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頁
路人甲拎走降智女配[快穿] 作者:拾酒公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綠梔於殿前俯首稱是,道:「李方是治業二十六年時便派到南地的二十人之一,他原是婁山縣一鐵匠,後逢天災,便帶著家人流浪至京都,如今李家二十餘口婦孺老小都庇護在芙蓉坊。牛世雄是泰盛二年起於邵山,他原本就是山匪……」
以強匪在南方驅逐聚集流民之事,以前趙茯錦曾與鳳寧皇帝透漏一二。但因為此番計謀太過小道,所以從來沒有詳說過,鳳寧皇帝也並不在意。
可如今李方、牛世雄等人都是世間有頭有臉的梟雄之輩,又背負了這層無法與眾人道的功勞,自是不能讓朝廷以普通的降將對待。趙茯錦親自書信於皇帝解釋緣由,便是想給他們討要封賞。
綠梔對此事前因後果的鋪敘遠比紙上文字更加細緻,包括每年的人員更迭、財力輸送、糧食補給、消息傳達,甚至如何鼓動流民反叛,悍匪衝殺富紳的選擇,反叛之人的處決……
她一一解釋之後,大殿頃刻間陷入沉寂。
許久,座上人間帝王才緩慢開口,聲音不怒自威:「朕隻問你,如此驅狼吞虎之術,你可有將人命、天下放在眼裏?」
綠梔並不懷疑此時皇帝所問這句話的真心。
她微微抬首,室外高陽透過琉璃窗射過來,落在她側臉上,皎皎如玉的素白容顏,目光帶著穿越宇宙長河的冷靜。
綠梔沉默片刻,看著這位天下最尊貴之人,說:「我將趙茯錦放在了心上。」
作者有話說:
麽麽噠,寶子們?
第120章 、古代權謀30(完)
綠梔清楚,鳳寧皇帝對她起了殺心。
身居高位之後,帝王的一切欲望都可以掛上為國為民的大旗,更遑論自古以來,「專寵」二字從來都是妖人禍害的專有名詞。
而且除卻皇室子嗣問題外,綠梔的所作所為也確實重傷了這個國家。
恆寧皇帝在時,南方因其富饒的土地,所養人口至少占全國總數的一半,稅收在冊的有超三千萬百姓,可時至今日,天災、人禍、戰亂、流匪……自治業二十六年始,七年時間,南地至少起了十八路反王,三十六路煙塵,禍亂之下,此間人口怕是連一千萬都不到了。
世家門閥相互蠶食覆滅,可人間百姓本就如危卵,動盪之中死傷之數更是無法計算。
趙茯錦這次大軍壓境,南方定然再次麵臨赤地千裏的慘境,能存留下來的又有幾何?
天下局勢如此,雖是各方因勢利導的結果,但綠梔在其中的循循善誘絕對占了令人無法忽視的因素。
可同樣的,鳳寧皇帝清楚,燕國如今千瘡百孔,但也是百廢待興之際。趙茯錦南下以後,趙氏皇族將大有可為。
而兔死狗烹,不過是世間常事。
眼下鳳寧皇帝對綠梔隱忍不發,皆因她剛剛登位,時局不穩,所以顧忌重重。
外人或許不知,但朝中高層官員均知道綠梔在許多事情上的影子,除此之外,她還是女子作坊的發起興盛之人,軍備司統籌主將,自己至親女兒的愛人,心腹大將林瑱的伯樂好友……
綠梔並不在乎皇帝對她的惡感,但也不想跟她撕破臉,故而趙茯錦從南方傳來捷報後的第二天,綠梔便避其鋒芒,毫無徵兆的帶著隨從,輕車簡行出了皇宮,住進了檀山下的芙蓉坊。
