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03.20]
吾家奸夫最寵妻 卷四 作者:墨墨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畢竟,秦王是文皇後養大的而已,並不是文皇後的親子,而在秦王自己的大婚之時,明家與荀家向著文皇後的參奏已經將整個朝局從以前的昭陽殿與長春宮的兩方爭鬥,逐漸推向了秦王、文皇後以及麗妃這樣的三方對峙。
那麽在這個條件下,文皇後若是真的選擇先跟麗妃聯手打壓秦王,京中的局勢變化隻怕也是近在眼前。
「一定能。」荀澈又低頭去親她的臉頰,「放心吧。一個月是足夠的,再者還有端儀縣主在,我怎麽會出什麽事呢?至於京裏你也不要太擔心,如今秦王殿下出宮建府,不住在宮裏,有事來往之間也比先前方便很多。另外還有錦城與錦柔,不會有事的。」
俞菱心沒有再說什麽,隻是咬著唇點點頭,同時迴手擁他更緊些。即便她明知道荀澈是故意將這事講得格外輕鬆容易,但此刻也隻能先相信他了。
轉日廷議一開,有關郴州軍中出現變故的消息才算是正式宣告宗親百官,宣帝最初的震怒當然是已經消化完了,並且在前一日急召閣臣商議之後,也有了派遣到郴州去清查此事的人選名單,但朝廷上的爭議卻是隨著荀澈的名字被提出而立刻炸開。
最大的原因,就是荀澈的年輕。他如今才剛剛二十歲,這樣年輕正四品中書長史每天伴駕行走、得聞中書省軍國大事已經引發了爭議無數,現在郴州兵變這樣嚴重的事情居然又是要這個毛頭小子前去調查?更不要說程家與明家、荀家之間還有一層一層的姻親關係,這樣如何能算得上公允公平?
不過幸好經過前一晚的密議,宣帝的心意已決,當廷駁迴了大部分的質疑,表示此時尚且不是向重傷的程將軍追究治軍嚴謹與否責任的時候,荀澈協同兵部的人過去調查的目的是先弄清事發的原因,而不是直接過去降罪主帥、動搖軍心。
但饒是如此,仍舊有人冒出各種各樣的質問與疑議,所以到得十月二十一這一日的廷議結束之時,宣帝不得不在派往郴州、一同清查兵變之事的名單上,另外多加了兩人,以保公允。
這個時候荀家內部早已忙起來了,一方麵是荀澈即將在兩日後前往郴州,而與此同時,文安侯荀南衡也接到了旨意,要前往豫州和常州兩地駐軍進行巡查,說白了就是以防郴州軍有更大的變故,提前確保鄰近的駐軍穩定以及應變支援之力。
所以一時之間,荀家從原本全家人都在家中,以為今年可以安逸消停地先到年底,再看來年如何忙碌,一下就變成了荀南衡與荀澈父子同時要出門遠行,明華月和俞菱心自然就立刻忙碌起來,暫時壓下擔心與掛念,為各自的丈夫先預備行程之事。
一開始明華月還是有些擔心俞菱心,畢竟她和荀澈這才不過新婚幾個月,就要送荀澈出遠門。
雖然荀澈說是一個月就能迴來,但明華月心裏也很明白,軍中的事情其實很難說,一個清查整頓就要數日,如今郴州已經到了主帥都受傷的兵變程度,哪裏會是小事。
莫說年前能迴來,半年能迴來就算很不錯了。
不過俞菱心看著倒是十分平靜,忙忙碌碌地給荀澈預備行囊的同時還能兼顧著家裏的家務、甚至去問候荀瀅的起居和荀淙的讀書,兩三日裏忙得好像陀螺一樣,秀麗麵孔上深情始終溫柔而鎮定,好像並不是很介意荀澈遠行的樣子。
一直到十月二十四,荀家的女眷們一同出城送別了荀澈父子迴程的路上,荀瀅才終於瞧見俞菱心在馬車裏低了頭,半晌都沒有說話,而她手裏的帕子,不知不覺就洇濕了大半。
