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頁
係統說不可以讓美強慘黑化噢 作者:折桂小神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但夢終究是夢。」
「一旦醒來,你就會不見了。」
故而他時常分不清真假虛實,時常沉溺於自造自設的美夢裏無法自拔,時常錯聽錯認以為她還在自己身邊,時常念起往事遲遲不肯放下。
每一個強迫自己入眠卻又輾轉難寐的夜,都格外難捱。
衛時諳不忍地別開視線,復又不住向他靠近了些許。借著月色拂上他的眼尾,後至臉頰,再到唇邊。
她傾身吻上那落於唇角上方的一粒小痣,鑽入謝今朝的懷中,似乎以這樣的方式向他證明著自己的存在。
「我不會離開你的。」
「這一次,永遠不會了。」
……
農曆五月間,青城山下歷來開設廟會,有信男信女慕名而來,在青城山上的法慈寺中拜了上首菩薩,再寫下心願放入蓮燈之中,按著民俗的說話,便是被菩薩顯過的願,能順水而下一路坦途,萬事順遂。
「我們也去瞧瞧吧,在迴去之前。」
「好,聽諳諳的。」
二人走出門去,正巧碰見自外頭迴來風塵僕僕的哈裏克,見衛時諳自咧開嘴打了個照麵,卻忽而見她身後還有一鶴骨鬆姿的男子,不由詫異道:
「這位是——」
「我夫君。」
衛時諳笑了笑,不顧對方既驚異又不由暗暗打量的目光,牽著頷首見禮的謝今朝向青城山的方向去了。
錢塘近來多雨,未走至半道天便飄起了小雨來,簌簌落在青絲上,結成晶瑩剔透的水珠,透著光亮。青城山下淌著的河名為青衣,此時景下也是樓台隱煙雨,山色空濛。
他們去了法慈寺中參拜高香,在福緣樹繫上紅繩,於古剎迴廊間撐傘遊蕩,踩過每一塊鋪著前塵的青磚。
「觀音座前訴心腸,或可幸得菩薩度化一二。」
衛時諳偏過頭,「觀音大士都和殿下說了些什麽?」
她仍舊不習慣稱唿他為陛下,每每記在心裏要改口,到了嘴巴脫口而出的還是從前的「殿下」。謝今朝並不在意這些虛名,索性便隨她按著從前這樣喚他,倒也多些隻他們二人親昵。
「菩薩問我,可復真偽矣。」
從前傾盡全力追逐的虛實或真假,如今可還亦將其放於位之至要?
謝今朝垂眸望進衛時諳的明眸,於心底笑嘆。
不復求。
那時她在金鑾殿內對自己說出那些話時,他除卻震痛之外,還有一問留存許久不得解。從前那些別有目的的接近,和他表明心跡後的每一次親密,二者的心緒會不會有過不同。
她對他是否不盡然隻是為了相助她離去,也存幾分真心。
他甚而想過,若有一日得以再見,如何也須親口問出答案。
可直至她出現在眼前的那一瞬間——
隻那一瞬間。
他才方覺他所求,不過如此而已。
都不重要了。
她能夠再次迴到他的身邊,這便是最好的答案。他不再去執著於真假的信條,隻要她能迴來,萬般皆為真。
「那殿下是怎麽說的?」
「我說,我已尋得了萬全法,餘生但求一人心。」
他從不是信奉神佛之人,但在跨過了眾多山川水地之後,他也能立於蓮花台前虔誠合掌,隻為做一迴信徒。
萬全法,安心策。
他想,他找到唯一的答案了。
傍晚時分停了小雨,趕在最後一抹夕光落於山頭前,他們踏著潮濕未退的山石階一路走至河畔,買了兩盞九瓣蓮燈。
梵音陣陣,繞度河上漂浮而去的願景。
一方淨池,寬?蒊容人間焚盡因果的念起。
「殿下可還記得,去年深冬時問起我的三個願望?」
謝今朝有些訝異她還記著,遂頷首低眉,「諳諳那時答了兩處,一為江南道杭城湖邊的風水寶地,二為一方宅院,還差一處。」
「那些我早已置辦好,改日便可帶諳諳前去看看。但不知這第三願……是什麽?」
衛時諳倒是沒想過他還真當私下裏為她添置了這些,怔愣片刻才開口道:「我的最後一個心願,早就寫給殿下了。」
「就在那枚香囊裏。」
「我希望殿下能夠圓滿。」
謝今朝看著巧笑倩兮的眼前人,有剎那間的失神,卻聽得衛時諳復又彎著眼角道:「而我知道,殿下的圓滿是我。」
「所以我就迴來啦。」
「殿下高興嗎?」
燈影照人心,落月引相思。蓮燈逐水而下,傳岸上眾生嗔癡甚篤,愛別離,怨長久。他在月華蓮息窺探出的情絲縈繞下將她擁緊,在萬盞神燈下敬訴神明——
「當然。」
當然。
亙無一刻勝此景,他從沒有一刻比眼下高興。
憑訴秋擎,重逢有期。
寫著兩人姓名的箋紙被小心翼翼放置於蓮燈正中心,看著明燭照映下翕動著光影的「今朝」二字,衛時諳略顯好奇:
「殿下的名字,可有何來處典故?」
她的名是母親所取,母親喜好江南,自江南好景舊曾諳中取下一個「諳」字。而諳又有諳達悉知之意,母親便望她時時心如明鏡,可諳己心,亦可諳解旁人。
「他日臥龍終得雨,今朝放鶴且沖天。」
