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渾身上下透著股所向披靡的自信。
白希音嗔她:“大言不慚。”
葉昕聳聳肩,故意挑起眉毛:“我隻是在說一個事實。”
白希音於是抬起執筆那條胳膊擋住眼睛:“哎呀,好刺眼,是誰在我眼前發光,要閃瞎了。”
葉昕先是一愣,然後哈哈大笑。
白希音拿筆尖沾了點顏料畫葉昕手背上:“我怕你呀?參不參加?”
葉昕停下笑,看眼手背上的筆跡。
“好,我參加。”?
第144章 、番外二
這天下午的時間過得比預想中愉快, 白希音隨手在葉昕手背上畫的那一筆,像闖入葉昕過於單調素淨的人生中一抹鮮艷明亮的色彩。
在此之前,葉昕對參加比賽毫無興趣。
她學畫更多是出於愛好,因為享受孤獨與沉默, 所以並不介意自己的畫作是否能被人欣賞。
但從白希音的畫裏, 她讀出一些能產生共鳴的力量。
原來眾星捧月的白希音也是孤獨的。
她也可以耐著性子獨自在畫室中打磨她的作品, 每一筆每一劃, 都飽含豐富的感情。
多了層童年玩伴的濾鏡, 她對白希音的客觀態度受到影響, 不由自主分出點心神去在意, 再多出幾分欣賞。
以至於,葉昕完成了那幅臨摹作業之後也沒離開畫室, 反倒坐在旁邊的小凳上看白希音畫畫。
白希音下筆很穩, 她接受過更專業的培訓,因此她作畫時手法更熟練,也更具技巧性。
如果說葉昕畫畫靠的是第六感, 是天賦,是熱愛,那麽白希音依仗的便是將繁複龐大的知識體係化繁為簡。
這是令葉昕十分欽佩的能力。
直到外麵天色暗了,葉昕肚子餓得咕咕叫。
她翻開手機打算叫個外賣,白希音忽然說:“我們出去吃飯吧?”
葉昕抬頭:“吃什麽?”
白希音:“我想吃炸雞, 燒烤, 麻辣燙, 火鍋……”
“?”葉昕略感驚訝,“光吃這些會不會太不健康了?”
她還以為像白希音這種“有身份”的人會選擇更雅致的用餐環境, 比如西餐日料什麽的。
白希音晃了晃凳子, 噘嘴說:“我家裏管得很嚴啊, 平時三餐都有營養師弄好送過來,今天好難得家裏的保姆迴家省親,要請一天假,我晚餐可以自己安排。”
葉昕瞳孔地震:“嚴格到這種程度?”
白希音輕哼:“嗯。”
葉昕沒有體會過這樣嚴格的管教,她的父母對她完全是放養狀態,三餐愛吃什麽吃什麽,反正每個月固定時間給她打錢。
加上她有較強的自主意識,學習成績也很好,基本不需要父母對她操心。
初高中一共六年,家長會她的爸爸媽媽一次也沒到過學校,對她家情況不了解的人還會以為她不是就是留守,但其實她父母也都在這座城市。
父母忙著應酬迴不了家,葉昕三不五時和他們見一麵,聚在一起吃個飯的時間都沒有。
聽葉昕說完,白希音發出羨慕地長嘆:“我也好想體驗一下自由的感覺。”
她的成長環境和葉昕完全不一樣,她家裏有嚴格的家規,各種戒律和要求。
尤其她還是長女,以後要繼承家業,除了學校要求的考試科目,家族內每年也有不同的考核項目,考核不達標就會受到嚴懲。
最嚴重的一次就是她小升初那個暑假,每天下課光顧著找葉昕玩,結果年中審核她的課業時,發現她有一半的課後作業沒有完成,暑假還沒結束她就被關了禁閉。
不允許離開臥室,三餐會有阿姨給她送過去,也不需要她操心任何家事。
除了睡覺吃飯,她所有的自由時間都用來看書,在自己的房間裏待了足足一個月,考上了父母眼中最理想的中學。
也就是高中,她迎來了叛逆期,對父母的安排越來越不滿意,父母想讓她出國深造,她卻偏偏要留在國內念書,還填報了父母眼中最沒有價值的藝術院校。
直到她大一結束,父母對她的選擇還頗有微詞。
但她自己非常努力,各類比賽都拿頭名,家族的考核也沒落下,給他們臉上賺夠了顏麵。
到今年,她的爸爸媽媽才稍微放寬對她的要求,沒有強製叫她必須走讀,但每天的飲食還是家裏管著,不允許她吃外麵的東西,更不允許她結交朋友。
對白希音而言,隨便在外麵的餐館吃飯是非常危險的,輕易相信別人也是非常危險的。
所以對葉昕這樣自由寬鬆的家庭環境,白希音感到由衷的嚮往。
葉昕卻覺得唏噓,如果可以的話,她更希望她的爸爸媽媽能多管管她。
任何極端的家庭模式,都是不健康的,可惜在她們身處的社會中,很少有父母能明白這一點。
或許父母也有自己的難處,但他們總是獨自做出決定,不徵詢孩子的意見,也不把孩子當成可思考的獨立個體予以足夠的尊重。
隻能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看起來再光鮮亮麗的人生,也不一定美滿,背後可能還藏著不為人知的辛酸。
“那我們吃燒烤吧。”葉昕對白希音說,“學校後麵有一家燒烤味道就很不錯,如果你擔心人多被別人看見傳進你父母耳朵裏,我去買,我們拿到屋裏吃。”
白希音嗔她:“大言不慚。”
葉昕聳聳肩,故意挑起眉毛:“我隻是在說一個事實。”
白希音於是抬起執筆那條胳膊擋住眼睛:“哎呀,好刺眼,是誰在我眼前發光,要閃瞎了。”
葉昕先是一愣,然後哈哈大笑。
白希音拿筆尖沾了點顏料畫葉昕手背上:“我怕你呀?參不參加?”
