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連蕭家都反對蕭太守的決定。
州衙以往靠鹽歲入能收三成,現在鹽爛大街, 使得州衙的稅收降到一成,幾乎是沉重打擊了整個上層。
沒錢就無法運轉, 沒錢大量吏員的生活受到嚴重的影響。
沒有雇員就無法辦事, 多得陷入停止運轉的狀態。
不少靠鹽為生的吏員無聲無息以辭官來抗議, 以此逼蕭太守妥協。
豈料蕭太守突然宣布裁官,將不運轉的地方取消行政權力,並且合併到葭州縣衙, 將大部分地方權力集中在州衙。
他的這個決定令官場所有人感到震驚。
自從發生劉子文一事後,蕭太守從保守逐漸邁開步子主動清掃人員, 手段極其毒辣, 使得不少官員怨聲載道。認為蕭太守因為劉子文變得多疑, 居然主動削減自己的羽翼, 以後遲早會釀成大禍。
反對蕭太守的人開始糾集在一起,試圖剝奪蕭太守的權力。
蕭太守直接將這些人一網打盡, 平息所有爭議。即使如此還是有人暗地質疑蕭太守在搞一言堂。想學越州的奸相獨攬朝政。
這些事傳到上官繡耳裏,她滿驚訝未來嶽父壯士斷腕的決定,也讚賞嶽父的行舉。
他借著自己的平價鹽,剷除本就有異心的人, 將葭州大量散布的權力都集中在一起。相信以後執政效率勢必會大大提高。
其實在上官繡看來,州衙統領兩州,麵積不大, 僅占大楚國土的九分之二, 可各鄉各鎮卻出現大量冗員吃空餉的現象。
軍狩那會, 她便看出來校尉的含金量實在不高。
「蕭太守都已經主動出手, 那我也不能落後了。」上官繡自言自語道。
她立即找來阿拉真,讓他親自出馬將青州商人和陽城商人都帶到自己麵前。
見到一個個穿金戴銀的商人時,上官繡陷入了沉思,看來平價鹽讓這群傢夥賺得盆滿缽滿。
她並不厭惡合法賺錢的商人,甚至心裏還有別的想法。
那就是如何利用這些商人的力量?
上官繡對商人們宣布道:「我將成立青州官商團。」
所有商人都十分震驚,錯愕,因為在他們的認知當中商人就是低賤之人,從商後就不得從官,限製非常多。甚至時常被士大夫所提防和打壓。
當即一個姓沈的商人站出來,戰戰兢兢問道:「啟稟...總兵,您說的是青州官商團?」
「是那個官和商?」
上官繡理解他們的心情,畢竟在這塊土地數千年來,商人都是被打壓的存在。
農耕社會需要大量勞動力耕種,繳納兩稅。
而商人東奔西走,時常居無定所,商稅還是百分之一,繳得少,賺得多,還是最趨利性的,有著巨大隱患的群體。
上官繡點點頭:「當然,不過青州官商團與外界的商人需得劃清界限,並且遵照規章辦事。」
她通過沈商人傳達給在場所有人,什麽叫勞動法,什麽叫合法渠道,什麽又叫勞工保障?
而官商之所以叫官商,便是由官方分出一個國有部門單獨做生意,主動與其他資本競爭。並且賺來的錢,除了商人自己的分紅,其他的一併投入基建民生。
上官繡站在現代巨人的肩膀上,一步一個腳印,逐步落實掌控商人的力量,為自己辦事。
她很需要錢,尤其是前幾天得知從坤縣拿來的巨款,已經花得七七八八,大量錢都作為戰後補貼撫恤金,交給戰死將士的家眷。
勝眉堂還成立了養老堂,主要任務就是要撫養一些將士的雙親和遺孤。
養老堂足足花了五十萬兩。
還有一些將士的妻子加入勝眉堂為地方出了不少力,在民間有極大的功勞,上官繡自然不能少了這些人的衣食住行。所以哪哪都需要花錢。
旁邊站著的阿拉真滿臉的擔憂,他突然覺得首領上戰場打仗,都比經營輕鬆一點,現在的政策都是聞所未聞,十分前衛的想法,能不能落實都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他一直默默守在上官繡身邊,看著座下的商人們一個個市儈精明的樣子,心底非常不是滋味。
這些人都不好控製,一旦開了口子就再也無法收手了。
是福是禍,都是首領的一念之間。
等上官繡詳細地說明後,她伸手去拿茶壺時給自己倒杯水,發現早就空了,一向喜歡負責日常的叔叔卻待在身邊開始發呆。
「這些都是開門階段的介紹,之後羅彤會詳細與你們說明。」上官繡手一揮示意商人們都迴去吧。
商人們紛紛行禮,然後退出客廳。
「叔叔在想什麽?」上官繡讓親兵去泡點茶,她叫了阿拉真一聲。
阿拉真迴過神,滿臉擔心道:「首領,我隻是個粗人什麽都不懂,但老夫人告訴我,商人趨利的天性,註定他們就是一群有家無國的混蛋。」
「您現在...會不會走得太快?」
阿拉真的擔心確實存在,並且以後可能會出現很多問題。
上官繡不敢說完全做好準備,但她明白,一個強大的中央可以製衡每股力量的發展。
而她現在最需要的是一股強大的力量去製衡其他力量。
等上茶後,她親自端給阿拉真迴答他:「叔叔,正是因為缺乏實力,所以必須先積攢力量有足夠的實力,才能事事俱到遊刃有餘。」
