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頁
路人甲拎走降智女配[快穿] 作者:拾酒公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這一年,皇帝似是知道了自己大限將至,所以禦下手段愈加狠辣,甚至於鳳寧九年末大開殺戒,把朝堂之上想要亂權之人、趙氏宗族裏那些蹦躂出來盯上皇位的人全部誅殺。
朝堂上下人人自危,紛紛去唯一的淨土之地——東宮,尋找庇護。
鳳寧十年二月,帝王病危。瀕臨之際,鳳寧皇帝宣綠梔進內殿。
被病痛折磨了多日的皇帝已經麵容憔悴,雙目渾濁,就連經常暈染的黑髮都露出斑斑白色,整個人暗淡的像個風中飄搖的殘燭。
鳳寧皇帝招手讓她走近些,快速衰老讓她眼角四周皮肉耷陷,但她還是費力的睜大眼睛看著眼前這個女人。
歲月如此無情,但卻好像對綠梔獨有眷顧,常年的修身養性讓她眉眼細緻,眸光澄澈,看起來依然是十幾年前的樣子,平靜,溫和。
又,目空一切。
「楊、楊婉瑜,」皇帝氣喘籲籲,瘦骨嶙峋的手指費力抓著錦被一角,言辭帶著口齒不清的含糊,幾近囈語:「朕從來看不懂你……」
「你沒有善惡,沒有欲望,天下在你眼裏都是玩、玩物,阿錦、阿錦掌握不了你,朕不能……不能……」
皇帝聲音逐漸增大,嗓子裏發出粗重的嗬嗬之聲,眼中精光直射,艱難抬手。
室內一時寂靜。
沒有看見想像中的侍從撲殺而出,鳳寧皇帝麵上驚恐之色一閃而過。
綠梔恍若不知她的計劃,神色絲毫未變,隻是目光深深的看著她,良久後才慢慢開口:「我的欲望一直是趙茯錦。」
「你,」綠梔頓了下,輕聲道:「你是個很好的母親。」
鳳寧十年二月十一,一代傳奇女帝趙玉儀薨逝。
——
鳳寧十年三月三日,趙茯錦登帝,來年一月,定國號為闕歌。
趙茯錦登基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把先帝之前下獄的朝臣們放了出來。
綠梔的那句話並不是恭維或者為了讓鳳寧皇帝安心,而是因為趙玉儀確實是個非常合格的母親,她愛自己的女兒等同自己的國家。先帝臨終前最後一年所有的殘暴不仁,除了為帝國剔除毒瘤,更多的是為了幫助自己的女兒掃除朝堂上的一切障礙。
她施暴,再由女兒施恩,這手段雖然尋常,但管用。
新舊帝王的權利交接也因此變得無比和諧,一時間朝中上下,君臣一心。
闕歌元年,趙茯錦正式開啟了自己的時代。
曾經各種變革舉措在鳳寧皇帝時已經於腥風血雨中有了開始,到了趙茯錦,便是一往無前的發揚光大,再無人敢攔。
均田製的實施,最大程度上的限製了世家門閥對土地的掠奪,人們在這寶貴的短暫中斷期普遍實現了耕者有其田。朝廷也十分重視農業生產,力役砍半,賦稅一減再減,各種優惠政策對底層人民開放,全力促進經濟發展。
皇家書院第一二批的畢業者也慢慢散落全國,開啟了闕歌年間第一次人口普查,所得人口戶數尚在意料之中,不到一千七百萬。
人口向來是農耕時代的立國根本,自古以來,「民之多寡為國之貧富」的觀念深入人心,世人皆認為「天下盛衰在庶民,庶民多則國勢盛,庶民寡則國勢衰」。
為了增多人口,朝廷頒布了一係列政策,物質獎勵、免除生育婦人徭役、地方設置舉子倉、設立藥館、養濟院、鼓勵寡婦再嫁等等。
戰亂收割了大量的男性人口,民間甚至有寡婦村的存在。
趙茯錦趁此機會提出了設立女戶,由此又延伸出了朝廷對女子繼承權的討論和辯證。
蓋因女子稱帝的現象產生,燕國上下一反曾經單腿前行的歷史。
地方官員為了讓自己的財政好看,紛紛主動選擇去向朝廷報備建立女子作坊,以此獲取人員支持和技術指導,同時也讓那些農閑時隻能在家縫衣編筐的婦人們走出房門,有組織有紀律的參與產出。
隨著越來越多的女子作坊在各地興起,農忙時顧家,農閑時做工,終於成了一部分女人的常態。
有憐花惜玉之人曾提出這是對女人的壓迫,綠梔聞言一笑而過。說出這話的人一定是出生優越、天生富貴,所以從來不知道錢財是生存之本,隻要握在自己手裏,才會有底氣。
隻女人能自己掙錢一條,便能捨去多少世間苦難。
至於男人們,他們帶有天然的體力優勢,如今的農作物相對單一規律,對環境依賴度高,故而大多都是春耕秋收,夏冬之際,農人們普遍清閑。
朝廷便酌情給各個地方官府下發指標,於夏冬兩季有償徵調當地農人就近修路開河。
技術性人才的地位也因此開始提升。
朝廷史無前例的開始重視那些曾經被稱之為小道或者善奇巧淫技之人,工匠、天文、地理、醫藥、算術、卜筮、師巫、音樂等等人才被官方主動擢取,還製定了相應的培養、選拔和使用政策,甚至專門給他們設置了一套官職體係,連其官服官帽都由禮部另行製作,並把其最高官位「博士」給打造成了學術上的至高成就。
除此之外,燕國的商業超前繁盛。
