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城衛兵頓時怒目以對:「如果是冤案,你也別想兜著走!」
「我一定上報將軍,她一定會秉公執法!」
嚇得那個青州人腿都軟了。
韓豐看得心驚肉跳,連活閻王手下一個小鬼都有如此震懾力,怎麽到徐氏軍法庭沒有這份震懾?
他聽說玉麵閻王審理案子都是直接當所有人的麵砍頭,怎麽到徐氏軍法庭,這些人反倒不怕?
他立即讓陸六審訊那名青州人,結果對方供詞漏洞百出明顯是現編的,陸六把結果告訴韓豐。
韓豐頓時大怒將虛報的青州人拖下去重大二十大板。
本來是為了維持公平公正出的手,可萬萬沒想到這一打,在青州打出一輪爭議。
那名青州人的親朋好友憤憤不平,到處傳徐氏軍法庭一點都不公平,跟活閻王一樣都是假惺惺地扮演鐵麵無私的包公。
使得不少鄉下人紛紛從村子拉來很多人朝徐氏軍法庭砸雞蛋,門口的徐兵甚至被潑了糞水,臭氣熏天。
因為有人鬧事,徐氏軍法庭冷清不少。
畢竟誰也不想在一個都是屎尿的地方。
徐鋒未免耽誤時機,就主動請示年海在公堂候審,那些刁民肯定不敢在公堂造次。
年海答應了。
果真起到效果,但凡想鬧事的青州人頓時乖乖地提出訴求。解決起來事情順利了幾天,就幾天,馬上就有齊兵的家屬聯合上訪,希望縣衙還他們親屬一個公道。
還有人伸冤,控訴徐氏軍法庭殺錯良民,一件又一件令人頭疼的事開始耽擱徐氏軍法庭的進度。
徐鋒差點掀桌大罵這群人是刁民。
年海感覺到明顯有人在故意針對他們?直接懷疑到上官繡頭上。
於是讓韓豐派人去看看上官繡的軍法庭現在如何。
此時此刻,舊營的軍法庭上訴的人已經沒有多少,因為徐氏軍法庭給上官繡減輕了壓力。
這會來的是青州俘虜的家屬。
上官繡特許他們點名探親,隻給一炷香時間。
來的齊兵家屬見到自己的兒子,還有孫子,當場抱頭痛哭,一瞬間軍法庭變成認親大會。
一炷香後,立即將人趕走,絲毫不拖泥帶水,一旦有想耍潑的人,阿拉真立即拔刀嚇出去了。
這招百試百靈。
而被嚇出的人絲毫沒有半分怨言,好像軍法庭的執行官本性如此,探完親的人滿意地走了。
還有人被打了一頓丟出來,也不敢多說什麽爬起來就灰溜溜地走。
那個被打一頓的人迴到角落痛得差點落淚,然後稟告徐四光:「總兵,那裏真不是人待的地方。」
原來是徐四光特地派人去探查裏麵的情況。
徐四光聽後,反而替上官繡辯解道:「軍法庭戾如其名,執法無情,你說謊肯定沒好果子吃。」
「這也說明了此處不是隨便兒戲的地方。」
同時韓豐那邊也派人去試探,結果被打得鼻青臉腫抬到門口扔出來,過路的青州百姓從開始驚慌失措,到現在見怪不怪,甚至還有人擺起攤子,邊做生意邊看熱鬧。
韓豐收到消息時,他才意識道自己為什麽老是踢到硬板了?
可活閻王應該也踢到?怎麽人家就沒事?
活閻王動不動打打殺殺,青州百姓怎麽反而相信她?這不合理啊!
