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迴,且說元蒙右翼部隊忽然南下直插中路確實讓南疆所料不及,其實巴汗恪此招從兵家層麵上來說隻能算的上一般,不算奇謀,中規中矩,契合兵法,這是他多年打仗積累下來的經驗,但是南疆就不同了,百中教做的是寸土寸防的策略,決心和毅力自不必說,可麵對機動靈活的戰爭策略應付起來就沒有那麽迅速了,頭十年的戰爭沒有參加既換來了和平又錯失了培養軍事人才的機會,這就是戰爭以來暴露出的第一個弊端:缺乏臨危應變的經驗。

    麵臨這樣的困境縱然是一項以眼光著稱的海丹也顯得捉襟見肘,他隻有政治遠見,缺乏足夠的軍事頭腦,得知元蒙右翼部隊直插正麵的消息也是大吃一驚,沒想到他們居然放棄了自己的戰線反而要來中路和前鋒營合並一處直搗黃龍,於是立刻判斷出右翼有機可趁,要調右翼人馬過來護衛中軍,不料這反而中計,前鋒營虛晃一槍直接北上迎了過去,攔腰切斷中路,將百中教的右翼人馬斷成兩截沿途阻擊。屋漏偏逢連夜雨,沒想到此時又聞聽有元蒙一小隊人馬繞道後方,不知道要幹什麽,海丹敏銳的覺察出他們大概要在田家壩的糧倉做動作了。

    戰場局勢瞬息萬變,縱然覺察出敵人意圖但也很難抽調人馬過去支援田家壩,反而要把自己的前方人馬收攏起來對抗直接撲過來的右翼敵人,此時有人進言,若是田家壩被破,那麽右翼戰場危矣,不如放棄,收攏部隊向左靠上木然亭所部然後做最後的決戰。苗不燕猶豫再三,右翼戰場投入了有近一萬五千名之多的人馬,若是放棄,將損失三成之多的實力,接下來就會更加麻煩,但是又不知道該怎麽營救他們,因為元蒙前鋒營的領袖是元蒙悍將“古帖伯木耳”,勇冠三軍,是巴汗恪手下第一員猛將,每逢征戰總是前鋒,以雷霆霹靂的作風激勵將士,他奉命阻擊敵人前來支援的右翼人馬,誓要覆滅三軍。

    南疆右翼戰場指揮是紮頗,他急急迴軍想要支援中部,結果被攔腰切斷,一向冷靜的他也麵如土色,首尾不能相顧,他留在前軍,後方被攔住的人馬近乎九千多人,四麵楚歌一時間大亂,他自帶五千餘人腹背受敵,好在危難之際南疆不缺人才,有一人,堪當勇將之才,名號喚作“奧帕達摩達尊者”,此人生的好麵相,麵如朗玉耳似垂,炎鷹寨十寨佬,出身傣族,自幼聰慧,父母是百中教盅師,年少時亦加入百中教,因秉性剛烈喜歡與人爭執很小就被父母送進寺廟,希望以佛法感化他,誰想此人是個百年難得一出的鬼才,在一邊修行盅術的同時一邊橫練佛家法門,按照漢人的標準來衡量最少有分神期修為,在高手如雲的百中教中也許不算什麽,可是偏偏此人在佛家寺廟中成為“比庫”苦修之時練就的這身怪異手段水火不侵,刀槍難傷,使得三隻兩尺金鉤槍,以镔鐵鎖鏈縛住尾端,來去如風,風馳電掣,和漢人的劍修士像極了,但是一身功法是盅術和佛家法門融匯貫通橫練出來的,不倫不類,據說按傣人規矩修行期限滿後本來要迴到百中教,但此人參悟出他那身怪異功法日後要進步還得以佛家為主,於是請求寺廟主持大師讓自己徹底皈依,卻被拒絕,主持大師覺察出此弟子雖然天賦異稟,但殺氣太重,佛門不能教授出一個修羅惡鬼。不料這奧帕賴著不走,用盡各種手段要留下,最後無奈,隻好允許他帶發修行,在教內居住,隻讓他閱讀經文典籍,但是不再教授功法,告誡他何時參悟佛家真諦才能迴到寺廟。奧帕閱讀百部經典,終成大器,論文,舌燦如蓮,與人辯經常常駁斥的對手無言以對;比武,千裏襲人一身是膽,人們尊稱他為“達摩達尊者”,可是被佛家高人始終認為是歪解佛意不得重視,後來被苗一雄大膽啟用,是曾經派往中原保護發配的“脫脫兄弟”的幾人之一,由此可見手段如何。

