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換成別人詢問,留安麵不改色就能撒了十個八個謊,然而麵對鬱笙,他支支吾吾,不知如何作答,正在這時,門外院裏又響起腳步聲,乃是幾個少年孩童。
「笙姐,是你的學生來了啊?」留安忙忙道,「我真的不知道什麽,我不打擾你教書了,我先走了。」
鬱笙無奈嘆氣道:「你等一等。」
留安停下步來,還垂著頭。
鬱笙返身從裏屋裏提了兩壇酒出來,再走到留安麵前,將這兩壇酒連同一枚豌豆大小的葫蘆都遞給了他,道:「喏,快要過年了,這是我釀的椒柏酒,你拿去和大家一起喝吧。」頓了頓,又伸手給留安拍了拍身上的灰塵,道:「不管你們在做什麽,都好好照顧自己吧,今年除夕,別忘了也來家裏守歲。」
這些年鬱箏結識的朋友們,大多也像她一樣,家中人丁稀少,有的甚至沒有任何親人。自從他們因為鬱箏而又認識了鬱笙,鬱笙待他們便像待親弟妹一般,怎麽照顧鬱箏,就怎麽照顧他們,逢年過節,都會給他們送些東西。
對於留安等人而言,鬱笙不但像是姐姐,甚至更像是母親。
盡管,她比他們大不了多少歲。
留安努力點點頭,笑道:「多謝笙姐!不過這個……」他低頭看了看手裏的小葫蘆,驚道:「這是真的『草裏金』啊?這可挺貴重的,我不能要。」
鬱笙道:「這本來也是不給你的,如果你真能見到小箏,就替我給她吧。」
原來國朝每逢年尾年首節令,女子總愛戴些鬧蛾之類的頭飾,而富貴人家的姑娘則更喜歡戴一種名曰「草裏金」的小葫蘆,此物二枚便值二三兩銀子,不是一個小數,鬱箏還年幼之際,對此物甚是眼饞,卻知道姐姐闖蕩江湖處處需要用錢,因此不敢提出要買。
如今鬱箏長大成人,鬱笙卻閑在家裏,某日出門上街看到某間首飾鋪子裏有賣草裏金的,想起妹妹小時候喜歡,便攢夠了銀子,這才買下一枚。
留安應道:「好……」
待留安也辭了鬱笙,離去以後,那幾個乖乖坐在一旁的孩子才起身圍住了他們的先生,七嘴八舌地說話,有的想向鬱笙請教書卷上的道理,有的想向鬱笙請教劍法裏的招式。鬱箏給他們送了一些自己做的臘藥與果子,思緒卻好像飛遠了,並未認真聽他們在問些什麽。
那幾個孩子住了口,問道:「先生,你怎麽好像不太開心?是剛才那位哥哥惹著你了嗎?」
鬱笙微笑道:「他沒有惹我,我隻是總覺得他有事瞞著我。」
如今和這幾個孩子的相處,讓鬱笙感覺遠遠和其他江湖朋友相處要輕鬆愉快得多,是以有些她不想說給別人的話,倒願意傾訴給這幾個孩子聽。
幾個孩子聽罷眼珠轉了轉,互相瞧了瞧,忽有人道:「他是不是和小箏姐姐見麵,我們跟去瞧瞧不就知道了。」
鬱笙笑道:「你們怎麽跟著去?」
那孩子道:「先生不是教過我們輕功嗎?我們還一直沒有好好使過,這迴就用先生教我們的輕功試一試。」
鬱笙更覺好笑,道:「你們的輕功才練了多久?怎麽可能不被他發現?」
那孩子嘟了嘟嘴,和身旁夥伴們嘀咕了幾句,便道先生這會兒既然心煩,他們就不再打擾,明日再來向先生請教文學武功。
鬱笙哪能不了解他們,曉得一定他們聽了自己剛才的話不服氣,悄悄跟蹤留安去了。但鬱笙沒把這當一迴事,反正留安脾氣極好,發現了他們,也絕不會朝小孩子發火的。