韓豐想破腦袋都想不通陽城和徐軍的區別,在於活閻王鎮住上萬俘虜所帶來的安全感。
正是執法無情才能消除無端的爭議。更別說徐家和上官繡創立軍法庭的初衷都不一樣,一個是為總兵的位置收攬民心,一個是純粹為了平息民憤。
而錯誤的初衷隻會使得自己越來越偏離正道,最後遠離群眾。
心在群眾魚得水背離群眾樹斷根的道理,徐家從一開始就走火入魔了。
這也是為什麽徐氏軍法庭與舊營軍法庭,同樣公審,卻產生誕生不同的效果。
與此同時,舊營的軍法庭上訴的人已經寥寥無幾,好不容易來了個阿婆指認了崔三。
努斯翻來覆去地審問崔三,就和現代用顯微鏡找瑕疵一樣,恨不得挑出點毛病來。
阿拉真也是今天好不容易把刀磨得比先前鋥亮鋒利,結果用不上了。
崔三整個人麻木地跪在地上,他這張臉已經習慣被指認,隻是機械般答覆:「我真的沒私自殺人。」
心裏卻走神想著下輩子不當死鬼的兒子,讓他娘找個好看點的漢子成親再生他。
結果那阿婆遞了雙新鞋給他,說是他娘讓她捎來的,剛好是阿婆過來趕集幫忙帶了一路。
崔三聽到娘親還活著,頓時抱著新鞋嚎啕大哭,嚇了努斯一挑。
努斯更是欲哭無淚,沒想到最後一個上訴的阿婆居然是路過的。
他忍住把阿婆丟出去的衝動,等阿婆慢悠悠地走了,他頓時拍桌朝周圍吼道:「反正都沒人來了,收桌!」
這時阿拉真也趕過來急匆匆通知他:「速去校場集合,首領那邊又有活給大家了。」
努斯頓時一改哭喪的臉,興沖沖搬去桌子去校場。
在場公證的讀書人和當地德高望重的白身,紛紛好奇了。
很快便有衛兵請他們也去看看。
一群人圍到校場。
隻見一萬多人整整齊齊盤坐在地上,每一列都有個衛兵帶著一個民間請來的匠人站著,而臨時擺的主席位空出一把檀木太師椅,椅邊分別站著兩個俘虜眼中的煞鬼。努斯和阿拉真。
「我一定上報將軍,她一定會秉公執法!」
嚇得那個青州人腿都軟了。
韓豐看得心驚肉跳,連活閻王手下一個小鬼都有如此震懾力,怎麽到徐氏軍法庭沒有這份震懾?
他聽說玉麵閻王審理案子都是直接當所有人的麵砍頭,怎麽到徐氏軍法庭,這些人反倒不怕?
他立即讓陸六審訊那名青州人,結果對方供詞漏洞百出明顯是現編的,陸六把結果告訴韓豐。
韓豐頓時大怒將虛報的青州人拖下去重大二十大板。
本來是為了維持公平公正出的手,可萬萬沒想到這一打,在青州打出一輪爭議。
那名青州人的親朋好友憤憤不平,到處傳徐氏軍法庭一點都不公平,跟活閻王一樣都是假惺惺地扮演鐵麵無私的包公。
使得不少鄉下人紛紛從村子拉來很多人朝徐氏軍法庭砸雞蛋,門口的徐兵甚至被潑了糞水,臭氣熏天。
因為有人鬧事,徐氏軍法庭冷清不少。
畢竟誰也不想在一個都是屎尿的地方。
徐鋒未免耽誤時機,就主動請示年海在公堂候審,那些刁民肯定不敢在公堂造次。
年海答應了。
果真起到效果,但凡想鬧事的青州人頓時乖乖地提出訴求。解決起來事情順利了幾天,就幾天,馬上就有齊兵的家屬聯合上訪,希望縣衙還他們親屬一個公道。
還有人伸冤,控訴徐氏軍法庭殺錯良民,一件又一件令人頭疼的事開始耽擱徐氏軍法庭的進度。
徐鋒差點掀桌大罵這群人是刁民。
年海感覺到明顯有人在故意針對他們?直接懷疑到上官繡頭上。
於是讓韓豐派人去看看上官繡的軍法庭現在如何。
