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少主對於屬下文武,甚至奴仆,過於重情重義,此是為人之道,卻非王者之道。”
“這……”
劉芒承認這一點。
前世的他,混的是社會,做大哥當老大是他的理想,而義氣是他的為人根本,是他的座右銘。
來到三國,雖然明白,當今亂世,唯有心黑手狠的梟雄才吃得開、混得下。
心狠手辣,對敵人,劉芒做得到,對自己的兄弟,他做不出來。
見劉芒沉吟不語,劉基又道:“此乃少主真性情也!如此,雖也可雄起於亂世,但行為處事,難免多了羈絆。”
劉芒咬著嘴唇搖搖頭。“劉先生說得沒錯,劉芒謹記在心,隻是,屬下就是兄弟,這一點,劉芒改不了。包括對先生,我也是視為兄長,而非從屬,也希望先生不要有主從之心,把我劉芒當作自己兄弟,時刻提醒教導。”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劉基清楚,想讓劉芒轉變,絕非一時半刻之功。況且劉芒這種性格的主公,會讓屬下感覺更親近,更自在。
趁兩人說話的間隙,襲人稟道:“少主,夜已深了,婢子備了飯菜,少主和先生邊吃邊聊可好?”
“好好,再給我們溫些酒來!”
襲人擺布好酒菜,劉芒讓她下去休息,不用伺候了,自己要和劉先生徹夜長談。
劉伯溫是劉芒急需的人才,他迫切希望,劉伯溫為自己規劃一條發展之路。
“少主起兵,所為之何?”
為什麽起兵,劉芒思考過。說實話,雖然早就擁有了神奇係統,但最初離家起兵,並非劉芒本意。
若不是被土豪高家所迫,劉芒也不願意離開自己的家。
“最初起兵,是被逼無奈。後來隊伍漸漸壯大,我也認識到,為國為民才是我輩責任。現在,雖然初衷未變,但我不否認,我也有些名利之心。”
劉芒本是自我檢討,沒想到劉基聽後,卻一挑大拇指。
劉芒撇撇嘴。“我當你師長,才和你講,你竟然笑話我?”
“非也!”劉基很認真地道,“少主能有如此見識,基幸甚!眾屬下幸甚!天下百姓幸甚!”
“哦?”
劉基道:“世間衛道君子,為了所謂清名雅譽,無所不用其極。其甚者,在親姊姊家裏吃碗飯,竟然也要付錢。且不說他們是沽名釣譽,也不說他們是偽君子,單論其絕情寡義,豈能成大事?”
劉芒讚同地點點頭。“是啊,這樣在乎所謂名譽,有個屁用!”
“少主說得好!為這‘有個屁用’,基就要敬少主一樽酒!”
兩人舉酒大笑。
放下酒樽,劉基道:“基以為,為國為民是大義,當然沒錯。但為名為利,也絕非肮髒齷齪。‘名’乃大義之名,有‘名’,才能一唿百應,人心所向,文武來投。‘利’乃根本,一城一地,糧草車馬,皆為利。”
劉芒不禁肅然,他從未想過“名利”還能如此解讀。
“有名才能眾望所歸,有利才能揮斥天下。而基今為少主所謀劃,便是名利之道。”
“謹聽教誨。”
劉基拿過筆墨,在絹布上勾畫起來。簡單幾筆,大漢疆域的輪廓已經躍然其上。
劉基指著圖中河(黃河)江(長江),給劉芒解讀。大漢的政治、經濟以及文化中心,都集中在黃河之南,長江之北,這裏也就是廣義的中原。
若取天下,必取中原。
而欲取中原,必先了解中原。
幽州,雖相對安寧,但遠離中原,信息閉塞。而且,幽州北麵和東麵,都是未經開化的荒蠻之地,發展大受局限。
劉芒也早已意識到這一點,因此才在薊縣設立了辦事處。
“幽州,休養生息可矣,欲圖大事難矣!”
劉基指出,劉芒起兵初期,選擇相對安寧的幽州不錯。這裏適合招募兵馬,擴充實力。但現在隊伍已經初具規模,若想成大事,必須改變戰略,向中原發展。
劉芒也有此意。可是,中原各州,徐州、揚州、荊州三州位置偏南,目前不可能去這三地發展。而黃河南岸的青州、兗州、豫州及司隸校尉部,雖然經濟發達、地理位置合適,但這些地方,都是軍閥林立,難以插足。
劉基手往地圖中上部上一按。
“並州!”
