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裴南湛走後,阿爹雙手揣在身後,略帶惋惜的說道:「太過出色的外貌,反而讓人忽略了他的實力。」


    官家原本屬意讓他的兒子陳逾瑾前往陽城的,誰知裴南湛出殿試成績後,便同官家表明了自請去陽城的心意。


    陳父心中對這個年輕人的評價又高上一層。


    這個後生的前途不會止步於此的。


    ——


    新科探花郎被外放至陽城磨鍊的消息,在官場和民間掀起了大動靜。有不少人揣測是官家厭惡了裴家,這才將他外放了。


    原因是新科探花郎不願娶官家的九公主,不將皇家的威嚴放在眼裏。甚至有人說這是裴家這種世家,在和皇權做對抗。


    但最多人接受的是第一個版本,裴探花不願娶公主,官家故意刁難他,將他外調外地。等他什麽時候想通了,再什麽時候調迴來。


    無論外麵的傳聞傳的多麽離譜,當事人都未做出迴應,因此大家就更加篤定這個猜測是正確的。


    等到裴南湛帶著文書從京城去陽城赴任之時,裴太傅和裴南湛的雙親都在渡口上為他送別。陳家也來了人,陳逾瑾來了。


    裴南湛未曾瞧見陳知韻的身影。


    臨近開船,裴南湛依舊沒有等來陳知韻。


    裴太傅是支持自己孫子的決定的,他始終記得宋家那老頭和他說過,陽城的事情解決了,他好友圓寂的死因也會真相大白。


    他就是有點怕,自己最引以為傲的嫡孫會折損在那地方。裴太傅一把年紀了,不僅得操心著國還得操心著自己的孫,外加已經過世好友的事情。


    此行危險重重,裴太傅隻能多叮囑自己的嫡孫遇到解決不了的事情別勉強。


    裴太傅最終還是特地提醒自己的嫡孫一句,「湛兒,別忘了你身後還有裴家為你做支柱。」


    「孫兒知曉。」裴南湛答。


    他朝自己的長輩行禮,「祖父、爹娘,湛兒去了。」


    裴父裴母不舍的看著裴南湛,裴南湛的身旁還站著麵色深沉的陳逾瑾。


    待裴南湛上船前,陳逾瑾說道:「有需要幫忙的地方,記得寫信給我。」


    裴南湛輕輕迴了一個好,踏上了甲板。


    船隻揚帆遠行,文墨和石頭站在裴南湛的身後。石頭和文墨小聲嘀咕,「為什麽不見陳六姑娘?」


    文墨說:「這麽多人看著,陳六姑娘出來送行多少與理不合。」這番話說完文墨自己都不信,他覺得陳六姑娘應該躲在某一處角落裏目送著自家公子。


    石頭點頭表示贊同文墨說的話。


    誰知船起航後,文墨和石頭就瞧見自家公子著急往船艙裏走去。他們二人隻好緊緊跟上,也不知自家公子這麽著急要去哪裏。


    裴南湛是去問船家要這船上人員的名單。


    船家自然是不會給裴南湛的,客客氣氣的和他打著來迴。船家知曉眼前這位主的身份,即使外放到他地做個七品官,那依舊是裴家子呀!


    裴南湛留心觀察著船家的反應,不為難船家了。


    他心中有數了。


    裴南湛溫和有禮的同船家說道:「船家托你替我帶句話給她,說既然跟來了,就不必躲著藏著了。」


    隨後裴南湛便迴船艙了。


    待用晚膳的時候,有小廝進來送飯。小廝將食盒放在桌子上,正準備離去。


    一直低頭沉迷於書中的裴南湛卻猝不及防的拉住小廝的手,頭也沒抬的說道:「燦燦,別走了,一塊留下來用晚膳吧。」


    扮做小廝的陳知韻眨了眨眼睫,好奇問道:「你怎麽知曉是我的。」


    裴南湛這才將手中的書放下,抬頭對上那一張熟悉的臉龐,道:「氣味。」


    陳知韻抬手聞了聞身上的味道,並沒有什麽不同。她靠上前也嗅了嗅裴南湛身上的味道,書卷氣中帶著一股紫檀木香。她知曉是他身上常年佩戴的紫檀木扇子散發出來的味道。


    因為她的靠近,裴南湛的身子僵了僵,語氣不自然的說道:「燦燦……」後麵的話他開不了口了。


    陳知韻以為他要趕她走,她搖著頭拒絕,「我好不容易說服了阿爹阿娘還有阿兄的,船都開了,你現在反悔也無用了。」


    「不要同我講什麽私奔不合情理,你我這種行為並不是私奔。官家小姐和世家公子做不出來私奔的事情,我很清楚並知曉。我這是代替我兄長走一趟,也是迴去陽城給周生帶消息。」


    「小裴大人,宋六不僅會武還擅長畫技,會是你這趟外放之旅的好幫手的。」


    「還請小裴大人,留下宋六。」女扮男裝的陳知韻學著男子作揖,學的有模有樣的,「小裴大人要是在下一個渡口就將小人拋棄送迴家中,小人就……」


    「就……」陳知韻語塞,想不出來什麽來威脅裴南湛。


    此行危險重重,裴南湛不願意帶著陳知韻一塊。他想不明白陳知韻是如何說服陳伯父和阿瑾的。


    他原本是打算下一個渡口靠岸後,就將陳知韻送迴去。


    「就什麽?」裴南湛耐心的等著她的下文。


    陳知韻氣得鼓起雙頰,「就再也不理你了。」


    作者有話說:


    第103章


    裴南湛最後還是沒將陳知韻送迴去。


    這一路上順風順水, 隻花了不到八日的路程裴南湛和陳知韻就到達了陽城。他們這一行人提前到達了陽城,渡口上竟然有人拿著畫像在渡口上蹲守著。<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歲歲檸安[雙重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暮初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暮初晴並收藏歲歲檸安[雙重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