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湛,你還記得我大婚那日,京城出現了許多會武的士兵。」她停頓了一下,深吸了一口氣,說著自己都無法置信的猜測,「兵從何而來,興許和這山洞有關。」
此話一落,兩人的心都懸跳了一下,不好的猜測占據了二人的全部心思。
「我會派幾個高手去那附近盯著。」裴南湛迅速想著對策,「明日入夜前,看看他們有沒有出來。」
陳知韻:「如若他們都沒出來呢?」
裴南湛眼底稍縱即逝地閃過一道凜然的殺氣,「明日上朝不論我有沒有絆倒七皇子貴妃一派,都要親自去弘福寺將裏麵的秘密揭露於日光之下。」
「阿湛,明日上朝你要做什麽。」陳知韻心中閃過一絲不好的預感。
裴南湛握緊手中的摺子,吐出這幾個毫無感情的詞:「逼官家,治罪。」
「這本冊子上上有著全禦史院,外加其餘二十四名官員聯名簽署,彈劾陽城一案,力主官家將罪魁禍首從重發落。」
作者有話說:
第112章
第二日裴南湛帶著這封聯名摺子上朝了。
在出裴府大門前他雙手持著笏板, 迴看著手持拐杖佇立在裴府大門前的裴太傅。
裴太傅朝他微微頷首,無聲讚許著他今日要做之事。
裴南湛端正身上的官帽,重新整理一下身上緋紅官服, 手持笏板深深朝自己祖父一躬。
上次陽城一案, 官家將他從地方官調迴京城, 從七品官員直升正五品官員。他如今是兵部郎中了,身上著的官服便是紅色。
挺拔清雋的身影深深一拜後,他便翻身上馬,直朝皇宮而去。在宮門處,他遇見了一樣身著紅色官服的陳逾瑾。二人相視一笑, 默契地並排走在一塊。
少年天資,一代佳話。
自科舉結束,短短三月餘的時間,他們的同窗還在翰林院, 而此二人已經官居五品。
他們的身後越來越多身著紅色、青色的官員跟在二人身後。另外一旁身著紫色官服的官員看著這些後生,心中不由甚為, 似乎看到了昔日的自己。
嘉平二十六年六月二十日, 有一道由全禦史院同二十四位官員聯名的摺子, 遞於官家。這道聯名摺子上的官員上至一品大臣, 下至六品官員, 皆將自身前程拋開, 隻為求一公道。
坐在龍椅上的官家, 盯著跪在殿內手持笏板身姿挺得板正的官員,龍顏微怒:「朕對此事已經下了定奪,怎麽, 眾位愛卿不滿意嗎?」
「這龍椅也給眾位愛卿坐好了, 屆時諸位愛卿想怎麽判就怎麽判。」
龍顏甚怒, 上朝的各位官員們紛紛跪下,不敢發出一語質疑官家。而先頭聯名上摺子的那群官員,依舊將腰板挺得筆直。
禦史中丞手持笏板朝官家一拜,「官家,事不過三……」
「陸愛卿。」嘉平帝出聲怒斥他,一雙渾濁的雙眸此刻卻如鷹般銳利:「你知道這裏是哪裏嗎!」
禦史中丞將頭頂官帽平穩摘下,絲毫不畏懼官家的威脅。人總有想要磨滅的過去,就連九五之尊也不例外。
「官家不想聽,臣便不說了。隻是臣從未忘記入仕初心,為百姓請命,為君王分憂,為國保太平。」禦史中丞雙手端著黑色官帽。
「今陽城一案,若臣不能為百姓請命,尋迴百姓失蹤的家人,不能為百姓發聲,將上頭啖人血肉的惡魔拉下詔獄,不能為君王分憂保太平,那國要臣何用!」他鉦鉦說道,「臣有愧,請官家收迴這官帽。」
禦史中丞說完,其餘聯名一塊上書的官員一道摘下頭上的官帽,雙手端正地捧在手上。
陳逾瑾和裴南湛的位置緊挨著,二人均雙手摘下了頭頂的烏紗帽。他們在朝中隻是一個五品官職,若非官家主動問話,在這裏他們無發言權。
上聯名摺子的法子,最初就是由這二人想出來的。
嘉平帝雙手緊握住金鑾殿上龍椅上的龍頭把手,看著底下烏泱泱的一群人,明白這群人是在逼他!
堂堂帝王,竟然有一日被臣子想逼做出抉擇。
上頭的嘉平帝抑製住心頭的怒氣,「既然如此,你們不想做這官了,自然有人想做。」
其餘沒有參與聯名彈劾的其餘官員,將身子低得更低了。而參與聯名彈劾七皇子的官員,均是一愣。他們從未意想到,官家竟然這麽快就做出這種決定,甚至連演都不願演一下。
禦史中丞言出必行,將手中的官帽平穩放在地上後。他雙手伏地,深深朝天子行一大禮,道:「臣——謝主隆恩。」
餘下的官員臉色難看,而禦史院的官員們像是早就商量好了一般,紛紛學著陸中丞將官帽放下,對當朝叩謝龍恩。
這是大周史上第一次整個禦史院集體請辭,龍椅上的嘉平帝麵上不似先前那般無所畏懼了。要是今日真的讓整個禦史院走了,他已經想到待他死後,後人怎麽評價他的了!
