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
錯把清冷太子認作未婚夫後 作者:鹿枕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謝忱的嗓音清冷低沉,緩緩地流淌進她的耳畔,兩人掌心相貼處的溫度似乎變作燙到有些灼人的程度。
沈蜜兒閉了閉眼,她想,當謝忱耐下性子來哄人的時候,應當鮮少有人能夠抵擋得住。
分明他隻是拉了下她的手,卻讓她莫名感到一陣陣心悸,這讓沈蜜兒不得不小心地控製好她自己的心跳。
好在謝忱很快鬆開了她的手,「你不舒服,我讓人早點送你迴寢殿休息。」
……
沈蜜兒心中大概知曉,天子領兵出征在即,朝堂之中還有許多事情需要提前安排,光是看謝忱桌案上的那些堆疊的奏疏和公文,就不難猜到他肯定不會留她在這太久。
盡管如此,聽了謝忱的話,沈蜜兒仍是極大地鬆了一口氣,幾乎是從文華殿落荒而逃。
她怕再晚一點,就真的會被謝忱引誘深陷,然後將一顆心也交付進去。
畢竟現在也隻有她自己的真心,是她唯一能夠自己控製的東西了。
兩日後,謝忱前往洛陽抽調兵力,然後向東進軍。
那日寅時初刻,沈蜜兒臥在榻上,就聽見軍陣與馬蹄行過宮門時磅礴的隆隆聲響。
在謝忱的要求和布置下,她還是住進了東宮。
東宮的一切隨她取用,不過沈蜜兒待得最多的地方還是謝忱在東宮的藏書庫。
藏書庫裏的籍冊浩如煙海,更讓她沒有想到的是,除開君臣孝義,治亂興衰與兵法這類的書冊,謝忱的書庫裏居然還藏有許多有關於經商與農牧生產之類的書籍。
沈蜜兒心情複雜。
大晉的紙張珍貴,這個書庫裏的大部分的書冊,或許是出身寒門的子弟窮極一生都接觸不到的。
不過她的日子過得還算平靜。
兩個月裏,不斷有利好的消息從外麵傳到長安。
靈州王在大晉西北幾州積威深重,當時靈州王起兵與四皇子勾結反叛時,相鄰幾州幾乎不敢有多餘的抵抗就打開了城門。
隨著謝忱的繼位,天子派兵平叛,又集結各州郡的兵力,多數迫於靈州王淫威而投降反叛的州郡再次歸正。
在這期間,謝忱隻寄迴過一封書信,他在信中的口吻平常,所說的內容與傳迴長安的消息都大致相同。
不過有一點不同的是,謝忱在書信的末尾提到,等迴到長安以後,他想問她一件事,想要聽沈蜜兒親口迴答。
謝忱的手書落筆縱橫,稜角分明,與他表麵上的淡然從容形成鮮明反差。
沈蜜兒隱隱有些預感,很快把書信折好收起,掩耳盜鈴般不再去看。
這一天,謝忱的皇姊琅華長公主進東宮看望她。
在此以前,沈蜜兒與琅華長公主接觸的次數寥寥無幾。
胞弟是皇帝,然而謝琅華的外表看上去卻並不像是一個熱衷追逐權力的人。也是受了謝忱的託付,這段時間琅華進宮來去的頻率才多了些。
謝琅華的長相明艷而大氣,眉眼間不含謝忱的淩厲,反而有種超乎尋常的瑰麗與成熟。
麵對謝琅華,沈蜜兒總會時不時地感到自己的幼稚。
長公主也並不是一個話多的人,倒也不會虛偽地拉著她說些有的沒的,前幾次來東宮都是點到為止地坐一會就走了,也沒有讓還不太相熟的兩人陷入太過於尷尬的境地。
來去的次數多了,沈蜜兒與她也熟了一些,這次謝琅華在東宮多坐了一會。
