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著昏黃壓抑的雲彩,思奕已經在茫茫的草原上走了近七天七夜了,周圍永遠都是一成不變的景色,枯黃朽敗的茅草橫七豎八的倒在地麵之上,那焦黃而又碎裂不堪的大地放眼皆是,不過唯一有好處的是,食物不用愁,這裏的土地碎裂的厲害,可以很輕易的扒開黃土找些青蟄來果腹。
時間一旦長了,自己也就能夠忍受這些惡心的蠻荒異種了,不在像第一次那樣,剛入嘴就要吐,現在可以正常的食用。飲其血,食其肉,勉強的維持著生計。
對於這裏,思奕在來之前還是有一點點微末的了解,不過都是來源於家中典籍。藥王府傳於上古世家,其中不乏有大神通者想來此探究一二,雖然不知道他們成功與否,但是還是留下了隻言片語,傳入了後世。
記載的很不詳細,書上曾經提到過,這兩極之地不知道是何年何月所成,也不知道是何年何月被人們所知,但是上古時期,根據到此遊曆過的修士所述,這裏的麵積之大,讓人難以想象。
書上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昆侖山的得到高人在踏破虛空、羽化升仙之際,曾經想來此一探究竟,便靠著自己的力量,打開了一處入口,結果剛踏出空間裂縫,迎麵撲來的是那來自九幽地獄的業火,差點燒的形神俱滅,連忙狼狽而逃。還說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六劫散仙,也來此處探寶,結果遇見的是寒風陣陣,不明到底有多高的大雪山,無論是飛還是攀爬,都看不見山頂,也隻好悻悻而迴。
更有甚者,說另一位大修士進來以後,見到的居然是一派江南水鄉的美妙風景,以為是來到了一片世外桃源,於是流連忘返,待了不知多久,最後發現,不過是一片天然形成的海市蜃樓,自己還在入口這打轉,耽誤了百餘年,最後落寞而迴。
於是,家中先祖就在書中這樣寫道:兩極之地,詭異甚多,但是,整合各家之言,得出結論,空間入口不同,所遇見景象亦不相同,千百年以來,無人能一探究竟,到底方圓幾何,其中有何情形也無人所知,相反,客死其中的大神通者多不勝數。遂,家中子弟,無大神通、無大機緣者,慎入,慎入……
思奕這一連走了七天,什麽都沒有遇上,除了地下那些青蟄以外,連個能發出聲響的都沒有看見,於是暗自尋思著,家中典籍上並沒有說錯,這入口不同,所遇見的事物也不同,自己被丟在的這荒草原,說不定也是因為入口和那些古人不一樣,算幸運的了,自己並沒有遇上那傳聞中九幽地獄的業火,否則現在凡人身一具,早就燒的連骨頭渣子都不剩了。當肚子再次感覺饑餓的時候,思奕又扒開黃土,尋找一些青蟄果腹。根據這些天的經驗,自己懂得了不少,這裏的青蟄沒有什麽攻擊性,和外界的事物有些不一樣,也許是沒有天敵的緣故,變的很是柔弱,而且怕光,隻要猛的一扒開他們的巢穴,這些東西乍一見光,必然變的動作遲緩不少,乘著這個機會,立刻抓起石頭,猛擊它們的頭部,就能當場致死。
思奕按這個方法,又處理了一隻半大的青蟄,升起火堆,慢慢烘烤,然後將多餘的血液擠進水囊,當做路上的水源,等烤熟了以後,坐在地上,飲著鮮血,吃著無味的烤肉,默默的看著天邊,心中尋思著出路。
腳下這片草原之廣,讓人歎為觀止,想當年在草原和那些元蒙韃子打仗的時候,那裏也沒這麽大,這裏的麵積,估摸著可以成立一個國家。而自己,恐怕是這附近唯一一個可以思考站立行走的生物了,自己的口又不能言,變成了啞巴,這使得周圍更加寂靜。至於遠處那些轟鳴聲,思奕也曾經考慮過,是不是應該循著聲走,可是側耳傾聽了很長時間,根本就找不到這些聲響是從何處傳來的。
一路就這樣漫無邊際的走著,也不知道走了多少天,也不知道外界過了多少日日夜夜,當走到了連自己的心都記不住到底過了多長時間的時候,思奕終於看見另一樣東西。
那個時候,思奕一如既往的旅行著,行走在這連風都吹不進的荒草原上,周圍的一切都仿佛是靜止的,漸漸的感覺到了睡意,估計到了晚上了,便照例走向了一塊稍大的一點的石頭,準備躺下先睡上一會。當走到了那一塊焦石的背後,忽然看見了眼前這不可思議的一幕,當場激動的連眼淚都快下來了。
