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許這一世貴妃是第一次見陳知韻,外加長公主殿下恰巧也在此,貴妃娘娘這次倒是主動和她聊了些日常,一派溫和的模樣。
陳知韻均是淡淡的迴應著貴妃,態度顯得並不熱情,貴妃明顯臉色就有些不好看了。
尋常都是別人巴結她,隻要她稍微肯多瞧別人一眼,那些人就會像條狗一樣巴結她。偏偏眼前的姑娘對她不冷不淡的不說,她還穿著一身素進宮。
想到這裏,貴妃心裏就嘔得慌,她在宮中盛寵不衰,屹立二十餘年不倒。大周人人都知她喜艷麗的顏色,這小姑娘第一次見麵就穿的如此素。
一時間她都覺得陳知韻是故意的。
實際上陳知韻隻不過還在孝期當中,因此才特地穿的素雅些。
長公主無聲的喝著茶,在一旁扮演著一位看客的角色。
陳知韻想起出門前大伯母的囑託,讓她進宮同貴妃娘娘道謝,畢竟前段時間她病重之時,貴妃曾往家中送過不少貴重藥材。皇恩浩蕩,陳家必須得全了禮數進宮叩謝。
雖然陳知韻覺得貴妃派人給她送貴重藥材,是真的擔憂她提前死了。她若是死了,明年貴妃和七皇子的行動就得另謀他法了。
陳知韻對貴妃娘說了些場麵話,叩謝皇恩,貴妃娘娘臉色才稍緩。
外頭吵吵鬧鬧的,似乎有男子說話的聲音。陳知韻繼續坐在位置上,低下頭隻瞧眼前的這一盞茶。
有侍女急匆匆進來稟報:「娘娘,七殿下來了,奴婢說了娘娘在會客,但七殿下不信……」
「兒子來看母親了,誰也不許攔著……」七皇子大步流星地踏入殿內,掀起珠簾子就入了內堂。
人未至,聲先到。陳知韻識趣的站了起來,悄悄退後躲到一旁的角落裏。
主位的貴妃有些歉意的同陳知韻說道:「這孩子平日裏孝順慣了,都要來找我請安,今日忘記知會他一聲讓他不用來了……」
貴妃解釋著,在等陳知韻接話。陳知韻隻是略微點頭行禮,退在一旁並不接話。
很明顯這是貴妃特地安排的一場相看罷了。
貴妃單扯了一邊的嘴角,眼神不滿的剜了陳知韻一眼,悶葫蘆還不上道,還不如她娘家那侄女會來事。
如若陳知韻聽得到貴妃娘娘的心聲的話,那她必定要贊同貴妃的想法,貴妃的娘家侄女的確比她會來事。
她的娘家侄女也就是七皇子的表妹,上一世故意約她去湖心亭看雪的那位。
七皇子進入殿內了,跟隨他一塊進來的還有孟國公世子。七皇子是來請安的,瞧見真有客人在,他連忙朝自己母親致歉。
母子二人全程在閑聊,貴妃時不時也同孟國公世子聊上幾句。長公主除了一開始說了句免禮外,並沒有再開口。
被人忽略在角落裏的陳知韻倒是鬆了一口氣,有些走神的想著什麽時候才能迴府。阿爹什麽時候才能將貴妃一派拉下馬,這樣子她就再也不用同貴妃娘娘糾纏了。
孟驕悄悄側頭看了幾眼角落裏的姑娘,今日七皇子特地入宮一趟非要撇下他。事出反常必有妖,因此他特地跟著七皇子入了宮一探究竟。
見著這位陳姑娘的時候,他才明白原來他姑母和堂哥意在此。
上次他同這位姑娘在蘇州宋府有過一麵之緣,然後他便迴京了。孟驕很疑惑,為何每一次見這位姑娘,他的心都覺得隱隱不舒服,有一種難受無法的滋味在心尖上蔓延。
「時辰不早了,孩兒該出宮了。」七皇子說道。
