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過的很快,轉眼間就到了宋幹節,楚尋語三人在刀玉鑫這裏一直住到日子為止,期間眾人完善了計劃,又模仿了對話,怎麽說左右祭也是大神通者,要從他們眼皮底下作弊是很難的,刀玉鑫卻顯得這個計劃不太感興趣,因為此事在她看來,完全就可以一刀一個帶走了事,隻不過苗不燕執意要采用海丹的建議,避免大規模火拚才做配合的,在她眼中,左右祭二人不過是鼠輩小人,自己無所謂和他們計較。

    宋幹節這一天清晨,窗外已經響起了陣陣鞭炮聲,意味著節日的開始,同時也意味著楚尋語他們的計劃要開始了,苗不燕在屋內給他們一人到了一杯酒,感激的說道:“萍水相逢,三位願意配合我行此計劃,其他不說,日後若是能善終,我必送三位進黃金城,隻要不毀我南疆,我願意將黃金城中的財富和功法拱手相讓,作為對三位的迴報。”

    “教主言重。”楚尋語道,“教主你盡管放心,我們既然答應幫你複仇,那麽必然做到,所謂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至於說黃金城,我們三人也不是貪婪之人,為了我私人之事隻取其中一樣,決不食言。”

    “飲此杯中酒,我與你們同進同退。”苗不燕舉杯示意。

    “同進同退。”三人同應一聲,抬頭一飲而盡。

    眾人剛喝完,忽然聽見有人敲門,都以為是沙馬俄裏按照計劃來領人了,沒想到來人卻是教行,為首之人遞上一塊木板給刀玉鑫,然後說了幾句就走了,苗不燕甚為奇怪,待人走後問道:“怎麽了?”

    刀玉鑫將木板遞給苗不燕,苗不燕低頭看了不禁大吃一驚,原來上麵寫的竟然是左右祭邀請刀玉鑫今晚去赴宴,按照教內規矩卻是應該如此,作為傣家節日,刀玉鑫出席責無旁貸,但是苗不燕卻十分擔憂的說道:“姨,此次不同與往常,一路上看見許多盅師被召了迴來,說明他們已經有所防備,倘若左右祭在席間埋下刀兵,那麽你此去兇多吉少,有來無迴。”

    “就是、就是。”慕緣連忙插嘴,“我們漢人管這叫‘鴻門宴’,曾經有個叫項羽的家夥也這麽做過,邀請了一個叫劉邦的,後來劉邦的多少代玄孫叫什麽劉備的,也中過招,這種事情完全就是黃瓜找砧板。”

    “怎麽講?”苗不燕好奇的問。

    “找拍啊。”慕緣大叫一聲。

    “嗯?”刀玉鑫雙眼一瞪,慕緣嚇得趕緊低頭不語,心中暗道又要挨罰了。

    沒想到刀玉鑫冷哼一聲,反問道:“我問你,劉邦最後幹什麽了?”

    “當皇帝了。”

    “項羽呢?”

    “自盡了。”

    “蔡瑁、張允呢?”

    “被殺了。”

    “劉備呢?”

    “也當皇帝了。”

    “那不就行了。”刀玉鑫長袖一甩,看著窗外,遙望天際,傲然的說道,“昔日天下大亂,四處狼煙,烽火四起,元蒙暴徒何等囂張,石矢交攻麵之際不改色,拉章圍攻之時尚且不懼,今日不過是左右祭兩個老匹夫爾爾,何畏之有?”

