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胡盟內部也分個三六九等。楚人的地位是最低的。
胡盟重用楚人文相,卻提防楚人,甚至隻給議權,沒有決定權。所以在胡盟生存的楚人,從事的不是低賤的掏糞,就是養牛,清掃馬路。連養馬的工作都落不到楚人頭上。
可即便如此,楚人也將廁所和牛,打理的井井有序。甚至有人掏糞掏成了當地首富。
不過楚人一富就註定成一塊肥肉。富起來的楚人基本被胡盟的奴隸主給抄家了。數十年的財富一瞬間進了強盜的腰包。
對楚人如此不公,二十年自然導致楚人不斷外逃,甚至興起楚人逃胡盟的偷渡生意。
而遼族私底下撈偏門,就靠楚人偷渡積累了第一桶金。
二十年來,很多楚人費盡心思攢錢就為了逃出胡盟這個人間地獄。
現在紀州丹州,除了一些攀附的楚人小地主,楚人占比已經小到不足三成。
大量楚人和人才,都流向遼族。
這也是為什麽遼族會發展如此之快,繁榮富強的主因!因為遼族大族長,重視人才。
卓阿寕深知胡人作為遊牧民的習性,一時難以融入農耕生活,所以他大量棄用胡人,改用楚人,甚至自己主動改姓,改成老丈人的卓姓。
這三改,正式奠定遼族的實力,讓遼族比胡盟各族更快地進入農耕社會。
可惜遼族終究是輸給了蠻夷的兇殘。
元武最後選擇的是胡盟。
上官繡雙手環抱,陷入了沉思。
穆天揚道:「胡盟號稱二十萬人,遼族五萬人,僅僅三天,遼族就損失三萬人,剩下的能勉強守住丹迴已經精疲力盡。」
「估計再過一個月,這塊土地上就不會再有遼族。」
「表姐,你對此有什麽看法?」
上官繡迴過神,道:「我在想胡盟有什麽優點值得人重視?」
穆天揚立即沉下臉,不滿道:「遼族之殤,何嚐不是楚人的未來?表姐,你如今是楚候,應該考慮考慮自己的立場。」
「你隻誇遼族,憐惜遼族多麽和善悲慘,可否想過胡盟敢為虎作倀,隨意挑起戰事,是依仗什麽?」上官繡打算對這個小表弟說導說導。
「真的是因為他們武力強大,想幹什麽就幹什麽?隨心所欲無人敢阻。」
「其背後的心態與人文,你可有仔細研究過?」
穆天揚還是第一次接受這種從不同角度下看待戰爭的角度。
他到底還是有幾分聰明勁,瞬間就反應過來:「這就是你上次教我的戰略目光?」
教?上官繡記不清楚了,她確實提醒過穆天揚。
不過這小子能記住,身上也藏有八百個心眼。
上官繡不介意多教幾句:「表弟,你仔細想想胡盟已經初顯衰勢,為何還如此強大?胡盟明明那麽的傲慢?可他卻一點都不無知。」
「相反胡盟還心知肚明,對自己的優點和缺點都拿捏得恰如其分。」
「他們發動以自己利益為主的戰爭,就是掠奪性的戰術目光。」
穆天揚立即舉一反三道:「按表姐的言論,那胡盟的侵掠戰略應該不止是遼族才對,如今北境逐漸恢復生息,胡盟最懼的便是楚人復興,尤其是你的青州,以青州為首,給各州楚人有了極大的信心。」
這也是蕭太守為何同意讓北州同盟府名存實亡的原因!以上官繡為首的青州軍,激勵了楚人,喚醒楚人翻身做主的意識。
使得楚人得到空前的團結。所達的影響力比同盟府有過之而不及。所以說嶽媳倆,都八百個心眼,互相潛移默化讓對方發揮對自己有益的作用。
說不好聽就是互相利用。
蕭太守在上官繡領兵去交州時,睜隻眼閉隻眼,即便民間已經傳來青亭侯有參戰的跡象。
大多數百姓都不相信青亭侯是胡意妄為的人。
這種對青亭侯的信心亦達到了膨脹的地步。
穆天揚:「那麽胡盟殺完遼族,下一個要對付的反而是你!不是我這個鄰居!」
上官繡欣慰地點點頭:「小表弟孺子可教。」
「別誇我,你還笑得出來!胡盟馬上要對付的人是你!」穆天揚十分無語,他覺得這位表姐整天淡著一張臉,要麽就是關鍵時刻嬉皮笑臉,似乎從未有過緊張的時刻。
她這個人難道就真是天不怕地不怕?
上官繡嘆氣道:「不笑能怎麽辦?難道我還得哭給你看?」
穆天揚道:「我不管你如何想,是否有應對的方法,但眼下時刻你必須緊張起來!」
「還是說你早有打算!」
上官繡淡定地望天:「不知道,等試探一下才知深淺。」
穆天揚張了張嘴,最後放棄了。
罷了,打得是她,自己緊張個什麽勁?
