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今天開始當反派[快穿] 作者:雲和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狄吉跪在地上接旨, 眯著眼睛看這些形態各異的官員, 片刻後垂下了眼眸, 遮住了眼睛裏的一道亮光。
陛下能如此信任他, 將河東河西賑災之事全權交予他, 可見先前將他貶為侍郎,也定是有自己的打算了。
狄吉聽見自己的聲音說:「臣,接旨!」
而後,就有人如同熱鍋上的螞蟻,瞬間沉不下心,出列說:「陛下,臣覺得此事……陛下?陛下!」
陛下一如往常的聲音懶懶的傳過來:「眾愛卿無異議啊?那就退朝吧。」
狄吉嘴角抽了抽,不用看都知道那人現在臉上的表情有多精彩。
旨意已經下了,出發的日子也是越近越好,最後安排在了三天後。
****
顧洲白坐在二樓靠窗的位置,考慮起現在皇帝身邊的人。
首先,內侍三寶從小就跟在原主身邊,忠心耿耿,雖然不太聰明,但是足夠忠心,皇帝讓他去做什麽,他都會去做。因為這個,小皇帝才一直把他放在身邊。
太傅算是保皇黨,畢竟是三朝老臣,告老還鄉之後又被好生生禮遇有加的請迴來做帝師的,有前邊兩位先帝留下的基礎,太傅肯定是站在皇帝這邊。
不過嘛,小皇帝登基一年,什麽也不會,天天就是吃喝玩樂窮盡富貴,朝政半點不理,功課就是不學,太傅從年輕到現在收的弟子學生都是人中驕子,拜了他為師都恨不得廢寢忘食的讀書,頭一迴碰見像小皇帝這麽不講道理的人。
可偏偏他的新學生又是皇帝,誰也不能強迫他。
「三寶,看見了嗎?」
三寶順著帝王的目光看過去,瞧見是酒樓大堂中一些高談闊論的書生,正意氣風發的討論國事。
本朝風氣開放,隻要是傳到民間的國事,就算百姓書生說說,提出自己的意見,都沒人專門去管。在小皇帝心裏,這不就是說說而已嘛,不是什麽大事。
顧洲白沒來之前,小皇帝已經天天坐在這兒,待了三天就為看這些書生互噴。
對,沒錯,互噴。
「陛下將邊疆交給兵馬大將軍,可見陛下信任大將軍才如此做,大將軍為國為民,要不是大將軍,我們能在這裏高談闊論?」
「是也,大將軍位高權重,得陛下恩寵為我大梁駐守邊疆,現在又抗擊匈奴,陛下對大將軍好一些怎麽了,這樣做將士們才能安心打仗!」
「非也非也!以我來看,大將軍府三代臣子均位高權重,若非現在抗擊匈奴之事近在眼前,恐怕是功高震主,白白惹了猜忌!」
「不,你說的不對,我……」
「我覺得……」
大堂中吵吵嚷嚷,顧洲白饒有興致的看了一會兒,說:「三寶,你覺得他們誰說得對?」
三寶豎著耳朵聽了一陣子,猛地聽見陛下的問話,心裏一個哆嗦,低頭迴答:「這……」
「朕覺得,他們誰說的都不對!」小皇帝笑出了聲。要說匈奴侵擾邊疆,事情可大可小,按理來說應該不至於讓一大把年紀的大將軍前去。顧洲白剛剛還在困擾,查了記憶,才發現分明就是有人在小皇帝耳朵旁邊遊說大將軍有反賊之心,說他功高震主,手握大軍,隨時都可以行不軌之事。
可實際上,大將軍一把年紀,落下暗傷無數,比誰都希望邊疆不再起戰。按照現在的劇情進展,大戰一觸即發。
