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江東,唐伯虎?”
唐伯虎表情古怪地點點頭。
雖然自己沒說過格的話,但和這兩個家夥混在一起,解釋不清啊!
“您是劉太尉吧?”唐伯虎聰明,趕緊套套近乎。
劉芒不置可否地看了唐伯虎一眼,扭頭喊道:“劉伯倫!”
劉伶仍在對付那扇打不開的“門”,頭手並用,一邊用手推,一邊用頭頂。聽見有人喊他,劉伶更急了,用頭“咣咣”地撞著“門”,嘴裏喊著:“我不在!”
若不是怕他撞死,才懶得管他。
劉芒揮揮手,差役過來,架起劉伶就走,找個安全地方,讓他醒酒。
劉伶十分瘦小,身高不過五尺左右,被差役架著,腳挨不著地,不停地踢踏掙紮著,嘴裏嚷著“我不在、我不在……”
劉芒又轉向老者。“汝係何人?”
那老者已徹底醒了酒。
見劉芒氣度非凡,老者知道惹了禍。
但老者和唐伯虎不同。
唐伯虎想惹禍,又不敢惹大禍,總是遊走在惹禍的邊緣,尋求刺激。
老者不想惹禍。今兒喝多了,惹了禍,卻表現出兩漢士人敢作敢當的傲氣。
“汝便是那太尉劉絳天?老夫,陳郡謝纘是也!朝權掌於汝之手,殺剮盡由得汝。嘴長在老夫頭顱之上,想讓老夫閉嘴,絕無可能!”
陳郡謝纘?
嗨!還真巧!
兩個額外人才,劉伶和謝纘,還是酒友!
看著謝纘一付大義凜然的樣子,劉芒忍不住笑了。“劉某不會殺,也沒想過殺人。吾隻是好奇,吾為何是酒囊飯袋?而嬉笑怒罵、遊戲人間、醉生夢死的幾位,反倒是隱於野的大賢?”
謝纘方才所言,不過酒後發泄之詞,自然漏洞百出。
劉芒本就機智善辯,整天打交道之人,又都是巧簧舌、玲瓏心,一語正中謝纘言語中致命之處,說得謝纘啞口無言。
機辯,唐伯虎的最愛。
在他看來,劉芒所言雖貌似有理,卻大有邏輯錯誤。
“劉太尉……”唐伯虎剛要出言反駁劉芒,卻被劉芒冷冷斜了一眼,唐伯虎才意識到,這時候爭辯,純粹是找死。
趕緊改口道:“……呃……劉太尉大人不記小人過,吾等酒後胡言亂語,說的那些荒唐話,太尉莫要計較……”
劉芒本來也沒打算和他們計較,也沒空計較。
隻是,唐伯虎、謝纘,都是士人。有身份有影響,尤其是唐伯虎,影響力很大。大戰在即,任由其胡言亂語可不行。
今日,正可借此事,加以訓誡、約束。
唐伯虎服了軟,劉芒也借坡下驢。
唐伯虎不是什麽壞人,就是放浪慣了。李岩做政治思想工作,屬於“政委”級別,教育唐伯虎,最合適不過。
謝纘嘛,名氣雖然不大,但在家鄉本土,也有一定影響力。
劉芒和他單獨聊聊,要弄清楚,自己到底有何什麽“惡行”,惹他不滿,竟大放厥詞。
……
劉芒本以為,謝纘一定是聽到什麽謠言,才對自己產生偏見和不滿。
一聊才知,引起謝纘不滿的原因,竟是劉芒沒繼續攻打袁術!
謝纘的老家陳郡,也就是豫州陳國,在袁術的治下。
陳國國主劉寵,勇猛英武,治下人口眾多,手下兵馬強壯。
在劉寵的治理下,陳國安定、富庶。
可是,厲天閏刺殺劉寵,袁術借口剿賊,進入並占領了陳國。陳國百姓不買袁術的帳,袁術便以“移民興都”為由,將數十萬陳國百姓,強行驅趕,遷徙至壽春一帶。
昔日繁榮的陳國,幾乎變成死地!
謝纘恨袁術入骨!
去年,洛陽朝廷出兵,進軍豫州,陳國百姓,看到希望。
隻是,洛陽軍奪取了潁川、南陽,便停止了對袁術的征伐。
正因如此,謝纘才對劉芒不滿。
“所謂天無二日,國無二主。袁術叛逆,另立朝廷,汝身為朝廷重臣,不為國除惡,鏟除奸佞,便是屍位素餐!便是大漢罪人!”
士人倔起來,誰也沒轍。何況,謝纘還是個年近六旬的老士人,打不得,罵不得。
甚至,劉芒和他解釋,都很費勁。
打與不打袁術,是全局戰略問題,涉及很多機密,劉芒怎麽可能對謝纘詳說。
劉芒隻能簡單解釋,征討袁術,事關重大。自己也麵臨很多困難,有很多苦衷。周圍諸侯,虎視眈眈,自己要為朝廷安危著想等等。
謝纘沒做過大官,也沒深遠的戰略眼光。他的想法,簡單、直接。在他看來,劉芒說的這些,都不是問題。
劉芒說有困難,謝纘不認可。
手握重兵,若是和其它諸侯開戰,還算是理由。可是,洛陽軍老老實實待著,卻不去征討袁術,就是縱容叛逆!誤國誤民!
