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今天開始當反派[快穿] 作者:雲和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不禁想到,當日隻有顧洲白和曲文之奚嘉雨在場,莫不是他們之中某個人說了出去吧?
頭一個排除的,就是顧洲白。張宏清隻覺得他是個遊手好閑玩物喪誌之人,根本想過是否是顧洲白傳出去的。
奚嘉雨向來老實讀書,雖然現在和一群紈絝混在一起,但相處許久,奚嘉雨根本沒有理由做出這樣損人不利己的事。
由此可得,隻有曲文之早就看他不順眼,常常用言語刺他。
自覺找到了真正的指使之人,張宏清頓時掛上了慣有的表情,抱拳不解:「確有此事。不過卻是我收到了那位公子的邀帖,其中言辭懇切誠意滿滿,再者參加文會並不是什麽壞事,於情於理,我都應該參加。我未曾向他人提起過,不知這位同窗是從各處得來的這個消息?」
此言一出,這位同窗頓時有些不知所措。聽到傳言頭腦發色,一時衝動,便發生了現在這樣窘迫的場麵。
「最、最近書院中人都在說此事,我也是聽到了些傳言,才跑來問起此事,實屬有些無禮了。」
「無礙,隻是傳聞不可信,那位公子廣發邀帖,去赴宴的人數不勝數,我在其中算不得什麽,隻是有些想同那些學子們探討學問罷了。」
這位同窗聽到「探討學問」四個字,瞬間反應過來。不對啊,這個事情的重點分明就是不必要非去不可的文會,何必非要與先生請了假去。
文人確實都愛參加什麽文會,可是陳先生早就當眾說過,參加文會不重要,重要的是讀書,考取功名。
如今即將開科,書院眾人讀書都比往常更加用功,時間所剩無幾,這樣的緊要關頭,換成是書院中其他人,都絕對不會去參加這個什麽勞什子遊園會。
再要緊的文會,能有讀書科考重要嗎?還是那句話,考上功名之後,多的是文會可以參加,根本不急於這一會兒。
這位同窗想來想去,心裏彎彎繞繞的有了答案,瞬間怎麽看麵前的謙謙君子怎麽不得勁。平日裏,張宏清讀書非常用功,陳先生都曾經說過他讀書確實努力。而非常努力讀書的張宏清,在科考來臨之時,非要參加一個文會?
怎麽想,這得出來的結果都和張宏清口中說出的不一樣。
這位同窗拱手抱拳:「是了。」
心中卻在想:剛剛說的好聽,最終還不是要參加這個什麽遊園會。感情說了大半天,就是拿一些似是而非的話術來搪塞人罷了。
離開後,心中對此段時間的傳聞深信不疑,並且對張宏清本人所表現出來的形象逐漸產生了懷疑。
休沐日,顧洲白在武安侯府興致勃勃的和母親說起了科舉:「先生說了,明年開科,就讓我下場試試,以兒子的聰慧,考個童生秀才不過是板上釘釘的事!」
他說起這件事,眼睛亮亮的,李氏也十分高興。青蓮書院的陳先生佳名在外,光是教出的狀元就有好幾個。每三年一次的科考,迴迴都有陳先生的學生名列金榜,高中頭名。
此番盛名在外,李氏對幼子說的這番話深信不疑。陳先生都鬆口讓他去參加科考了,說明她兒子讀書讀的好,陳先生覺得洲白能夠考過!
此等大事,可不就能讓她十分高興嗎!這往後出了門,跟誰家夫人談起孩子,她也得提起陳先生曾誇讚過她的兒子!
這麽長時間,顧洲白都沒怎麽出門遊玩過,成天除了聽係統念念叨叨,就是讀書讀書。
猛地一休息,倒是有些不知道做什麽了。
以往他讀書,想要參加科考,純粹是因為他必須得把張宏清打的翻不過身來,要是讓他和原定的軌跡那樣,豈不是自己一家子都得人頭落地,這怎麽行?!他絕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沒有了他的幫助,張宏清現在不知道靠著什麽法子,最終還是去參加了那個遊園會。
與原定的軌跡不相同的是,這迴張宏清沒有了人人稱頌的好名聲,反而因為一心要參加這個遊園會,使得在書院裏他的名聲悄無聲息的換了個方向。
說起這件事,顧洲白頭一迴在外頭聽見這話,還特意問了曲文之,以為是他看不慣張宏清裝模作樣,這才散開了這個消息。不過在得到否定的答案之後,兩人都不約而同的笑了起來,紛紛感嘆張宏清多行不義必自斃。
迴過神來,顧洲白得意極了,要不是他應了張宏清的邀約,讓人不經意間聽到了消息傳播出去,張宏清現在恐怕還是眾人眼裏那個好形象。
有了這麽一出,他是氣也出了,以往被坑的錢也迴來了一點。一想到自己讓張宏清吃了個啞巴虧,顧洲白就十分高興。
等他考上秀才舉人,張宏清那混蛋的秀才美名也就沒那麽有名了。
大慶可以出一個十二歲的秀才,這秀才的美名也可以傳播廣泛。但若是這個秀才永遠是秀才呢,或者說出了一個比這個秀才更加優秀的人才,那麽張宏清還會擁有這個美名嗎。
答案想都不用想,當然是不會的。因為大慶不是比誰能更早考上秀才,而是看誰考的更高更好。那秀才肯定是不能和未來狀元比的啊!