不過在想到上官繡一旦垮了,西涼州和穆家就會是最後的受害者。
那種唇寒齒亡的痛覺感瞬間遍布他全身。
「江東州有個地方靠近紀州的糧縣,並且附近賴以為生的水源都在紀州的湘江上遊。」穆天揚透露著一些屬於他戰術的信息,希望能給上官繡一些幫助。
「那不也是江東州的上遊?」上官繡道:「這些信息真的隻是為了幫我?」
穆天揚想到胡盟用了十年時間在上遊修了個水壩,江東要用水還得看胡盟臉色,他就臉色一黑:「我們不是盟友嗎?再者,我不是幫了你,你還我一個人情不就好了。」
胡盟重用楚人文相,卻提防楚人,甚至隻給議權,沒有決定權。所以在胡盟生存的楚人,從事的不是低賤的掏糞,就是養牛,清掃馬路。連養馬的工作都落不到楚人頭上。
可即便如此,楚人也將廁所和牛,打理的井井有序。甚至有人掏糞掏成了當地首富。
不過楚人一富就註定成一塊肥肉。富起來的楚人基本被胡盟的奴隸主給抄家了。數十年的財富一瞬間進了強盜的腰包。
對楚人如此不公,二十年自然導致楚人不斷外逃,甚至興起楚人逃胡盟的偷渡生意。
而遼族私底下撈偏門,就靠楚人偷渡積累了第一桶金。
二十年來,很多楚人費盡心思攢錢就為了逃出胡盟這個人間地獄。
現在紀州丹州,除了一些攀附的楚人小地主,楚人占比已經小到不足三成。
大量楚人和人才,都流向遼族。
這也是為什麽遼族會發展如此之快,繁榮富強的主因!因為遼族大族長,重視人才。
卓阿寕深知胡人作為遊牧民的習性,一時難以融入農耕生活,所以他大量棄用胡人,改用楚人,甚至自己主動改姓,改成老丈人的卓姓。
這三改,正式奠定遼族的實力,讓遼族比胡盟各族更快地進入農耕社會。
可惜遼族終究是輸給了蠻夷的兇殘。
元武最後選擇的是胡盟。
上官繡雙手環抱,陷入了沉思。
穆天揚道:「胡盟號稱二十萬人,遼族五萬人,僅僅三天,遼族就損失三萬人,剩下的能勉強守住丹迴已經精疲力盡。」
「估計再過一個月,這塊土地上就不會再有遼族。」
「表姐,你對此有什麽看法?」
上官繡迴過神,道:「我在想胡盟有什麽優點值得人重視?」
穆天揚立即沉下臉,不滿道:「遼族之殤,何嚐不是楚人的未來?表姐,你如今是楚候,應該考慮考慮自己的立場。」
「你隻誇遼族,憐惜遼族多麽和善悲慘,可否想過胡盟敢為虎作倀,隨意挑起戰事,是依仗什麽?」上官繡打算對這個小表弟說導說導。
「真的是因為他們武力強大,想幹什麽就幹什麽?隨心所欲無人敢阻。」
「其背後的心態與人文,你可有仔細研究過?」
穆天揚還是第一次接受這種從不同角度下看待戰爭的角度。
他到底還是有幾分聰明勁,瞬間就反應過來:「這就是你上次教我的戰略目光?」
教?上官繡記不清楚了,她確實提醒過穆天揚。
不過這小子能記住,身上也藏有八百個心眼。
上官繡不介意多教幾句:「表弟,你仔細想想胡盟已經初顯衰勢,為何還如此強大?胡盟明明那麽的傲慢?可他卻一點都不無知。」
「相反胡盟還心知肚明,對自己的優點和缺點都拿捏得恰如其分。」
「他們發動以自己利益為主的戰爭,就是掠奪性的戰術目光。」
穆天揚立即舉一反三道:「按表姐的言論,那胡盟的侵掠戰略應該不止是遼族才對,如今北境逐漸恢復生息,胡盟最懼的便是楚人復興,尤其是你的青州,以青州為首,給各州楚人有了極大的信心。」
這也是蕭太守為何同意讓北州同盟府名存實亡的原因!以上官繡為首的青州軍,激勵了楚人,喚醒楚人翻身做主的意識。
使得楚人得到空前的團結。所達的影響力比同盟府有過之而不及。所以說嶽媳倆,都八百個心眼,互相潛移默化讓對方發揮對自己有益的作用。
說不好聽就是互相利用。
蕭太守在上官繡領兵去交州時,睜隻眼閉隻眼,即便民間已經傳來青亭侯有參戰的跡象。
大多數百姓都不相信青亭侯是胡意妄為的人。
這種對青亭侯的信心亦達到了膨脹的地步。
穆天揚:「那麽胡盟殺完遼族,下一個要對付的反而是你!不是我這個鄰居!」
上官繡欣慰地點點頭:「小表弟孺子可教。」
「別誇我,你還笑得出來!胡盟馬上要對付的人是你!」穆天揚十分無語,他覺得這位表姐整天淡著一張臉,要麽就是關鍵時刻嬉皮笑臉,似乎從未有過緊張的時刻。
她這個人難道就真是天不怕地不怕?
上官繡嘆氣道:「不笑能怎麽辦?難道我還得哭給你看?」
穆天揚道:「我不管你如何想,是否有應對的方法,但眼下時刻你必須緊張起來!」
「還是說你早有打算!」
上官繡淡定地望天:「不知道,等試探一下才知深淺。」
穆天揚張了張嘴,最後放棄了。
罷了,打得是她,自己緊張個什麽勁?
不過在想到上官繡一旦垮了,西涼州和穆家就會是最後的受害者。
那種唇寒齒亡的痛覺感瞬間遍布他全身。
「江東州有個地方靠近紀州的糧縣,並且附近賴以為生的水源都在紀州的湘江上遊。」穆天揚透露著一些屬於他戰術的信息,希望能給上官繡一些幫助。
「那不也是江東州的上遊?」上官繡道:「這些信息真的隻是為了幫我?」
穆天揚想到胡盟用了十年時間在上遊修了個水壩,江東要用水還得看胡盟臉色,他就臉色一黑:「我們不是盟友嗎?再者,我不是幫了你,你還我一個人情不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