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天才壹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天下諸侯,最低調者,非劉備劉玄德莫屬。
接手徐州後,劉備謹慎行事,極盡謙卑之能。其目的,隻是為了避免引人注意,為了求得穩定發展的時間和空間。
潛心經營,劉備已在徐州站穩腳跟。
劉備本還想繼續低調下去。
但是,袁術堅持不了多久了,瓜分袁術遺產的盛宴,馬上就要開始。再不展露崢嶸,就來不及了!
……
九江,劉備誌在必得。
但是,奪取九江,貌似簡單,卻並非易事。
九江壽春,是袁術偽漢朝廷的老巢,同時,交通便利、富庶的九江,也是天下諸侯覬覦之地。
曹操孫策,雖忙於自身戰事,但始終緊盯九江,有如蹲踞在前後籬笆外的兩隻餓狼。
曹操和劉備一樣,急需發展空間。時時刻刻,惦記著袁術的地盤。
孫策不滿足固守江南,琢磨著在長江以北,建立根據之地,為以後逐鹿中原,奠定基礎。
隻是,曹操受製於袁紹,孫策要時刻提防荊州劉表,曹孫二人,暫時還不可能投入全部力量,加入搶奪袁術地盤這場饕餮盛宴。
不能使出全力,不代表他們不會插手。
誰都無法保證,他們不會伺機偷桃,撿現成的便宜。
當年,劉備進攻袁術治下的沛國,曹操就是突然出兵,占領了沛國北部,撿了個大便宜。
……
這一次,劉備吸取了教訓,絕不會讓沛國之事,再次發生。
九江地域不大,所轄縣城,一部分位於九江南部的長江沿岸,一部分位於九江北部,揚豫徐三州交界處。
劉備素以穩健著稱,九江之戰,劉備穩紮穩打。攻取一地、鞏固一地,不給曹操孫策撿便宜的機會。
九江的城鎮和人口,主要集中在北部。
去年一戰,劉備已將北部大部分城池,收入囊中。同時,還奪取了九江南部全椒、阜陵兩地。
現在,劉備正積極備戰,準備全取九江。
這次進攻,首要任務,是攻破壽春,消滅袁術和偽漢朝廷。享受萬民歡唿,讓天下諸侯,刮目相看。
為了達成這一戰略目標,劉備精心準備。
按照原定計劃,徐州軍還將分成南北兩路。
南路軍首先攻取曆陽,完全控製住九江境內長江北岸重鎮,以防孫策趁機渡江北上。
之後,南路軍揮師西進,攻取浚遒、合肥。如果一切順利,南路軍將繼續西進,穿插至廬江郡六安、安風一帶,切斷袁術西退之路。
北路軍,則繼續步步為營,逐一攻取九江北部城鎮。穩定後方,防止曹操再來撿便宜。
待南路軍穿插迂迴完成,北路軍將對壽春發起總攻,一舉殲滅偽漢朝廷!
戰略設想,十分完美。
但是,實施這一戰略,並不容易。
和劉芒一樣,劉備不擔心袁術,而是擔心其他諸侯,尤其是擔心劉芒。
表麵上,劉芒和劉備是戰略盟友。但是,不代表兩人之間,沒有利益衝突。
而劉備最為擔心的,是年初的朝廷鬥爭。
雖然,劉備做得很巧妙,沒有公開支持小皇帝劉協,但是,劉芒不可能不有所懷疑。
如果劉芒奪取了汝南,劉備奪取了九江,兩人的治地,將直接接壤,而兩人的關係,也一定會發生變化。
消滅袁術後,兩人成為近鄰。利益衝突,在所難免。
劉芒實力強悍,解決了朝廷內鬥後,可以安下心來,對付周圍的諸侯。而與其接壤的諸侯,首當其衝。
以劉備目前的實力,獨自硬抗劉芒,難度太大。
結交同盟,共同抗衡劉芒,是劉備唯一的選擇。
因徐州問題,曹操仍記恨劉備。而且,曹操素與劉芒交好,目前不可能成為抗衡劉芒的盟友。
荊州劉表,新敗於孫策,重病在身,精神頹萎,不能報太大指望。
劉備能寄予希望者,隻有江東孫策。
隻是,孫策願意攜手嗎?