貴妃喚來陳知韻,有意無意的介紹著兩人認識,「這是你母親待嫁閨中時好友的女兒,也就是宋大將軍的外孫女。她第一次入宮,人生地不熟的,等會出宮時你順道捎上陳姑娘。」
七皇子溫和謙遜的朝陳知韻說道:「陳姑娘莫怕,這宮裏沒人比我更熟了,等會我帶你出宮。」
陳知韻低著頭行禮,道:「多謝七殿下。」
貴妃見目的達成了,便讓他們快走,她還要同長公主有話要說。
陳知韻便隨著七皇子一塊出了貴妃娘娘的宮裏,在離開前陳知韻特地跟在孟驕身後。七皇子看了她一眼並沒有多說什麽,直接繞過來走到陳知韻旁邊的位置。
陳知韻下意識地挪開了些距離,這樣反倒離孟驕更近了些。對比起七皇子,孟世子反而比他靠譜多了。上一世成婚時孟世子放走了她和阿湛。
在她心裏孟世子是一個嘴硬心軟的好人。
察覺到陳知韻的意圖後,孟驕主動站在二人中間,將陳知韻和七皇子隔絕開來。就連七皇子私底下拉扯他的袖子,他也不管不顧的。
孟驕就板著一張冷冰冰的臉,身上的氣壓低得可怕。七皇子也不知自己這堂弟突然間又哪裏心情不好,暫時不敢惹他。反正他這個堂弟,天天都有心情不好的時候,他少去碰黴頭。
母親讓他接觸陳姑娘的任務他也達成了,少同陳姑娘說幾句話也不礙事。反正等陳姑娘迴去後將宮裏的事情一說,他再上門拜訪,這事就能定下了。
這邊貴妃等七皇子和陳知韻她們走後,忍不住同長公主吐槽,「陳家果然是將門世家,這養出來的閨女長得是貴女樣子,卻是冷冰冰的榆木腦袋。」
長公主弄著自己手上的護甲,漫不經心的同她說道:「你現在覺得人家姑娘不好,日後還未必能讓這姑娘進門。」<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陳知韻均是淡淡的迴應著貴妃,態度顯得並不熱情,貴妃明顯臉色就有些不好看了。
尋常都是別人巴結她,隻要她稍微肯多瞧別人一眼,那些人就會像條狗一樣巴結她。偏偏眼前的姑娘對她不冷不淡的不說,她還穿著一身素進宮。
想到這裏,貴妃心裏就嘔得慌,她在宮中盛寵不衰,屹立二十餘年不倒。大周人人都知她喜艷麗的顏色,這小姑娘第一次見麵就穿的如此素。
一時間她都覺得陳知韻是故意的。
實際上陳知韻隻不過還在孝期當中,因此才特地穿的素雅些。
長公主無聲的喝著茶,在一旁扮演著一位看客的角色。
陳知韻想起出門前大伯母的囑託,讓她進宮同貴妃娘娘道謝,畢竟前段時間她病重之時,貴妃曾往家中送過不少貴重藥材。皇恩浩蕩,陳家必須得全了禮數進宮叩謝。
雖然陳知韻覺得貴妃派人給她送貴重藥材,是真的擔憂她提前死了。她若是死了,明年貴妃和七皇子的行動就得另謀他法了。
陳知韻對貴妃娘說了些場麵話,叩謝皇恩,貴妃娘娘臉色才稍緩。
外頭吵吵鬧鬧的,似乎有男子說話的聲音。陳知韻繼續坐在位置上,低下頭隻瞧眼前的這一盞茶。
有侍女急匆匆進來稟報:「娘娘,七殿下來了,奴婢說了娘娘在會客,但七殿下不信……」
「兒子來看母親了,誰也不許攔著……」七皇子大步流星地踏入殿內,掀起珠簾子就入了內堂。
人未至,聲先到。陳知韻識趣的站了起來,悄悄退後躲到一旁的角落裏。
