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之所以沒大鬧天宮,估計是佛門知道鳳舞陽不可能答應,讓孫悟空踩著天庭的臉麵樹立名聲,所以幹脆連提都沒提,直接去找希臘神係合作去了。
可是佛門以為這樣就可以避開天庭,就太天真了。廬山派建立了這麽多年,放出去幾百個外門弟子,當他們都是假的不成?
廬山派弟子個個都是精英,不但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而且在治國理政上也都才幹極高,這已經是南贍部洲公認的了。
因此,每當發現一個廬山派弟子,往往是各大勢力全都瘋搶。
至於搶不到就毀掉的事,自從第一批的四個外門弟子出事後,就再沒發生過。因為當初害了四個弟子的豪門全都被滅族了,其他人當然要引以為戒。
當然,廬山派也不是護犢子不講理的門派,隻要查明是本派弟子該死,那麽就算被人殺了,也不會遭到報複。
而且,要是外門弟子作惡多端還沒人能管,廬山派也不介意派出內門弟子清理門戶。
所以,一直以來廬山派都名聲很好,弟子也很受歡迎。
到了唐朝建立後,廬山派弟子在朝中任職的也有好幾個,對朝政還是有相當的影響力的。李世民要派人去西天取經,這些弟子就可以趁機做文章了。
不過這些弟子也不會全都統一持相同的意見,那樣就顯得太刻意了,好像商量過了似的。他們有的是無所謂,有的強烈反對,有的勸李世民對宗教要謹慎應對,有的則單純的反對朝廷支持宗教活動。但不管哪一種意見,都沒有支持佛教的。
廬山派弟子和他們的盟友反對派人取經,當然也就有大臣支持取經的。佛門既然在這個時間點發動取經事宜,當然是做了充足的準備的,不可能沒有大臣支持。
大臣們分成兩派爭議不下,李世民也有點拿不定主意,事情就拖了下來。
這是佛門不願意看到的,立即啟動了備用手段,竟然讓向來不幹涉朝政的公孫皇後向李世民進言,希望能派人去取經。
公孫皇後在李世民的心目中地位極高,她一說話,李世民心中的天平立即有了明顯的傾向。於是取經計劃立即啟動,開始尋找取經人。
陸曉風早就知道不太可能阻止取經,所以早就做了準備,在選擇取經人的時候,推薦了不少人選,進行魚目混珠。
原本李世民是想舉行一個法會,召集各路大德高僧們講法,然後從中選出一個。
可是和廬山派弟子親近的大臣們一同反對,認為朝廷出錢舉行法會,就是明確支持佛教的信號,這是很不好的。所以,就算要挑選取經人,也要暗中選擇,不宜大張旗鼓。
這迴李世民倒是沒反駁,大唐初建,確實各方麵都捉襟見肘,能省點錢就省一點,這是沒錯的。
至於如何暗中選擇,那也簡單。大唐有自己的情報部門,摸清楚有哪些適合去取經的僧人,還是很容易的。
挑選取經人的條件很簡單,一是要在佛法上有足夠的造詣,二是要身體強健,否則到不了西天,三是要有取經的意願,同時要經得起誘惑,要膽大心細,否則一路上的艱難險阻、榮華富貴,乃至西天的極樂世界,都會讓他半途而廢。
佛教弟子在修心上很有一套,隻要是真正的佛門弟子,心性都不會差,所以最後一條有很多符合條件的。
關鍵是前兩條,要想在佛法上有足夠的造詣,往往需要長年累月的修持。等有了足夠的造詣,也就年齡不小了,身體也跟不上了。
但世間往往有不少天才,年紀輕輕就對佛法有了極深的領悟。大唐情報部門迴報上來的人選,居然足足有十幾個之多!
李世民本想自己挑一個就算了,可廬山派弟子豈能不插手?強烈要求參與討論。李世民也沒有非要乾綱獨斷的意思,既然有人願意幫忙給意見,那就討論吧。
結果當看到玄奘的資料時,就有人提出疑問了。這個玄奘的父親是狀元陳光蕊,母親是殷開山的女兒殷溫嬌,在陳光蕊上任的時候被強盜所劫,那強盜代替陳光蕊當了江州之首。問題來了,區區一個強盜,如何代替狀元郎當官的?又如何在江州當了十八年的官,卻從來沒有調動過?既沒有升遷,也沒有貶斥,這可能嗎?