宮人為長公主奉上茶水,琅華的目光卻落在了沈蜜兒的手腕上。
翡翠玉鐲通透滴翠,沈蜜兒肌膚白皙,很襯她。
謝琅華垂目瞧了一眼,瞭然地笑了笑,她開口道:
「這是母後的鐲子。」
沈蜜兒也順著琅華的目光低頭看過去。
沈蜜兒難免有些許的侷促,這是先皇後的首飾,按理那也應該是留給琅華的,卻被謝忱送予了她。
隻是後來她試了很多次都沒能把鐲子成功摘下來,應當也有摘下來的方法,但這翡翠鐲子太貴重,還是謝忱和琅華的母後留下的,沈蜜兒擔心弄壞鐲子,就沒有強行去把它摘下。
對麵的琅華看了她一眼,輕笑道:
「不必這樣,這隻鐲子本就是母後留給謝忱的未來妻子的。」
第54章
灼熱夏風吹拂過黃河南岸,叛軍主帳內卻是陰雲籠罩。
「四皇子,當初是您執意先攻打邗州,當真好主意。」靈州王麾下將領麵色沉沉,直白開口。
「現下王爺的大部兵力都被晉軍拖住,」他語氣不善,「若河陽一戰再無轉機,末將自會稟明王爺,將兵力盡數撤走。」
靈州王部下向帳內幾人放過狠話,毫不猶豫地掀簾出了營帳。
四皇子謝恆迴頭看了眼營帳出口,神情陰鬱。
謝恆從不覺得自己先前做出的決策有什麽不對。
邗州地處江淮,隻要攻下邗州,截斷通濟渠,就能立即切斷通往長安的糧食供給。等到了那時,謝忱再高傲,還不是得跪下來求他?
隻是天不遂人願,原先支持他的邗州太守被人暗中殺害,邗州提前增強布防,又疏浚加固護城河,這樁樁件件,一定是他們之中有人在暗處走漏了風聲!
謝恆幾乎恨得咬牙切齒,現下形式緊迫,容不得他再去思考更多。
若不是謝忱當初在行宮先發製人,陷他於不義之地,他何至如此狼狽逃竄,匆忙開戰?<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沈蜜兒閉了閉眼,她想,當謝忱耐下性子來哄人的時候,應當鮮少有人能夠抵擋得住。
分明他隻是拉了下她的手,卻讓她莫名感到一陣陣心悸,這讓沈蜜兒不得不小心地控製好她自己的心跳。
好在謝忱很快鬆開了她的手,「你不舒服,我讓人早點送你迴寢殿休息。」
……
沈蜜兒心中大概知曉,天子領兵出征在即,朝堂之中還有許多事情需要提前安排,光是看謝忱桌案上的那些堆疊的奏疏和公文,就不難猜到他肯定不會留她在這太久。
盡管如此,聽了謝忱的話,沈蜜兒仍是極大地鬆了一口氣,幾乎是從文華殿落荒而逃。
她怕再晚一點,就真的會被謝忱引誘深陷,然後將一顆心也交付進去。
畢竟現在也隻有她自己的真心,是她唯一能夠自己控製的東西了。
兩日後,謝忱前往洛陽抽調兵力,然後向東進軍。
那日寅時初刻,沈蜜兒臥在榻上,就聽見軍陣與馬蹄行過宮門時磅礴的隆隆聲響。
在謝忱的要求和布置下,她還是住進了東宮。
東宮的一切隨她取用,不過沈蜜兒待得最多的地方還是謝忱在東宮的藏書庫。
藏書庫裏的籍冊浩如煙海,更讓她沒有想到的是,除開君臣孝義,治亂興衰與兵法這類的書冊,謝忱的書庫裏居然還藏有許多有關於經商與農牧生產之類的書籍。
沈蜜兒心情複雜。
大晉的紙張珍貴,這個書庫裏的大部分的書冊,或許是出身寒門的子弟窮極一生都接觸不到的。
不過她的日子過得還算平靜。