主位的貴妃有些歉意的同陳知韻說道:「這孩子平日裏孝順慣了,都要來找我請安,今日忘記知會他一聲讓他不用來了……」
貴妃解釋著,在等陳知韻接話。陳知韻隻是略微點頭行禮,退在一旁並不接話。
很明顯這是貴妃特地安排的一場相看罷了。
貴妃單扯了一邊的嘴角,眼神不滿的剜了陳知韻一眼,悶葫蘆還不上道,還不如她娘家那侄女會來事。
如若陳知韻聽得到貴妃娘娘的心聲的話,那她必定要贊同貴妃的想法,貴妃的娘家侄女的確比她會來事。
她的娘家侄女也就是七皇子的表妹,上一世故意約她去湖心亭看雪的那位。
七皇子進入殿內了,跟隨他一塊進來的還有孟國公世子。七皇子是來請安的,瞧見真有客人在,他連忙朝自己母親致歉。
母子二人全程在閑聊,貴妃時不時也同孟國公世子聊上幾句。長公主除了一開始說了句免禮外,並沒有再開口。
被人忽略在角落裏的陳知韻倒是鬆了一口氣,有些走神的想著什麽時候才能迴府。阿爹什麽時候才能將貴妃一派拉下馬,這樣子她就再也不用同貴妃娘娘糾纏了。
孟驕悄悄側頭看了幾眼角落裏的姑娘,今日七皇子特地入宮一趟非要撇下他。事出反常必有妖,因此他特地跟著七皇子入了宮一探究竟。
見著這位陳姑娘的時候,他才明白原來他姑母和堂哥意在此。
上次他同這位姑娘在蘇州宋府有過一麵之緣,然後他便迴京了。孟驕很疑惑,為何每一次見這位姑娘,他的心都覺得隱隱不舒服,有一種難受無法的滋味在心尖上蔓延。
「時辰不早了,孩兒該出宮了。」七皇子說道。
貴妃喚來陳知韻,有意無意的介紹著兩人認識,「這是你母親待嫁閨中時好友的女兒,也就是宋大將軍的外孫女。她第一次入宮,人生地不熟的,等會出宮時你順道捎上陳姑娘。」
七皇子溫和謙遜的朝陳知韻說道:「陳姑娘莫怕,這宮裏沒人比我更熟了,等會我帶你出宮。」
陳知韻低著頭行禮,道:「多謝七殿下。」
貴妃見目的達成了,便讓他們快走,她還要同長公主有話要說。
陳知韻便隨著七皇子一塊出了貴妃娘娘的宮裏,在離開前陳知韻特地跟在孟驕身後。七皇子看了她一眼並沒有多說什麽,直接繞過來走到陳知韻旁邊的位置。
陳知韻下意識地挪開了些距離,這樣反倒離孟驕更近了些。對比起七皇子,孟世子反而比他靠譜多了。上一世成婚時孟世子放走了她和阿湛。
在她心裏孟世子是一個嘴硬心軟的好人。
察覺到陳知韻的意圖後,孟驕主動站在二人中間,將陳知韻和七皇子隔絕開來。就連七皇子私底下拉扯他的袖子,他也不管不顧的。
孟驕就板著一張冷冰冰的臉,身上的氣壓低得可怕。七皇子也不知自己這堂弟突然間又哪裏心情不好,暫時不敢惹他。反正他這個堂弟,天天都有心情不好的時候,他少去碰黴頭。
母親讓他接觸陳姑娘的任務他也達成了,少同陳姑娘說幾句話也不礙事。反正等陳姑娘迴去後將宮裏的事情一說,他再上門拜訪,這事就能定下了。
這邊貴妃等七皇子和陳知韻她們走後,忍不住同長公主吐槽,「陳家果然是將門世家,這養出來的閨女長得是貴女樣子,卻是冷冰冰的榆木腦袋。」
長公主弄著自己手上的護甲,漫不經心的同她說道:「你現在覺得人家姑娘不好,日後還未必能讓這姑娘進門。」<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