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娘的剛說完,她便看見玉佩上雕刻著龍紋,還明晃晃寫著『十三』二字。
陳知韻和阿娘都一瞬間臉色微變,如若她們沒有猜錯的話,繈褓裏的這位便是嘉平帝十三子。
「燦燦你快帶著孩子先走。」阿娘反應過來催促她道。
陳知韻將孩子塞給阿娘,「阿娘您帶著孩子先走吧,燦燦要去十裏外尋外祖父。」
「都別相互推脫了,趁著長公主還在宮中無暇顧及下麵的百官,趕緊一塊走,晚點就走不了。」阿爹也過來催促,陳家收拾了一大半值錢的東西帶走,搭上自家的商船逃離京城。
在京城的碼頭渡口上,有著許多一塊同他們逃亡的官員,裴家也是其中一員。
但凡還在京中不願留下來幫長公主做事的官員,紛紛選擇了逃離。
即將開船的渡口上,陳知韻一直在船上望著岸邊,卻遲遲見不到阿湛和阿兄的身影。方才她跟阿湛在陳府大門分別後,約定好一塊在渡口見的。可是即將開船了,阿湛遲遲沒來,阿兄也遲遲沒來。
船上渡口的風將她的衣裙吹起,她說:「阿娘,阿兄呢?他不和我們一塊走嗎?」
阿娘正抱著繈褓中嬰兒,腳下還有爛爛抱著她的小腿,正眼巴巴看著她。錢姨娘正清點著家中財產,沒有空管著爛爛。
船已經有緩緩離岸的趨勢,阿娘的目光落在岸上,看著身著紅色官服騎在馬上的少年郎,緩緩道:「你兄長和裴公子都不同我們一塊走,他們有他們要走的路。」
陳知韻順著阿娘的視線看去,岸上英俊的公子正目不轉睛地看著她。
船已經駛出岸邊了,船帆被風吹動發出唿唿的聲音。
陳知韻看見阿湛輕啟唇,似乎聽見他在說:「燦燦,等我。」
明明隔了那麽遠,陳知韻卻好像聽見了他的聲音。
陳知韻打住了想要迴去尋他們二人的念頭,一直站在船頭與他相望,直到再也看不見他的身影。
她尊重阿湛和阿兄的決定,她會在邊疆等著他們歸來。
在船隻前往邊疆的途中,會在沿岸渡口停留。在陳知韻到達第一個渡口時,她聽到茶樓裏說書的人說:
「官家和太子死後,長公主繼位。當日京城十裏外出現拓跋部落軍隊,意圖趁皇室內亂攻打京城。已經死去的宋大將軍死而復生,一路與外敵交戰,這才沒讓拓跋一族奸計得逞,」
「有人說,宋大將軍並沒有復生,而是陰兵!宋大將軍一生愛國,國家有難,即使死了也帶著陰兵來拯救大周。」
在陳知韻到達第二個渡口時,她聽到茶樓裏說書的人說:
「今大周天下割據,因不滿女子登帝,各方勢力,自立為王。但最新傳來消息——宋大將軍真的沒死,打著清君側的名號,帶領自己的外孫陳大將軍一路追擊敵人,統一了不少各方勢力。」
有人問,「宋大將軍清什麽君側,現如今皇家隻留下長公主一人,其餘皇家血脈全被長公主誅殺。」
說書人道:「不,你錯了。裴將軍在以百人敵數千人的戰役中,曾在其中透露過風聲。先帝還有一子尚存人間,裴將軍打得就是清君側的名號。」
「這裴將軍是何人?」
說書人說到這裏就來勁了,聲情並茂道:「嘉平二十六年探花郎,聞喜裴氏前太傅嫡孫。現如今以一場以百殺千的戰役名聲大振,少年英雄,傳奇人物……」
在陳知韻到達第三個渡口時,她聽到茶樓裏說書的人說:
「現如今宋大將軍已經不親自下場了,如今坐陣宋家軍的是兩位小將軍……」
……
終於陳知韻抵達了邊疆,她在渡口看見了熟悉的身影,正在岸上興沖沖地朝她揮手。
那是陳小五。
船隻抵達渡口。
快一年未曾相見,記憶中的小五變了樣。
他黑了,也長高了許多,身上依舊保留著孩子氣,卻也漸漸透露出些成熟穩重的意味。
陳知韻笑著喊他:「小五。」
「燦燦!」陳小五的手揮舞地更起勁了,他咧著大白牙對身旁的父親道:「爹爹,那是孩子的妹妹!」
二伯父笑著摸了摸陳小五的頭,陳知韻抱著孩子從船上下來。
陳小五這才注意到陳知韻手上的孩子,驚恐又憤怒地問道:「燦燦哪位負心漢如此待你!我要去將他打成肉泥!」
陳小五一番話瞬間沖淡陳知韻久別重逢的喜悅,她無語地看了陳小五一眼,「誰跟你說這是我的孩子。」
「啊……」陳小五撓撓頭,「我就說裴哥哥的孩子怎麽會這麽醜,還以為遺傳了你。」
「陳!小!五!」陳知韻怒吼他的名字。
陳小五笑著打著哈哈,「別生氣,別生氣,這裏還有裴哥哥寄來給你的書信。你先頭在路上,裴哥哥隻好將書信寄往此處了。」
陳小五將幾封書信呈上,伸手替陳知韻接過孩子,嘴裏嘀咕著:「奇怪,那你是誰的孩子,長得一點也不像我們陳家人,沒有我們陳家人這般好看。」
陳知韻提醒道:「這可是先帝十三子。」
陳小五抱著孩子的手一僵,大聲嚷嚷著:「爹,快救我,我的手不會使喚了。」
作者有話說:
第118章
陳知韻在邊疆住下了。
