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平常的比武切磋,隻不過每年由冶劍莊莊主公羊平親鑄一把寶劍做個彩頭。因此江湖上也叫奪刀會。不管是江湖名宿、還是少年豪傑俱是可以上台奪刀的。因此每年熱鬧非凡。”錢叔說道。
當下三人計議了一番,便在鎮上買了三匹馬,望臨安府而去。胡臨和商柳晨俱是少年心性,一路之上,對事事都覺好奇,言談之間甚為投機。而錢叔久曆江湖,對天下人物,各地風俗,沿途名勝俱能如數家珍。兩人聽錢叔談江湖英豪,提武林舊事。一路之上自有一番樂趣。也不覺旅途無聊。
九嶷山盤基蒼梧之野,峰秀數郡之間,羅岩九舉,各導一溪,岫壑負阻,導嶺同勢。乃是風景絕佳之處。溪水自山上潺潺流下,溪邊一位女子,正望著流水出神。雙眉緊鎖,似有一江憂愁,惹的青山秀水也自憐惜。
“阿姐…”
曲折有致的山路上又下來了一位姑娘。口中喊著“阿姐”往溪邊而來。一身彩衣,一聲話語。直教青山白雲無有顏色。
“阿姐,大巫祝在找你。”那彩衣姑娘道。
溪水邊的女子似是未聽到,依舊是愁眉不展,滿腹心思的樣子。隻顧望著溪水出神。
彩衣女子見她沒有迴應,也不氣餒,咯咯笑著道:“大巫祝準我們出去了。隻是…”
那溪邊女子跳起來問道:“隻是什麽?”原來她早已聽到了。
彩衣女子摸了摸額頭,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做個鬼臉道:“我跑的急給忘了。”
“好妹妹,你就說給我聽吧。”那女子忍不住出聲央求道。
“他讓我們迴去聽他的囑咐,隻要不惹事就可以了。”彩衣女子語如黃鶯輕快的說。
說話間兩人高高興興的延著那曲折有致的山路上山去了。這正是九嶷山巫祝門的兩個女弟子。巫祝本是上古所設的神職人員,《周禮·春官·大祝》言道:“大祝掌六祝之辭,以事鬼神隻,祈福祥,求永貞。一曰順祝,二曰年祝,三曰吉祝,四曰化祝,五曰瑞祝,六曰筴祝。”《周禮·春官·小祝》又言道:“小祝掌小祭祀,將事侯禳禱祠之祝號,以祈福祥,順豐年,逆時雨,寧風旱,彌災兵,遠罪疾。”九嶷山巫祝門起源上古之時。相傳舜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便葬於江南九疑山,九嶷山巫祝門的始祖便是舜帝重華的守墓人。後依殷商古製,巫祝門門主稱做太祝,執掌巫祝一門。彩衣女子所說‘大巫祝’便是太祝了。
九嶷山九峰聳立,山峰聳翠,巍峨壯麗,溶洞密布,綠水常流,自然風光十分秀麗。舜源峰居中,娥皇、女英、桂林、杞林、石城、石樓、朱明、瀟韶八峰,拔地而起,如眾星拱月,簇擁著舜源峰,緊緊依偎在兩旁的娥皇峰與女英峰。舜源峰下一院建築掩映在綠樹叢中,秦鬆漢柏高聳入雲,香杉修竹茂密蒼翠。一位老者蒼顏白靜立堂前。似是在等著什麽人,果然來了兩人,卻是先前那山腰溪水邊的兩位女子。那彩衣女子來到老者身前輕施一禮道:“太祝,我把姐姐找來了。”原來那老者便是巫祝門的太祝。
太祝轉身喚了聲:“楚蓁。”語氣之中盡是慈愛。
原來那溪水邊的女子就是楚蓁,彩衣姑娘就是她妹妹楚窈。兩人都是巫祝門中弟子。聽的太祝喚她,楚蓁上前施禮道:“見過太祝。”
太祝看了眼四處的古柏道:“九嶷山風光雖美,然終不及外麵繁華。再過些日子便是江南武林的奪刀會了。你若是想去便要守我巫祝門的規矩。”
楚蓁喜形於色,急問道:“什麽規矩,我都守的。”
太祝一抹頷下白須正色道:“我巫祝門不同尋常江湖幫派,江南武人對也巫祝門頗有成見。因此你二人出門後莫要向人說起自己是巫祝門人。若有人問起,隻說是尋常江湖子弟。”這哪裏是什麽巫祝門規矩,原來是這老人怕她幾人出門惹事,這才殷殷囑托兩人。要知巫祝門下規矩極多,門人從不敢輕犯。
