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兒,危蘭遂停了停,不再繼續說下去,也不提當時她所聽到的那群孩子的對話。
因此,鬱笙完全可以否認,教那幾個孩子武功的師父並不是自己。
她在極短暫的慌張之後,卻很是平靜,很是坦然地承認道:「對,我不但是他們的先生,也算是他們的師父。他們的武功,是我教的。」
危蘭道:「他們所學武功乃是如玉山莊的『金刀玉劍』,笙姑娘應該知道,將自家門派的武學私傳給外人,是重罪吧?」
鬱笙笑道:「我當然知道,所以當我決定教他們武功的那一刻起,我就已經做好了接受懲罰的準備。不過……」她緩緩低下頭,靜了一會兒,漸漸又收斂了臉上的笑意,語氣裏帶了點哀求的意思,道:「不過那幾個孩子都還小,他們不懂太多的江湖規矩,他們是無辜的。我希望危堂主不要懲罰他們。」
危蘭道:「現在究竟如何處置此事,我還不能下決定,更不能向你保證。因為此事的來龍去脈,我並不清楚。我想了解,你第一次教他們武功是在何時,原因又是什麽?」
危蘭的要求十分合理。
作為烈文堂的堂主,她本來也有權力了解這件事。
鬱笙不禁思索了良久,忽然站起身來,走到了窗邊,透過窗戶的綠紗去看院裏的情景,隻能隱隱約約看見幾株鬆柏的影子,而鬱箏此時還守在院門口,離這間房太遠,她是完全看不清的。
她當然也就不會知道,適才前來準備聽她講學的百姓們早已都被鬱箏給打發走了,然而這會兒又有一名新的客人——觀樂樓的小夥計吳西,或者說如玉山莊的旁係子弟鬱西——恰巧也在今天前來她的住所拜訪,正在和鬱箏說話。
鬱笙看不見鬱箏的身影,放下心來,終於迴身麵對危蘭和方靈輕,道:「我告訴你們緣由,但我不希望你們把這件事告訴給小箏。」
方靈輕道:「為什麽?」
鬱笙道:「總之你們先答應我,可以嗎?」
危蘭與方靈輕再次彼此對看了一眼,頷首道:「好吧,你先說。」
鬱笙嘆道:「我和小箏的老家本在徐州,但兩年前,小箏說如玉山莊的總舵就在揚州,或許揚州的江湖神醫能多一些,便讓我與她一起搬家到了揚州,從此我就在住在了揚州,住在了這間小院裏,辦了一個學堂。這兒附近來跟我讀書的百姓基本都知道我是如玉山莊的人,所以有不少孩子對江湖武林特別感興趣的,就想讓我教他們武功。一開始,我自然沒有答應,我明白這有違本莊的規矩,也有違江湖規矩。況且……真想要學武,最重要的不是武學天賦,而是人品道德。」
最後一句話,危蘭與方靈輕均很是贊同。
方靈輕道:「那幾個孩子的人品道德在你看來,是好還是不好呢?」
鬱笙道:「那時候我和他們的接觸還不多,雖覺得他們品行不錯,但還不敢下斷言。我告訴他們,若真想學武,不如找個武館。他們卻垂下頭告訴我,他們家中貧寒,實在沒有銀子進武館,他們的父親也絕不會答應,就連他們到我這兒學文,也是因為我收的束脩極少,而且我畢竟是如玉山莊的子弟,他們的長輩也不敢有所置喙。」
方靈輕聽到末句有些疑惑,道:「難道你若不是如玉山莊的人,他們的長輩就不願意他們到你這兒學文了嗎?
鬱笙道:「他們皆非書香門第出身,在他們的長輩看來,男兒不如早早去做工,女兒不如早早去嫁人,都要比學文習武劃得來。」
方靈輕蹙眉道:「我明白了。你不會因為同情他們,才教他們武功的吧。」
鬱笙搖搖頭,道:「我確實憐惜他們,可是那時候,我還不敢有違本莊規矩。直到那天……是一年多前的事情了,那陣子小箏又出了遠門,隻有我一個人在家,那天傍晚,那幾個孩子帶著書卷前來找我,向我請教書上的幾個典故,我與他們聊到天黑,忽聽到院裏有些動靜,走出屋子一瞧,發現院裏站了一名刀客,竟是我的仇家。」
危蘭道:「你的仇家?」
鬱笙道:「從前我的武功還在之時,常常行走江湖,某次遇到一名賊人作惡,我就剁了他的胳膊,他自然將我當做仇人。」
方靈輕道:「可你都失去武功好幾年了,他怎麽等了那麽久才來找你報仇?」
鬱笙道:「我當初砍的是他的右臂,所以他歸隱山林練了好幾年才將左手刀練好,再入江湖打聽我的消息,才知道原來我的武功已經全,遂欲來取我性命。我當時心裏著急,他真殺了我也就罷了,如果連累了那幾個孩子該如何是好,就想著與他拖延時間,讓那幾個孩子悄悄溜走,誰知他們知道那名刀客是來殺我之後,便死活要與我待在一起。」
盡管已經猜出來這幾個孩子可能會有的反應,但果真聽到鬱笙肯定了她們的猜測,危蘭和方靈輕還是不禁在心裏贊了一聲:
——小小年紀,竟能有這般勇氣,著實非同尋常。
然而隨即,危蘭不知想到了什麽,又輕聲嘆了一口氣。
鬱笙道:「危堂主怎麽了。」
危蘭淡淡笑道:「笙姑娘剛才說,真想要學武,最重要的不是武學天賦,而是人品道德。所以我想,這幾個孩子確是學武的料子。」