她拆開這些時日阿湛給她寄過來的信:<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陳知韻和阿娘都一瞬間臉色微變,如若她們沒有猜錯的話,繈褓裏的這位便是嘉平帝十三子。
「燦燦你快帶著孩子先走。」阿娘反應過來催促她道。
陳知韻將孩子塞給阿娘,「阿娘您帶著孩子先走吧,燦燦要去十裏外尋外祖父。」
「都別相互推脫了,趁著長公主還在宮中無暇顧及下麵的百官,趕緊一塊走,晚點就走不了。」阿爹也過來催促,陳家收拾了一大半值錢的東西帶走,搭上自家的商船逃離京城。
在京城的碼頭渡口上,有著許多一塊同他們逃亡的官員,裴家也是其中一員。
但凡還在京中不願留下來幫長公主做事的官員,紛紛選擇了逃離。
即將開船的渡口上,陳知韻一直在船上望著岸邊,卻遲遲見不到阿湛和阿兄的身影。方才她跟阿湛在陳府大門分別後,約定好一塊在渡口見的。可是即將開船了,阿湛遲遲沒來,阿兄也遲遲沒來。
船上渡口的風將她的衣裙吹起,她說:「阿娘,阿兄呢?他不和我們一塊走嗎?」
阿娘正抱著繈褓中嬰兒,腳下還有爛爛抱著她的小腿,正眼巴巴看著她。錢姨娘正清點著家中財產,沒有空管著爛爛。
船已經有緩緩離岸的趨勢,阿娘的目光落在岸上,看著身著紅色官服騎在馬上的少年郎,緩緩道:「你兄長和裴公子都不同我們一塊走,他們有他們要走的路。」
陳知韻順著阿娘的視線看去,岸上英俊的公子正目不轉睛地看著她。
船已經駛出岸邊了,船帆被風吹動發出唿唿的聲音。
陳知韻看見阿湛輕啟唇,似乎聽見他在說:「燦燦,等我。」
明明隔了那麽遠,陳知韻卻好像聽見了他的聲音。
陳知韻打住了想要迴去尋他們二人的念頭,一直站在船頭與他相望,直到再也看不見他的身影。
她尊重阿湛和阿兄的決定,她會在邊疆等著他們歸來。
在船隻前往邊疆的途中,會在沿岸渡口停留。在陳知韻到達第一個渡口時,她聽到茶樓裏說書的人說:
「官家和太子死後,長公主繼位。當日京城十裏外出現拓跋部落軍隊,意圖趁皇室內亂攻打京城。已經死去的宋大將軍死而復生,一路與外敵交戰,這才沒讓拓跋一族奸計得逞,」
「有人說,宋大將軍並沒有復生,而是陰兵!宋大將軍一生愛國,國家有難,即使死了也帶著陰兵來拯救大周。」
在陳知韻到達第二個渡口時,她聽到茶樓裏說書的人說:
「今大周天下割據,因不滿女子登帝,各方勢力,自立為王。但最新傳來消息——宋大將軍真的沒死,打著清君側的名號,帶領自己的外孫陳大將軍一路追擊敵人,統一了不少各方勢力。」
有人問,「宋大將軍清什麽君側,現如今皇家隻留下長公主一人,其餘皇家血脈全被長公主誅殺。」
說書人道:「不,你錯了。裴將軍在以百人敵數千人的戰役中,曾在其中透露過風聲。先帝還有一子尚存人間,裴將軍打得就是清君側的名號。」
「這裴將軍是何人?」
說書人說到這裏就來勁了,聲情並茂道:「嘉平二十六年探花郎,聞喜裴氏前太傅嫡孫。現如今以一場以百殺千的戰役名聲大振,少年英雄,傳奇人物……」
在陳知韻到達第三個渡口時,她聽到茶樓裏說書的人說:
「現如今宋大將軍已經不親自下場了,如今坐陣宋家軍的是兩位小將軍……」
……
終於陳知韻抵達了邊疆,她在渡口看見了熟悉的身影,正在岸上興沖沖地朝她揮手。
那是陳小五。
船隻抵達渡口。
快一年未曾相見,記憶中的小五變了樣。
他黑了,也長高了許多,身上依舊保留著孩子氣,卻也漸漸透露出些成熟穩重的意味。
陳知韻笑著喊他:「小五。」
「燦燦!」陳小五的手揮舞地更起勁了,他咧著大白牙對身旁的父親道:「爹爹,那是孩子的妹妹!」
二伯父笑著摸了摸陳小五的頭,陳知韻抱著孩子從船上下來。
陳小五這才注意到陳知韻手上的孩子,驚恐又憤怒地問道:「燦燦哪位負心漢如此待你!我要去將他打成肉泥!」
陳小五一番話瞬間沖淡陳知韻久別重逢的喜悅,她無語地看了陳小五一眼,「誰跟你說這是我的孩子。」
「啊……」陳小五撓撓頭,「我就說裴哥哥的孩子怎麽會這麽醜,還以為遺傳了你。」
「陳!小!五!」陳知韻怒吼他的名字。
陳小五笑著打著哈哈,「別生氣,別生氣,這裏還有裴哥哥寄來給你的書信。你先頭在路上,裴哥哥隻好將書信寄往此處了。」
陳小五將幾封書信呈上,伸手替陳知韻接過孩子,嘴裏嘀咕著:「奇怪,那你是誰的孩子,長得一點也不像我們陳家人,沒有我們陳家人這般好看。」
陳知韻提醒道:「這可是先帝十三子。」
陳小五抱著孩子的手一僵,大聲嚷嚷著:「爹,快救我,我的手不會使喚了。」
作者有話說:
第118章
陳知韻在邊疆住下了。
她拆開這些時日阿湛給她寄過來的信:<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