”
“大膽!”雄闊海聲音不高,但其態威嚴。熟銅棍伸到那頭領眼前,陰冷冰寒,散發著飽嚐鮮血的腥氣。“再敢出聲,碎汝狗頭!”
劉瑾雖也不滿如此待遇,但寄人籬下,不得不低頭,厲聲喝道:“咱們以後要跟著吳侯了,都規矩著點!”
劉瑾發話,錦衣衛不敢出聲。
江東軍熄了火把,在黑夜中,匆匆南行。
廬江在淮水以南,已屬於南方。潮濕多雨,道路濕滑。
江東軍久在南方征戰,習慣了在夜間濕滑的道路上疾行。江東軍軍紀森嚴,雖在泥濘中跋涉,亦無一人發聲抱怨。
而劉瑾的錦衣衛,在壽春作威作福慣了,哪受得了這般罪。
道路濕滑,剛才發聲的錦衣衛頭領,一不小心,坐下馬蹄下一滑,險些將其甩了下去。
“娘的!甚鳥路!點個火把也好……”
話音未落,熟銅棍已猛擊而至!
“嘭!”
腦袋爆碎,血漿四濺!
旁邊一名錦衣衛,驚駭不已,叫道:“啊……殺人……”
熟銅棍無影有聲,唿嘯而至!
“嘭!”
驚叫之人,也遭爆頭!
雄闊海低喝道:“江東軍令,不說二遍!”
兩名手下,死於非命,劉瑾又驚又氣。
周瑜扭過頭,衝劉瑾微微一笑。輕輕揮手,示意繼續前行。
劉瑾有心訴苦,卻又不敢,心中懊悔不已……
……
一眾人並未進入六安的江東軍營,而是連夜沿小路南下,繞過六安、潛縣。一路疾行,於上午時分,抵達廬江中部龍舒附近。
龍舒城北麵,一座小小的軍營。
旌旗不顯,兵馬不多,但戒備森嚴。
如此謹慎,且能令周瑜連夜跋涉者,除了江東之主,小霸王孫策,不會有別人。
自迴歸江東之後,孫策第一次返迴長江之北,要見的竟然是劉瑾!
劉瑾,不過是袁術手下的宦官總管,能令孫策如此重視,可見事關之重。
周瑜遠遠停下腳步。
“無關人等,先不要過去了。”
自見麵以來,周瑜和劉瑾說話,不超過五句。
劉瑾喏喏點頭。“都督,明崇儼亦隨行而來。此人頗有神通,可否讓吳侯見一見?”
周瑜點頭。
周瑜命雄闊海等留在原地,自己帶著劉瑾和明崇儼,進入孫策的軍營。
軍營裏,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所有衛士,站立挺拔,背向大帳,目不斜視。連都督周瑜到來,也似無視。
軍營裏的氣氛,令劉瑾感到莫名的緊張。
周瑜讓劉瑾明崇儼稍候,自己先進入帳中。
春日,這一帶已經開始熱了。但是,孫策大帳的帳簾,擋得嚴絲合縫,密不透風。
帳內,隻點著一盞小燈。
孫策孫伯符,正手按劍柄,在帳中踱步。
周瑜進帳,拱手施禮。“吳侯,他們來了。”
孫策大喜。“讓他進來!”
周瑜沒急著去喚劉瑾,卻走近孫策近旁,低聲道:“吳侯,此事非同小可,知情者越少越好。”
說著,周瑜伸手做個刀斬的手勢。
孫策臉上帶笑,嘴角輕輕一擰,微微點頭。
……
劉瑾進入帳中,卻見孫策背衝自己,正用巾帕,仔細地擦拭著雪亮的長槍。
劉瑾感到莫名恐慌,冷汗直流。不自覺跪了下去,顫聲道:“奴劉瑾,叩見吳侯。”
“哦……”孫策漫不經心地應了一聲,依然沒轉身,不緊不慢地擦著長槍。
“吳侯,東西……帶來了。”
劉瑾伸手入懷,掏出一個不起眼的匣盒,輕輕放在幾案上。
孫策終於轉過身。衝劉瑾微微一笑,迫不及待的目光,地投向幾案上匣盒……
兵進廬江北部重鎮六安,江東將士,興奮異常。
軍中上下,無不認為,此番北上,必是要參與消滅袁術偽朝廷之戰!
可是,統帥周瑜,卻在六安按兵不動。
江東將士不解,又不敢發問。
不能參與消滅袁術之戰,雖甚遺憾,但江東將士,依然滿懷期待。
涉足江北,就有機會進入中原、逐鹿中原!
……
周瑜傳下嚴令,各部原地駐防,不許前進一步。輕舉妄動者,斬!
江東軍風,傳承自烏程侯孫堅時期,以軍紀森嚴著稱。
周瑜深得孫策信任,在江東軍中地位,僅次於孫策。
周郎軍令,莫幹不從!
夜深了。
六安城外,江東軍營,鴉雀無聲。中軍大帳外,高架的火盆裏,鬆柴燃燒爆裂的劈啪聲,遠遠可聞。
周瑜端坐帳中,手捧書卷,卻心不在焉……
帳簾一挑,宿衛進帳,周瑜猛抬起頭,以目相詢。
宿衛無聲地點點頭。
周瑜挺身而起,提劍而出。
……
六安北麵的小道上,江東軍馬摘鈴,人口銜枚。
周瑜,也沒有穿著習慣的白袍,而是換上一身暗色袍服。
一名斥候疾奔而來。
“都督,來了!”