“事不關己,孫氏自然不願得罪劉絳天。如若事關切身利益,主公莫要忘記,孫伯符可是天不怕地不怕之江東小霸王。”
王導如此一說,劉備倍感欣慰。
隻是,孫策的根據地在長江以南,而劉芒的根基之地,在黃河沿岸。兩人遠隔山水,如何才能讓他們產生衝突呢?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王導一指地圖,“誘之以利,孫伯符定然動心。”
王導手指之處,正是位於長江北岸的揚州廬江郡。
劉備凝思片刻,似有所悟。
如果孫策進軍江北,占據廬江,將和劉芒的地盤接壤。如此,孫策與劉芒之間,也會產生利益衝突。
而以孫策的實力,也難以獨抗劉芒,隻能尋找抗衡劉芒的盟友。而劉備,無疑是最佳的盟友。
劉備占據九江、孫策占據廬江,如並肩而立的兄弟,共同對抗北方強大的對手——劉芒。
“茂弘先生之意,派人前往江東,說服孫伯符,進軍廬江?”
王導搖搖頭。“孫伯符心高氣傲,低三下四求之,隻能縱容其驕傲之氣。如若求之,其必多列苛刻之條件,且會頤指氣使,欲為主導。”
“這個……該當如何?”
“激之、逼之,使其主動出兵江北、主動尋求同盟。如此,主公便可占據主動。”
劉備大喜。
“如何激將孫伯符、逼迫孫伯符,請茂弘先生教吾。”
王導指點地圖,詳細解說自己的構想……
劉備漸露笑容,喜上眉梢……
……
召集各路將領,部署任務,準備再次進軍九江。
徐州軍,仍分為南北兩路。
劉備、張飛、王敦、伍雲召統領北路軍。
北路軍,仍然貫徹之前的戰略意圖,穩紮穩打,逐一掃清偽漢軍在九江北部的殘餘力量,為進攻壽春,做準備。
關羽、王導、趙雲、史天澤、周倉統領南路軍。
南路軍的戰術安排,略有調整。
攻取曆陽,控製住長江沿岸所有重鎮後,由原來全軍西進浚遒、合肥,調整為兵分兩路。
一路繼續按原定計劃,攻取浚遒、合肥。
而另一路,向西南進軍。從巢湖和長江之間,向廬江郡的襄安、臨湖發起進攻。
進攻襄安、臨湖一路大軍,由王導統領,勇猛謹慎的趙雲為將。
如此調整,是激將孫策的關鍵。
隻是,孫策和江東幕僚,會按劉備王導的精心籌劃行事嗎?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天才壹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天下諸侯,最低調者,非劉備劉玄德莫屬。
接手徐州後,劉備謹慎行事,極盡謙卑之能。其目的,隻是為了避免引人注意,為了求得穩定發展的時間和空間。
潛心經營,劉備已在徐州站穩腳跟。
劉備本還想繼續低調下去。
但是,袁術堅持不了多久了,瓜分袁術遺產的盛宴,馬上就要開始。再不展露崢嶸,就來不及了!
……
九江,劉備誌在必得。
但是,奪取九江,貌似簡單,卻並非易事。
九江壽春,是袁術偽漢朝廷的老巢,同時,交通便利、富庶的九江,也是天下諸侯覬覦之地。
曹操孫策,雖忙於自身戰事,但始終緊盯九江,有如蹲踞在前後籬笆外的兩隻餓狼。
曹操和劉備一樣,急需發展空間。時時刻刻,惦記著袁術的地盤。
孫策不滿足固守江南,琢磨著在長江以北,建立根據之地,為以後逐鹿中原,奠定基礎。
隻是,曹操受製於袁紹,孫策要時刻提防荊州劉表,曹孫二人,暫時還不可能投入全部力量,加入搶奪袁術地盤這場饕餮盛宴。
不能使出全力,不代表他們不會插手。
誰都無法保證,他們不會伺機偷桃,撿現成的便宜。
當年,劉備進攻袁術治下的沛國,曹操就是突然出兵,占領了沛國北部,撿了個大便宜。
……
這一次,劉備吸取了教訓,絕不會讓沛國之事,再次發生。
九江地域不大,所轄縣城,一部分位於九江南部的長江沿岸,一部分位於九江北部,揚豫徐三州交界處。
劉備素以穩健著稱,九江之戰,劉備穩紮穩打。攻取一地、鞏固一地,不給曹操孫策撿便宜的機會。
九江的城鎮和人口,主要集中在北部。
去年一戰,劉備已將北部大部分城池,收入囊中。同時,還奪取了九江南部全椒、阜陵兩地。
現在,劉備正積極備戰,準備全取九江。
這次進攻,首要任務,是攻破壽春,消滅袁術和偽漢朝廷。享受萬民歡唿,讓天下諸侯,刮目相看。
為了達成這一戰略目標,劉備精心準備。
按照原定計劃,徐州軍還將分成南北兩路。
南路軍首先攻取曆陽,完全控製住九江境內長江北岸重鎮,以防孫策趁機渡江北上。
之後,南路軍揮師西進,攻取浚遒、合肥。如果一切順利,南路軍將繼續西進,穿插至廬江郡六安、安風一帶,切斷袁術西退之路。
北路軍,則繼續步步為營,逐一攻取九江北部城鎮。穩定後方,防止曹操再來撿便宜。
待南路軍穿插迂迴完成,北路軍將對壽春發起總攻,一舉殲滅偽漢朝廷!