也就是京城裏還能有閑心討論這事兒,換作其他地方,百姓早就戰戰兢兢開始想法子屯糧食了,大戰一旦開始,大梁境內所有百姓或多或少都會受些影響,打仗要征丁,要征糧……
不過這些小皇帝當然一無所知。
「真沒意思,說來說去就這幾句話,按他們的意思,非要讓朕把大將軍砍了不行,嗬,朕偏不!」
迴宮之後,顧洲白立刻修書一封,傳信給鄭將軍,還附贈一道聖旨,囑咐道:「跑快點,趕緊給朕送過去,不然朕抄了你的家!」
小太監一個哆嗦,腿一軟直接跪下磕了兩個頭,哆哆嗦嗦將聖旨接下,馬不停蹄的給信署送去:「遵遵遵遵命!」
國庫空虛,賑災要錢,打仗要錢,關鍵是,小皇帝縱情享樂也要錢,現在整個國庫就沒剩下幾個銀子,顧洲白思索片刻,決定先抄一波家。
「宮裏名冊拿過來。」
宮人很快將名冊捧了過來:「陛下。」
顧洲白接過來,百無聊賴的翻了幾頁,一邊說:「朕的私庫是誰管著的?叫他過來。」
三寶繞過來,說:「陛下,私庫是趙公公管著,鑰匙和帳本向來放在他那裏。」
「是嗎。」皇帝剛剛翻了兩頁名冊,就看不下去了,轉而開始揪窗邊的花:「他人呢?」
「陛下忘了?陛下剛剛把他派去河東河西做暗訪天使,現下估計正在收拾東西準備出發。」
小皇帝滿臉不樂意:「什麽?這個趙……趙什麽來著,小趙子即將離京,竟然不將帳本和鑰匙放過來,太放肆了,來人啊,朕要抄了他的家!!」
這劇情猝不及防,三寶聽的一愣一愣,勸解道:「陛下何必這麽大火氣,奴才派人將鑰匙和帳本取來就是。」
「哼,那也是,朕的身子哪能被他氣壞。」顧洲白轉過頭來,說:「你去,帳本給朕查清楚,少一文錢,朕就抄了他的家!」
緊接著,又念叨著:「賑災花那麽多錢,大將軍為一直要錢,朕哪裏來這麽多錢,這錢為什麽不會生錢……」
陛下能如此信任他, 將河東河西賑災之事全權交予他, 可見先前將他貶為侍郎,也定是有自己的打算了。
狄吉聽見自己的聲音說:「臣,接旨!」
而後,就有人如同熱鍋上的螞蟻,瞬間沉不下心,出列說:「陛下,臣覺得此事……陛下?陛下!」
陛下一如往常的聲音懶懶的傳過來:「眾愛卿無異議啊?那就退朝吧。」
狄吉嘴角抽了抽,不用看都知道那人現在臉上的表情有多精彩。
旨意已經下了,出發的日子也是越近越好,最後安排在了三天後。
****
顧洲白坐在二樓靠窗的位置,考慮起現在皇帝身邊的人。
首先,內侍三寶從小就跟在原主身邊,忠心耿耿,雖然不太聰明,但是足夠忠心,皇帝讓他去做什麽,他都會去做。因為這個,小皇帝才一直把他放在身邊。
太傅算是保皇黨,畢竟是三朝老臣,告老還鄉之後又被好生生禮遇有加的請迴來做帝師的,有前邊兩位先帝留下的基礎,太傅肯定是站在皇帝這邊。
不過嘛,小皇帝登基一年,什麽也不會,天天就是吃喝玩樂窮盡富貴,朝政半點不理,功課就是不學,太傅從年輕到現在收的弟子學生都是人中驕子,拜了他為師都恨不得廢寢忘食的讀書,頭一迴碰見像小皇帝這麽不講道理的人。
可偏偏他的新學生又是皇帝,誰也不能強迫他。
「三寶,看見了嗎?」
三寶順著帝王的目光看過去,瞧見是酒樓大堂中一些高談闊論的書生,正意氣風發的討論國事。
本朝風氣開放,隻要是傳到民間的國事,就算百姓書生說說,提出自己的意見,都沒人專門去管。在小皇帝心裏,這不就是說說而已嘛,不是什麽大事。