此時此刻,舊營的軍法庭上訴的人已經沒有多少,因為徐氏軍法庭給上官繡減輕了壓力。
這會來的是青州俘虜的家屬。
上官繡特許他們點名探親,隻給一炷香時間。
來的齊兵家屬見到自己的兒子,還有孫子,當場抱頭痛哭,一瞬間軍法庭變成認親大會。
一炷香後,立即將人趕走,絲毫不拖泥帶水,一旦有想耍潑的人,阿拉真立即拔刀嚇出去了。
這招百試百靈。
而被嚇出的人絲毫沒有半分怨言,好像軍法庭的執行官本性如此,探完親的人滿意地走了。
還有人被打了一頓丟出來,也不敢多說什麽爬起來就灰溜溜地走。
那個被打一頓的人迴到角落痛得差點落淚,然後稟告徐四光:「總兵,那裏真不是人待的地方。」
原來是徐四光特地派人去探查裏麵的情況。
徐四光聽後,反而替上官繡辯解道:「軍法庭戾如其名,執法無情,你說謊肯定沒好果子吃。」
「這也說明了此處不是隨便兒戲的地方。」
同時韓豐那邊也派人去試探,結果被打得鼻青臉腫抬到門口扔出來,過路的青州百姓從開始驚慌失措,到現在見怪不怪,甚至還有人擺起攤子,邊做生意邊看熱鬧。
韓豐收到消息時,他才意識道自己為什麽老是踢到硬板了?
可活閻王應該也踢到?怎麽人家就沒事?
活閻王動不動打打殺殺,青州百姓怎麽反而相信她?這不合理啊!
韓豐想破腦袋都想不通陽城和徐軍的區別,在於活閻王鎮住上萬俘虜所帶來的安全感。
正是執法無情才能消除無端的爭議。更別說徐家和上官繡創立軍法庭的初衷都不一樣,一個是為總兵的位置收攬民心,一個是純粹為了平息民憤。
而錯誤的初衷隻會使得自己越來越偏離正道,最後遠離群眾。
心在群眾魚得水背離群眾樹斷根的道理,徐家從一開始就走火入魔了。
這也是為什麽徐氏軍法庭與舊營軍法庭,同樣公審,卻產生誕生不同的效果。
與此同時,舊營的軍法庭上訴的人已經寥寥無幾,好不容易來了個阿婆指認了崔三。
努斯翻來覆去地審問崔三,就和現代用顯微鏡找瑕疵一樣,恨不得挑出點毛病來。
阿拉真也是今天好不容易把刀磨得比先前鋥亮鋒利,結果用不上了。
崔三整個人麻木地跪在地上,他這張臉已經習慣被指認,隻是機械般答覆:「我真的沒私自殺人。」
心裏卻走神想著下輩子不當死鬼的兒子,讓他娘找個好看點的漢子成親再生他。
結果那阿婆遞了雙新鞋給他,說是他娘讓她捎來的,剛好是阿婆過來趕集幫忙帶了一路。
崔三聽到娘親還活著,頓時抱著新鞋嚎啕大哭,嚇了努斯一挑。
努斯更是欲哭無淚,沒想到最後一個上訴的阿婆居然是路過的。
他忍住把阿婆丟出去的衝動,等阿婆慢悠悠地走了,他頓時拍桌朝周圍吼道:「反正都沒人來了,收桌!」
這時阿拉真也趕過來急匆匆通知他:「速去校場集合,首領那邊又有活給大家了。」
努斯頓時一改哭喪的臉,興沖沖搬去桌子去校場。
在場公證的讀書人和當地德高望重的白身,紛紛好奇了。
很快便有衛兵請他們也去看看。
一群人圍到校場。
隻見一萬多人整整齊齊盤坐在地上,每一列都有個衛兵帶著一個民間請來的匠人站著,而臨時擺的主席位空出一把檀木太師椅,椅邊分別站著兩個俘虜眼中的煞鬼。努斯和阿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