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袁術來找李助,是為李助找的漢室宗親孩子一事。


    益州劉焉,已經準備稱王了,袁術豈甘人後。


    “此事,屬下已為袁公籌劃妥當。”


    “李先生請說詳細。”


    “袁公請看。”李助拿出一張東漢帝王世係圖,解釋道:“其出身,可定為穆宗孝和皇帝之孫。”


    李助所說的穆宗孝和皇帝,便是東漢第四任皇帝,漢光武帝劉秀的曾孫劉肇。


    漢和帝劉肇,是帝室正統。而現在的小皇帝劉協,是河間王劉開之後。


    劉肇的直係後人,當然比劉協更具說服力。


    漢和帝劉肇駕崩,皇位本該傳給長子劉勝。因劉勝身體有病,漢和帝的皇後鄧綏做主,將皇位傳給隻有百餘天大的劉隆,是為漢殤帝。尚在繈褓中的漢殤帝即位沒幾天,就死了。


    皇位再度空缺,傳至和帝侄子,漢安帝劉祜。


    其後,皇位又輾轉幾次,才傳到現在的皇帝劉協。


    李助給這個孩子擬定的身份,是漢和帝劉肇之子劉勝之後,漢和帝之孫,漢光武帝第七世嫡孫。


    如此身份,比現在的小皇帝劉協長一輩。


    李助還給這孩子取名劉礽。


    礽,意福。


    劉礽,不僅避免與漢室任何一位宗親重名,其字意,也完全符合帝室取名習慣。


    而且,礽字還有特殊的意思,指從本人算起,第八世孫子之意。


    以“礽”為名,就是提醒天下之人,這是光武帝劉秀的嫡傳子孫。


    袁術大喜。“礽字,甚好!等益州劉君郎稱王,我們便將劉礽扶上皇位!”


    李助已漸漸摸透袁術的脾氣,把妙計接二連三推送給袁術,最容易得其歡心。


    “袁公,屬下還有籌劃。”


    “快講。”


    “這劉礽雙親亡故。袁公宜大肆操辦喪事,以造其勢,使天下人知曉此子之帝脈身份。”


    “好,好。好!”袁術興奮得坐不住了。“還有一事,益州劉君郎故弄玄虛,聲稱益州出了麒麟,以示祥瑞。咱們是否該效而仿之?”


    李助很得意很自信地道:“劉君郎指鹿為馬,謊稱麒麟。其計低劣至極,且聽屬下為袁公所謀。”


    “快,快說!”袁術完全沉迷於李助的謀劃之中。


    “南陽有淯水,袁公以治水興農為名,開挖溝渠。使此子參與其中,拾得玉璽!”


    “妙!妙啊!妙之至極!”袁術差點蹦起來。


    曆朝曆代的帝王,為了證明自己是承天之氣運,是天之子,總要弄出各種各樣的玄虛。


    而出現麒麟、遇到蒼龍等伎倆,已經被用爛了。麒麟也好。蒼龍也罷,虛無縹緲,無人得見其真容。


    而李助設計的,在挖溝渠時,劉礽拾得玉璽,才是絕妙之計!


    如此,玉璽,可以亮相於天下。而劉礽拾得玉璽,又有漢室宗親的身份,足以證明。他才是真正的帝脈傳承!


    袁術越聽越興奮,幹脆在李助家吃飯,邊吃邊聊。


    李林甫為二人奉上酒菜,兩人越說越興奮。聊了一會,話題不經意又轉到呂布攻取洛陽不利一事上。


    袁術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小皇帝劉協和朝廷迴歸東都。


    提起這事,袁術埋怨呂布無能的同時,也不禁發愁,讓李助再為謀劃。阻止朝廷東歸。


    李助也想不出合適的辦法,在一旁替二人斟酒的李林甫突然“呃”了一聲,欲言又止的樣子。


    “哦?”袁術看看他,問道:“汝有話要講?”


    李林甫趕緊跪伏請罪。“小奴身份卑微,不該參與軍國大事,罪該萬死。”


    “恕你無罪,說說看吧。”


    得到袁術首肯,看到李助鼓勵的目光,李林甫俊秀的臉上,顯出一絲不易察覺的陰狠。“小奴以為,不必大費周章。所謂截其流,不如斷其源!”


    李助臉色一變。他雖素知李林甫有心計,性陰柔,卻也沒想到,他有如此陰毒的想法。


    “哦?”袁術早已喪心病狂,對這個小名哥奴的人更感興趣了。“明言。”


    李林甫臉上陰狠之意愈盛。“袁公所慮者,無非二人,天子及劉芒爾。派能人異士赴安邑,斬斷其源,便再無所慮。”


    袁術李助早有這般想法,隻是,刺殺皇上,一旦敗露,後果不堪設想。


    這和在弘農,讓白波軍截殺天子,天子死於亂軍之中,決然不同。


    去安邑刺殺,難度太大,最麻煩的,是沒有合適的人選。


    “小奴知一人可擔此任。”


    “何人?”


    李林甫陰險一笑。“此人武功高強,來去無蹤,與秦瓊秦叔寶齊名。”


    袁術不熟悉江湖人物,李助閱曆龐雜,急問道:“可是那江湖人稱的淮江一霸?”


    “正是。”


    李助連連點頭。


    這“淮江一霸”,世人無人知其真名,行事亦正亦邪。


    秦瓊名震黃河一帶,“淮江一霸”在淮河長江一帶聞名。


    有他出手,其事可成。


    “隻是,如何能尋覓其蹤。”


    “小奴自有辦法。”


    袁術大喜。“快快招來,某必重賞。”


    “不可。”李林甫越說越自信,“袁公,此人乃江湖中人,不會輕易歸附。況且,行此等機密之事,袁公還是莫見其麵為好。”


    此話提醒了袁術。“對,對!吾不見他。哥奴速速聯絡此人,隻要其應允,一切條件,均可商談。事成之後,袁某加倍犒賞!”


    “多謝袁公。”


    劉協年幼,無有子嗣。而靈帝一脈,再無可繼承帝位之人。隻要除掉劉協,劉礽為帝,便更加合理。


    至於劉芒,袁術恨不能衣其皮,食其肉。早除掉,早解恨!


    當即命李林甫全權處理此事,暗中聯絡淮江一霸,所需用度,不計多少,一律滿足。


    今兒這酒,喝得爽快!


    袁術在興頭上,對李助道:“李公,術有不情之請,李公務必應允。”


    袁術改口稱自己為“李公”,李助心中狂喜不已,但表麵上,還是顯得謙卑恭敬。“李助所有,任袁公取用,何言不情之請。”


    袁術哈哈大笑,一指李林甫。“袁某討要哥奴,李公能否割愛?”


    李助培養李林甫,正是為自己培養得力親信。李林甫得袁術賞識,正中李助下懷。


    假意不舍,卻不得不舍。


    李林甫,飛黃騰達。(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無限召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藤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藤洛並收藏三國之無限召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