大規模作坊的興起急切需要商人南來北往的流通,為此,朝廷並沒有因為重農而輕商,甚至特意完善了商律,對當代商人的地位和財務給予了保護,並首次提出奢侈品稅和繼承稅的概念。
朝堂上下人人自危,紛紛去唯一的淨土之地——東宮,尋找庇護。
鳳寧十年二月,帝王病危。瀕臨之際,鳳寧皇帝宣綠梔進內殿。
被病痛折磨了多日的皇帝已經麵容憔悴,雙目渾濁,就連經常暈染的黑髮都露出斑斑白色,整個人暗淡的像個風中飄搖的殘燭。
鳳寧皇帝招手讓她走近些,快速衰老讓她眼角四周皮肉耷陷,但她還是費力的睜大眼睛看著眼前這個女人。
歲月如此無情,但卻好像對綠梔獨有眷顧,常年的修身養性讓她眉眼細緻,眸光澄澈,看起來依然是十幾年前的樣子,平靜,溫和。
又,目空一切。
「楊、楊婉瑜,」皇帝氣喘籲籲,瘦骨嶙峋的手指費力抓著錦被一角,言辭帶著口齒不清的含糊,幾近囈語:「朕從來看不懂你……」
「你沒有善惡,沒有欲望,天下在你眼裏都是玩、玩物,阿錦、阿錦掌握不了你,朕不能……不能……」
皇帝聲音逐漸增大,嗓子裏發出粗重的嗬嗬之聲,眼中精光直射,艱難抬手。
室內一時寂靜。
沒有看見想像中的侍從撲殺而出,鳳寧皇帝麵上驚恐之色一閃而過。
綠梔恍若不知她的計劃,神色絲毫未變,隻是目光深深的看著她,良久後才慢慢開口:「我的欲望一直是趙茯錦。」
「你,」綠梔頓了下,輕聲道:「你是個很好的母親。」
鳳寧十年二月十一,一代傳奇女帝趙玉儀薨逝。
——
鳳寧十年三月三日,趙茯錦登帝,來年一月,定國號為闕歌。
趙茯錦登基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把先帝之前下獄的朝臣們放了出來。
綠梔的那句話並不是恭維或者為了讓鳳寧皇帝安心,而是因為趙玉儀確實是個非常合格的母親,她愛自己的女兒等同自己的國家。先帝臨終前最後一年所有的殘暴不仁,除了為帝國剔除毒瘤,更多的是為了幫助自己的女兒掃除朝堂上的一切障礙。
她施暴,再由女兒施恩,這手段雖然尋常,但管用。
新舊帝王的權利交接也因此變得無比和諧,一時間朝中上下,君臣一心。
闕歌元年,趙茯錦正式開啟了自己的時代。
曾經各種變革舉措在鳳寧皇帝時已經於腥風血雨中有了開始,到了趙茯錦,便是一往無前的發揚光大,再無人敢攔。
均田製的實施,最大程度上的限製了世家門閥對土地的掠奪,人們在這寶貴的短暫中斷期普遍實現了耕者有其田。朝廷也十分重視農業生產,力役砍半,賦稅一減再減,各種優惠政策對底層人民開放,全力促進經濟發展。
皇家書院第一二批的畢業者也慢慢散落全國,開啟了闕歌年間第一次人口普查,所得人口戶數尚在意料之中,不到一千七百萬。
人口向來是農耕時代的立國根本,自古以來,「民之多寡為國之貧富」的觀念深入人心,世人皆認為「天下盛衰在庶民,庶民多則國勢盛,庶民寡則國勢衰」。
為了增多人口,朝廷頒布了一係列政策,物質獎勵、免除生育婦人徭役、地方設置舉子倉、設立藥館、養濟院、鼓勵寡婦再嫁等等。
戰亂收割了大量的男性人口,民間甚至有寡婦村的存在。
趙茯錦趁此機會提出了設立女戶,由此又延伸出了朝廷對女子繼承權的討論和辯證。
蓋因女子稱帝的現象產生,燕國上下一反曾經單腿前行的歷史。
地方官員為了讓自己的財政好看,紛紛主動選擇去向朝廷報備建立女子作坊,以此獲取人員支持和技術指導,同時也讓那些農閑時隻能在家縫衣編筐的婦人們走出房門,有組織有紀律的參與產出。
隨著越來越多的女子作坊在各地興起,農忙時顧家,農閑時做工,終於成了一部分女人的常態。
有憐花惜玉之人曾提出這是對女人的壓迫,綠梔聞言一笑而過。說出這話的人一定是出生優越、天生富貴,所以從來不知道錢財是生存之本,隻要握在自己手裏,才會有底氣。
隻女人能自己掙錢一條,便能捨去多少世間苦難。
至於男人們,他們帶有天然的體力優勢,如今的農作物相對單一規律,對環境依賴度高,故而大多都是春耕秋收,夏冬之際,農人們普遍清閑。
朝廷便酌情給各個地方官府下發指標,於夏冬兩季有償徵調當地農人就近修路開河。
技術性人才的地位也因此開始提升。
朝廷史無前例的開始重視那些曾經被稱之為小道或者善奇巧淫技之人,工匠、天文、地理、醫藥、算術、卜筮、師巫、音樂等等人才被官方主動擢取,還製定了相應的培養、選拔和使用政策,甚至專門給他們設置了一套官職體係,連其官服官帽都由禮部另行製作,並把其最高官位「博士」給打造成了學術上的至高成就。
除此之外,燕國的商業超前繁盛。
大規模作坊的興起急切需要商人南來北往的流通,為此,朝廷並沒有因為重農而輕商,甚至特意完善了商律,對當代商人的地位和財務給予了保護,並首次提出奢侈品稅和繼承稅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