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昱後宮大字不識的幾乎沒有。


    因為宋昱偏好才女這件事,早就不是什麽新聞。


    上有所好,下必從焉。


    宮裏哪怕是宮女上位的妃嬪,都開始努力識文斷字,好歹能念幾句歪詩。


    這消息傳出去,估計這批秀女裏,特別喜歡賣弄文采的一定不少。


    然而讀過書,喜歡讀書,和真正學富五車才女是有本質的區別的。


    你宣揚自己是才女,那麽宋昱平日裏和討論詩詞文學甚至是古籍的水準難度就會直線上升。


    好在宋昱對後宮女眷的「爭寵」手段,包容度很高。


    知道錯了,日後慢慢修正就是了。


    也沒必要在一條路上死磕,宋昱喜歡後宮的百花齊放和多樣性。


    比如微禾這樣的看書隻看話本,眼神裏無時無刻透露著清澈的純真。


    宋昱不也挺喜歡的?


    然而,這位齊姑娘,顯然沒資格入宮修正這樣的錯誤了。


    她事先給自己加的優勢,如今反而冠上了濫竽充數,以次充好的嫌疑。


    往嚴重點說,她還能被冠上欺君的名號。


    很快齊姑娘就知道自己不是最慘的一個了。


    最後一個。


    宋昱的目光更是冰冷。


    「懷念與姐姐童年時光?」


    「一日不敢忘懷皇後的模樣?」


    「頗有皇後的神韻?」


    每說一句話,都像是用刀子紮在紀1的身上。


    前不久還在憤慨「就這?」兩個字的少女此刻滿身惶恐把自己俯得最低。


    以最卑微的姿態祈求君王的原諒。


    「良嬪的容貌性情與皇後一般無二,宮裏伺候皇後多年的老人都會認錯,你這位牢牢記得皇後的妹妹,今日倒是沒怎麽多看良嬪一眼啊。」


    「皇上,民女知錯了,民女知錯了,民女隻是……隻是……」


    「紀氏殿前失儀,杖責10下,掌嘴二十。」


    「皇上饒命啊!皇上……唔唔唔!!!」


    「剩下三人都趕出宮去,傳朕旨意,日後紀齊兩家秀女不必入宮。」


    剩下的三個人臉色慘白到死灰。


    可以想像,她們完了,這輩子完了。


    不僅如此,還連累了家族在後宮這條路線上的前程。


    可她們不敢開口,不敢求饒,真不知道那些死諫的文臣是怎麽做到,現在她們僅僅是麵對帝王的不悅就怕得不行。


    更別說盛怒之下了。


    3+1失魂落魄的走出了宮門。


    三個站著,一個躺著。


    她們想過會輸,沒想過會輸得那麽慘。


    但是此刻她們一點都不敢迴頭看,隻能匆忙的走上馬車,迴去麵對同樣可怕的家人。


    3+1被皇上親自趕走的消息頓時傳遍了整個瀾雅苑。


    對外的解釋是,良嬪和貴妃為皇上介紹了四位秀女。


    皇上好奇之下,提前召見,看過之後,大失所望。


    又因為紀1言行無狀,所以嚴重懲戒了四人,還絕了兩家秀女的選秀資格。


    然而這種說法也就糊弄一下宮外的人。


    宮內誰不知道啊。


    紀1入宮以來的這段時日,整天裝腔作勢的提皇後娘娘。


    她們已經看到不少宮女和嬤嬤暗自皺眉翻白眼了。


    可見……她不招人待見。


    也就她自己感覺挺美。


    就這,原本就和皇後很像的良嬪,怎麽會舉薦她們四個?告狀還差不多。


    「看吧,我就說,她沒戲。」一個小臉隻有巴掌大的少女興奮的手舞足蹈。


    少女的五官並不是特別突出,但是那古靈精怪的神情搭配那一雙格外亮眼的杏目,直接把她的容貌提升了好幾個檔次。


    少女神采飛揚的模樣,讓人看著就心生好感。


    少女手拿著三個銅板,言辭鑿鑿的開始吐露出一堆天幹地支之類的名詞。


    重點就是,紀家女命不好。


    「是是是,那你算算,我能不能入選。」


    一個身著勁裝的姑娘有些嘲諷的開口詢問。


    3+1被趕走,大家都很高興。


    但是不代表所有人看得上神棍的馬後炮。


    「我這是傢夥事沒帶齊。我爹可是欽天監監正,家學淵源,還能有錯。」


    但是她的話還是遭到了大家的白眼。


    欽天監就沒算錯的嗎?


    誰都知道欽天監主營範圍就是監測曆法觀察天氣的。


    幫忙算個八字,屬於副營範疇。


    星宿不利,恐有災禍之類的,那基本是先有災禍才抬頭找星星的不是。


    要是哪一年天災人禍特別多。


    那麽欽天監就該上場了,不是這個星星有尾巴了,就是那顆星星太紅了。


    在測算問卜方麵,欽天監這類職業的重要程度完全取決於,皇上是否信這個。


    好巧不巧,宋昱,先帝都不信。


    宋昱更相信自己。


    先帝……若是信,他早就在上蒼的連番示警之下改邪歸正了。


    敢浪幾十年我行我素,那不是相信自己的級別了,而是不把上蒼放在眼裏。


    兩代帝王都是這個態度,朝臣們自然也是這個態度,連帶著朝臣迴家後流露出的隻言片語,足以讓這一代高門千金,對欽天監嗤之以鼻。


    她們不是不相信易經、命數、算卦之類的存在,而是不相信這位少女的家學傳承。<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替身難度升級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忘卻的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忘卻的悠並收藏替身難度升級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