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
司馬錯大步走入軍帳之中,但軍帳內一幹諸侯並沒有因此怒斥他。軍帳內一片憂色愁雲,嬴鼎站了起來,“統計情況如何?”
“十座軍糧倉庫,連燒九座,雖然及時抓拿縱火人員,但火勢極其兇猛,吾等地級武者也不能入內,”司馬錯報告時也不免歎氣,“目前軍糧隻餘十之一二,隻可供大軍十日堪用。”
“後勤路線呢?”嬴鼎問道,“最新一批軍糧大概什麽時候到?”
“五天之後,但隻是滄海一粟,沒多大用處,”司馬錯說道,“軍糧充足,各軍後勤並無準備大批軍糧至司州,按照各軍交上來的軍糧運輸計劃,這一仗足夠我們打上半年,就算軍糧暫時告急,也可以馬上改變運輸計劃,用一個月時間就能從荊州吳州徐州運輸大批軍糧。”
“現在馬上通知荊州徐州吳州運過來如何?”大同府知府王當問道。
“消息傳遞度,”嬴鼎他自己就迴答了,“就算令一騎日夜不停趕赴徐州,也至少要三天才能到達河東府,而運過來也要征集大批民夫,非半月之數不能到達。”
“如果傳送陣在我們手中就好了。”橫江總督曹行之歎息一聲。
是的,如果九州傳送陣在東軍手中,那麽隻需要耗費大量西大6礦石,就能將大批軍隊以及軍糧隨意調往九州任意一州,然而現在東軍在司州作戰,偏偏司州唯一一座傳送陣在奉天,他們也隻能徒之奈何。
“萬一古軍知道了怎麽辦?”有人擔心地說了一句,馬上就有人反駁道:“你難道以為火是誰放的?還不是古軍奸細!”
嬴鼎看向司馬錯,司馬錯馬上說道,“縱火者被抓住後就自殺了,身份確定是琅琊知府的軍官,一名遊擊,一名百人將。”
頓時琅琊知府馬上站起來大喊,“不關我事!我完全不知道這兩人居然是古軍奸細!”
死士,所有人心裏冒出這麽一句,同時心裏寒,古原還在他們的勢力裏摻了多少沙子?
忽然,一個軍士跑進軍帳,在大同知府王當耳邊說了幾句,王當臉色劇變,但旋即又好像鬆了口氣,站起來說道,“諸君,我的一名手下將我存放儲備軍糧的營帳燒了。”
諸侯們臉色劇變,均是喊來手下加強軍糧的看守,而王當繼續說道,“我軍已經糧盡,日前大軍也損傷甚重,不堪再戰,我……”
“準備撤軍!望主帥答應!”
暫任東軍主帥的李無孝臉色一變,但隨即說道,“事出突然,王知府可自行撤軍。”
“什麽!……”
——
遠處,大軍拔起,沙塵滾滾,臉色呆然的軍士準備撤離,曾經布滿軍帳的大地上像是突然空了一樣。
“不僅僅是王當,”憑欄遠望,嬴鼎說道,“蜀州、吳州、徐州、雲州……二十三名諸侯幾乎走了十名,還好他們都是隻出糧不出兵的諸侯,不然大軍實力折損,還打什麽古原,直接投降算了。”
“衡量利弊,不外如是。”嬴鼎身後的人笑道,“他們看見打奉天少不得折兵損將,不再是之前大軍碾壓的態勢,自然收拾尾巴趕緊跑路。畢竟哪怕古原取代姬氏,也要依靠他們統治天下,何必折損實力,博一個討賊賢名?”
“為什麽會這樣,”嬴鼎歎息一聲,“明明都是因為李無孝的檄文而來,明明都抱著靖國難的願望而來……”
“大爭之世,利益至上,互相吞並而已。”身後人說道,“而他們這群逃跑知府,期冀著出一點軍糧獲得大大的賢名,見勢不對就馬上跑路,名為國之棟梁,實乃竊國大盜。”
嬴鼎啞口無言。
“而李無孝名為主帥,卻鞏固實力,削弱諸侯,任憑忠臣送死,任憑奸臣內亂,”身後人平靜說道,“你們贏家也好不到哪裏去,嬴子楚口是心非,圍攻西單縣時鼓動連橫知府進攻,待其身陷重圍卻又遲遲不救,害其身死,事後還假惺惺地吊唁。”
“連橫知府一死,雍陽、鹹陽、連橫三府便盡歸你嬴家掌控。”身後人抱拳笑道,“佩服佩服,論陷害吞並,李家第一,你嬴家也可位列第二。”
“我……”嬴鼎聲音有些苦澀,“所以二師弟你不願助我東軍?其實我父親這樣做,是有原因的——”
“無非是滅古同時,掃平內賊,才能恢複皇室。”二師弟大笑,“李無孝想必也是用這個理由來說服李六,李六這瘋子腦子不好被說服了,我可沒他這麽單純。現在****未除,你們倒是先爾虞我詐,正中三師弟的下懷。火燒公輸關的餘燼,到現在依然燃燒。”
嬴鼎歎息道,“如果出仕我嬴家呢?二師弟,你我合手,天下太平,指日可待。”
“如果我出仕古原,天下太平就是指日可待,而是明天可待了!”