“並州?”
劉芒在並州待過。並州荒涼,是大漢疆域內,和涼州差不多的窮困之地,這裏有什麽好?
“並州之荒,與涼州大有不同。”
劉基解釋,涼州是天荒,地處偏遠,土地貧瘠,多山少水,因此荒涼。而並州不同,並州之荒,乃人為所致。
並州,雖多山,但並不少水。黃河河套,大半流經並州。而民間有“黃河百害,唯富一套”之說。
並州人口少,也非天然,而是多年戰亂及北邊匈奴經常襲擾,導致並州人口南遷所致。
並州之南,一河之隔,就是東京洛陽西京長安所在的司隸校尉部。
司隸,是大漢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如果立足於並州,則即能靠近東西兩京,及時掌握各方動態,又有黃河阻隔,不被中原戰火殃及。
更有利的是,這兩年,中原戰火不斷,黃河以南各地,是諸侯爭奪的焦點。
戰火,造成數以百萬計的百姓流離失所。如果占據並州,施以興農利民之策,則定能吸引流民來投。
而至於北邊的匈奴,經曆兩漢四百餘年的征伐,匈奴大部也已遠退至北部大漠,很少來犯。
劉基上述所說,隻是占據並州的充足理由。而占據並州的條件,也很充足。並州,沒有大諸侯大軍閥,隻有小股勢力割據,最大的軍閥,莫過於占據上黨的張楊。
張楊,手下不過幾千兵馬,沒有雄才大略,也沒有出色的人才輔佐。憑劉芒現在的實力,隻需準備充分,消滅張楊,占據並州,並非不可能!
“先生一席話,劉芒茅塞頓開!天一亮,芒即設祭焚香,拜先生為軍師!”
“多謝少主,但眼下不可!”劉伯溫趕緊製止。“能為少主出謀劃策,基之幸也!”
劉基附耳低聲解釋,他還要為劉芒辦幾件事,如果現在就投至劉芒麾下,那麽以劉芒幕僚的身份,辦起來便不甚方便了。
“少主對於屬下文武,甚至奴仆,過於重情重義,此是為人之道,卻非王者之道。”
“這……”
劉芒承認這一點。
前世的他,混的是社會,做大哥當老大是他的理想,而義氣是他的為人根本,是他的座右銘。
來到三國,雖然明白,當今亂世,唯有心黑手狠的梟雄才吃得開、混得下。
心狠手辣,對敵人,劉芒做得到,對自己的兄弟,他做不出來。
見劉芒沉吟不語,劉基又道:“此乃少主真性情也!如此,雖也可雄起於亂世,但行為處事,難免多了羈絆。”
劉芒咬著嘴唇搖搖頭。“劉先生說得沒錯,劉芒謹記在心,隻是,屬下就是兄弟,這一點,劉芒改不了。包括對先生,我也是視為兄長,而非從屬,也希望先生不要有主從之心,把我劉芒當作自己兄弟,時刻提醒教導。”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劉基清楚,想讓劉芒轉變,絕非一時半刻之功。況且劉芒這種性格的主公,會讓屬下感覺更親近,更自在。
趁兩人說話的間隙,襲人稟道:“少主,夜已深了,婢子備了飯菜,少主和先生邊吃邊聊可好?”
“好好,再給我們溫些酒來!”
襲人擺布好酒菜,劉芒讓她下去休息,不用伺候了,自己要和劉先生徹夜長談。
劉伯溫是劉芒急需的人才,他迫切希望,劉伯溫為自己規劃一條發展之路。
“少主起兵,所為之何?”
為什麽起兵,劉芒思考過。說實話,雖然早就擁有了神奇係統,但最初離家起兵,並非劉芒本意。
若不是被土豪高家所迫,劉芒也不願意離開自己的家。
“最初起兵,是被逼無奈。後來隊伍漸漸壯大,我也認識到,為國為民才是我輩責任。現在,雖然初衷未變,但我不否認,我也有些名利之心。”
劉芒本是自我檢討,沒想到劉基聽後,卻一挑大拇指。
劉芒撇撇嘴。“我當你師長,才和你講,你竟然笑話我?”