州衙以往靠鹽歲入能收三成,現在鹽爛大街, 使得州衙的稅收降到一成,幾乎是沉重打擊了整個上層。
沒錢就無法運轉, 沒錢大量吏員的生活受到嚴重的影響。
沒有雇員就無法辦事, 多得陷入停止運轉的狀態。
不少靠鹽為生的吏員無聲無息以辭官來抗議, 以此逼蕭太守妥協。
豈料蕭太守突然宣布裁官,將不運轉的地方取消行政權力,並且合併到葭州縣衙, 將大部分地方權力集中在州衙。
他的這個決定令官場所有人感到震驚。
自從發生劉子文一事後,蕭太守從保守逐漸邁開步子主動清掃人員, 手段極其毒辣, 使得不少官員怨聲載道。認為蕭太守因為劉子文變得多疑, 居然主動削減自己的羽翼, 以後遲早會釀成大禍。
反對蕭太守的人開始糾集在一起,試圖剝奪蕭太守的權力。
蕭太守直接將這些人一網打盡, 平息所有爭議。即使如此還是有人暗地質疑蕭太守在搞一言堂。想學越州的奸相獨攬朝政。
這些事傳到上官繡耳裏,她滿驚訝未來嶽父壯士斷腕的決定,也讚賞嶽父的行舉。
他借著自己的平價鹽,剷除本就有異心的人, 將葭州大量散布的權力都集中在一起。相信以後執政效率勢必會大大提高。
其實在上官繡看來,州衙統領兩州,麵積不大, 僅占大楚國土的九分之二, 可各鄉各鎮卻出現大量冗員吃空餉的現象。
軍狩那會, 她便看出來校尉的含金量實在不高。
「蕭太守都已經主動出手, 那我也不能落後了。」上官繡自言自語道。
她立即找來阿拉真,讓他親自出馬將青州商人和陽城商人都帶到自己麵前。
見到一個個穿金戴銀的商人時,上官繡陷入了沉思,看來平價鹽讓這群傢夥賺得盆滿缽滿。
她並不厭惡合法賺錢的商人,甚至心裏還有別的想法。
那就是如何利用這些商人的力量?
上官繡對商人們宣布道:「我將成立青州官商團。」
所有商人都十分震驚,錯愕,因為在他們的認知當中商人就是低賤之人,從商後就不得從官,限製非常多。甚至時常被士大夫所提防和打壓。
當即一個姓沈的商人站出來,戰戰兢兢問道:「啟稟...總兵,您說的是青州官商團?」
「是那個官和商?」
上官繡理解他們的心情,畢竟在這塊土地數千年來,商人都是被打壓的存在。
農耕社會需要大量勞動力耕種,繳納兩稅。
而商人東奔西走,時常居無定所,商稅還是百分之一,繳得少,賺得多,還是最趨利性的,有著巨大隱患的群體。
上官繡點點頭:「當然,不過青州官商團與外界的商人需得劃清界限,並且遵照規章辦事。」
她通過沈商人傳達給在場所有人,什麽叫勞動法,什麽叫合法渠道,什麽又叫勞工保障?
而官商之所以叫官商,便是由官方分出一個國有部門單獨做生意,主動與其他資本競爭。並且賺來的錢,除了商人自己的分紅,其他的一併投入基建民生。
上官繡站在現代巨人的肩膀上,一步一個腳印,逐步落實掌控商人的力量,為自己辦事。
她很需要錢,尤其是前幾天得知從坤縣拿來的巨款,已經花得七七八八,大量錢都作為戰後補貼撫恤金,交給戰死將士的家眷。
勝眉堂還成立了養老堂,主要任務就是要撫養一些將士的雙親和遺孤。
養老堂足足花了五十萬兩。
還有一些將士的妻子加入勝眉堂為地方出了不少力,在民間有極大的功勞,上官繡自然不能少了這些人的衣食住行。所以哪哪都需要花錢。
旁邊站著的阿拉真滿臉的擔憂,他突然覺得首領上戰場打仗,都比經營輕鬆一點,現在的政策都是聞所未聞,十分前衛的想法,能不能落實都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他一直默默守在上官繡身邊,看著座下的商人們一個個市儈精明的樣子,心底非常不是滋味。
這些人都不好控製,一旦開了口子就再也無法收手了。
是福是禍,都是首領的一念之間。
等上官繡詳細地說明後,她伸手去拿茶壺時給自己倒杯水,發現早就空了,一向喜歡負責日常的叔叔卻待在身邊開始發呆。
「這些都是開門階段的介紹,之後羅彤會詳細與你們說明。」上官繡手一揮示意商人們都迴去吧。
商人們紛紛行禮,然後退出客廳。
「叔叔在想什麽?」上官繡讓親兵去泡點茶,她叫了阿拉真一聲。
阿拉真迴過神,滿臉擔心道:「首領,我隻是個粗人什麽都不懂,但老夫人告訴我,商人趨利的天性,註定他們就是一群有家無國的混蛋。」
「您現在...會不會走得太快?」
阿拉真的擔心確實存在,並且以後可能會出現很多問題。
上官繡不敢說完全做好準備,但她明白,一個強大的中央可以製衡每股力量的發展。
而她現在最需要的是一股強大的力量去製衡其他力量。
等上茶後,她親自端給阿拉真迴答他:「叔叔,正是因為缺乏實力,所以必須先積攢力量有足夠的實力,才能事事俱到遊刃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