二師弟指向正在拔營的大軍,“建立勢力,要窮盡一生心血;而倒下,卻隻需要瞬間。你信不信他們這十個撤軍的諸侯,能活著迴到根據地不足兩個?”
嬴鼎說道,“我從來不跟二師弟你賭。”
“嬴家,古家,李家,皆非明主,”二師弟轉過頭,“一個真正能千秋萬代的功業,始於忠義。”
“世上哪有真正的忠義,二師弟你太執著了。”
二師弟的視線越過嬴鼎的肩膀,投向遠方,“是麽?”
嬴鼎轉過頭去,看見一大軍迴營,一個破損的姬字戰旗隨風飄蕩,不由地搖搖頭,“忠義的莽夫,又有何用?”
“君主諸般品質,我獨尊忠義兩字,”二師弟抱拳說道,“二策魏無忌,謝過大師兄的賞識。”
“觀此戰旗,不難得知姬魏幸大敗而歸,實難再戰,二師弟你不多考慮?”嬴鼎說道。
“大師兄你還是先擔心自己吧。”魏無忌笑道。
“何也?”
“兵聖有雲:鳥窮則搏,獸窮則噬。而現在雖然東軍軍糧被燒,但軍伍之中士氣仍在,未到絕境。”魏無忌說道,“申不害此人,跟六師弟一樣,精研《武安道》,講究的是步步驚心,策策連環,你猜……”
“報!”
一名飛騎奔來,向嬴鼎大喊,“報告軍師,古軍大將·音打退意圖襲城的晨星知府姬魏幸後,在外邀戰!”(未完待續。)
司馬錯大步走入軍帳之中,但軍帳內一幹諸侯並沒有因此怒斥他。軍帳內一片憂色愁雲,嬴鼎站了起來,“統計情況如何?”
“十座軍糧倉庫,連燒九座,雖然及時抓拿縱火人員,但火勢極其兇猛,吾等地級武者也不能入內,”司馬錯報告時也不免歎氣,“目前軍糧隻餘十之一二,隻可供大軍十日堪用。”
“後勤路線呢?”嬴鼎問道,“最新一批軍糧大概什麽時候到?”
“五天之後,但隻是滄海一粟,沒多大用處,”司馬錯說道,“軍糧充足,各軍後勤並無準備大批軍糧至司州,按照各軍交上來的軍糧運輸計劃,這一仗足夠我們打上半年,就算軍糧暫時告急,也可以馬上改變運輸計劃,用一個月時間就能從荊州吳州徐州運輸大批軍糧。”
“現在馬上通知荊州徐州吳州運過來如何?”大同府知府王當問道。
“消息傳遞度,”嬴鼎他自己就迴答了,“就算令一騎日夜不停趕赴徐州,也至少要三天才能到達河東府,而運過來也要征集大批民夫,非半月之數不能到達。”
“如果傳送陣在我們手中就好了。”橫江總督曹行之歎息一聲。
是的,如果九州傳送陣在東軍手中,那麽隻需要耗費大量西大6礦石,就能將大批軍隊以及軍糧隨意調往九州任意一州,然而現在東軍在司州作戰,偏偏司州唯一一座傳送陣在奉天,他們也隻能徒之奈何。
“萬一古軍知道了怎麽辦?”有人擔心地說了一句,馬上就有人反駁道:“你難道以為火是誰放的?還不是古軍奸細!”
嬴鼎看向司馬錯,司馬錯馬上說道,“縱火者被抓住後就自殺了,身份確定是琅琊知府的軍官,一名遊擊,一名百人將。”
頓時琅琊知府馬上站起來大喊,“不關我事!我完全不知道這兩人居然是古軍奸細!”
死士,所有人心裏冒出這麽一句,同時心裏寒,古原還在他們的勢力裏摻了多少沙子?
