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觀察習慣了,從筆袋到衣服鞋子的品牌都在其它信裏被提到過,所以仇寧心沒覺得熱水袋被注意到了有什麽。
畢竟學校的冬天,學生們都會去商店接熱水灌熱水袋,天天排隊,很容易被看見。
當然也有不少人想要代勞,隻是她更願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其它信更多是表達對她的喜歡,直白的,委婉的,各種誇她,剖白心跡。主觀心情的表達為主,字裏行間的情感對她來說有些突兀,感覺不是那麽舒服。在最末還會要聯繫方式,手機號、q/q、或郵箱。要迴信的,倒還是第一次。
仇寧心覺得有點意思,留下了那封信,並且在一次路過二樓走廊,正好那裏沒人的時候,迴了信。
一張便利貼,寫著:謝謝。不過你是?
落款:仇。
學校早不訂集體牛奶了,牆上的塑料牛奶盒已經被走廊外的風雨侵蝕得褪色,上麵有一把小鎖,沒鑰匙打不開。
仇寧心打算放棄時,發現塑料盒身上有條裂縫,能夠揭開然後合上,相當於一個蓋子。
便利貼被放了進去,走廊外一片樟樹的紅葉飄落,一張十元麵值的紙幣也被一併放了進去。
幾天後,仇寧心再過去,便利貼和錢不在了,又有了一封新的信。
再看見熟悉的信紙和字跡時,她甚至感覺有些親切。
也覺得有趣,沒想到這個,還能體驗一下交筆友。
對方還是一樣溫和的筆調,沒有寫稱唿和落款,就一段工整舒服的文字。
說自己是樓上理科班的一個女生,很喜歡她,但是沒什麽別的意思,能得到迴覆很意外和高興,這樣就足夠了。
對方什麽意圖都沒有,沒說想繼續通信,也沒要或者留聯繫方式。
仇寧心反而有些不知道怎麽辦才好了。之後升旗和課間操的時候,還朝理科班的方向望過。
周末在家,解如新問她又收到了哪些人的情書。
她說沒注意,不過有個女生的信挺有意思。
解如新有一點意外又不太意外:「又有女生跟你告白?」
她搖頭,「不是,這個不一樣。」頓了頓,「可能,隻是想和我做朋友。」
解如新不以為然,「切,以退為進,換個花樣而已。」
後來,那個女生沒再給她課桌上放過米漿,她自己會去買,直到那家店倒閉。
但兩人藉由二樓走廊那個牛奶盒子,又通過幾次信。
對方和她分享了自己喜歡的歌和電影。不多,但都很清新,她聽了看了,也覺得喜歡。
她想認識她了,想到解如新的話,有些半信半疑,但也覺得,如果對方真的是和其他告白者一樣喜歡她的話,也並不是那麽不可接受,總之,可以先認識一下。
可惜對方沒有給她認識的機會。後來不知道為什麽,牛奶盒裏再沒有出現過她的信了。
大概一個多月的時間吧,這件事占據過仇寧心的一些心情。
飯糰店倒閉後,她很多年都沒有再買到過那種米漿,也不是非喝不可,漸漸的就忘了。那些從信件中得知然後短暫喜歡過的歌和電影,也沒有能持續太久的作用力,感覺也都淡了。
當時很快就是期中考和各種模擬考,再加上別的事情,並沒有時間在一件不那麽重要的事上長久在意,一時的興致逐漸褪去,在記憶中一塵封就是好多年。現在想起來,恍如隔世。
仇寧心喝完了玻璃瓶裏的米漿,想到池然每一次在家裏用破壁機打米漿的樣子。
這些年她遇到的愛喝米漿的女生,她是第二個。
不由得想,當年那一個,會是她麽?
第29章
平時,池然會坐在矮木桌旁看書做筆記,沒有避著她。
在那經常平攤開的軟皮白紙本上,她見過池然的字跡,很漂亮的小楷。
還有當年老師複印的池然的語文作文,也是差不多一樣的字跡。
和迴憶中那些信裏有些工整但稚氣的、更類似網絡手寫體的可愛字體並不一樣。
而且池然是她的同班同學,並不在樓上的理科班。
那時候,池然要是想和她交朋友,也不需要寫信,班裏有很多擅長社交的女同學,和所有人都說得上話,比如池然那時的同桌兼好友蔚晴。蔚晴很多次來找過她說話,好幾個女生圍在她座位旁邊,笑著問她要不要參加藝術節之類的,那些時候,池然完全可以自然地加入進去一起聊天,但是,她沒有,始終沒有。
那時的池然,愛看書,愛學習,不愛交朋友。
對於班裏因為才藝或樣貌出色的、吸引了很多目光的男同學女同學,她都不感興趣。
她對當年的自己,也不感興趣。
仇寧心從椅子上起身,不再想這些事,去水池洗玻璃瓶子。
同樣在健身房做教練的男同事剛好也在旁邊洗手,一臉笑地搭話道:「你自己帶的豆漿啊?」
很快洗好瓶子,她往休息區走迴去,隨口答了句:「不是。」
男教練亦步亦趨地跟了上來,「那是牛奶?你應該喝的脫脂的吧?其實全脂的喝了也沒什麽……」
不知道為什麽,對方並不討厭,但仇寧心就是沒有和他談話的興致。不想多解釋,坐下來後,隨便應了聲:「嗯。」
休息區的椅子挨得近,男教練也在她附近坐了下來,身體朝向她,看樣子想繼續和她聊天。
畢竟學校的冬天,學生們都會去商店接熱水灌熱水袋,天天排隊,很容易被看見。
當然也有不少人想要代勞,隻是她更願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其它信更多是表達對她的喜歡,直白的,委婉的,各種誇她,剖白心跡。主觀心情的表達為主,字裏行間的情感對她來說有些突兀,感覺不是那麽舒服。在最末還會要聯繫方式,手機號、q/q、或郵箱。要迴信的,倒還是第一次。
仇寧心覺得有點意思,留下了那封信,並且在一次路過二樓走廊,正好那裏沒人的時候,迴了信。
一張便利貼,寫著:謝謝。不過你是?
