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報!兗州曹孟德迴信!”
“速速呈上!”
劉備展看信件,隻掃了一眼,臉色變得異常難看。
曹操送來的,根本不是迴信,而是征伐徐州的檄文!
劉備給曹操的信,言詞懇切,希望曹操以國事為重、以萬民蒼生為重,隱忍憤怒,和平解決。然而,曹操執意對徐州用兵,迴複檄文一篇,沒有任何解釋,沒有任何客套,隻有警告和威脅。
檄文裏說得很明白,誰幫徐州,誰就是我曹操死敵!
劉備的臉色,變得鐵青,嘴唇微微哆嗦著。
遭警告、遭威脅,劉備不怕。遭到蔑視,劉備不在乎。起兵以來,從沒有哪個諸侯重視過他,劉備已經習慣了被眾人忽視。
但是,他無法忍受曹操強奪徐州的惡行!
徐州,是青州西向和南向的門戶,也是徐庶為劉備籌劃的戰略目標。
如果曹操占據徐州,就封閉西、南兩個方向的通道。劉備將被袁紹和曹操徹底包圍,再無向外擴張的可能。
劉備木然地將信遞給徐庶,徐庶接過來,連看都沒看一眼,就放到一邊。信上的內容,他已從劉備臉上讀出,淡淡地道:“徐州不保,青州將成下一個徐州。”
……
“報!安邑衛將軍府迴信!”
“速速呈上!”
劉芒來信內容,不出劉備所料。
河東距離兗州徐州太遠,劉芒無力出兵調停。但是,劉芒在信中表示,已經給曹操去信,言明對徐州用兵的利害,力勸曹操,謹慎行事。
劉芒也表示,作為盟友,堅決支持青州的一切行動。
信最後一句話,和徐庶所言如出一轍:徐州不保。青州焉存?
徐庶苦笑著搖搖頭:“劉絳天言詞慷慨,卻無實質舉動,主公需慎作決斷。”
劉備無聲地歎了口氣……
……
“報!徐州遣使已到城外。”
“何人為使?”
“徐州別駕從事糜竺糜子仲。”
“啊?!”劉備“噌”地站起,忙道:“速速準備。迎接貴客!”
劉備快步走迴後堂,邊走邊喊:“更衣、更衣!”
侍妾連忙拿出一襲嶄新的袍服,準備服侍劉備更衣,劉備剛伸出雙臂,猶豫了一下。道:“不穿這件,穿那件褪色的絳色袍服!”
……
糜竺受到青州最高禮遇的接待。
除駐防濟南國的關羽外,青州州府主要曹掾屬吏,全部隨劉備出城相迎。
劉備快步上前,一把拉住糜竺的手,親熱地搖著,眼中似泛起淚花。“天不憐備,使備不得早日得見子仲先生……”
劉備之煽情,極富感染力,糜竺與劉備初次見麵。就被劉備感動得一塌糊塗。“人道玄德公仁厚,今日一見,果不其然!”
糜竺身邊,一個穿著得體的士人,十分規範地向劉備行禮:“孫乾,見過玄德公。”
“哎呀呀!原來是北海營陵公祐先生!”劉備一把攥住孫乾的手,“上天憐見,使備得見公祐先生矣!”
孫乾孫公祐,剛剛出仕,劉備竟能準確說出其表字和籍貫。再加上激動的表情和顫抖的動作,孫乾瞬間被感動得比糜竺還一塌糊塗……
……
糜竺此來,隻為向劉備搬請救兵,以解徐州之難。
“玄德公。糜竺謹代表徐州陶公及三百萬黎民,懇請玄德公出兵調停,救徐州於水火!”
糜竺說完,深深一禮。
劉備趕緊整束衣裝,恭恭敬敬還了一禮,眼中再次泛起淚花。“徐州之難。國之不幸、民之不幸。備雖微末,卻不敢不以大漢國運為己任,不敢置蒼生性命於不顧。”
糜竺再拜。“玄德公高義!”
劉備親切地扶糜竺坐下。“徐州青州如唇齒。陶公與備,同為漢臣,如異姓兄弟。備與子仲公祐二位先生,雖初次相見,卻感若手足。而徐青二州之萬民,更是備之父母兄弟子女,沒有他們耕種紡織,備何以餐食?何以穿衣?”說著,劉備激動地抖抖身上褪色明顯的袍服。
劉備之煽情,上可感動天,下可感動地,糜竺孫乾早已折服,唯有不停施禮,以表敬意。
劉備伸出長長的手臂,果決地一揮。“備不敢忘天下大義,將盡起青州兵馬,誓助徐州。我青州,雖兵不過三萬,馬不足百匹,甘願傾盡所有,與徐州共存亡!”