“非也!”劉基很認真地道,“少主能有如此見識,基幸甚!眾屬下幸甚!天下百姓幸甚!”
“哦?”
劉基道:“世間衛道君子,為了所謂清名雅譽,無所不用其極。其甚者,在親姊姊家裏吃碗飯,竟然也要付錢。且不說他們是沽名釣譽,也不說他們是偽君子,單論其絕情寡義,豈能成大事?”
劉芒讚同地點點頭。“是啊,這樣在乎所謂名譽,有個屁用!”
“少主說得好!為這‘有個屁用’,基就要敬少主一樽酒!”
兩人舉酒大笑。
放下酒樽,劉基道:“基以為,為國為民是大義,當然沒錯。但為名為利,也絕非肮髒齷齪。‘名’乃大義之名,有‘名’,才能一唿百應,人心所向,文武來投。‘利’乃根本,一城一地,糧草車馬,皆為利。”
劉芒不禁肅然,他從未想過“名利”還能如此解讀。
“有名才能眾望所歸,有利才能揮斥天下。而基今為少主所謀劃,便是名利之道。”
“謹聽教誨。”
劉基拿過筆墨,在絹布上勾畫起來。簡單幾筆,大漢疆域的輪廓已經躍然其上。
劉基指著圖中河(黃河)江(長江),給劉芒解讀。大漢的政治、經濟以及文化中心,都集中在黃河之南,長江之北,這裏也就是廣義的中原。
若取天下,必取中原。
而欲取中原,必先了解中原。
幽州,雖相對安寧,但遠離中原,信息閉塞。而且,幽州北麵和東麵,都是未經開化的荒蠻之地,發展大受局限。
劉芒也早已意識到這一點,因此才在薊縣設立了辦事處。
“幽州,休養生息可矣,欲圖大事難矣!”
劉基指出,劉芒起兵初期,選擇相對安寧的幽州不錯。這裏適合招募兵馬,擴充實力。但現在隊伍已經初具規模,若想成大事,必須改變戰略,向中原發展。
劉芒也有此意。可是,中原各州,徐州、揚州、荊州三州位置偏南,目前不可能去這三地發展。而黃河南岸的青州、兗州、豫州及司隸校尉部,雖然經濟發達、地理位置合適,但這些地方,都是軍閥林立,難以插足。
劉基手往地圖中上部上一按。
“並州!”
“並州?”
劉芒在並州待過。並州荒涼,是大漢疆域內,和涼州差不多的窮困之地,這裏有什麽好?
“並州之荒,與涼州大有不同。”
劉基解釋,涼州是天荒,地處偏遠,土地貧瘠,多山少水,因此荒涼。而並州不同,並州之荒,乃人為所致。
並州,雖多山,但並不少水。黃河河套,大半流經並州。而民間有“黃河百害,唯富一套”之說。
並州人口少,也非天然,而是多年戰亂及北邊匈奴經常襲擾,導致並州人口南遷所致。
並州之南,一河之隔,就是東京洛陽西京長安所在的司隸校尉部。
司隸,是大漢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如果立足於並州,則即能靠近東西兩京,及時掌握各方動態,又有黃河阻隔,不被中原戰火殃及。
更有利的是,這兩年,中原戰火不斷,黃河以南各地,是諸侯爭奪的焦點。
戰火,造成數以百萬計的百姓流離失所。如果占據並州,施以興農利民之策,則定能吸引流民來投。
而至於北邊的匈奴,經曆兩漢四百餘年的征伐,匈奴大部也已遠退至北部大漠,很少來犯。
劉基上述所說,隻是占據並州的充足理由。而占據並州的條件,也很充足。並州,沒有大諸侯大軍閥,隻有小股勢力割據,最大的軍閥,莫過於占據上黨的張楊。
張楊,手下不過幾千兵馬,沒有雄才大略,也沒有出色的人才輔佐。憑劉芒現在的實力,隻需準備充分,消滅張楊,占據並州,並非不可能!
“先生一席話,劉芒茅塞頓開!天一亮,芒即設祭焚香,拜先生為軍師!”
“多謝少主,但眼下不可!”劉伯溫趕緊製止。“能為少主出謀劃策,基之幸也!”
劉基附耳低聲解釋,他還要為劉芒辦幾件事,如果現在就投至劉芒麾下,那麽以劉芒幕僚的身份,辦起來便不甚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