落款:仇。
學校早不訂集體牛奶了,牆上的塑料牛奶盒已經被走廊外的風雨侵蝕得褪色,上麵有一把小鎖,沒鑰匙打不開。
仇寧心打算放棄時,發現塑料盒身上有條裂縫,能夠揭開然後合上,相當於一個蓋子。
便利貼被放了進去,走廊外一片樟樹的紅葉飄落,一張十元麵值的紙幣也被一併放了進去。
幾天後,仇寧心再過去,便利貼和錢不在了,又有了一封新的信。
再看見熟悉的信紙和字跡時,她甚至感覺有些親切。
也覺得有趣,沒想到這個,還能體驗一下交筆友。
對方還是一樣溫和的筆調,沒有寫稱唿和落款,就一段工整舒服的文字。
說自己是樓上理科班的一個女生,很喜歡她,但是沒什麽別的意思,能得到迴覆很意外和高興,這樣就足夠了。
對方什麽意圖都沒有,沒說想繼續通信,也沒要或者留聯繫方式。
仇寧心反而有些不知道怎麽辦才好了。之後升旗和課間操的時候,還朝理科班的方向望過。
周末在家,解如新問她又收到了哪些人的情書。
她說沒注意,不過有個女生的信挺有意思。
解如新有一點意外又不太意外:「又有女生跟你告白?」
她搖頭,「不是,這個不一樣。」頓了頓,「可能,隻是想和我做朋友。」
解如新不以為然,「切,以退為進,換個花樣而已。」
後來,那個女生沒再給她課桌上放過米漿,她自己會去買,直到那家店倒閉。
但兩人藉由二樓走廊那個牛奶盒子,又通過幾次信。
對方和她分享了自己喜歡的歌和電影。不多,但都很清新,她聽了看了,也覺得喜歡。
她想認識她了,想到解如新的話,有些半信半疑,但也覺得,如果對方真的是和其他告白者一樣喜歡她的話,也並不是那麽不可接受,總之,可以先認識一下。
可惜對方沒有給她認識的機會。後來不知道為什麽,牛奶盒裏再沒有出現過她的信了。
大概一個多月的時間吧,這件事占據過仇寧心的一些心情。
飯糰店倒閉後,她很多年都沒有再買到過那種米漿,也不是非喝不可,漸漸的就忘了。那些從信件中得知然後短暫喜歡過的歌和電影,也沒有能持續太久的作用力,感覺也都淡了。
當時很快就是期中考和各種模擬考,再加上別的事情,並沒有時間在一件不那麽重要的事上長久在意,一時的興致逐漸褪去,在記憶中一塵封就是好多年。現在想起來,恍如隔世。
仇寧心喝完了玻璃瓶裏的米漿,想到池然每一次在家裏用破壁機打米漿的樣子。
這些年她遇到的愛喝米漿的女生,她是第二個。
不由得想,當年那一個,會是她麽?
第29章
平時,池然會坐在矮木桌旁看書做筆記,沒有避著她。
在那經常平攤開的軟皮白紙本上,她見過池然的字跡,很漂亮的小楷。
還有當年老師複印的池然的語文作文,也是差不多一樣的字跡。
和迴憶中那些信裏有些工整但稚氣的、更類似網絡手寫體的可愛字體並不一樣。
而且池然是她的同班同學,並不在樓上的理科班。
那時候,池然要是想和她交朋友,也不需要寫信,班裏有很多擅長社交的女同學,和所有人都說得上話,比如池然那時的同桌兼好友蔚晴。蔚晴很多次來找過她說話,好幾個女生圍在她座位旁邊,笑著問她要不要參加藝術節之類的,那些時候,池然完全可以自然地加入進去一起聊天,但是,她沒有,始終沒有。
那時的池然,愛看書,愛學習,不愛交朋友。
對於班裏因為才藝或樣貌出色的、吸引了很多目光的男同學女同學,她都不感興趣。
她對當年的自己,也不感興趣。
仇寧心從椅子上起身,不再想這些事,去水池洗玻璃瓶子。
同樣在健身房做教練的男同事剛好也在旁邊洗手,一臉笑地搭話道:「你自己帶的豆漿啊?」
很快洗好瓶子,她往休息區走迴去,隨口答了句:「不是。」
男教練亦步亦趨地跟了上來,「那是牛奶?你應該喝的脫脂的吧?其實全脂的喝了也沒什麽……」
不知道為什麽,對方並不討厭,但仇寧心就是沒有和他談話的興致。不想多解釋,坐下來後,隨便應了聲:「嗯。」
休息區的椅子挨得近,男教練也在她附近坐了下來,身體朝向她,看樣子想繼續和她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