「嫂子,」荀瀅想了想,便低聲去安慰俞菱心,「別太擔心了,二哥不是說年底迴來麽?時間還是挺快的。」
俞菱心點點頭,她其實也不知道自己怎麽就忽然眼眶熱了。從道理上,從局勢上,從輕重緩急一切的關係上,她都明白,可她就是……
「哎對了嫂子,過幾日是不是文華詩會?在景福寺梅林的那個?文華書院不是說要辦詩會說了許久了,日子改了又改,最近才算定下來,你陪我去看看,順便散散心好不好?」荀瀅主動去挽俞菱心的手臂,「錦柔先前說她也想去看看的,主要是想看那邊的梅花。」
俞菱心彎了彎唇,這文華詩會的日子的確改了很多次,主要是書院的名頭從曾經的大熱到漸漸不被留意,所邀請的所謂大儒名士也多有推脫,所以詩會的日子一再推遲,別人倒是不在乎,荀瀅這個真心想要拿詩詞歌賦當飯吃的小書呆子卻是念念不忘。
隻是,她剛要答應,忽然又想起來一件事,便側頭去看荀瀅:「你這麽想去詩會,是為了詩?還是詩會上的人?」
荀瀅一怔,白皙秀美的小臉上全是真誠的疑惑:「這有什麽差別?辦詩會與讀詩集的不一樣,就是見到作詩的人呀。咱們玲瓏文社辦了這樣久,固定的姐妹們就那些,我也想見見其他的人。」
看著荀瀅的大眼睛這樣清澈,俞菱心反倒有些語塞了。當初荀澈為了防止朱家借著文華書院籠絡京官子女,而授意荀瀅做起來的玲瓏文社,在過去的這一年多裏還是按著每月一社的頻率在辦著。
隻不過因著朱家受荀灩案子的打擊,以及後來長春宮的種種變故影響,對文華書院的掌控和支持都削弱了許多,所以到得如今,文華書院的政治分量已經大大降低,不過就是一個既招收官家子弟、也設有官女閨塾的尋常書院罷了。
而玲瓏文社除去了對抗文華書院的作用,也就徹底成為了專門讓荀小書呆子結識手帕交、練習操辦聚會,以及吟詩作對的閨中消遣。
這看上去與其他高門家族的姑娘好像差不多,然而旁人可能在文社花會之類的活動裏更重視交際和聚會的部分,可荀瀅卻是在文社裏實打實地在研究詩文,滿腦子皆是詩詞歌賦。
所以對於這個拖延了一年多才終於辦成的梅林詩會,荀瀅一提就兩眼放光,好像完全沒有意識到,即便文華書院裏是有閨塾的,但這個梅林詩會裏還是有七成以上是年輕仕子。
縱然大盛的風氣遠比前朝開放,在家人陪伴之下參加這樣的男女都有的詩會也不算什麽,但看荀瀅這完全心無雜念的樣子,俞菱心還是有些哭笑不得:「哎,好吧。迴家跟母親說一聲。」
那麽在這個條件下,文皇後若是真的選擇先跟麗妃聯手打壓秦王,京中的局勢變化隻怕也是近在眼前。
「一定能。」荀澈又低頭去親她的臉頰,「放心吧。一個月是足夠的,再者還有端儀縣主在,我怎麽會出什麽事呢?至於京裏你也不要太擔心,如今秦王殿下出宮建府,不住在宮裏,有事來往之間也比先前方便很多。另外還有錦城與錦柔,不會有事的。」
俞菱心沒有再說什麽,隻是咬著唇點點頭,同時迴手擁他更緊些。即便她明知道荀澈是故意將這事講得格外輕鬆容易,但此刻也隻能先相信他了。
轉日廷議一開,有關郴州軍中出現變故的消息才算是正式宣告宗親百官,宣帝最初的震怒當然是已經消化完了,並且在前一日急召閣臣商議之後,也有了派遣到郴州去清查此事的人選名單,但朝廷上的爭議卻是隨著荀澈的名字被提出而立刻炸開。
最大的原因,就是荀澈的年輕。他如今才剛剛二十歲,這樣年輕正四品中書長史每天伴駕行走、得聞中書省軍國大事已經引發了爭議無數,現在郴州兵變這樣嚴重的事情居然又是要這個毛頭小子前去調查?更不要說程家與明家、荀家之間還有一層一層的姻親關係,這樣如何能算得上公允公平?