自從秦朝統一天下,將分封製改為郡縣製之後,對官員在某個地方當官的年限,就有了清晰的規定,絕對不能超過多少年。
這是為了防止官員在當地培植勢力造反,必須在幾年之後就調個地方。
這個規矩在三國之後最混亂的那些年,也始終沒變過,憑什麽到了一個冒名頂替的強盜這裏就變了呢?這裏麵有什麽貓膩?
作為大唐的皇帝,最忌諱的就是有人可能造反,所以一聽說有這種事發生,一下子被觸動了敏感神經,立即大怒下令,一定要徹查到底!
既然要徹查玄奘父親的事,他就不適合代表唐朝去取經了。就算這事和玄奘沒關係,也不能讓他脫離視線,關鍵時候說不定能派上用場。
何況玄奘也不是無可替代的,還有不少佛門的青年才俊,從這些人當中選一個,一點都不為難。
然而事情就是這麽奇怪,李世民本來已經選中一個合適的人,可是就在這個時候,佛門自己舉辦了一次法會,玄奘在法會上講法時,竟然得到菩薩的欣賞,賜下錦瀾袈裟和九環錫杖。玄奘一下子聲勢大振,成為佛門領袖之一。
陸曉風也不得不佩服,佛門為了讓玄奘被選中,真是費了不少工夫。
不過他這番布置也不是沒有成果,至少菩薩沒有機會在李世民麵前顯露真身了。
這對佛門來說是不小的損失,要知道天條有規定,在沒有命令的情況下,不得在凡人麵前顯聖。菩薩隻有在這種時候才能堂而皇之的在人前顯顯手段,收攏一波信仰。結果卻被陸曉風攪黃了,連佛門的法會都無法在長安舉行。
盡管李世民沒能親眼看到菩薩的本相,可在聽說了這件事之後,心中的天平再次傾向了玄奘。連菩薩都選了他,還能派別人去取經嗎?
既然無法阻止玄奘成為取經人,陸曉風立即再換一招,讓人給李世民送來一件飛梭。
這東西在天庭是人人都有的代步工具,可是在凡間就是難得的寶物了。隻要有少許法力,就能輕鬆駕馭飛梭,每天能飛數萬裏,兩三天就能到達西天。
然而當李世民將飛梭賜給玄奘時,玄奘竟然說不要。取經的路上要全程步行,這才能顯出取經的誠意。別說飛梭了,連火車都不坐。
可是佛門以為這樣就可以避開天庭,就太天真了。廬山派建立了這麽多年,放出去幾百個外門弟子,當他們都是假的不成?
廬山派弟子個個都是精英,不但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而且在治國理政上也都才幹極高,這已經是南贍部洲公認的了。
因此,每當發現一個廬山派弟子,往往是各大勢力全都瘋搶。
至於搶不到就毀掉的事,自從第一批的四個外門弟子出事後,就再沒發生過。因為當初害了四個弟子的豪門全都被滅族了,其他人當然要引以為戒。
當然,廬山派也不是護犢子不講理的門派,隻要查明是本派弟子該死,那麽就算被人殺了,也不會遭到報複。
而且,要是外門弟子作惡多端還沒人能管,廬山派也不介意派出內門弟子清理門戶。
所以,一直以來廬山派都名聲很好,弟子也很受歡迎。
到了唐朝建立後,廬山派弟子在朝中任職的也有好幾個,對朝政還是有相當的影響力的。李世民要派人去西天取經,這些弟子就可以趁機做文章了。
不過這些弟子也不會全都統一持相同的意見,那樣就顯得太刻意了,好像商量過了似的。他們有的是無所謂,有的強烈反對,有的勸李世民對宗教要謹慎應對,有的則單純的反對朝廷支持宗教活動。但不管哪一種意見,都沒有支持佛教的。
廬山派弟子和他們的盟友反對派人取經,當然也就有大臣支持取經的。佛門既然在這個時間點發動取經事宜,當然是做了充足的準備的,不可能沒有大臣支持。
大臣們分成兩派爭議不下,李世民也有點拿不定主意,事情就拖了下來。
這是佛門不願意看到的,立即啟動了備用手段,竟然讓向來不幹涉朝政的公孫皇後向李世民進言,希望能派人去取經。
公孫皇後在李世民的心目中地位極高,她一說話,李世民心中的天平立即有了明顯的傾向。於是取經計劃立即啟動,開始尋找取經人。