原來,這石頭的背後,竟然有一具不知道什麽年達,風化已久的骸骨。這裏沒有時間,沒有變化,也不知道走了多少日日夜夜,連個希望都看不見,現在竟然看見了一具骸骨,這,真的是……忍住心中的巨大激動,思奕一掃剛才的睡意,慢慢跪下來,檢查起眼前的一幕。
思奕在心中,親切的稱它為朋友,畢竟它也算是個人類,隻不過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這位朋友也不知道哪一年來到這裏的,身體早就風化了,隱隱約約留下了一個頭骨和一些淩亂的細小骨骼,手一碰,都散成了塵土。
衣服早已經不見,否則憑借著衣服上的標記和樣式,還能知道他的來曆。唯一值得欣喜的是,這裏的大地是萬年不變的,身邊散亂著的東西是修真界的,缺少了滄海桑田的土地變動,那麽,衣服肉體可以腐爛,但是,修真者的東西卻不會被埋沒。
腳下靜靜的躺著一隻竹簡,修真者的竹簡,那材料都是經過冶煉的,不管是不是法寶,都不易損壞。鬆開上麵的繩子,便將其打開,仔細的看了起來,索性這不是法寶,而是一塊普通類似於便箋一樣的文字記載體,否則以現在思奕這樣的凡人之體,半點法力沒有,還真是驅動不了。
由於年代已經很久,上麵的筆跡文字多已不可辨認,最最可恨的是,這人寫的是草書,讀起來,就更加困難了。不過草書也有草書的好處,書寫速度迅捷,更重要的是,可以看出來一點,這人最少也是唐朝以後的,因為草書是演化於唐代,當然,其實這人是什麽年代的,對於現在來說,也沒什麽重要,不過是知道了一點廢話。
潦草的字跡經過時間的演變早就已經變的模糊不堪,思奕吃力的一字一字細細研讀起來,整個長長的竹簡,能夠辨認的,也就那麽堪堪百餘字。
斷斷續續的看完,想來一會,心中將中間遺漏的文字憑借著自己的理解補上一些進去,大概能領悟一些。現在可以知道的是,這人修為應該不怎麽高,而且是通過一些不知道的理由,誤打誤撞進來的,並非自己情願,他和自己一樣,也在這片荒草原上出現,進來以後,也發現了這裏的怪異。
但是,這片文字中提到了兩點很重要,一是這裏怪異處很多,不管是不是修真者,來到這裏以後,不能像往常一樣,靠著平常的天地靈氣給養身體,而是需要通過普通的食物來補充體力,修真者也會有饑餓感,大不了修為高一點就捱的時間長一點,修為低的人就餓的更快一些。
這一點思奕自己體會過,這裏的靈氣很怪異,根本進不了身體,至於說饑餓感,很遺憾,自己現在是凡人身,不知道修真者的感覺,不過應該所說不假,因為看樣子,這小子是被活活餓死的,文中就是這麽說的:“身體機能大為停滯,腹中饑餓感漸甚,久違的頭暈目眩出現……”看來這小子才是曆史上第一位餓死在這裏的修真者,而不是自己。
還有一點讓思奕眼前為之一亮,上麵寫道,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彌留之際,曾經朦朦朧朧的感覺到一個方向傳來過一陣金屬碰撞的聲響,和平日聽見的那些遠方轟鳴聲不一樣,很清晰,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幻覺。
這個消息當真是很關鍵,這裏寂靜的連個蒼蠅都沒有,忽然說有一陣清晰可聞的金屬聲,看來有跡可循。不過這個方向很難找,這裏根本不分東西南北,如何知道是哪裏傳來的聲音。竹簡上說死前,這人躺在地上,將手中的竹簡對準了聲音的方向,以便能夠表達自己的不甘。
思奕根據頭骨的位置,自己手握那隻破舊的竹簡,在骸骨的身邊躺下,擺出了一副差不多的姿勢,便找到了方向,看來,這漫無邊際的旅途終於有了一個確切的目標。
心中默默歎了一口氣,見麵既是緣分,這位先來者雖然身死,不過也不能就這麽不顧,思奕此時心中冒出了一個荒謬的想法:這位先人以後一定會揚名天下的,因為他成為了曆史上第一個餓死的修真者。
甩開這些好笑的念頭,思奕麵色鄭重的在地上扒出一個不大的土坑,將這些屍骨埋了進去,填平以後,又將那隻竹簡放了上去,並且,用身邊的樹枝在地上劃出了那個方向,用正體楷書仔細的在地上寫道:“屍骨已埋,入土為安,不便打擾,文中所說方向,我已探明,正是這邊。”
這裏的景象反正是萬年不變,寫在這地上也不會給土地變遷掩蓋,至於這位先人,畢竟人死為大,入土為安吧。