劉芒解釋說,周邊諸侯虎視眈眈,謝纘更不認可。
周圍的諸侯,實力再強,不也是大漢的臣子嗎?
他們可以對大漢朝廷不滿,但膽子再大,也不敢對洛陽動手啊!
已經惹禍了,謝纘索性說個痛快。
他的那些觀點和理由,劉芒不讚同,也不感興趣。
但是,他的一句話,卻啟發了劉芒!
對啊!
周邊諸侯,膽子再大,也不敢輕易對洛陽動手啊!
袁紹,多謀少斷,又酷愛虛名,和他兄弟袁術不同,袁紹害怕背負叛逆之名,絕不敢輕易對洛陽動手!
劉芒和袁紹,在治地交界之處陳兵僵持。
袁紹始終不退兵,令劉芒十分擔心,而不敢輕易下達進軍雍涼的命令。
謝纘無意中的一句話,讓劉芒想通了!
袁紹的目的,不在並州和司隸,而是曹操的青州兗州。
冀州軍陳兵於邊境,不攻也不退,並非袁紹有進兵的企圖,而是擔心劉芒對冀州用兵!
想通這一層,劉芒頓感輕鬆,也十分激動。
“謝老先生所言,劉芒謹記在心。大漢叛逆,不止袁術一人。劉芒向您保證,一定會剿滅逆賊袁術,將壽春偽朝廷斬草除根!”
劉芒表態,謝纘將信將疑。
但劉芒的態度和藹,謝纘吃軟不吃硬,倒也不再說什麽了。
對待這種倔強的老爺子,強硬不如哄勸。
劉芒索性給他一個官職,仿照其曾任的典農中郎將,任命其為陳國陽夏典農令,主管一縣農務,秩比縣令。
謝纘對劉芒大肆指責,竟然換來官做,實在意外。對劉芒的態度,也大為轉變。
至於他和唐伯虎、劉伶,三人本來不認識,都是被杜康村美酒勾引,才湊到一起。借酒壯膽,發通牢騷而已。
劉芒沒處罰唐伯虎和劉伶,二人沒做官的心思,劉芒手下人才濟濟,也不強求。
劉芒迴到府中,立刻簽發軍令——南陽、弘農、河東各部,進軍雍涼!(未完待續。)
“江東,唐伯虎?”
唐伯虎表情古怪地點點頭。
雖然自己沒說過格的話,但和這兩個家夥混在一起,解釋不清啊!
“您是劉太尉吧?”唐伯虎聰明,趕緊套套近乎。
劉芒不置可否地看了唐伯虎一眼,扭頭喊道:“劉伯倫!”
劉伶仍在對付那扇打不開的“門”,頭手並用,一邊用手推,一邊用頭頂。聽見有人喊他,劉伶更急了,用頭“咣咣”地撞著“門”,嘴裏喊著:“我不在!”
若不是怕他撞死,才懶得管他。
劉芒揮揮手,差役過來,架起劉伶就走,找個安全地方,讓他醒酒。
劉伶十分瘦小,身高不過五尺左右,被差役架著,腳挨不著地,不停地踢踏掙紮著,嘴裏嚷著“我不在、我不在……”
劉芒又轉向老者。“汝係何人?”
那老者已徹底醒了酒。
見劉芒氣度非凡,老者知道惹了禍。
但老者和唐伯虎不同。
唐伯虎想惹禍,又不敢惹大禍,總是遊走在惹禍的邊緣,尋求刺激。
老者不想惹禍。今兒喝多了,惹了禍,卻表現出兩漢士人敢作敢當的傲氣。
“汝便是那太尉劉絳天?老夫,陳郡謝纘是也!朝權掌於汝之手,殺剮盡由得汝。嘴長在老夫頭顱之上,想讓老夫閉嘴,絕無可能!”
陳郡謝纘?
嗨!還真巧!
兩個額外人才,劉伶和謝纘,還是酒友!
看著謝纘一付大義凜然的樣子,劉芒忍不住笑了。“劉某不會殺,也沒想過殺人。吾隻是好奇,吾為何是酒囊飯袋?而嬉笑怒罵、遊戲人間、醉生夢死的幾位,反倒是隱於野的大賢?”