主公劉備慷慨激昂,徐庶適時敲響邊鼓。“解徐州之難,還是謹慎籌劃,保徐州和青州兩全,方為上策。”
糜竺趕緊表態:“元直先生所言甚是!”劉備再慷慨,也不能讓人家為救徐州,而損兵折將丟了地盤不是。
慷慨激昂夠了,是時候說說難處了。劉備無奈地道:“我青州兵馬羸弱,糧草不濟,實難與曹孟德抗衡。”
劉備如此仗義,徐州豈能不有所表示。
糜竺道:“玄德公請放寬心,陶公已承諾,青州所需糧草給養,均由徐州承擔。糜某深感玄德公高義,在此承諾,待解徐州之難,青州損失的兵馬,徐州全部予以補償。”
劉備趕緊表示不必客氣,徐庶則繼續敲著邊鼓:“子仲先生慷慨,隻怕陶公力所不及啊。”
糜竺豪氣地一笑:“若是徐州力所不及,糜某願自出家資家兵,兌現承諾!”
糜竺是什麽人?天下屈指可數的大富豪!
“啊呀呀!得子仲一諾,備安敢不盡全力!”
孫乾道:“玄德公、子仲先生高義大節,孫乾願趕赴北海,向孔文舉借得義兵糧草,義助玄德公。”
劉備大喜。“如此甚善!某這便修書一封,命憲和(簡雍)趕往北平,求公孫伯珪出騎兵相助。”
眾皆大喜。
分析了曹軍各部集結的情況,劉備決定從東路,經齊國、北海國,援救徐州琅邪國。
命徐庶坐鎮平原,關羽鎮守濟南國。劉備張飛率大軍,趕往齊國臨朐。在那裏,匯合北平、北海兵馬糧草後,進兵徐州。
……
徐州,郯縣。
陶謙半倚半坐在臥榻上。
他萬萬沒想到,討好曹操之舉,竟給徐州帶來滅頂之災。
原本老邁病體,哪堪如此打擊。
曹操不聽任何解釋,發兵徐州。而下邳國國相笮融,以各種理由推諉,拒絕出兵助守。陶謙現在唯一能想到的辦法,隻有死……
“報!”斥候飛報之聲傳來,陶謙身子一軟,癱在榻上……(未完待續。)
“報!兗州曹孟德迴信!”
“速速呈上!”
劉備展看信件,隻掃了一眼,臉色變得異常難看。
曹操送來的,根本不是迴信,而是征伐徐州的檄文!
劉備給曹操的信,言詞懇切,希望曹操以國事為重、以萬民蒼生為重,隱忍憤怒,和平解決。然而,曹操執意對徐州用兵,迴複檄文一篇,沒有任何解釋,沒有任何客套,隻有警告和威脅。
檄文裏說得很明白,誰幫徐州,誰就是我曹操死敵!
劉備的臉色,變得鐵青,嘴唇微微哆嗦著。
遭警告、遭威脅,劉備不怕。遭到蔑視,劉備不在乎。起兵以來,從沒有哪個諸侯重視過他,劉備已經習慣了被眾人忽視。
但是,他無法忍受曹操強奪徐州的惡行!
徐州,是青州西向和南向的門戶,也是徐庶為劉備籌劃的戰略目標。
如果曹操占據徐州,就封閉西、南兩個方向的通道。劉備將被袁紹和曹操徹底包圍,再無向外擴張的可能。
劉備木然地將信遞給徐庶,徐庶接過來,連看都沒看一眼,就放到一邊。信上的內容,他已從劉備臉上讀出,淡淡地道:“徐州不保,青州將成下一個徐州。”
……
“報!安邑衛將軍府迴信!”
“速速呈上!”
劉芒來信內容,不出劉備所料。
河東距離兗州徐州太遠,劉芒無力出兵調停。但是,劉芒在信中表示,已經給曹操去信,言明對徐州用兵的利害,力勸曹操,謹慎行事。
劉芒也表示,作為盟友,堅決支持青州的一切行動。
信最後一句話,和徐庶所言如出一轍:徐州不保。青州焉存?
徐庶苦笑著搖搖頭:“劉絳天言詞慷慨,卻無實質舉動,主公需慎作決斷。”
劉備無聲地歎了口氣……
……
“報!徐州遣使已到城外。”
“何人為使?”
“徐州別駕從事糜竺糜子仲。”
“啊?!”劉備“噌”地站起,忙道:“速速準備。迎接貴客!”
劉備快步走迴後堂,邊走邊喊:“更衣、更衣!”