「我兒就是聰慧無比!娘覺得這狀元之名,隻要我兒聽陳先生的話好好讀書,也就是早晚的事情,你爹和你兩個兄長可沒這個本事,我們候府也就我洲白有讀書的天分!」李氏誇了一番,有些猶豫的提起了武安侯囑咐的事情。
頭一個排除的,就是顧洲白。張宏清隻覺得他是個遊手好閑玩物喪誌之人,根本想過是否是顧洲白傳出去的。
奚嘉雨向來老實讀書,雖然現在和一群紈絝混在一起,但相處許久,奚嘉雨根本沒有理由做出這樣損人不利己的事。
由此可得,隻有曲文之早就看他不順眼,常常用言語刺他。
自覺找到了真正的指使之人,張宏清頓時掛上了慣有的表情,抱拳不解:「確有此事。不過卻是我收到了那位公子的邀帖,其中言辭懇切誠意滿滿,再者參加文會並不是什麽壞事,於情於理,我都應該參加。我未曾向他人提起過,不知這位同窗是從各處得來的這個消息?」
此言一出,這位同窗頓時有些不知所措。聽到傳言頭腦發色,一時衝動,便發生了現在這樣窘迫的場麵。
「最、最近書院中人都在說此事,我也是聽到了些傳言,才跑來問起此事,實屬有些無禮了。」
「無礙,隻是傳聞不可信,那位公子廣發邀帖,去赴宴的人數不勝數,我在其中算不得什麽,隻是有些想同那些學子們探討學問罷了。」
這位同窗聽到「探討學問」四個字,瞬間反應過來。不對啊,這個事情的重點分明就是不必要非去不可的文會,何必非要與先生請了假去。
文人確實都愛參加什麽文會,可是陳先生早就當眾說過,參加文會不重要,重要的是讀書,考取功名。
如今即將開科,書院眾人讀書都比往常更加用功,時間所剩無幾,這樣的緊要關頭,換成是書院中其他人,都絕對不會去參加這個什麽勞什子遊園會。
再要緊的文會,能有讀書科考重要嗎?還是那句話,考上功名之後,多的是文會可以參加,根本不急於這一會兒。
這位同窗想來想去,心裏彎彎繞繞的有了答案,瞬間怎麽看麵前的謙謙君子怎麽不得勁。平日裏,張宏清讀書非常用功,陳先生都曾經說過他讀書確實努力。而非常努力讀書的張宏清,在科考來臨之時,非要參加一個文會?
怎麽想,這得出來的結果都和張宏清口中說出的不一樣。
這位同窗拱手抱拳:「是了。」
心中卻在想:剛剛說的好聽,最終還不是要參加這個什麽遊園會。感情說了大半天,就是拿一些似是而非的話術來搪塞人罷了。
離開後,心中對此段時間的傳聞深信不疑,並且對張宏清本人所表現出來的形象逐漸產生了懷疑。
休沐日,顧洲白在武安侯府興致勃勃的和母親說起了科舉:「先生說了,明年開科,就讓我下場試試,以兒子的聰慧,考個童生秀才不過是板上釘釘的事!」
他說起這件事,眼睛亮亮的,李氏也十分高興。青蓮書院的陳先生佳名在外,光是教出的狀元就有好幾個。每三年一次的科考,迴迴都有陳先生的學生名列金榜,高中頭名。
此番盛名在外,李氏對幼子說的這番話深信不疑。陳先生都鬆口讓他去參加科考了,說明她兒子讀書讀的好,陳先生覺得洲白能夠考過!
此等大事,可不就能讓她十分高興嗎!這往後出了門,跟誰家夫人談起孩子,她也得提起陳先生曾誇讚過她的兒子!
這麽長時間,顧洲白都沒怎麽出門遊玩過,成天除了聽係統念念叨叨,就是讀書讀書。
猛地一休息,倒是有些不知道做什麽了。
以往他讀書,想要參加科考,純粹是因為他必須得把張宏清打的翻不過身來,要是讓他和原定的軌跡那樣,豈不是自己一家子都得人頭落地,這怎麽行?!他絕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沒有了他的幫助,張宏清現在不知道靠著什麽法子,最終還是去參加了那個遊園會。
與原定的軌跡不相同的是,這迴張宏清沒有了人人稱頌的好名聲,反而因為一心要參加這個遊園會,使得在書院裏他的名聲悄無聲息的換了個方向。
說起這件事,顧洲白頭一迴在外頭聽見這話,還特意問了曲文之,以為是他看不慣張宏清裝模作樣,這才散開了這個消息。不過在得到否定的答案之後,兩人都不約而同的笑了起來,紛紛感嘆張宏清多行不義必自斃。
迴過神來,顧洲白得意極了,要不是他應了張宏清的邀約,讓人不經意間聽到了消息傳播出去,張宏清現在恐怕還是眾人眼裏那個好形象。
有了這麽一出,他是氣也出了,以往被坑的錢也迴來了一點。一想到自己讓張宏清吃了個啞巴虧,顧洲白就十分高興。
等他考上秀才舉人,張宏清那混蛋的秀才美名也就沒那麽有名了。
大慶可以出一個十二歲的秀才,這秀才的美名也可以傳播廣泛。但若是這個秀才永遠是秀才呢,或者說出了一個比這個秀才更加優秀的人才,那麽張宏清還會擁有這個美名嗎。
答案想都不用想,當然是不會的。因為大慶不是比誰能更早考上秀才,而是看誰考的更高更好。那秀才肯定是不能和未來狀元比的啊!
「我兒就是聰慧無比!娘覺得這狀元之名,隻要我兒聽陳先生的話好好讀書,也就是早晚的事情,你爹和你兩個兄長可沒這個本事,我們候府也就我洲白有讀書的天分!」李氏誇了一番,有些猶豫的提起了武安侯囑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