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尋語走在夜晚的獨山上,好不容易忙完了傷員已經接近子夜了,看著山上山下到處都是戒備的蜀山弟子楚尋語不禁露出一絲苦笑,為什麽在戰爭結束數十年後的今天還要在頻頻爆發衝突,而且偏偏還是在蜀山。要知道上一次蜀山麵臨這樣的困境時候還是在開山始祖白眉道人的手裏,典籍上記載當年上古時期白眉道人創立蜀山派的時候率領弟子掃蕩了隱藏在茫茫山林中的牛鬼蛇神,最後的決戰就是在這蜀地群山之中,他們付出了極為慘烈的代價才換來了今天蜀山仙境的繁榮,光陰的河不知道又流淌了多少萬年,蜀山的核心十二人又被敵人圍困在此,古老蜀道上沉睡的蜀山英靈似乎又縈繞在眾人身邊默默的凝視後輩了。

    走著走著楚尋語發現自己走到了獨山頂上一處不起眼的角落裏,在那裏看見了一個人,楚尋語吃了一驚,此人明顯不是蜀山弟子,他一副少年模樣,穿著白色的粗布短打,頭發上還有很多泥瓦灰塵,看不出到底是何修為,月光下,他睜著明亮的大眼睛正靜靜的站在山崖上俯視著腳下群山,楚尋語驚疑的在身後問道:“前輩您是……”

    少年轉過頭,略帶微笑的看著楚尋語,用抱歉的口吻說道:“不好意思,路過這裏,沒打擾你們吧?”

    楚尋語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此人是敵是友,隻好誠實的迴答:“其實我也是客居此處的,也沒什麽打擾不打擾的。”

    少年微微一笑,轉頭又看著群山,輕輕說道:“這幾天這附近廝殺的好厲害啊。”

    “前輩是來助蜀山還是滅蜀山的?”楚尋語試探著問。

    “都不是。”少年一如既往的搖搖頭,“我說了,真的是路過這裏,我此行和這雙方廝殺的事情沒有半點關係,你不必擔心我。”

    頓了頓,少年又轉頭看著楚尋語,奇怪的問道:“我倒是很好奇你,一個和蜀山沒有半點瓜葛的人為什麽要幫助他們忙活的跑前跑後。”

    “我和蜀山也算有些交情,裏麵好歹有很多我認識的人,這次來自己雖然有些私事,但還是以大局為重,否則蜀山覆滅了,我估計我也跑不掉。”楚尋語悻悻的迴答。

    “是嗎。”少年自嘲的笑了笑,“人生疾苦,人生悲情,生死總是自有數,又何必強求呢。”

    少年慢慢轉過身子,盯著楚尋語身後之劍,笑道:“小家夥,你的劍真是特別啊。”

    “嗯?”楚尋語一愣,隨即尷尬的笑了笑,“前輩過譽了。”

    少年恬靜的點點頭:“你去吧,不打擾你了。“楚尋語點點頭,施禮告辭後便結束了這場讓自己摸不著頭腦的對話,對方來曆不明,而且看樣子修為也是不得了的人物,在弄清楚他的身份之前還是不要節外生枝為好,於是就心懷忐忑的自顧自走了。待楚尋語走後,少年一邊看著山崖下一邊沒來由的問了一句:“就是他嗎?”

    “是啊,你感覺怎麽樣?”一個稚嫩的聲音從樹叢裏傳出,隻見得一個梳著羊角辮的小丫頭從陰影出走了出來,赫然就是燕枝,她看著楚尋語遠去的背影問道,“不像嗎?”

    少年隨意的坐在一塊石頭上,歎息一聲,反問:“都這麽多年過去了,你還是忘記不了她的話,你不覺得這很荒謬嗎?”

    燕枝苦笑著反問:“那七哥你們為什麽隻記得前半句不信任後半句呢?”

    “前麵的話有道理,後麵的話太荒謬。”少年反感的搖搖頭,“為什麽你到今天都執迷不悟,還是心存幻想。”

    燕枝帶著近乎哀求的口氣拉著少年的衣角說道:“哥哥,你就當幫妹妹一次好嗎?試試看,就試試看好了,萬一要是成了,不也是我們多年來的夙願嗎?自從她去了以後,我就隻有信任你了。”

    少年為難的看了看自己左手上那細不可見的疤痕:“我不像你,可以隨意在這裏逗留,我是有時間限製的,你可以拖延,但是我不行,如果我完不成事情,又找不到合理的借口,那麽我迴去怎麽交代?別忘記了,身後還有雙眼睛盯梢呢。”

    “事情有可為和難為之分。”燕枝笑嘻嘻指著山下,“山腳下不正是現成的借口嗎?你看,那麽多人馬廝殺,總會出現些‘意外’阻撓我們的,你說是不?”

    少年沒有說話,皺著眉頭看著山下,似乎在猶豫,燕枝拉著他懇求道:“別想了,就搏一次吧,反正都已經這樣了,在壞還能壞到哪去呢。”

    少年咬咬牙,終於下了決心:“好吧,這是最後一次,你在外麵行走的事情長,最好盯住了他,我這次無功而返,下一次出來的人就沒我這麽好說話了,你切記,行動最好加快一點,要不然瞞不了多長時間,試想次次都無功而返,這樣斧鑿的痕跡就太明顯了。”

    “好,我會督促那傻小子的。”燕枝點點頭。

    就在燕枝和少年交談的同時,封塵閣內部也有一場對話,是來自元鋒和元嵐的,元鋒在月下的石桌上擺放了元浪和元誠的靈位,自己撒酒在地慰籍兩位師弟,看見元鋒雙眼充滿悲傷,元嵐在一旁勸道:“師兄,節哀吧。”

    元鋒痛苦的哀道:“昔日師父在時曾有言,我們十三人雖有同生之誼,但是難盡同死之情,那一年小師弟叛逃骸穀,我原以為事情就結束了,所以這些年來我盡量以寬仁為懷,維係我們剩下的十二人,以盡手足之情,沒成想今日,元浪和元誠還是先走一步,九泉之下,我又有何麵目見先師之英靈啊。”

    當年蜀山的前任掌門道號“冠陽子”,他是渡劫失敗以後重傷不治身隕的,彌留之際傳位於元鋒,元鋒請恩師遺訓之時,冠陽子掃視了一眼床邊跪著的十三個親傳弟子,曾留下話說“汝等雖有青梅竹馬之始,卻無同生同德之終”,所以囑咐元鋒,蜀山人自古剛烈,難免遇事偏頗,易出差錯,元鋒繼位之後,希望能以寬仁待人,不負手足之情。元鋒早年間執掌蜀山之時還是免不了剛烈之性,出了王路冉叛逃之事時才想起先師之語,後悔萬分,於是一改昔日作風,後來多有寬仁之心,所以世人看元鋒總感覺這個蜀山的掌門反而比任何一個蜀山人都要和藹,但是今日之事讓元鋒痛不可當,沒想到元誠和元浪率先身隕,心中悲痛不已,元嵐勸慰元鋒良久,隻有最後一句話點出了眼下當務之急:“師兄,這隻是個開始,逝者已逝,後麵的還有一場險惡的廝殺,我們要保護活下來的人才是重要的。”

    元鋒點點頭,收起悲傷,強作鎮靜,嚴肅的說道:“我這就去見洛園子師叔和遠殤,他們裝病裝了這麽久,眼下存亡之秋,該出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劍斷燈滅之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楚夢夢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楚夢夢尋並收藏劍斷燈滅之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