    眼前的紮頗被元蒙部隊幾度衝殺,節節敗退,天上的元蒙法師結成陣法轟殺猛烈,萬般危難之際奧帕達摩達尊者率領一小股人馬奉苗不燕之命從背後殺到,隻見他單槍匹馬在空中突入元蒙法師陣中,出其不意令其方寸大亂,江湖上後世有詩稱讚:“三隻金槍壓群雄,一身鐵膽喝千軍”,三隻金鉤槍配上自身千裏難追的速度是神出鬼沒,元蒙法師反應過來屢屢追擊皆是失手,千鈞一發之際解了紮頗燃眉之急,重開一個缺口,將他們救了迴來。此時正值仁欽崗拉章趕到,隻見得遠方天際之中一道金色佛光在雲端中風馳電掣,左突右擋好不威風,數個元蒙法師攔他不住,頓時失色,驚問身邊此為何人,有人答其來曆,拉章讚道:“好一杆修羅閃電金槍鐮,自漢人王路冉之後再無這般千裏追風的速度”,最後奧帕終於突了出來,全身傷口七十餘處但不危急性命,血透衣衫,好個一身是膽的修羅勇將。此人日後還有一段故事,今天暫且按下不表。

    先說說後麵被困住的那九千人,這九千人被攔住之後經曆了一片混亂,但是很快有一女子整頓旗鼓,她是碧魚寨的四寨佬,瑤族人士,乃馮三妹的好友,喚作“盤三娘”,一身降頭術和馮三妹同宗同源,蠻橫異常,收拾殘局之後自己帶人斷後,一人之力力鬥三位大神通者元蒙法師,最終戰敗帶傷歸來,收攏人馬退至喜鵲山一帶,被古帖伯木耳在山下圍困住,盤三娘性格剛烈,意欲死戰突圍,匯合中軍,誰想此時有一白麵先生攔住她,此人長的麵有三縷長須,服飾華貴,這是一個叫“董藥師雍”的白族盅師,在教內沒有任何職務,他諫言此刻當務之急並非突圍前進,而應後移,遠離戰場。

    眼下成圍山之勢,古帖伯木耳也不著急,圍而不攻,靜觀其變,他知道此時逆賊欲突圍,若強攻會逼的他們破釜沉舟,背水一戰,於己不利,應該困住幾日,防禦突圍,消磨銳氣殆盡,在群起而攻之,吃掉九千人之眾將給予南疆當頭一棒,勝利不遠矣。

    被困眾人也是要殺出去,見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白族盅師出言阻止紛紛怒斥,唯今之計應該速速突圍匯合之力再求決戰,眼下糧草無多,如何能久持?更兼敵人意欲奔襲中軍,必須迴去助戰,董藥師雍卻毫不為意,言稱“突圍下山尋迴主力艱難重重,沿途朝廷兵馬勢必截殺,與我不利;應向後方突圍,朝廷見之,必認定是後撤,追而不擊,有小股人馬奔襲田家壩,這才是重中之重,我們退往田家壩,解偷襲之圍,那裏有駐軍五千,盅師百人,糧草足可支應一年有餘,不可慌亂,隻需穩住田家壩,堅守待變,方為上策,守住田家壩,朝廷分兵兩處,中軍不敢輕言決戰。”

    此言甚為有理,盤三娘思索良久終於采納,她要留下斷後,眾人皆詫,臨行前她將大位緊急傳於董藥師雍,若是她死,三軍盡歸他指揮,董藥師雍大驚,寧死不授,但無奈盤三娘去意已決,她明白自己負傷,元蒙法師兇猛,唯有自己以降頭禁術拖延時間,大局為重。無奈之下董藥師雍收攏兵馬,打點行裝,當夜忽然朝後方突圍,盤三娘隻帶一百死士守衛隘口。古帖伯木耳發現之後要求追而不擊,待逆賊疲憊一戰可勝。不想盤三娘帶的百人攔在路中,全部盤腿坐下,獻出生命,盤三娘居中一人施術,刹那間天昏地暗,黃沙滾滾,周圍朝廷人馬大片大片的從體內爆出飛蝗,鋪天蓋地,啃食一切,方圓百裏,寸草不生,數百位元蒙法師大驚失色,聯手施法竟不能徹底剿除,一直糾纏一晝夜才消盡,盤三娘帶領的百餘死士已經被被啃的隻剩一副血色殘骸留在原地,多年以後戰爭結束,為了紀念她,此地被稱為“娘子關”。

    再說董藥師雍率眾急退,晝夜不停,三日後終於到達田家壩,和守軍合圍一處,共計一萬五千名守軍之多,在全麵潰敗的右翼戰場中終於獲得了喘息之機,挫敗了元蒙偷襲糧倉的陰謀,守住了一處緊要關隘。而在左翼,迪卻拉章率軍親自督陣,元蒙士兵掘開堤壩,奔湧而出的江水即將水淹三軍,木然亭所部危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劍斷燈滅之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楚夢夢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楚夢夢尋並收藏劍斷燈滅之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