侍妾連忙拿出一襲嶄新的袍服,準備服侍劉備更衣,劉備剛伸出雙臂,猶豫了一下。道:“不穿這件,穿那件褪色的絳色袍服!”
……
糜竺受到青州最高禮遇的接待。
除駐防濟南國的關羽外,青州州府主要曹掾屬吏,全部隨劉備出城相迎。
劉備快步上前,一把拉住糜竺的手,親熱地搖著,眼中似泛起淚花。“天不憐備,使備不得早日得見子仲先生……”
劉備之煽情,極富感染力,糜竺與劉備初次見麵。就被劉備感動得一塌糊塗。“人道玄德公仁厚,今日一見,果不其然!”
糜竺身邊,一個穿著得體的士人,十分規範地向劉備行禮:“孫乾,見過玄德公。”
“哎呀呀!原來是北海營陵公祐先生!”劉備一把攥住孫乾的手,“上天憐見,使備得見公祐先生矣!”
孫乾孫公祐,剛剛出仕,劉備竟能準確說出其表字和籍貫。再加上激動的表情和顫抖的動作,孫乾瞬間被感動得比糜竺還一塌糊塗……
……
糜竺此來,隻為向劉備搬請救兵,以解徐州之難。
“玄德公。糜竺謹代表徐州陶公及三百萬黎民,懇請玄德公出兵調停,救徐州於水火!”
糜竺說完,深深一禮。
劉備趕緊整束衣裝,恭恭敬敬還了一禮,眼中再次泛起淚花。“徐州之難。國之不幸、民之不幸。備雖微末,卻不敢不以大漢國運為己任,不敢置蒼生性命於不顧。”
糜竺再拜。“玄德公高義!”
劉備親切地扶糜竺坐下。“徐州青州如唇齒。陶公與備,同為漢臣,如異姓兄弟。備與子仲公祐二位先生,雖初次相見,卻感若手足。而徐青二州之萬民,更是備之父母兄弟子女,沒有他們耕種紡織,備何以餐食?何以穿衣?”說著,劉備激動地抖抖身上褪色明顯的袍服。
劉備之煽情,上可感動天,下可感動地,糜竺孫乾早已折服,唯有不停施禮,以表敬意。
劉備伸出長長的手臂,果決地一揮。“備不敢忘天下大義,將盡起青州兵馬,誓助徐州。我青州,雖兵不過三萬,馬不足百匹,甘願傾盡所有,與徐州共存亡!”
主公劉備慷慨激昂,徐庶適時敲響邊鼓。“解徐州之難,還是謹慎籌劃,保徐州和青州兩全,方為上策。”
糜竺趕緊表態:“元直先生所言甚是!”劉備再慷慨,也不能讓人家為救徐州,而損兵折將丟了地盤不是。
慷慨激昂夠了,是時候說說難處了。劉備無奈地道:“我青州兵馬羸弱,糧草不濟,實難與曹孟德抗衡。”
劉備如此仗義,徐州豈能不有所表示。
糜竺道:“玄德公請放寬心,陶公已承諾,青州所需糧草給養,均由徐州承擔。糜某深感玄德公高義,在此承諾,待解徐州之難,青州損失的兵馬,徐州全部予以補償。”
劉備趕緊表示不必客氣,徐庶則繼續敲著邊鼓:“子仲先生慷慨,隻怕陶公力所不及啊。”
糜竺豪氣地一笑:“若是徐州力所不及,糜某願自出家資家兵,兌現承諾!”
糜竺是什麽人?天下屈指可數的大富豪!
“啊呀呀!得子仲一諾,備安敢不盡全力!”
孫乾道:“玄德公、子仲先生高義大節,孫乾願趕赴北海,向孔文舉借得義兵糧草,義助玄德公。”
劉備大喜。“如此甚善!某這便修書一封,命憲和(簡雍)趕往北平,求公孫伯珪出騎兵相助。”
眾皆大喜。
分析了曹軍各部集結的情況,劉備決定從東路,經齊國、北海國,援救徐州琅邪國。
命徐庶坐鎮平原,關羽鎮守濟南國。劉備張飛率大軍,趕往齊國臨朐。在那裏,匯合北平、北海兵馬糧草後,進兵徐州。
……
徐州,郯縣。
陶謙半倚半坐在臥榻上。
他萬萬沒想到,討好曹操之舉,竟給徐州帶來滅頂之災。
原本老邁病體,哪堪如此打擊。
曹操不聽任何解釋,發兵徐州。而下邳國國相笮融,以各種理由推諉,拒絕出兵助守。陶謙現在唯一能想到的辦法,隻有死……
“報!”斥候飛報之聲傳來,陶謙身子一軟,癱在榻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