顧洲白沒來之前,小皇帝已經天天坐在這兒,待了三天就為看這些書生互噴。
對,沒錯,互噴。
「陛下將邊疆交給兵馬大將軍,可見陛下信任大將軍才如此做,大將軍為國為民,要不是大將軍,我們能在這裏高談闊論?」
「是也,大將軍位高權重,得陛下恩寵為我大梁駐守邊疆,現在又抗擊匈奴,陛下對大將軍好一些怎麽了,這樣做將士們才能安心打仗!」
「非也非也!以我來看,大將軍府三代臣子均位高權重,若非現在抗擊匈奴之事近在眼前,恐怕是功高震主,白白惹了猜忌!」
「不,你說的不對,我……」
「我覺得……」
大堂中吵吵嚷嚷,顧洲白饒有興致的看了一會兒,說:「三寶,你覺得他們誰說得對?」
三寶豎著耳朵聽了一陣子,猛地聽見陛下的問話,心裏一個哆嗦,低頭迴答:「這……」
「朕覺得,他們誰說的都不對!」小皇帝笑出了聲。要說匈奴侵擾邊疆,事情可大可小,按理來說應該不至於讓一大把年紀的大將軍前去。顧洲白剛剛還在困擾,查了記憶,才發現分明就是有人在小皇帝耳朵旁邊遊說大將軍有反賊之心,說他功高震主,手握大軍,隨時都可以行不軌之事。
可實際上,大將軍一把年紀,落下暗傷無數,比誰都希望邊疆不再起戰。按照現在的劇情進展,大戰一觸即發。
也就是京城裏還能有閑心討論這事兒,換作其他地方,百姓早就戰戰兢兢開始想法子屯糧食了,大戰一旦開始,大梁境內所有百姓或多或少都會受些影響,打仗要征丁,要征糧……
不過這些小皇帝當然一無所知。
「真沒意思,說來說去就這幾句話,按他們的意思,非要讓朕把大將軍砍了不行,嗬,朕偏不!」
迴宮之後,顧洲白立刻修書一封,傳信給鄭將軍,還附贈一道聖旨,囑咐道:「跑快點,趕緊給朕送過去,不然朕抄了你的家!」
小太監一個哆嗦,腿一軟直接跪下磕了兩個頭,哆哆嗦嗦將聖旨接下,馬不停蹄的給信署送去:「遵遵遵遵命!」
國庫空虛,賑災要錢,打仗要錢,關鍵是,小皇帝縱情享樂也要錢,現在整個國庫就沒剩下幾個銀子,顧洲白思索片刻,決定先抄一波家。
「宮裏名冊拿過來。」
宮人很快將名冊捧了過來:「陛下。」
顧洲白接過來,百無聊賴的翻了幾頁,一邊說:「朕的私庫是誰管著的?叫他過來。」
三寶繞過來,說:「陛下,私庫是趙公公管著,鑰匙和帳本向來放在他那裏。」
「是嗎。」皇帝剛剛翻了兩頁名冊,就看不下去了,轉而開始揪窗邊的花:「他人呢?」
「陛下忘了?陛下剛剛把他派去河東河西做暗訪天使,現下估計正在收拾東西準備出發。」
小皇帝滿臉不樂意:「什麽?這個趙……趙什麽來著,小趙子即將離京,竟然不將帳本和鑰匙放過來,太放肆了,來人啊,朕要抄了他的家!!」
這劇情猝不及防,三寶聽的一愣一愣,勸解道:「陛下何必這麽大火氣,奴才派人將鑰匙和帳本取來就是。」
「哼,那也是,朕的身子哪能被他氣壞。」顧洲白轉過頭來,說:「你去,帳本給朕查清楚,少一文錢,朕就抄了他的家!」
緊接著,又念叨著:「賑災花那麽多錢,大將軍為一直要錢,朕哪裏來這麽多錢,這錢為什麽不會生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