陸曉風早就知道不太可能阻止取經,所以早就做了準備,在選擇取經人的時候,推薦了不少人選,進行魚目混珠。
原本李世民是想舉行一個法會,召集各路大德高僧們講法,然後從中選出一個。
可是和廬山派弟子親近的大臣們一同反對,認為朝廷出錢舉行法會,就是明確支持佛教的信號,這是很不好的。所以,就算要挑選取經人,也要暗中選擇,不宜大張旗鼓。
這迴李世民倒是沒反駁,大唐初建,確實各方麵都捉襟見肘,能省點錢就省一點,這是沒錯的。
至於如何暗中選擇,那也簡單。大唐有自己的情報部門,摸清楚有哪些適合去取經的僧人,還是很容易的。
挑選取經人的條件很簡單,一是要在佛法上有足夠的造詣,二是要身體強健,否則到不了西天,三是要有取經的意願,同時要經得起誘惑,要膽大心細,否則一路上的艱難險阻、榮華富貴,乃至西天的極樂世界,都會讓他半途而廢。
佛教弟子在修心上很有一套,隻要是真正的佛門弟子,心性都不會差,所以最後一條有很多符合條件的。
關鍵是前兩條,要想在佛法上有足夠的造詣,往往需要長年累月的修持。等有了足夠的造詣,也就年齡不小了,身體也跟不上了。
但世間往往有不少天才,年紀輕輕就對佛法有了極深的領悟。大唐情報部門迴報上來的人選,居然足足有十幾個之多!
李世民本想自己挑一個就算了,可廬山派弟子豈能不插手?強烈要求參與討論。李世民也沒有非要乾綱獨斷的意思,既然有人願意幫忙給意見,那就討論吧。
結果當看到玄奘的資料時,就有人提出疑問了。這個玄奘的父親是狀元陳光蕊,母親是殷開山的女兒殷溫嬌,在陳光蕊上任的時候被強盜所劫,那強盜代替陳光蕊當了江州之首。問題來了,區區一個強盜,如何代替狀元郎當官的?又如何在江州當了十八年的官,卻從來沒有調動過?既沒有升遷,也沒有貶斥,這可能嗎?
自從秦朝統一天下,將分封製改為郡縣製之後,對官員在某個地方當官的年限,就有了清晰的規定,絕對不能超過多少年。
這是為了防止官員在當地培植勢力造反,必須在幾年之後就調個地方。
這個規矩在三國之後最混亂的那些年,也始終沒變過,憑什麽到了一個冒名頂替的強盜這裏就變了呢?這裏麵有什麽貓膩?
作為大唐的皇帝,最忌諱的就是有人可能造反,所以一聽說有這種事發生,一下子被觸動了敏感神經,立即大怒下令,一定要徹查到底!
既然要徹查玄奘父親的事,他就不適合代表唐朝去取經了。就算這事和玄奘沒關係,也不能讓他脫離視線,關鍵時候說不定能派上用場。
何況玄奘也不是無可替代的,還有不少佛門的青年才俊,從這些人當中選一個,一點都不為難。
然而事情就是這麽奇怪,李世民本來已經選中一個合適的人,可是就在這個時候,佛門自己舉辦了一次法會,玄奘在法會上講法時,竟然得到菩薩的欣賞,賜下錦瀾袈裟和九環錫杖。玄奘一下子聲勢大振,成為佛門領袖之一。
陸曉風也不得不佩服,佛門為了讓玄奘被選中,真是費了不少工夫。
不過他這番布置也不是沒有成果,至少菩薩沒有機會在李世民麵前顯露真身了。
這對佛門來說是不小的損失,要知道天條有規定,在沒有命令的情況下,不得在凡人麵前顯聖。菩薩隻有在這種時候才能堂而皇之的在人前顯顯手段,收攏一波信仰。結果卻被陸曉風攪黃了,連佛門的法會都無法在長安舉行。
盡管李世民沒能親眼看到菩薩的本相,可在聽說了這件事之後,心中的天平再次傾向了玄奘。連菩薩都選了他,還能派別人去取經嗎?
既然無法阻止玄奘成為取經人,陸曉風立即再換一招,讓人給李世民送來一件飛梭。
這東西在天庭是人人都有的代步工具,可是在凡間就是難得的寶物了。隻要有少許法力,就能輕鬆駕馭飛梭,每天能飛數萬裏,兩三天就能到達西天。
然而當李世民將飛梭賜給玄奘時,玄奘竟然說不要。取經的路上要全程步行,這才能顯出取經的誠意。別說飛梭了,連火車都不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