而嘉平帝從未想到還會有更糟糕的情況。
隻見禦史中有個身影依舊沒有將手上的官帽放下,他義正嚴詞的將禦史中丞沒有說完的話講完。
「陸禦史要說的話,下官替他說!」
裴南湛和陳逾瑾二人循聲望去,見著是範禦史不具皇權挺身而出。
「嘉平十六年官家已經護過孟家一次!今日還要徇私袒護孟家!」範大人無所畏懼的看著當朝天子,陸禦史趕緊製止他,「範大人慎言!」<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此話一落,兩人的心都懸跳了一下,不好的猜測占據了二人的全部心思。
「我會派幾個高手去那附近盯著。」裴南湛迅速想著對策,「明日入夜前,看看他們有沒有出來。」
陳知韻:「如若他們都沒出來呢?」
裴南湛眼底稍縱即逝地閃過一道凜然的殺氣,「明日上朝不論我有沒有絆倒七皇子貴妃一派,都要親自去弘福寺將裏麵的秘密揭露於日光之下。」
「阿湛,明日上朝你要做什麽。」陳知韻心中閃過一絲不好的預感。
裴南湛握緊手中的摺子,吐出這幾個毫無感情的詞:「逼官家,治罪。」
「這本冊子上上有著全禦史院,外加其餘二十四名官員聯名簽署,彈劾陽城一案,力主官家將罪魁禍首從重發落。」
作者有話說:
第112章
第二日裴南湛帶著這封聯名摺子上朝了。
在出裴府大門前他雙手持著笏板, 迴看著手持拐杖佇立在裴府大門前的裴太傅。
裴太傅朝他微微頷首,無聲讚許著他今日要做之事。
裴南湛端正身上的官帽,重新整理一下身上緋紅官服, 手持笏板深深朝自己祖父一躬。
上次陽城一案, 官家將他從地方官調迴京城, 從七品官員直升正五品官員。他如今是兵部郎中了,身上著的官服便是紅色。
挺拔清雋的身影深深一拜後,他便翻身上馬,直朝皇宮而去。在宮門處,他遇見了一樣身著紅色官服的陳逾瑾。二人相視一笑, 默契地並排走在一塊。
少年天資,一代佳話。
自科舉結束,短短三月餘的時間,他們的同窗還在翰林院, 而此二人已經官居五品。
他們的身後越來越多身著紅色、青色的官員跟在二人身後。另外一旁身著紫色官服的官員看著這些後生,心中不由甚為, 似乎看到了昔日的自己。
嘉平二十六年六月二十日, 有一道由全禦史院同二十四位官員聯名的摺子, 遞於官家。這道聯名摺子上的官員上至一品大臣, 下至六品官員, 皆將自身前程拋開, 隻為求一公道。
坐在龍椅上的官家, 盯著跪在殿內手持笏板身姿挺得板正的官員,龍顏微怒:「朕對此事已經下了定奪,怎麽, 眾位愛卿不滿意嗎?」
「這龍椅也給眾位愛卿坐好了, 屆時諸位愛卿想怎麽判就怎麽判。」
龍顏甚怒, 上朝的各位官員們紛紛跪下,不敢發出一語質疑官家。而先頭聯名上摺子的那群官員,依舊將腰板挺得筆直。
禦史中丞手持笏板朝官家一拜,「官家,事不過三……」
「陸愛卿。」嘉平帝出聲怒斥他,一雙渾濁的雙眸此刻卻如鷹般銳利:「你知道這裏是哪裏嗎!」
禦史中丞將頭頂官帽平穩摘下,絲毫不畏懼官家的威脅。人總有想要磨滅的過去,就連九五之尊也不例外。
「官家不想聽,臣便不說了。隻是臣從未忘記入仕初心,為百姓請命,為君王分憂,為國保太平。」禦史中丞雙手端著黑色官帽。
「今陽城一案,若臣不能為百姓請命,尋迴百姓失蹤的家人,不能為百姓發聲,將上頭啖人血肉的惡魔拉下詔獄,不能為君王分憂保太平,那國要臣何用!」他鉦鉦說道,「臣有愧,請官家收迴這官帽。」
禦史中丞說完,其餘聯名一塊上書的官員一道摘下頭上的官帽,雙手端正地捧在手上。
陳逾瑾和裴南湛的位置緊挨著,二人均雙手摘下了頭頂的烏紗帽。他們在朝中隻是一個五品官職,若非官家主動問話,在這裏他們無發言權。
上聯名摺子的法子,最初就是由這二人想出來的。
嘉平帝雙手緊握住金鑾殿上龍椅上的龍頭把手,看著底下烏泱泱的一群人,明白這群人是在逼他!
堂堂帝王,竟然有一日被臣子想逼做出抉擇。
上頭的嘉平帝抑製住心頭的怒氣,「既然如此,你們不想做這官了,自然有人想做。」
其餘沒有參與聯名彈劾的其餘官員,將身子低得更低了。而參與聯名彈劾七皇子的官員,均是一愣。他們從未意想到,官家竟然這麽快就做出這種決定,甚至連演都不願演一下。
禦史中丞言出必行,將手中的官帽平穩放在地上後。他雙手伏地,深深朝天子行一大禮,道:「臣——謝主隆恩。」
餘下的官員臉色難看,而禦史院的官員們像是早就商量好了一般,紛紛學著陸中丞將官帽放下,對當朝叩謝龍恩。
這是大周史上第一次整個禦史院集體請辭,龍椅上的嘉平帝麵上不似先前那般無所畏懼了。要是今日真的讓整個禦史院走了,他已經想到待他死後,後人怎麽評價他的了!
而嘉平帝從未想到還會有更糟糕的情況。
隻見禦史中有個身影依舊沒有將手上的官帽放下,他義正嚴詞的將禦史中丞沒有說完的話講完。
「陸禦史要說的話,下官替他說!」
裴南湛和陳逾瑾二人循聲望去,見著是範禦史不具皇權挺身而出。
「嘉平十六年官家已經護過孟家一次!今日還要徇私袒護孟家!」範大人無所畏懼的看著當朝天子,陸禦史趕緊製止他,「範大人慎言!」<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