不過幸好經過前一晚的密議,宣帝的心意已決,當廷駁迴了大部分的質疑,表示此時尚且不是向重傷的程將軍追究治軍嚴謹與否責任的時候,荀澈協同兵部的人過去調查的目的是先弄清事發的原因,而不是直接過去降罪主帥、動搖軍心。
但饒是如此,仍舊有人冒出各種各樣的質問與疑議,所以到得十月二十一這一日的廷議結束之時,宣帝不得不在派往郴州、一同清查兵變之事的名單上,另外多加了兩人,以保公允。
這個時候荀家內部早已忙起來了,一方麵是荀澈即將在兩日後前往郴州,而與此同時,文安侯荀南衡也接到了旨意,要前往豫州和常州兩地駐軍進行巡查,說白了就是以防郴州軍有更大的變故,提前確保鄰近的駐軍穩定以及應變支援之力。
所以一時之間,荀家從原本全家人都在家中,以為今年可以安逸消停地先到年底,再看來年如何忙碌,一下就變成了荀南衡與荀澈父子同時要出門遠行,明華月和俞菱心自然就立刻忙碌起來,暫時壓下擔心與掛念,為各自的丈夫先預備行程之事。
一開始明華月還是有些擔心俞菱心,畢竟她和荀澈這才不過新婚幾個月,就要送荀澈出遠門。
雖然荀澈說是一個月就能迴來,但明華月心裏也很明白,軍中的事情其實很難說,一個清查整頓就要數日,如今郴州已經到了主帥都受傷的兵變程度,哪裏會是小事。
莫說年前能迴來,半年能迴來就算很不錯了。
不過俞菱心看著倒是十分平靜,忙忙碌碌地給荀澈預備行囊的同時還能兼顧著家裏的家務、甚至去問候荀瀅的起居和荀淙的讀書,兩三日裏忙得好像陀螺一樣,秀麗麵孔上深情始終溫柔而鎮定,好像並不是很介意荀澈遠行的樣子。
一直到十月二十四,荀家的女眷們一同出城送別了荀澈父子迴程的路上,荀瀅才終於瞧見俞菱心在馬車裏低了頭,半晌都沒有說話,而她手裏的帕子,不知不覺就洇濕了大半。
「嫂子,」荀瀅想了想,便低聲去安慰俞菱心,「別太擔心了,二哥不是說年底迴來麽?時間還是挺快的。」
俞菱心點點頭,她其實也不知道自己怎麽就忽然眼眶熱了。從道理上,從局勢上,從輕重緩急一切的關係上,她都明白,可她就是……
「哎對了嫂子,過幾日是不是文華詩會?在景福寺梅林的那個?文華書院不是說要辦詩會說了許久了,日子改了又改,最近才算定下來,你陪我去看看,順便散散心好不好?」荀瀅主動去挽俞菱心的手臂,「錦柔先前說她也想去看看的,主要是想看那邊的梅花。」
俞菱心彎了彎唇,這文華詩會的日子的確改了很多次,主要是書院的名頭從曾經的大熱到漸漸不被留意,所邀請的所謂大儒名士也多有推脫,所以詩會的日子一再推遲,別人倒是不在乎,荀瀅這個真心想要拿詩詞歌賦當飯吃的小書呆子卻是念念不忘。
隻是,她剛要答應,忽然又想起來一件事,便側頭去看荀瀅:「你這麽想去詩會,是為了詩?還是詩會上的人?」
荀瀅一怔,白皙秀美的小臉上全是真誠的疑惑:「這有什麽差別?辦詩會與讀詩集的不一樣,就是見到作詩的人呀。咱們玲瓏文社辦了這樣久,固定的姐妹們就那些,我也想見見其他的人。」
看著荀瀅的大眼睛這樣清澈,俞菱心反倒有些語塞了。當初荀澈為了防止朱家借著文華書院籠絡京官子女,而授意荀瀅做起來的玲瓏文社,在過去的這一年多裏還是按著每月一社的頻率在辦著。
隻不過因著朱家受荀灩案子的打擊,以及後來長春宮的種種變故影響,對文華書院的掌控和支持都削弱了許多,所以到得如今,文華書院的政治分量已經大大降低,不過就是一個既招收官家子弟、也設有官女閨塾的尋常書院罷了。
而玲瓏文社除去了對抗文華書院的作用,也就徹底成為了專門讓荀小書呆子結識手帕交、練習操辦聚會,以及吟詩作對的閨中消遣。
這看上去與其他高門家族的姑娘好像差不多,然而旁人可能在文社花會之類的活動裏更重視交際和聚會的部分,可荀瀅卻是在文社裏實打實地在研究詩文,滿腦子皆是詩詞歌賦。
所以對於這個拖延了一年多才終於辦成的梅林詩會,荀瀅一提就兩眼放光,好像完全沒有意識到,即便文華書院裏是有閨塾的,但這個梅林詩會裏還是有七成以上是年輕仕子。
縱然大盛的風氣遠比前朝開放,在家人陪伴之下參加這樣的男女都有的詩會也不算什麽,但看荀瀅這完全心無雜念的樣子,俞菱心還是有些哭笑不得:「哎,好吧。迴家跟母親說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