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吳用帶的誘餌隊伍沒和土城官兵正麵交鋒,隻是引著官兵大兜圈子,除了有幾個扭傷跌傷的,沒有其它傷亡減員。


    從土城收編了二十來人,加上白繞舊部,現在劉芒手下已經有了七十幾人的隊伍。


    規模雖不算大,但從土城收繳了足夠的兵器衣甲,還有幾匹戰馬和糧食,是時候組織起一支正式的武裝了。


    劉芒下令隊伍在白繞老巢駐紮幾日,一來讓程咬金和其他有傷在身的兄弟們恢複一下,二來也可趁機約束隊伍,同時做遠赴幽州的準備。


    傅友德可是明朝開國統兵大將,劉芒放心地將規整隊伍的事情交給他。


    傅友德也不推辭,隻是提出,要有生殺之權。


    劉芒雖沒帶過兵,但也懂得帶兵不同於帶社團小弟。沒有嚴格的紀律,帶不出合格的兵。


    隻是,剛剛湊了七十多人,劉芒委婉地提醒傅友德:能打罰,盡量別殺;能少殺,就別多殺啊!


    ……


    白繞死後,老巢裏物資遭哄搶,所剩除了散落之物,還有就是些難以搬運的沉重物件。


    這些東西笨重,且值不了幾個錢,但對於生活清貧的居賢穀百姓而言,還是有用的。


    劉芒命人把這些物價全部搬去居賢穀,送給百姓。


    花獵戶聽說劉芒等人要走,特意打了些野味,送來勞軍。


    劉芒拿出一些錢,要送給花獵戶,但老花堅辭不受。


    劉芒也不勉強,從衣服上撕下一塊布,寫上“大恩不忘,劉芒”幾個字。


    字寫得粗鄙潦草,但卻代表著劉芒的感恩之心。


    “老花,這塊布你收下。不論何時,你或你的家人,拿了這信物去找我,什麽忙,我劉芒都會幫你!”


    對程咬金而言,花獵戶算是他的救命恩人。老程也動了情,提刀割下一綹紅胡子。“老花,老程沒東西送你,這綹胡子,就是老程這條命,你若有難,老程舍了命也來幫你!”


    花獵戶淚流滿麵。


    原本是被挾持綁架之人,竟然處成生死朋友。如果不是上有老母下有兒女,花獵戶真有跟著劉芒等人一起走出太行山的衝動。


    ……


    傷員痊愈了,隻有程咬金的創傷還需要慢慢恢複。


    在傅友德的整束下,屬下兄弟們規矩了許多。


    是時候出發了。


    山路崎嶇,七十多人不可能同行,分批次出發,即方便,又可以檢驗下整束軍紀的成果。


    程咬金堅決要求帶第一隊先行。老程熟悉太行山,身體也恢複得七七八八差不多了。


    劉芒同意他帶上二十人,作為先鋒開路。同時,命傅友德帶二十人殿後,以為策應。劉芒和吳用燕青時遷,帶餘下的三十幾居中,牽著馬匹,托運著糧草等必須之物。


    ……


    從並州上黨往幽州,有兩條路可選。


    一條路是向北,從雁門郡折向東,穿越冀州廣昌縣(今淶源)和幽州代縣(今蔚縣)之間的太行八陘中的飛狐陘,進入幽州腹地。


    這條路多山路,距離也遠些,但相對安全。


    另一條路,就是重走井陘,按劉芒等人逃離冀州時的路線,進入冀州。穿越冀州治下的常山國、中山國,進入幽州。


    這條路近,但要穿越冀州西北部,對別人來說沒問題,但對“犯了案”的劉芒而言,當然多了一份危險。


    “走井陘!”


    當初逃離冀州,身邊隻有幾個人。現在手下有七十餘人,還新增了傅友德程咬金這樣的猛將,劉芒當然更有底氣。


    離家已經兩個月了,這是他頭一次長時間離家,從未有過的思鄉之情,讓劉芒毫不猶豫地作出了選擇。


    他想順路迴家看看。


    ……


    出了井陘峽穀,隊伍重新集結到一起。


    井陘,通衢要衝之地,卻無兵把守,傅友德連連搖頭,不停慨歎。


    劉芒見傅友德如此感慨,便問其是否來過井陘。


    傅友德搖搖頭,拱手對劉芒道:“少主,我們在此暫歇,可好?”


    並非紮營歇腳的時辰,但傅友德既然有此請求,劉芒當即應允。


    小股隊伍,沒有紮營所需輜重,隻是坐下歇歇腳,搭了火灶,燒水煮飯充饑罷了。


    但傅友德還是很認真地安排了斥候、哨位,這才叫上劉芒,一起去前麵一條河邊看看。


    聽說要去河邊,吳用也起身要同去。燕青時刻想的少主劉芒的安危,也一同前往。


    河水、灘塗,劉芒實在看不出有什麽出奇之處。


    而傅友德和吳用卻表情嚴肅,仿佛麵前不是普通的河灘,而是神聖之地。雖然沒頂禮膜拜,但二人臉上都寫滿虔誠。


    在兄弟麵前,劉芒從不裝x,不懂的,直接就問。


    傅友德是統兵猛將,直爽。吳用有學問,且誨人不倦,而不是像程咬金教劉芒練功夫一樣“毀人不倦”。


    劉芒坦誠發問,二人絲毫不覺得劉芒無知,反倒更覺劉芒真誠。


    二人告訴劉芒,這地方,可不是普通之地,某種意義上說,的確是兵家將者的聖地!


    “這麽神奇?”劉芒更不解了。


    吳用解釋道:“是啊,此處正是淮陰侯背水一戰之地。”


    淮陰侯韓信?!


    劉芒驚了。


    雖然前世曆史知識並不淵博,但好歹也在東漢生活了幾年,淮陰侯韓信怎會不知。


    韓信乃高祖劉邦手下漢初三傑之一,大漢開國功臣,先封齊王,後徙楚王,又被貶為淮陰侯,後被殺。


    在西漢時,韓信被扣上謀反之名,世人避諱談及到他。但東漢距西漢已久,之間又間隔王莽亂政,世人漸漸不再避諱談及韓信,對他的評價也趨於客觀。隻是,世人很少稱唿其王爵,而習慣稱其為“淮陰侯”。


    劉芒雖然知識匱乏,又沒讀過兵書戰冊。但韓信背水布陣,以少勝多的典故,還是知道的。


    劉芒和傅友德吳用憑吊背水一戰的故地,臉上是一般的尊崇,隻是三人內心的思緒卻不盡相同。


    傅友德歎道:“淮陰侯兵無成法,用兵如神,敢置之死地而後生,真神人也!”


    吳用也歎道:“淮陰侯背水一戰名垂後世,後世之人,多曾效仿,卻落個東施效顰,無不慘敗,皆因照貓畫虎,不通兵家之道爾!”


    劉芒沒吭聲,但心裏卻激動不已:一定要抓緊把係統打通關!早晚把淮陰侯韓信召喚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無限召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藤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藤洛並收藏三國之無限召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