比俠道聯合盟中許多自命正義的俠客更適合學武。
因此,鬱笙完全可以否認,教那幾個孩子武功的師父並不是自己。
她在極短暫的慌張之後,卻很是平靜,很是坦然地承認道:「對,我不但是他們的先生,也算是他們的師父。他們的武功,是我教的。」
危蘭道:「他們所學武功乃是如玉山莊的『金刀玉劍』,笙姑娘應該知道,將自家門派的武學私傳給外人,是重罪吧?」
鬱笙笑道:「我當然知道,所以當我決定教他們武功的那一刻起,我就已經做好了接受懲罰的準備。不過……」她緩緩低下頭,靜了一會兒,漸漸又收斂了臉上的笑意,語氣裏帶了點哀求的意思,道:「不過那幾個孩子都還小,他們不懂太多的江湖規矩,他們是無辜的。我希望危堂主不要懲罰他們。」
危蘭道:「現在究竟如何處置此事,我還不能下決定,更不能向你保證。因為此事的來龍去脈,我並不清楚。我想了解,你第一次教他們武功是在何時,原因又是什麽?」
危蘭的要求十分合理。
作為烈文堂的堂主,她本來也有權力了解這件事。
鬱笙不禁思索了良久,忽然站起身來,走到了窗邊,透過窗戶的綠紗去看院裏的情景,隻能隱隱約約看見幾株鬆柏的影子,而鬱箏此時還守在院門口,離這間房太遠,她是完全看不清的。
她當然也就不會知道,適才前來準備聽她講學的百姓們早已都被鬱箏給打發走了,然而這會兒又有一名新的客人——觀樂樓的小夥計吳西,或者說如玉山莊的旁係子弟鬱西——恰巧也在今天前來她的住所拜訪,正在和鬱箏說話。
鬱笙看不見鬱箏的身影,放下心來,終於迴身麵對危蘭和方靈輕,道:「我告訴你們緣由,但我不希望你們把這件事告訴給小箏。」
方靈輕道:「為什麽?」
鬱笙道:「總之你們先答應我,可以嗎?」
危蘭與方靈輕再次彼此對看了一眼,頷首道:「好吧,你先說。」
鬱笙嘆道:「我和小箏的老家本在徐州,但兩年前,小箏說如玉山莊的總舵就在揚州,或許揚州的江湖神醫能多一些,便讓我與她一起搬家到了揚州,從此我就在住在了揚州,住在了這間小院裏,辦了一個學堂。這兒附近來跟我讀書的百姓基本都知道我是如玉山莊的人,所以有不少孩子對江湖武林特別感興趣的,就想讓我教他們武功。一開始,我自然沒有答應,我明白這有違本莊的規矩,也有違江湖規矩。況且……真想要學武,最重要的不是武學天賦,而是人品道德。」
最後一句話,危蘭與方靈輕均很是贊同。
方靈輕道:「那幾個孩子的人品道德在你看來,是好還是不好呢?」
鬱笙道:「那時候我和他們的接觸還不多,雖覺得他們品行不錯,但還不敢下斷言。我告訴他們,若真想學武,不如找個武館。他們卻垂下頭告訴我,他們家中貧寒,實在沒有銀子進武館,他們的父親也絕不會答應,就連他們到我這兒學文,也是因為我收的束脩極少,而且我畢竟是如玉山莊的子弟,他們的長輩也不敢有所置喙。」
方靈輕聽到末句有些疑惑,道:「難道你若不是如玉山莊的人,他們的長輩就不願意他們到你這兒學文了嗎?
鬱笙道:「他們皆非書香門第出身,在他們的長輩看來,男兒不如早早去做工,女兒不如早早去嫁人,都要比學文習武劃得來。」
方靈輕蹙眉道:「我明白了。你不會因為同情他們,才教他們武功的吧。」
鬱笙搖搖頭,道:「我確實憐惜他們,可是那時候,我還不敢有違本莊規矩。直到那天……是一年多前的事情了,那陣子小箏又出了遠門,隻有我一個人在家,那天傍晚,那幾個孩子帶著書卷前來找我,向我請教書上的幾個典故,我與他們聊到天黑,忽聽到院裏有些動靜,走出屋子一瞧,發現院裏站了一名刀客,竟是我的仇家。」
危蘭道:「你的仇家?」
鬱笙道:「從前我的武功還在之時,常常行走江湖,某次遇到一名賊人作惡,我就剁了他的胳膊,他自然將我當做仇人。」
方靈輕道:「可你都失去武功好幾年了,他怎麽等了那麽久才來找你報仇?」
鬱笙道:「我當初砍的是他的右臂,所以他歸隱山林練了好幾年才將左手刀練好,再入江湖打聽我的消息,才知道原來我的武功已經全,遂欲來取我性命。我當時心裏著急,他真殺了我也就罷了,如果連累了那幾個孩子該如何是好,就想著與他拖延時間,讓那幾個孩子悄悄溜走,誰知他們知道那名刀客是來殺我之後,便死活要與我待在一起。」
盡管已經猜出來這幾個孩子可能會有的反應,但果真聽到鬱笙肯定了她們的猜測,危蘭和方靈輕還是不禁在心裏贊了一聲:
——小小年紀,竟能有這般勇氣,著實非同尋常。
然而隨即,危蘭不知想到了什麽,又輕聲嘆了一口氣。
鬱笙道:「危堂主怎麽了。」
危蘭淡淡笑道:「笙姑娘剛才說,真想要學武,最重要的不是武學天賦,而是人品道德。所以我想,這幾個孩子確是學武的料子。」
比俠道聯合盟中許多自命正義的俠客更適合學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