鬱家的小院又恢復了寧靜。
而與此同時,危蘭與方靈輕已到了觀樂樓附近的日出客棧。
原來昨夜危蘭與方靈輕在如玉山莊歇息之時,接到藺遠照與江濯雪的一封信,信中說希望她們明日能來一趟,有要事和她們相談。是以今日危蘭與方靈輕給鬱笙治完了傷,便徑直前去見藺江二人。
這段時日,藺遠照與江濯雪也相當忙碌。
自從那天危蘭拜託她寫一本新的會盟記,她聽完了原因理由,無法拒絕,幹脆同時寫起了兩本傳奇,每日備好筆墨,對哪本先有感覺便先寫哪本。
要寫好《會盟記》,除了須得文采斐然之外,更定要熟知江湖武林的各種人與事。而江濯雪以往也不是沒有寫過江湖戲,為此她幾乎踏遍了江湖路,大江南北到處採風,自然最是熟知這些武林掌故,突然想到或許能幫危蘭一個忙。
於是由她迴憶搜集,藺遠照打下手整理,很快整理出一份名單來,在今日交給了危蘭。
危蘭疑問道:「這是什麽?」
江濯雪道:「這些人,都是江湖裏最擅長使蜻蜓鏢暗器的。」
藺遠照道:「之前留騁奉本盟之命剿滅紫電幫,卻殺了一直在暗中以蜻蜓鏢相助他的恩人。這樁案子雖已破獲,留騁卻狡辯他殺的那人明明是紫電幫的三當家柏承,卻自稱是俠道盟弟子,可他又從沒聽說過俠道盟有哪位的名字叫做柏承,覺得對方行事詭異,擔心對方會是欲趁機混進俠道盟的惡人,所以才下了殺手。你向眾人保證,會在明年春天之前,查出這個柏承的來歷,令留騁認罪,現在離明年已經不遠了。」
危蘭笑道:「多謝藺師兄和江師姐幫我記著這事。最近要忙的實在太多,輕輕前兩天還說要幫去查這事,也還沒來得及。」
「笙姐,是你的學生來了啊?」留安忙忙道,「我真的不知道什麽,我不打擾你教書了,我先走了。」
鬱笙無奈嘆氣道:「你等一等。」
留安停下步來,還垂著頭。
鬱笙返身從裏屋裏提了兩壇酒出來,再走到留安麵前,將這兩壇酒連同一枚豌豆大小的葫蘆都遞給了他,道:「喏,快要過年了,這是我釀的椒柏酒,你拿去和大家一起喝吧。」頓了頓,又伸手給留安拍了拍身上的灰塵,道:「不管你們在做什麽,都好好照顧自己吧,今年除夕,別忘了也來家裏守歲。」
這些年鬱箏結識的朋友們,大多也像她一樣,家中人丁稀少,有的甚至沒有任何親人。自從他們因為鬱箏而又認識了鬱笙,鬱笙待他們便像待親弟妹一般,怎麽照顧鬱箏,就怎麽照顧他們,逢年過節,都會給他們送些東西。
對於留安等人而言,鬱笙不但像是姐姐,甚至更像是母親。
盡管,她比他們大不了多少歲。
留安努力點點頭,笑道:「多謝笙姐!不過這個……」他低頭看了看手裏的小葫蘆,驚道:「這是真的『草裏金』啊?這可挺貴重的,我不能要。」
鬱笙道:「這本來也是不給你的,如果你真能見到小箏,就替我給她吧。」
原來國朝每逢年尾年首節令,女子總愛戴些鬧蛾之類的頭飾,而富貴人家的姑娘則更喜歡戴一種名曰「草裏金」的小葫蘆,此物二枚便值二三兩銀子,不是一個小數,鬱箏還年幼之際,對此物甚是眼饞,卻知道姐姐闖蕩江湖處處需要用錢,因此不敢提出要買。