戰略設想,十分完美。
但是,實施這一戰略,並不容易。
和劉芒一樣,劉備不擔心袁術,而是擔心其他諸侯,尤其是擔心劉芒。
表麵上,劉芒和劉備是戰略盟友。但是,不代表兩人之間,沒有利益衝突。
而劉備最為擔心的,是年初的朝廷鬥爭。
雖然,劉備做得很巧妙,沒有公開支持小皇帝劉協,但是,劉芒不可能不有所懷疑。
如果劉芒奪取了汝南,劉備奪取了九江,兩人的治地,將直接接壤,而兩人的關係,也一定會發生變化。
消滅袁術後,兩人成為近鄰。利益衝突,在所難免。
劉芒實力強悍,解決了朝廷內鬥後,可以安下心來,對付周圍的諸侯。而與其接壤的諸侯,首當其衝。
以劉備目前的實力,獨自硬抗劉芒,難度太大。
結交同盟,共同抗衡劉芒,是劉備唯一的選擇。
因徐州問題,曹操仍記恨劉備。而且,曹操素與劉芒交好,目前不可能成為抗衡劉芒的盟友。
荊州劉表,新敗於孫策,重病在身,精神頹萎,不能報太大指望。
劉備能寄予希望者,隻有江東孫策。
隻是,孫策願意攜手嗎?
“事不關己,孫氏自然不願得罪劉絳天。如若事關切身利益,主公莫要忘記,孫伯符可是天不怕地不怕之江東小霸王。”
王導如此一說,劉備倍感欣慰。
隻是,孫策的根據地在長江以南,而劉芒的根基之地,在黃河沿岸。兩人遠隔山水,如何才能讓他們產生衝突呢?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王導一指地圖,“誘之以利,孫伯符定然動心。”
王導手指之處,正是位於長江北岸的揚州廬江郡。
劉備凝思片刻,似有所悟。
如果孫策進軍江北,占據廬江,將和劉芒的地盤接壤。如此,孫策與劉芒之間,也會產生利益衝突。
而以孫策的實力,也難以獨抗劉芒,隻能尋找抗衡劉芒的盟友。而劉備,無疑是最佳的盟友。
劉備占據九江、孫策占據廬江,如並肩而立的兄弟,共同對抗北方強大的對手——劉芒。
“茂弘先生之意,派人前往江東,說服孫伯符,進軍廬江?”
王導搖搖頭。“孫伯符心高氣傲,低三下四求之,隻能縱容其驕傲之氣。如若求之,其必多列苛刻之條件,且會頤指氣使,欲為主導。”
“這個……該當如何?”
“激之、逼之,使其主動出兵江北、主動尋求同盟。如此,主公便可占據主動。”
劉備大喜。
“如何激將孫伯符、逼迫孫伯符,請茂弘先生教吾。”
王導指點地圖,詳細解說自己的構想……
劉備漸露笑容,喜上眉梢……
……
召集各路將領,部署任務,準備再次進軍九江。
徐州軍,仍分為南北兩路。
劉備、張飛、王敦、伍雲召統領北路軍。
北路軍,仍然貫徹之前的戰略意圖,穩紮穩打,逐一掃清偽漢軍在九江北部的殘餘力量,為進攻壽春,做準備。
關羽、王導、趙雲、史天澤、周倉統領南路軍。
南路軍的戰術安排,略有調整。
攻取曆陽,控製住長江沿岸所有重鎮後,由原來全軍西進浚遒、合肥,調整為兵分兩路。
一路繼續按原定計劃,攻取浚遒、合肥。
而另一路,向西南進軍。從巢湖和長江之間,向廬江郡的襄安、臨湖發起進攻。
進攻襄安、臨湖一路大軍,由王導統領,勇猛謹慎的趙雲為將。
如此調整,是激將孫策的關鍵。
隻是,孫策和江東幕僚,會按劉備王導的精心籌劃行事嗎?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