此時節正當農閑,坊子裏擠滿了農耕之後迴來做工的婦人,便是檀山腳下那處託兒所裏都住滿了稚童。
檀山的託兒所自設以來,也經歷的頗多波折。那院子設立之初,坊子裏還都是些軍中遺孀,為了方便女人們專心做工,男孩們便都放到了附近的私塾。這時代,女孩不能出入學堂,綠梔便著人建了託兒所,專門讓女工們把女孩托養此處。
既然有了孩子,滿地爬的小毛毛不算,對於那些三五歲以上的小孩子,綠梔自然是請了幾位公主府裏識字的婦人嬤嬤過來照養,順便也教她們讀書。
時下女性的天職便是在家顧老養小,老人也就罷了,大多都還可以自力更生,小孩子卻多是不能離開人照顧。後來坊子越來越大,女工越來越多,便也有其他普通婦人想把自己的孩子放進來,隻要是女孩子,綠梔都讓人以十分低廉的月托養費收在了坊子裏。
託兒所的照養可比普通人任孩子在鄉間野地裏自然生長精細的多,單不講當年託兒所的夥食如何豐盛,就一個能識字便是世間許多農人可遇不可求的機緣。
因為初始就像這女子作坊一樣隻招收女孩,作坊內還發生過一次不大不小的爭論,很多婦人都強烈要求讓自己的寶貝兒子換了女兒放在託兒所裏。
綠梔並沒有管她們是真心自願,還是家裏男人給的壓力才敢向作坊提要求,隻一句「男女大防」故而不方便把男孩子收進來,就把這要求壓了三年。
後來女子作坊已成規模,甚至還插手了軍備物資,京中許多人開始攻訐。其中一條便是自古以來天幹地坤,男耕女織,陰陽調和,所以才能家和萬事興。可如今女人們都去坊子上做工,家中老人無人贍養,孩子無人照顧,故而導致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民心不穩、國不將國。
綠梔佩服那些人的妙語生花,但到底為幼童之事做了妥協。
不過她也沒有專門另設男童託兒所,而是以「男女八歲不同席」為由隻招收了八歲以下的男童一同在所內照養,男孩的月托養費也以比女孩性情頑劣、不服管教為藉口高於女童兩成,並且在坊子裏隻養到八歲,便給他們啟蒙完畢,強行畢業。
以強匪在南方驅逐聚集流民之事,以前趙茯錦曾與鳳寧皇帝透漏一二。但因為此番計謀太過小道,所以從來沒有詳說過,鳳寧皇帝也並不在意。
可如今李方、牛世雄等人都是世間有頭有臉的梟雄之輩,又背負了這層無法與眾人道的功勞,自是不能讓朝廷以普通的降將對待。趙茯錦親自書信於皇帝解釋緣由,便是想給他們討要封賞。
綠梔對此事前因後果的鋪敘遠比紙上文字更加細緻,包括每年的人員更迭、財力輸送、糧食補給、消息傳達,甚至如何鼓動流民反叛,悍匪衝殺富紳的選擇,反叛之人的處決……
她一一解釋之後,大殿頃刻間陷入沉寂。
許久,座上人間帝王才緩慢開口,聲音不怒自威:「朕隻問你,如此驅狼吞虎之術,你可有將人命、天下放在眼裏?」
綠梔並不懷疑此時皇帝所問這句話的真心。
她微微抬首,室外高陽透過琉璃窗射過來,落在她側臉上,皎皎如玉的素白容顏,目光帶著穿越宇宙長河的冷靜。
綠梔沉默片刻,看著這位天下最尊貴之人,說:「我將趙茯錦放在了心上。」
作者有話說:
麽麽噠,寶子們?