兩個月裏,不斷有利好的消息從外麵傳到長安。
靈州王在大晉西北幾州積威深重,當時靈州王起兵與四皇子勾結反叛時,相鄰幾州幾乎不敢有多餘的抵抗就打開了城門。
隨著謝忱的繼位,天子派兵平叛,又集結各州郡的兵力,多數迫於靈州王淫威而投降反叛的州郡再次歸正。
在這期間,謝忱隻寄迴過一封書信,他在信中的口吻平常,所說的內容與傳迴長安的消息都大致相同。
不過有一點不同的是,謝忱在書信的末尾提到,等迴到長安以後,他想問她一件事,想要聽沈蜜兒親口迴答。
謝忱的手書落筆縱橫,稜角分明,與他表麵上的淡然從容形成鮮明反差。
沈蜜兒隱隱有些預感,很快把書信折好收起,掩耳盜鈴般不再去看。
這一天,謝忱的皇姊琅華長公主進東宮看望她。
在此以前,沈蜜兒與琅華長公主接觸的次數寥寥無幾。
胞弟是皇帝,然而謝琅華的外表看上去卻並不像是一個熱衷追逐權力的人。也是受了謝忱的託付,這段時間琅華進宮來去的頻率才多了些。
謝琅華的長相明艷而大氣,眉眼間不含謝忱的淩厲,反而有種超乎尋常的瑰麗與成熟。
麵對謝琅華,沈蜜兒總會時不時地感到自己的幼稚。
長公主也並不是一個話多的人,倒也不會虛偽地拉著她說些有的沒的,前幾次來東宮都是點到為止地坐一會就走了,也沒有讓還不太相熟的兩人陷入太過於尷尬的境地。
來去的次數多了,沈蜜兒與她也熟了一些,這次謝琅華在東宮多坐了一會。
宮人為長公主奉上茶水,琅華的目光卻落在了沈蜜兒的手腕上。
翡翠玉鐲通透滴翠,沈蜜兒肌膚白皙,很襯她。
謝琅華垂目瞧了一眼,瞭然地笑了笑,她開口道:
「這是母後的鐲子。」
沈蜜兒也順著琅華的目光低頭看過去。
沈蜜兒難免有些許的侷促,這是先皇後的首飾,按理那也應該是留給琅華的,卻被謝忱送予了她。
隻是後來她試了很多次都沒能把鐲子成功摘下來,應當也有摘下來的方法,但這翡翠鐲子太貴重,還是謝忱和琅華的母後留下的,沈蜜兒擔心弄壞鐲子,就沒有強行去把它摘下。
對麵的琅華看了她一眼,輕笑道:
「不必這樣,這隻鐲子本就是母後留給謝忱的未來妻子的。」
第54章
灼熱夏風吹拂過黃河南岸,叛軍主帳內卻是陰雲籠罩。
「四皇子,當初是您執意先攻打邗州,當真好主意。」靈州王麾下將領麵色沉沉,直白開口。
「現下王爺的大部兵力都被晉軍拖住,」他語氣不善,「若河陽一戰再無轉機,末將自會稟明王爺,將兵力盡數撤走。」
靈州王部下向帳內幾人放過狠話,毫不猶豫地掀簾出了營帳。
四皇子謝恆迴頭看了眼營帳出口,神情陰鬱。
謝恆從不覺得自己先前做出的決策有什麽不對。
邗州地處江淮,隻要攻下邗州,截斷通濟渠,就能立即切斷通往長安的糧食供給。等到了那時,謝忱再高傲,還不是得跪下來求他?
隻是天不遂人願,原先支持他的邗州太守被人暗中殺害,邗州提前增強布防,又疏浚加固護城河,這樁樁件件,一定是他們之中有人在暗處走漏了風聲!
謝恆幾乎恨得咬牙切齒,現下形式緊迫,容不得他再去思考更多。
若不是謝忱當初在行宮先發製人,陷他於不義之地,他何至如此狼狽逃竄,匆忙開戰?<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