如今鬱箏長大成人,鬱笙卻閑在家裏,某日出門上街看到某間首飾鋪子裏有賣草裏金的,想起妹妹小時候喜歡,便攢夠了銀子,這才買下一枚。
留安應道:「好……」
待留安也辭了鬱笙,離去以後,那幾個乖乖坐在一旁的孩子才起身圍住了他們的先生,七嘴八舌地說話,有的想向鬱笙請教書卷上的道理,有的想向鬱笙請教劍法裏的招式。鬱箏給他們送了一些自己做的臘藥與果子,思緒卻好像飛遠了,並未認真聽他們在問些什麽。
那幾個孩子住了口,問道:「先生,你怎麽好像不太開心?是剛才那位哥哥惹著你了嗎?」
鬱笙微笑道:「他沒有惹我,我隻是總覺得他有事瞞著我。」
如今和這幾個孩子的相處,讓鬱笙感覺遠遠和其他江湖朋友相處要輕鬆愉快得多,是以有些她不想說給別人的話,倒願意傾訴給這幾個孩子聽。
幾個孩子聽罷眼珠轉了轉,互相瞧了瞧,忽有人道:「他是不是和小箏姐姐見麵,我們跟去瞧瞧不就知道了。」
鬱笙笑道:「你們怎麽跟著去?」
那孩子道:「先生不是教過我們輕功嗎?我們還一直沒有好好使過,這迴就用先生教我們的輕功試一試。」
鬱笙更覺好笑,道:「你們的輕功才練了多久?怎麽可能不被他發現?」
那孩子嘟了嘟嘴,和身旁夥伴們嘀咕了幾句,便道先生這會兒既然心煩,他們就不再打擾,明日再來向先生請教文學武功。
鬱笙哪能不了解他們,曉得一定他們聽了自己剛才的話不服氣,悄悄跟蹤留安去了。但鬱笙沒把這當一迴事,反正留安脾氣極好,發現了他們,也絕不會朝小孩子發火的。
鬱家的小院又恢復了寧靜。
而與此同時,危蘭與方靈輕已到了觀樂樓附近的日出客棧。
原來昨夜危蘭與方靈輕在如玉山莊歇息之時,接到藺遠照與江濯雪的一封信,信中說希望她們明日能來一趟,有要事和她們相談。是以今日危蘭與方靈輕給鬱笙治完了傷,便徑直前去見藺江二人。
這段時日,藺遠照與江濯雪也相當忙碌。
自從那天危蘭拜託她寫一本新的會盟記,她聽完了原因理由,無法拒絕,幹脆同時寫起了兩本傳奇,每日備好筆墨,對哪本先有感覺便先寫哪本。
要寫好《會盟記》,除了須得文采斐然之外,更定要熟知江湖武林的各種人與事。而江濯雪以往也不是沒有寫過江湖戲,為此她幾乎踏遍了江湖路,大江南北到處採風,自然最是熟知這些武林掌故,突然想到或許能幫危蘭一個忙。
於是由她迴憶搜集,藺遠照打下手整理,很快整理出一份名單來,在今日交給了危蘭。
危蘭疑問道:「這是什麽?」
江濯雪道:「這些人,都是江湖裏最擅長使蜻蜓鏢暗器的。」
藺遠照道:「之前留騁奉本盟之命剿滅紫電幫,卻殺了一直在暗中以蜻蜓鏢相助他的恩人。這樁案子雖已破獲,留騁卻狡辯他殺的那人明明是紫電幫的三當家柏承,卻自稱是俠道盟弟子,可他又從沒聽說過俠道盟有哪位的名字叫做柏承,覺得對方行事詭異,擔心對方會是欲趁機混進俠道盟的惡人,所以才下了殺手。你向眾人保證,會在明年春天之前,查出這個柏承的來歷,令留騁認罪,現在離明年已經不遠了。」
危蘭笑道:「多謝藺師兄和江師姐幫我記著這事。最近要忙的實在太多,輕輕前兩天還說要幫去查這事,也還沒來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