做完這一切,思奕又開始了旅行,不過這一次,在這荒蕪的地方,終於找到了方向,迎著那萬年不變的昏黃色雲彩,繼續走了下去……
時間一旦長了,自己也就能夠忍受這些惡心的蠻荒異種了,不在像第一次那樣,剛入嘴就要吐,現在可以正常的食用。飲其血,食其肉,勉強的維持著生計。
對於這裏,思奕在來之前還是有一點點微末的了解,不過都是來源於家中典籍。藥王府傳於上古世家,其中不乏有大神通者想來此探究一二,雖然不知道他們成功與否,但是還是留下了隻言片語,傳入了後世。
記載的很不詳細,書上曾經提到過,這兩極之地不知道是何年何月所成,也不知道是何年何月被人們所知,但是上古時期,根據到此遊曆過的修士所述,這裏的麵積之大,讓人難以想象。
書上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昆侖山的得到高人在踏破虛空、羽化升仙之際,曾經想來此一探究竟,便靠著自己的力量,打開了一處入口,結果剛踏出空間裂縫,迎麵撲來的是那來自九幽地獄的業火,差點燒的形神俱滅,連忙狼狽而逃。還說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六劫散仙,也來此處探寶,結果遇見的是寒風陣陣,不明到底有多高的大雪山,無論是飛還是攀爬,都看不見山頂,也隻好悻悻而迴。
更有甚者,說另一位大修士進來以後,見到的居然是一派江南水鄉的美妙風景,以為是來到了一片世外桃源,於是流連忘返,待了不知多久,最後發現,不過是一片天然形成的海市蜃樓,自己還在入口這打轉,耽誤了百餘年,最後落寞而迴。
於是,家中先祖就在書中這樣寫道:兩極之地,詭異甚多,但是,整合各家之言,得出結論,空間入口不同,所遇見景象亦不相同,千百年以來,無人能一探究竟,到底方圓幾何,其中有何情形也無人所知,相反,客死其中的大神通者多不勝數。遂,家中子弟,無大神通、無大機緣者,慎入,慎入……
思奕這一連走了七天,什麽都沒有遇上,除了地下那些青蟄以外,連個能發出聲響的都沒有看見,於是暗自尋思著,家中典籍上並沒有說錯,這入口不同,所遇見的事物也不同,自己被丟在的這荒草原,說不定也是因為入口和那些古人不一樣,算幸運的了,自己並沒有遇上那傳聞中九幽地獄的業火,否則現在凡人身一具,早就燒的連骨頭渣子都不剩了。當肚子再次感覺饑餓的時候,思奕又扒開黃土,尋找一些青蟄果腹。根據這些天的經驗,自己懂得了不少,這裏的青蟄沒有什麽攻擊性,和外界的事物有些不一樣,也許是沒有天敵的緣故,變的很是柔弱,而且怕光,隻要猛的一扒開他們的巢穴,這些東西乍一見光,必然變的動作遲緩不少,乘著這個機會,立刻抓起石頭,猛擊它們的頭部,就能當場致死。
思奕按這個方法,又處理了一隻半大的青蟄,升起火堆,慢慢烘烤,然後將多餘的血液擠進水囊,當做路上的水源,等烤熟了以後,坐在地上,飲著鮮血,吃著無味的烤肉,默默的看著天邊,心中尋思著出路。
腳下這片草原之廣,讓人歎為觀止,想當年在草原和那些元蒙韃子打仗的時候,那裏也沒這麽大,這裏的麵積,估摸著可以成立一個國家。而自己,恐怕是這附近唯一一個可以思考站立行走的生物了,自己的口又不能言,變成了啞巴,這使得周圍更加寂靜。至於遠處那些轟鳴聲,思奕也曾經考慮過,是不是應該循著聲走,可是側耳傾聽了很長時間,根本就找不到這些聲響是從何處傳來的。
一路就這樣漫無邊際的走著,也不知道走了多少天,也不知道外界過了多少日日夜夜,當走到了連自己的心都記不住到底過了多長時間的時候,思奕終於看見另一樣東西。
那個時候,思奕一如既往的旅行著,行走在這連風都吹不進的荒草原上,周圍的一切都仿佛是靜止的,漸漸的感覺到了睡意,估計到了晚上了,便照例走向了一塊稍大的一點的石頭,準備躺下先睡上一會。當走到了那一塊焦石的背後,忽然看見了眼前這不可思議的一幕,當場激動的連眼淚都快下來了。
原來,這石頭的背後,竟然有一具不知道什麽年達,風化已久的骸骨。這裏沒有時間,沒有變化,也不知道走了多少日日夜夜,連個希望都看不見,現在竟然看見了一具骸骨,這,真的是……忍住心中的巨大激動,思奕一掃剛才的睡意,慢慢跪下來,檢查起眼前的一幕。
