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李傕越聽越心驚。


    “文和,莫說了,你就說說,咱們該怎麽辦吧!”


    賈詡反問道:“校尉打算怎麽辦?”


    “唉!扣著天子和群臣,麻煩啊!我想趁著事情還沒搞僵,幹脆放了……”


    “不可!”賈詡道,“董太師若有不測,雍州必亂。而校尉勢單力孤,難以自保。”


    “呃……那……把天子接去高陵?”


    “不可!”


    “這……”李傕有些急了,“不能放走,也不能接,到底要咋樣嘛?!”


    “校尉莫急。校尉聲望和實力均不及董太師,奉迎天子,難以控製局麵,反成眾矢之的。”


    “唉!文和啊文和,悔不該聽汝之言,派兵跟隨。佯作不知情,倒省得麻煩!”李傕悔啊!


    竭心盡力為其謀劃,反落得埋怨,賈詡頗感無奈。


    不過,既為幕僚,必當忠主之事。賈詡耐心地解釋道:“賈某竭力謀劃,無非是想借天子東歸之機,為校尉謀得利益,以為日後安身立命之本。”


    “文和啊,你就別賣關子了,直說吧。”李傕埋怨歸埋怨,對賈詡的建議,還是很重視的。


    “暫留且善待天子及群臣,天子急於脫困,必許諾官爵以籠絡校尉之心。而校尉應立刻聯絡郭汜,合二人之力,共同進退,方可於亂局中自保。”


    “好,好,我這就給郭阿多去信,然後就去見天子。“


    李傕政治頭腦實在太低,賈詡深感無奈。“討價還價之事,還是心照不宣為好。校尉若去麵見天子,有些話便不能開口。況且,若是天子提出難以滿足之要求,校尉如何應對?”


    “哦,那我還是不去了,讓李暹在那邊應付他們吧。”


    ……


    李暹奉叔叔李傕之命。將天子劉協及眾朝臣軟禁營中。


    一開始,李暹覺得很威風。


    可沒過兩天,李暹就發現,這差事真不是人幹的!


    文天祥等朝臣每天找他無數次。要求他放行。


    可是,沒有李傕的命令,李暹哪敢擅自做主。


    文天祥等人起初還是商量、央求,見李暹不為所動,便開始給他冠以各種奸臣賊子之名。到最後。甚至不顧身份,開始謾罵。


    放不能放,打不能打,李暹要瘋了!


    天子劉協下詔,晉封李傕。


    李傕接到詔書,並沒立刻給出答複。他在等郭汜做出決定。


    李傕遲遲不做決定,李暹便無法從這倒黴的差事中脫身。


    受不了眾朝臣的折磨,更懶得聽他們花樣百出、引經據典的謾罵,李暹幹脆避而不見。吩咐手下,緊閉天子營寨大門。任由眾朝臣在內唿喊叫罵。


    ……


    李暹悶坐帳中,突然得報,大路上來了一支隊伍。


    一定是叔叔李傕來了!


    李暹趕忙出寨迎接,卻見迎麵而來的隊伍,殺氣騰騰!


    定睛一看,李暹大驚!


    “呂布!”


    疾奔而來的,正是呂布的隊伍。


    呂布在長安無立足之地,匯合張遼,率部繞過長安,北渡渭水。準備趕完上郡,和高順郝萌的等人匯合。


    在渭水岸邊,遇到皇帝坐的大船,打聽得知。天子和群臣棄舟登岸,改行陸路。


    呂布沒什麽政治謀略,王允被殺,沒人指點,呂布隻能按自己的想法行事。


    他的想法很簡單,皇帝代表朝廷。控製了天子。就控製了天下。董卓曾挾持天子,令諸侯忌憚,效而仿之便是!


    呂布率部渡過渭水,來搶天子。


    李暹雖懼怕呂布之名,但見呂布手下僅有幾百殘兵,李暹立刻組織隊伍迎戰!


    呂布叛董,成了西涼仇敵。李暹並不和呂布廢話,令旗一揮,兩軍亂戰在一處。


    雙方混戰,難解難分之時,突然,西涼軍側翼又衝來一支隊伍。領兵大將正是張遼!


    呂布勇猛,李暹以多攻少已是勉力硬撐。張遼率部衝入戰局,李暹支持不住,率領殘部退走。


    李暹兵敗,丟了天子及眾朝臣,對他而言,可謂解脫。


    ……


    呂布殺退李暹,以護駕功臣身份,覲見天子劉協。


    劉協及文天祥等人聽說呂布刺殺董卓,又喜又驚。


    喜的是,逆賊董卓終於伏誅。驚的是,呂布曾是董卓幫兇,落入他手,與落入董卓之手,並無區別。


    待聽得王允慘死於亂軍之中,劉協不禁落淚。


    司徒王允,雖然脾氣有些暴躁,但對皇帝忠心耿耿,是朝中僅有的幾個能說服董卓的人。


    流淚哀悼王允一番,劉協提出,讓呂布護駕,趕往臨晉,以便從那裏過黃河,進入河東、


    “不可!陛下,河東鹽梟,都是殺人不眨眼的亡命之徒。河東正逢戰亂,陛下萬萬不可東渡河東。”


    “不去河東,焉能東歸?”


    “陛下和眾朝臣不必慌亂。先隨布北上,待某召集舊部,護衛陛下及眾臣,迴歸東都。”


    呂布說得冠冕堂皇,文天祥等人卻知道,他不過想成為第二董卓而已。


    隻是,呂布蠻橫,眾臣雖竭力要求趕往臨晉,呂布隻是不許,帶上天子劉協及眾臣,便欲北上。


    隊伍剛剛啟程,斥候急報,李傕率重兵,直撲過來!


    李傕聽從賈詡的意見,不親自來麵見天子劉協,卻暗暗調兵,進駐重泉附近的蓮勺。得知呂布擊敗李暹,劫了聖駕,李傕怎能容忍,立刻親自率兵馬,來追呂布。


    “陛下稍候,待某擊退李傕,再來護駕!”


    呂布抖擻精神,飛身上了赤兔馬,率部迎戰李傕。命張遼率一部,欲故技重施,從側翼出擊破敵。


    呂布李傕相見,不是仇敵,勝似仇敵。


    呂布大罵李傕,助紂為虐,幫兇董卓。李傕迴擊呂布,反複小人,劫持聖駕,圖謀不臣。


    各自發泄完畢,令旗一擺,兩軍剿殺在一處。


    李傕兵多勢大,呂布兵少,不敢大意,率本部全部兵馬,衝殺李傕。


    雙方激戰,均已無暇顧及天子及眾臣。


    文天祥郭侃怕驚擾了聖駕,急忙護著天子、嬪妃及眾臣,躲上附近土丘。


    呂布李傕,正如對方謾罵那樣,都不是忠良臣屬,他們混戰,兩敗俱傷才好!


    戰場已近白熱化!


    李傕仗著兵力優勢,不停揮舞令旗,漸漸包圍呂布。


    呂布卻心中暗喜:“正合我意!”


    令旗起,鼓號連天,張遼率部側翼殺出!呂布軍故技重施,夾攻李傕!(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無限召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藤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藤洛並收藏三國之無限召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