    “姨萬不可掉以輕心。”苗不燕叮囑道,“今日赴宴非同小可,我們有計劃,那左右祭也不是癡傻,必然也有對策,我看還是帶上馮三妹等人,糾集碧月寨的人馬同去。”

    “不錯。”忘塵立刻附和,“大寨主莫要掉以輕心,教主之心全係於你,你若是有個差池教主以後該怎麽辦?”忘塵以苗不燕為借口勸誡刀玉鑫的狂傲之心,讓苗不燕感激的看了他一眼。

    忘塵到底是老成持重,一語中的,刀玉鑫低頭略微沉吟一下,開門叫道:“來人。”此時門外來人,刀玉鑫吩咐了幾句,就打發走了,轉頭對眾人說道:“這樣,我們碧魚寨鎮守水路,今番前去,必要乘舟,我帶隨從數十人過江即可……”

    眾人正待說話,刀玉鑫一揮手,示意眾人不要急:“我命馮三妹率我寨盅師集中於江邊等候,若是情況不對,便立刻帶人殺過來就是。燕兒你不是說要少起刀兵嗎?帶多人了反而顯得我要動刀動槍,與人口舌,所以留大隊人馬在對岸等候。左右祭一個盅、一個降罷了,皆無處我左右,今日單槍匹馬前往赴約,量他二人奈我何。”說完轉身即走。

    眾人對視一眼無奈的搖搖頭,此時恰好炎鷹寨來人,按照接話要接走楚尋語三人,於是短暫的和苗不燕告別了,苗不燕將羊皮圖遞交過去,自己也在收拾東西,是成是敗,就看今晚一夜了。

    再看刀玉鑫這邊,到了傍晚,各種節慶事宜準備皆是妥當,左右祭設下酒席,席間赫然坐著一個陌生漢人老者,很多教眾都不認識,大左祭坐在他身邊悄悄說道:“朋友不可大意,刀玉鑫非比常人。”

    “哦?”老者笑問道,“大左祭如此小心,我則更加好奇了,別的不說,老朽一手漢人手段倒也技癢,昔日蒙貴教高人指點過幾招,都是成年往事,不提也罷,今番前來叨擾,倒要看看後輩子弟又有當年的幾成功力。”

    “且看來多少人吧。”大右祭背著手焦躁不安的徘徊踱步,“來人若少,我等三人就算齊上也未必會輸;若是糾集兵馬前來……”

    大左祭一揮手,對身邊教行說道:“看我擲杯為號。”

    “是。”教行應了一聲,一轉身,最少有百餘人圍繞在附近,聽得大左祭吩咐全都悄然隱退下去。

    “來了。”有教行前來稟報。

    “隨從幾何?”大右祭立刻問。

    “隻有一葉扁舟,隨從不過十人。”

    “什麽?”

    左右祭和老者都有些意外,帶著人立刻走到江邊,遠遠看去,全都吃了一驚!夕陽下,蜿蜒的盤龍江上一葉小舟乘風破浪而來,船首立著一女子,倒背雙手,柳眉星眸,神情冷峻,長發隨風飄動,身後隨從劃著船槳,舟身雖搖擺起伏,但那嬌小的身影卻給人一種天塌地陷,巋然不動的氣魄,後人有歌讚曰:

    好江風,

    催送一葉扁舟,

    問世間女子千種嬌媚,

    唯有我刀家獨女不解紅塵妖嬈。

    當空陽,

    羞澀的躲在雲後,

    嬌軀遮不住萬般豪情,

    直感歎、直感歎我傣家紅顏巾幗女。

    與此同時,盤龍江邊很多年輕教主常聽聞刀玉鑫大名,卻不曾經見麵,今日全都爭前恐後的擠過來圍在江邊伸頭觀看其英姿,而江岸的另一麵,沙馬俄裏則苦笑著搖搖頭,站在草叢裏,身邊站著苗不燕,說道:“如何?”

    “哎……”沙馬俄裏歎息一聲,“刀玉鑫剛而自矜,藐視天下英雄,今日佳節設宴,不同以往,焉能無險?也罷,燕兒你寬心,我去去就來。”

    “這樣行不通吧。”苗不燕有些擔心,“阿叔你並非傣家人,節日與你無關,你如何能入席?”

    “哼。”這迴輪到沙馬俄裏不屑了,“不請自來吃頓飯罷了,我想左右祭不會這麽小氣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劍斷燈滅之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楚夢夢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楚夢夢尋並收藏劍斷燈滅之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