思奕在心中,親切的稱它為朋友,畢竟它也算是個人類,隻不過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這位朋友也不知道哪一年來到這裏的,身體早就風化了,隱隱約約留下了一個頭骨和一些淩亂的細小骨骼,手一碰,都散成了塵土。
衣服早已經不見,否則憑借著衣服上的標記和樣式,還能知道他的來曆。唯一值得欣喜的是,這裏的大地是萬年不變的,身邊散亂著的東西是修真界的,缺少了滄海桑田的土地變動,那麽,衣服肉體可以腐爛,但是,修真者的東西卻不會被埋沒。
腳下靜靜的躺著一隻竹簡,修真者的竹簡,那材料都是經過冶煉的,不管是不是法寶,都不易損壞。鬆開上麵的繩子,便將其打開,仔細的看了起來,索性這不是法寶,而是一塊普通類似於便箋一樣的文字記載體,否則以現在思奕這樣的凡人之體,半點法力沒有,還真是驅動不了。
由於年代已經很久,上麵的筆跡文字多已不可辨認,最最可恨的是,這人寫的是草書,讀起來,就更加困難了。不過草書也有草書的好處,書寫速度迅捷,更重要的是,可以看出來一點,這人最少也是唐朝以後的,因為草書是演化於唐代,當然,其實這人是什麽年代的,對於現在來說,也沒什麽重要,不過是知道了一點廢話。
潦草的字跡經過時間的演變早就已經變的模糊不堪,思奕吃力的一字一字細細研讀起來,整個長長的竹簡,能夠辨認的,也就那麽堪堪百餘字。
斷斷續續的看完,想來一會,心中將中間遺漏的文字憑借著自己的理解補上一些進去,大概能領悟一些。現在可以知道的是,這人修為應該不怎麽高,而且是通過一些不知道的理由,誤打誤撞進來的,並非自己情願,他和自己一樣,也在這片荒草原上出現,進來以後,也發現了這裏的怪異。
但是,這片文字中提到了兩點很重要,一是這裏怪異處很多,不管是不是修真者,來到這裏以後,不能像往常一樣,靠著平常的天地靈氣給養身體,而是需要通過普通的食物來補充體力,修真者也會有饑餓感,大不了修為高一點就捱的時間長一點,修為低的人就餓的更快一些。
這一點思奕自己體會過,這裏的靈氣很怪異,根本進不了身體,至於說饑餓感,很遺憾,自己現在是凡人身,不知道修真者的感覺,不過應該所說不假,因為看樣子,這小子是被活活餓死的,文中就是這麽說的:“身體機能大為停滯,腹中饑餓感漸甚,久違的頭暈目眩出現……”看來這小子才是曆史上第一位餓死在這裏的修真者,而不是自己。
還有一點讓思奕眼前為之一亮,上麵寫道,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彌留之際,曾經朦朦朧朧的感覺到一個方向傳來過一陣金屬碰撞的聲響,和平日聽見的那些遠方轟鳴聲不一樣,很清晰,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幻覺。
這個消息當真是很關鍵,這裏寂靜的連個蒼蠅都沒有,忽然說有一陣清晰可聞的金屬聲,看來有跡可循。不過這個方向很難找,這裏根本不分東西南北,如何知道是哪裏傳來的聲音。竹簡上說死前,這人躺在地上,將手中的竹簡對準了聲音的方向,以便能夠表達自己的不甘。
思奕根據頭骨的位置,自己手握那隻破舊的竹簡,在骸骨的身邊躺下,擺出了一副差不多的姿勢,便找到了方向,看來,這漫無邊際的旅途終於有了一個確切的目標。
心中默默歎了一口氣,見麵既是緣分,這位先來者雖然身死,不過也不能就這麽不顧,思奕此時心中冒出了一個荒謬的想法:這位先人以後一定會揚名天下的,因為他成為了曆史上第一個餓死的修真者。
甩開這些好笑的念頭,思奕麵色鄭重的在地上扒出一個不大的土坑,將這些屍骨埋了進去,填平以後,又將那隻竹簡放了上去,並且,用身邊的樹枝在地上劃出了那個方向,用正體楷書仔細的在地上寫道:“屍骨已埋,入土為安,不便打擾,文中所說方向,我已探明,正是這邊。”
這裏的景象反正是萬年不變,寫在這地上也不會給土地變遷掩蓋,至於這位先人,畢竟人死為大,入土為安吧。
做完這一切,思奕又開始了旅行,不過這一次,在這荒蕪的地方,終於找到了方向,迎著那萬年不變的昏黃色雲彩,繼續走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