忽然,一個軍士跑進軍帳,在大同知府王當耳邊說了幾句,王當臉色劇變,但旋即又好像鬆了口氣,站起來說道,“諸君,我的一名手下將我存放儲備軍糧的營帳燒了。”
諸侯們臉色劇變,均是喊來手下加強軍糧的看守,而王當繼續說道,“我軍已經糧盡,日前大軍也損傷甚重,不堪再戰,我……”
“準備撤軍!望主帥答應!”
暫任東軍主帥的李無孝臉色一變,但隨即說道,“事出突然,王知府可自行撤軍。”
“什麽!……”
——
遠處,大軍拔起,沙塵滾滾,臉色呆然的軍士準備撤離,曾經布滿軍帳的大地上像是突然空了一樣。
“不僅僅是王當,”憑欄遠望,嬴鼎說道,“蜀州、吳州、徐州、雲州……二十三名諸侯幾乎走了十名,還好他們都是隻出糧不出兵的諸侯,不然大軍實力折損,還打什麽古原,直接投降算了。”
“衡量利弊,不外如是。”嬴鼎身後的人笑道,“他們看見打奉天少不得折兵損將,不再是之前大軍碾壓的態勢,自然收拾尾巴趕緊跑路。畢竟哪怕古原取代姬氏,也要依靠他們統治天下,何必折損實力,博一個討賊賢名?”
“為什麽會這樣,”嬴鼎歎息一聲,“明明都是因為李無孝的檄文而來,明明都抱著靖國難的願望而來……”
“大爭之世,利益至上,互相吞並而已。”身後人說道,“而他們這群逃跑知府,期冀著出一點軍糧獲得大大的賢名,見勢不對就馬上跑路,名為國之棟梁,實乃竊國大盜。”
嬴鼎啞口無言。
“而李無孝名為主帥,卻鞏固實力,削弱諸侯,任憑忠臣送死,任憑奸臣內亂,”身後人平靜說道,“你們贏家也好不到哪裏去,嬴子楚口是心非,圍攻西單縣時鼓動連橫知府進攻,待其身陷重圍卻又遲遲不救,害其身死,事後還假惺惺地吊唁。”
“連橫知府一死,雍陽、鹹陽、連橫三府便盡歸你嬴家掌控。”身後人抱拳笑道,“佩服佩服,論陷害吞並,李家第一,你嬴家也可位列第二。”
“我……”嬴鼎聲音有些苦澀,“所以二師弟你不願助我東軍?其實我父親這樣做,是有原因的——”
“無非是滅古同時,掃平內賊,才能恢複皇室。”二師弟大笑,“李無孝想必也是用這個理由來說服李六,李六這瘋子腦子不好被說服了,我可沒他這麽單純。現在****未除,你們倒是先爾虞我詐,正中三師弟的下懷。火燒公輸關的餘燼,到現在依然燃燒。”
嬴鼎歎息道,“如果出仕我嬴家呢?二師弟,你我合手,天下太平,指日可待。”
“如果我出仕古原,天下太平就是指日可待,而是明天可待了!”
二師弟指向正在拔營的大軍,“建立勢力,要窮盡一生心血;而倒下,卻隻需要瞬間。你信不信他們這十個撤軍的諸侯,能活著迴到根據地不足兩個?”
嬴鼎說道,“我從來不跟二師弟你賭。”
“嬴家,古家,李家,皆非明主,”二師弟轉過頭,“一個真正能千秋萬代的功業,始於忠義。”
“世上哪有真正的忠義,二師弟你太執著了。”
二師弟的視線越過嬴鼎的肩膀,投向遠方,“是麽?”
嬴鼎轉過頭去,看見一大軍迴營,一個破損的姬字戰旗隨風飄蕩,不由地搖搖頭,“忠義的莽夫,又有何用?”
“君主諸般品質,我獨尊忠義兩字,”二師弟抱拳說道,“二策魏無忌,謝過大師兄的賞識。”
“觀此戰旗,不難得知姬魏幸大敗而歸,實難再戰,二師弟你不多考慮?”嬴鼎說道。
“大師兄你還是先擔心自己吧。”魏無忌笑道。
“何也?”
“兵聖有雲:鳥窮則搏,獸窮則噬。而現在雖然東軍軍糧被燒,但軍伍之中士氣仍在,未到絕境。”魏無忌說道,“申不害此人,跟六師弟一樣,精研《武安道》,講究的是步步驚心,策策連環,你猜……”
“報!”
一名飛騎奔來,向嬴鼎大喊,“報告軍師,古軍大將·音打退意圖襲城的晨星知府姬魏幸後,在外邀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