謝今朝撚著手中殘餘的紙卷,「意為今當須放已心,以頻求上進青雲,更無可被前路時運所困。若堅本意,一心向上,終為已中矣。」<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一旦醒來,你就會不見了。」
故而他時常分不清真假虛實,時常沉溺於自造自設的美夢裏無法自拔,時常錯聽錯認以為她還在自己身邊,時常念起往事遲遲不肯放下。
每一個強迫自己入眠卻又輾轉難寐的夜,都格外難捱。
衛時諳不忍地別開視線,復又不住向他靠近了些許。借著月色拂上他的眼尾,後至臉頰,再到唇邊。
她傾身吻上那落於唇角上方的一粒小痣,鑽入謝今朝的懷中,似乎以這樣的方式向他證明著自己的存在。
「我不會離開你的。」
「這一次,永遠不會了。」
……
農曆五月間,青城山下歷來開設廟會,有信男信女慕名而來,在青城山上的法慈寺中拜了上首菩薩,再寫下心願放入蓮燈之中,按著民俗的說話,便是被菩薩顯過的願,能順水而下一路坦途,萬事順遂。
「我們也去瞧瞧吧,在迴去之前。」
「好,聽諳諳的。」
二人走出門去,正巧碰見自外頭迴來風塵僕僕的哈裏克,見衛時諳自咧開嘴打了個照麵,卻忽而見她身後還有一鶴骨鬆姿的男子,不由詫異道:
「這位是——」
「我夫君。」
衛時諳笑了笑,不顧對方既驚異又不由暗暗打量的目光,牽著頷首見禮的謝今朝向青城山的方向去了。
錢塘近來多雨,未走至半道天便飄起了小雨來,簌簌落在青絲上,結成晶瑩剔透的水珠,透著光亮。青城山下淌著的河名為青衣,此時景下也是樓台隱煙雨,山色空濛。
他們去了法慈寺中參拜高香,在福緣樹繫上紅繩,於古剎迴廊間撐傘遊蕩,踩過每一塊鋪著前塵的青磚。
「觀音座前訴心腸,或可幸得菩薩度化一二。」
衛時諳偏過頭,「觀音大士都和殿下說了些什麽?」
她仍舊不習慣稱唿他為陛下,每每記在心裏要改口,到了嘴巴脫口而出的還是從前的「殿下」。謝今朝並不在意這些虛名,索性便隨她按著從前這樣喚他,倒也多些隻他們二人親昵。
「菩薩問我,可復真偽矣。」
從前傾盡全力追逐的虛實或真假,如今可還亦將其放於位之至要?
謝今朝垂眸望進衛時諳的明眸,於心底笑嘆。
不復求。
那時她在金鑾殿內對自己說出那些話時,他除卻震痛之外,還有一問留存許久不得解。從前那些別有目的的接近,和他表明心跡後的每一次親密,二者的心緒會不會有過不同。
她對他是否不盡然隻是為了相助她離去,也存幾分真心。
他甚而想過,若有一日得以再見,如何也須親口問出答案。
可直至她出現在眼前的那一瞬間——
隻那一瞬間。
他才方覺他所求,不過如此而已。
都不重要了。
她能夠再次迴到他的身邊,這便是最好的答案。他不再去執著於真假的信條,隻要她能迴來,萬般皆為真。
「那殿下是怎麽說的?」
「我說,我已尋得了萬全法,餘生但求一人心。」
他從不是信奉神佛之人,但在跨過了眾多山川水地之後,他也能立於蓮花台前虔誠合掌,隻為做一迴信徒。
萬全法,安心策。
他想,他找到唯一的答案了。
傍晚時分停了小雨,趕在最後一抹夕光落於山頭前,他們踏著潮濕未退的山石階一路走至河畔,買了兩盞九瓣蓮燈。
梵音陣陣,繞度河上漂浮而去的願景。
一方淨池,寬?蒊容人間焚盡因果的念起。
「殿下可還記得,去年深冬時問起我的三個願望?」
謝今朝有些訝異她還記著,遂頷首低眉,「諳諳那時答了兩處,一為江南道杭城湖邊的風水寶地,二為一方宅院,還差一處。」
「那些我早已置辦好,改日便可帶諳諳前去看看。但不知這第三願……是什麽?」
衛時諳倒是沒想過他還真當私下裏為她添置了這些,怔愣片刻才開口道:「我的最後一個心願,早就寫給殿下了。」
「就在那枚香囊裏。」
「我希望殿下能夠圓滿。」
謝今朝看著巧笑倩兮的眼前人,有剎那間的失神,卻聽得衛時諳復又彎著眼角道:「而我知道,殿下的圓滿是我。」
「所以我就迴來啦。」
「殿下高興嗎?」
燈影照人心,落月引相思。蓮燈逐水而下,傳岸上眾生嗔癡甚篤,愛別離,怨長久。他在月華蓮息窺探出的情絲縈繞下將她擁緊,在萬盞神燈下敬訴神明——
「當然。」
當然。
亙無一刻勝此景,他從沒有一刻比眼下高興。
憑訴秋擎,重逢有期。
寫著兩人姓名的箋紙被小心翼翼放置於蓮燈正中心,看著明燭照映下翕動著光影的「今朝」二字,衛時諳略顯好奇:
「殿下的名字,可有何來處典故?」
她的名是母親所取,母親喜好江南,自江南好景舊曾諳中取下一個「諳」字。而諳又有諳達悉知之意,母親便望她時時心如明鏡,可諳己心,亦可諳解旁人。
「他日臥龍終得雨,今朝放鶴且沖天。」
謝今朝撚著手中殘餘的紙卷,「意為今當須放已心,以頻求上進青雲,更無可被前路時運所困。若堅本意,一心向上,終為已中矣。」<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