第120章 、古代權謀30(完)
綠梔清楚,鳳寧皇帝對她起了殺心。
身居高位之後,帝王的一切欲望都可以掛上為國為民的大旗,更遑論自古以來,「專寵」二字從來都是妖人禍害的專有名詞。
而且除卻皇室子嗣問題外,綠梔的所作所為也確實重傷了這個國家。
恆寧皇帝在時,南方因其富饒的土地,所養人口至少占全國總數的一半,稅收在冊的有超三千萬百姓,可時至今日,天災、人禍、戰亂、流匪……自治業二十六年始,七年時間,南地至少起了十八路反王,三十六路煙塵,禍亂之下,此間人口怕是連一千萬都不到了。
世家門閥相互蠶食覆滅,可人間百姓本就如危卵,動盪之中死傷之數更是無法計算。
趙茯錦這次大軍壓境,南方定然再次麵臨赤地千裏的慘境,能存留下來的又有幾何?
天下局勢如此,雖是各方因勢利導的結果,但綠梔在其中的循循善誘絕對占了令人無法忽視的因素。
可同樣的,鳳寧皇帝清楚,燕國如今千瘡百孔,但也是百廢待興之際。趙茯錦南下以後,趙氏皇族將大有可為。
而兔死狗烹,不過是世間常事。
眼下鳳寧皇帝對綠梔隱忍不發,皆因她剛剛登位,時局不穩,所以顧忌重重。
外人或許不知,但朝中高層官員均知道綠梔在許多事情上的影子,除此之外,她還是女子作坊的發起興盛之人,軍備司統籌主將,自己至親女兒的愛人,心腹大將林瑱的伯樂好友……
綠梔並不在乎皇帝對她的惡感,但也不想跟她撕破臉,故而趙茯錦從南方傳來捷報後的第二天,綠梔便避其鋒芒,毫無徵兆的帶著隨從,輕車簡行出了皇宮,住進了檀山下的芙蓉坊。
此時節正當農閑,坊子裏擠滿了農耕之後迴來做工的婦人,便是檀山腳下那處託兒所裏都住滿了稚童。
檀山的託兒所自設以來,也經歷的頗多波折。那院子設立之初,坊子裏還都是些軍中遺孀,為了方便女人們專心做工,男孩們便都放到了附近的私塾。這時代,女孩不能出入學堂,綠梔便著人建了託兒所,專門讓女工們把女孩托養此處。
既然有了孩子,滿地爬的小毛毛不算,對於那些三五歲以上的小孩子,綠梔自然是請了幾位公主府裏識字的婦人嬤嬤過來照養,順便也教她們讀書。
時下女性的天職便是在家顧老養小,老人也就罷了,大多都還可以自力更生,小孩子卻多是不能離開人照顧。後來坊子越來越大,女工越來越多,便也有其他普通婦人想把自己的孩子放進來,隻要是女孩子,綠梔都讓人以十分低廉的月托養費收在了坊子裏。
託兒所的照養可比普通人任孩子在鄉間野地裏自然生長精細的多,單不講當年託兒所的夥食如何豐盛,就一個能識字便是世間許多農人可遇不可求的機緣。
因為初始就像這女子作坊一樣隻招收女孩,作坊內還發生過一次不大不小的爭論,很多婦人都強烈要求讓自己的寶貝兒子換了女兒放在託兒所裏。
綠梔並沒有管她們是真心自願,還是家裏男人給的壓力才敢向作坊提要求,隻一句「男女大防」故而不方便把男孩子收進來,就把這要求壓了三年。
後來女子作坊已成規模,甚至還插手了軍備物資,京中許多人開始攻訐。其中一條便是自古以來天幹地坤,男耕女織,陰陽調和,所以才能家和萬事興。可如今女人們都去坊子上做工,家中老人無人贍養,孩子無人照顧,故而導致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民心不穩、國不將國。
綠梔佩服那些人的妙語生花,但到底為幼童之事做了妥協。
不過她也沒有專門另設男童託兒所,而是以「男女八歲不同席」為由隻招收了八歲以下的男童一同在所內照養,男孩的月托養費也以比女孩性情頑劣、不服管教為藉口高於女童兩成,並且在坊子裏隻養到八歲,便給他們啟蒙完畢,強行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