謝纘方才所言,不過酒後發泄之詞,自然漏洞百出。
劉芒本就機智善辯,整天打交道之人,又都是巧簧舌、玲瓏心,一語正中謝纘言語中致命之處,說得謝纘啞口無言。
機辯,唐伯虎的最愛。
在他看來,劉芒所言雖貌似有理,卻大有邏輯錯誤。
“劉太尉……”唐伯虎剛要出言反駁劉芒,卻被劉芒冷冷斜了一眼,唐伯虎才意識到,這時候爭辯,純粹是找死。
趕緊改口道:“……呃……劉太尉大人不記小人過,吾等酒後胡言亂語,說的那些荒唐話,太尉莫要計較……”
劉芒本來也沒打算和他們計較,也沒空計較。
隻是,唐伯虎、謝纘,都是士人。有身份有影響,尤其是唐伯虎,影響力很大。大戰在即,任由其胡言亂語可不行。
今日,正可借此事,加以訓誡、約束。
唐伯虎服了軟,劉芒也借坡下驢。
唐伯虎不是什麽壞人,就是放浪慣了。李岩做政治思想工作,屬於“政委”級別,教育唐伯虎,最合適不過。
謝纘嘛,名氣雖然不大,但在家鄉本土,也有一定影響力。
劉芒和他單獨聊聊,要弄清楚,自己到底有何什麽“惡行”,惹他不滿,竟大放厥詞。
……
劉芒本以為,謝纘一定是聽到什麽謠言,才對自己產生偏見和不滿。
一聊才知,引起謝纘不滿的原因,竟是劉芒沒繼續攻打袁術!
謝纘的老家陳郡,也就是豫州陳國,在袁術的治下。
陳國國主劉寵,勇猛英武,治下人口眾多,手下兵馬強壯。
在劉寵的治理下,陳國安定、富庶。
可是,厲天閏刺殺劉寵,袁術借口剿賊,進入並占領了陳國。陳國百姓不買袁術的帳,袁術便以“移民興都”為由,將數十萬陳國百姓,強行驅趕,遷徙至壽春一帶。
昔日繁榮的陳國,幾乎變成死地!
謝纘恨袁術入骨!
去年,洛陽朝廷出兵,進軍豫州,陳國百姓,看到希望。
隻是,洛陽軍奪取了潁川、南陽,便停止了對袁術的征伐。
正因如此,謝纘才對劉芒不滿。
“所謂天無二日,國無二主。袁術叛逆,另立朝廷,汝身為朝廷重臣,不為國除惡,鏟除奸佞,便是屍位素餐!便是大漢罪人!”
士人倔起來,誰也沒轍。何況,謝纘還是個年近六旬的老士人,打不得,罵不得。
甚至,劉芒和他解釋,都很費勁。
打與不打袁術,是全局戰略問題,涉及很多機密,劉芒怎麽可能對謝纘詳說。
劉芒隻能簡單解釋,征討袁術,事關重大。自己也麵臨很多困難,有很多苦衷。周圍諸侯,虎視眈眈,自己要為朝廷安危著想等等。
謝纘沒做過大官,也沒深遠的戰略眼光。他的想法,簡單、直接。在他看來,劉芒說的這些,都不是問題。
劉芒說有困難,謝纘不認可。
手握重兵,若是和其它諸侯開戰,還算是理由。可是,洛陽軍老老實實待著,卻不去征討袁術,就是縱容叛逆!誤國誤民!
劉芒解釋說,周邊諸侯虎視眈眈,謝纘更不認可。
周圍的諸侯,實力再強,不也是大漢的臣子嗎?
他們可以對大漢朝廷不滿,但膽子再大,也不敢對洛陽動手啊!
已經惹禍了,謝纘索性說個痛快。
他的那些觀點和理由,劉芒不讚同,也不感興趣。
但是,他的一句話,卻啟發了劉芒!
對啊!
周邊諸侯,膽子再大,也不敢輕易對洛陽動手啊!
袁紹,多謀少斷,又酷愛虛名,和他兄弟袁術不同,袁紹害怕背負叛逆之名,絕不敢輕易對洛陽動手!
劉芒和袁紹,在治地交界之處陳兵僵持。
袁紹始終不退兵,令劉芒十分擔心,而不敢輕易下達進軍雍涼的命令。
謝纘無意中的一句話,讓劉芒想通了!
袁紹的目的,不在並州和司隸,而是曹操的青州兗州。
冀州軍陳兵於邊境,不攻也不退,並非袁紹有進兵的企圖,而是擔心劉芒對冀州用兵!
想通這一層,劉芒頓感輕鬆,也十分激動。
“謝老先生所言,劉芒謹記在心。大漢叛逆,不止袁術一人。劉芒向您保證,一定會剿滅逆賊袁術,將壽春偽朝廷斬草除根!”
劉芒表態,謝纘將信將疑。
但劉芒的態度和藹,謝纘吃軟不吃硬,倒也不再說什麽了。
對待這種倔強的老爺子,強硬不如哄勸。
劉芒索性給他一個官職,仿照其曾任的典農中郎將,任命其為陳國陽夏典農令,主管一縣農務,秩比縣令。
謝纘對劉芒大肆指責,竟然換來官做,實在意外。對劉芒的態度,也大為轉變。
至於他和唐伯虎、劉伶,三人本來不認識,都是被杜康村美酒勾引,才湊到一起。借酒壯膽,發通牢騷而已。
劉芒沒處罰唐伯虎和劉伶,二人沒做官的心思,劉芒手下人才濟濟,也不強求。
劉芒迴到府中,立刻簽發軍令——南陽、弘農、河東各部,進軍雍涼!(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