葉昕停下笑,看眼手背上的筆跡。
“好,我參加。”?
第144章 、番外二
這天下午的時間過得比預想中愉快, 白希音隨手在葉昕手背上畫的那一筆,像闖入葉昕過於單調素淨的人生中一抹鮮艷明亮的色彩。
在此之前,葉昕對參加比賽毫無興趣。
她學畫更多是出於愛好,因為享受孤獨與沉默, 所以並不介意自己的畫作是否能被人欣賞。
但從白希音的畫裏, 她讀出一些能產生共鳴的力量。
原來眾星捧月的白希音也是孤獨的。
她也可以耐著性子獨自在畫室中打磨她的作品, 每一筆每一劃, 都飽含豐富的感情。
多了層童年玩伴的濾鏡, 她對白希音的客觀態度受到影響, 不由自主分出點心神去在意, 再多出幾分欣賞。
以至於,葉昕完成了那幅臨摹作業之後也沒離開畫室, 反倒坐在旁邊的小凳上看白希音畫畫。
白希音下筆很穩, 她接受過更專業的培訓,因此她作畫時手法更熟練,也更具技巧性。
如果說葉昕畫畫靠的是第六感, 是天賦,是熱愛,那麽白希音依仗的便是將繁複龐大的知識體係化繁為簡。
這是令葉昕十分欽佩的能力。
直到外麵天色暗了,葉昕肚子餓得咕咕叫。
她翻開手機打算叫個外賣,白希音忽然說:“我們出去吃飯吧?”
葉昕抬頭:“吃什麽?”
白希音:“我想吃炸雞, 燒烤, 麻辣燙, 火鍋……”
“?”葉昕略感驚訝,“光吃這些會不會太不健康了?”
她還以為像白希音這種“有身份”的人會選擇更雅致的用餐環境, 比如西餐日料什麽的。
白希音晃了晃凳子, 噘嘴說:“我家裏管得很嚴啊, 平時三餐都有營養師弄好送過來,今天好難得家裏的保姆迴家省親,要請一天假,我晚餐可以自己安排。”
葉昕瞳孔地震:“嚴格到這種程度?”
白希音輕哼:“嗯。”
葉昕沒有體會過這樣嚴格的管教,她的父母對她完全是放養狀態,三餐愛吃什麽吃什麽,反正每個月固定時間給她打錢。
加上她有較強的自主意識,學習成績也很好,基本不需要父母對她操心。
初高中一共六年,家長會她的爸爸媽媽一次也沒到過學校,對她家情況不了解的人還會以為她不是就是留守,但其實她父母也都在這座城市。
父母忙著應酬迴不了家,葉昕三不五時和他們見一麵,聚在一起吃個飯的時間都沒有。
聽葉昕說完,白希音發出羨慕地長嘆:“我也好想體驗一下自由的感覺。”
她的成長環境和葉昕完全不一樣,她家裏有嚴格的家規,各種戒律和要求。
尤其她還是長女,以後要繼承家業,除了學校要求的考試科目,家族內每年也有不同的考核項目,考核不達標就會受到嚴懲。
最嚴重的一次就是她小升初那個暑假,每天下課光顧著找葉昕玩,結果年中審核她的課業時,發現她有一半的課後作業沒有完成,暑假還沒結束她就被關了禁閉。
不允許離開臥室,三餐會有阿姨給她送過去,也不需要她操心任何家事。
除了睡覺吃飯,她所有的自由時間都用來看書,在自己的房間裏待了足足一個月,考上了父母眼中最理想的中學。
也就是高中,她迎來了叛逆期,對父母的安排越來越不滿意,父母想讓她出國深造,她卻偏偏要留在國內念書,還填報了父母眼中最沒有價值的藝術院校。
直到她大一結束,父母對她的選擇還頗有微詞。
但她自己非常努力,各類比賽都拿頭名,家族的考核也沒落下,給他們臉上賺夠了顏麵。
到今年,她的爸爸媽媽才稍微放寬對她的要求,沒有強製叫她必須走讀,但每天的飲食還是家裏管著,不允許她吃外麵的東西,更不允許她結交朋友。
對白希音而言,隨便在外麵的餐館吃飯是非常危險的,輕易相信別人也是非常危險的。
所以對葉昕這樣自由寬鬆的家庭環境,白希音感到由衷的嚮往。
葉昕卻覺得唏噓,如果可以的話,她更希望她的爸爸媽媽能多管管她。
任何極端的家庭模式,都是不健康的,可惜在她們身處的社會中,很少有父母能明白這一點。
或許父母也有自己的難處,但他們總是獨自做出決定,不徵詢孩子的意見,也不把孩子當成可思考的獨立個體予以足夠的尊重。
隻能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看起來再光鮮亮麗的人生,也不一定美滿,背後可能還藏著不為人知的辛酸。
“那我們吃燒烤吧。”葉昕對白希音說,“學校後麵有一家燒烤味道就很不錯,如果你擔心人多被別人看見傳進你父母耳朵裏,我去買,我們拿到屋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