周瑜點點頭,伸手示意部下原地等候,隻帶著雄闊海、唐晢和幾名宿衛,點起幾隻火把,向前迎去。
火把搖曳,馬蹄聲淩亂,還夾雜人語之聲。
一群人,急急而來。
這群人衣著光鮮,雖行色匆匆,頗顯狼狽,卻甚是囂張。倉皇而逃,卻咒罵不斷。
周瑜駐馬而立,眉頭緊皺。
這群人見到周瑜,立刻勒韁止步。領頭之人,猛地抬起手,使勁“哼”了一聲,身後的隨從立刻噤聲,不敢言語。
領頭者提馬來至周瑜麵前。“對麵可是江東周都督?”
周瑜冷麵不答,身旁唐晢低喝道:“既知是周都督,緣何不拜?!”
來人被周瑜氣勢所迫,隻得在馬上躬身禮道:“豫州劉瑾,見過周都督。”
周瑜輕哼一聲為答。
唐晢近前一步,低聲問劉瑾道:“該帶的東西帶來了嗎?”
“帶了。”劉瑾點頭。一揮手,身後隨從捧過一個大大的包裹。
打開,裏麵是一個精美的匣盒。
劉瑾討好地道:“劉某特地為周都督備了禮物,請都督笑納。”
“嗬嗬……”周瑜輕笑一聲。“謝過了,你自己留著吧。”
言罷,撥馬掉頭,一揮手,囑咐雄闊海道:“約束好隊伍,無故發聲者,軍法處置!”
“諾!”
雄闊海一揮熟銅棍,江東軍士,分成兩列,一左一右,將劉瑾及其隨從,夾在中間,竟似押解俘虜。
劉瑾的隨從,大多是錦衣衛。在壽春時,囂張跋扈慣了,哪受過如此待遇。
一名錦衣衛頭領,不滿道:“這是為何?!”
“大膽!”雄闊海聲音不高,但其態威嚴。熟銅棍伸到那頭領眼前,陰冷冰寒,散發著飽嚐鮮血的腥氣。“再敢出聲,碎汝狗頭!”
劉瑾雖也不滿如此待遇,但寄人籬下,不得不低頭,厲聲喝道:“咱們以後要跟著吳侯了,都規矩著點!”
劉瑾發話,錦衣衛不敢出聲。
江東軍熄了火把,在黑夜中,匆匆南行。
廬江在淮水以南,已屬於南方。潮濕多雨,道路濕滑。
江東軍久在南方征戰,習慣了在夜間濕滑的道路上疾行。江東軍軍紀森嚴,雖在泥濘中跋涉,亦無一人發聲抱怨。
而劉瑾的錦衣衛,在壽春作威作福慣了,哪受得了這般罪。
道路濕滑,剛才發聲的錦衣衛頭領,一不小心,坐下馬蹄下一滑,險些將其甩了下去。
“娘的!甚鳥路!點個火把也好……”
話音未落,熟銅棍已猛擊而至!
“嘭!”
腦袋爆碎,血漿四濺!
旁邊一名錦衣衛,驚駭不已,叫道:“啊……殺人……”
熟銅棍無影有聲,唿嘯而至!
“嘭!”
驚叫之人,也遭爆頭!
雄闊海低喝道:“江東軍令,不說二遍!”
兩名手下,死於非命,劉瑾又驚又氣。
周瑜扭過頭,衝劉瑾微微一笑。輕輕揮手,示意繼續前行。
劉瑾有心訴苦,卻又不敢,心中懊悔不已……
……
一眾人並未進入六安的江東軍營,而是連夜沿小路南下,繞過六安、潛縣。一路疾行,於上午時分,抵達廬江中部龍舒附近。
龍舒城北麵,一座小小的軍營。
旌旗不顯,兵馬不多,但戒備森嚴。
如此謹慎,且能令周瑜連夜跋涉者,除了江東之主,小霸王孫策,不會有別人。
自迴歸江東之後,孫策第一次返迴長江之北,要見的竟然是劉瑾!
劉瑾,不過是袁術手下的宦官總管,能令孫策如此重視,可見事關之重。
周瑜遠遠停下腳步。
“無關人等,先不要過去了。”
自見麵以來,周瑜和劉瑾說話,不超過五句。
劉瑾喏喏點頭。“都督,明崇儼亦隨行而來。此人頗有神通,可否讓吳侯見一見?”
周瑜點頭。
周瑜命雄闊海等留在原地,自己帶著劉瑾和明崇儼,進入孫策的軍營。
軍營裏,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所有衛士,站立挺拔,背向大帳,目不斜視。連都督周瑜到來,也似無視。
軍營裏的氣氛,令劉瑾感到莫名的緊張。
周瑜讓劉瑾明崇儼稍候,自己先進入帳中。
春日,這一帶已經開始熱了。但是,孫策大帳的帳簾,擋得嚴絲合縫,密不透風。
帳內,隻點著一盞小燈。
孫策孫伯符,正手按劍柄,在帳中踱步。
周瑜進帳,拱手施禮。“吳侯,他們來了。”
孫策大喜。“讓他進來!”
周瑜沒急著去喚劉瑾,卻走近孫策近旁,低聲道:“吳侯,此事非同小可,知情者越少越好。”
說著,周瑜伸手做個刀斬的手勢。
孫策臉上帶笑,嘴角輕輕一擰,微微點頭。
……
劉瑾進入帳中,卻見孫策背衝自己,正用巾帕,仔細地擦拭著雪亮的長槍。
劉瑾感到莫名恐慌,冷汗直流。不自覺跪了下去,顫聲道:“奴劉瑾,叩見吳侯。”
“哦……”孫策漫不經心地應了一聲,依然沒轉身,不緊不慢地擦著長槍。
“吳侯,東西……帶來了。”
劉瑾伸手入懷,掏出一個不起眼的匣盒,輕輕放在幾案上。
孫策終於轉過身。衝劉瑾微微一笑,迫不及待的目光,地投向幾案上匣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