楚蓁歡喜道:“當然守的,旁人問起隻說是江華郡的尋常人家。”
太祝又道:“你二人俱是女兒之身,出門在外多有不便,須的帶些隨從。我已命李家三兄弟準備東西,護你二人前去。”
楚蓁麵露難色,顯是極不願帶著隨從。故此一言不。太祝焉能不知楚蓁的心思,又道:“倘若你兩人守不得規矩,我也不敢放你二人前去。”
楚蓁嗔道:“守的,當然守的。”
太祝笑道:“一切都須的小心,那江湖不比巫祝門。事事須三思而行,不可任性使氣,不可妄動刀戈…”
楚蓁聽的太祝事事俱要叮囑,不免心煩。隻是不住的朝楚窈示意。楚窈便假裝沒有看見,隻拿一雙眼看著太祝,隻盼他能早些說完。太祝語氣之中盡是慈愛,見楚蓁,楚窈要出門遠行,便事事都成牽掛,隻是不停的叮囑。
第二日,楚蓁,楚窈同李氏三兄弟便辭別了太祝,從九嶷山往臨安府而去。五人俱是第一次離開九嶷山,沿途所見,俱都透露著新奇。五人沿湘江北行,不幾日間便到洞庭湖。唐人元稹有詩詠洞庭之波,詩曰:
人生除泛海,便到洞庭波。
駕浪沉西日,吞空接曙河。
虞巡竟安在,軒樂詎曾過。
唯有君山下,狂風萬古多。
此詩句極言洞庭湖之廣袤無垠,直可與大海相提並論。頷聯又寫洞庭湖日出日落,氣象非凡。頸聯筆鋒一轉,傷古聖先賢不在。尾聯是‘唯有君山下,狂風萬古多’。誠如此詩所言,洞庭湖中,君山之巔,狂風萬古多。湖光山色,曆代文人雅客皆有歎詠詩詞,幾人行到這洞庭湖,隻覺滿目所及的都是一片浩渺煙波,舟行湖中搖搖晃晃,幾人目眩神迷。無不感歎造物主的神奇莫測。湖上歌聲飄渺,想來是那個漁翁在縱聲高歌。那歌聲飄渺而來,雖是隱約可聞,但氣勢猶在。
(本章完)
.
當下三人計議了一番,便在鎮上買了三匹馬,望臨安府而去。胡臨和商柳晨俱是少年心性,一路之上,對事事都覺好奇,言談之間甚為投機。而錢叔久曆江湖,對天下人物,各地風俗,沿途名勝俱能如數家珍。兩人聽錢叔談江湖英豪,提武林舊事。一路之上自有一番樂趣。也不覺旅途無聊。
九嶷山盤基蒼梧之野,峰秀數郡之間,羅岩九舉,各導一溪,岫壑負阻,導嶺同勢。乃是風景絕佳之處。溪水自山上潺潺流下,溪邊一位女子,正望著流水出神。雙眉緊鎖,似有一江憂愁,惹的青山秀水也自憐惜。
“阿姐…”
曲折有致的山路上又下來了一位姑娘。口中喊著“阿姐”往溪邊而來。一身彩衣,一聲話語。直教青山白雲無有顏色。
“阿姐,大巫祝在找你。”那彩衣姑娘道。
溪水邊的女子似是未聽到,依舊是愁眉不展,滿腹心思的樣子。隻顧望著溪水出神。
彩衣女子見她沒有迴應,也不氣餒,咯咯笑著道:“大巫祝準我們出去了。隻是…”
那溪邊女子跳起來問道:“隻是什麽?”原來她早已聽到了。
彩衣女子摸了摸額頭,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做個鬼臉道:“我跑的急給忘了。”
“好妹妹,你就說給我聽吧。”那女子忍不住出聲央求道。
“他讓我們迴去聽他的囑咐,隻要不惹事就可以了。”彩衣女子語如黃鶯輕快的說。
說話間兩人高高興興的延著那曲折有致的山路上山去了。這正是九嶷山巫祝門的兩個女弟子。巫祝本是上古所設的神職人員,《周禮·春官·大祝》言道:“大祝掌六祝之辭,以事鬼神隻,祈福祥,求永貞。一曰順祝,二曰年祝,三曰吉祝,四曰化祝,五曰瑞祝,六曰筴祝。”《周禮·春官·小祝》又言道:“小祝掌小祭祀,將事侯禳禱祠之祝號,以祈福祥,順豐年,逆時雨,寧風旱,彌災兵,遠罪疾。”九嶷山巫祝門起源上古之時。相傳舜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便葬於江南九疑山,九嶷山巫祝門的始祖便是舜帝重華的守墓人。後依殷商古製,巫祝門門主稱做太祝,執掌巫祝一門。彩衣女子所說‘大巫祝’便是太祝了。
九嶷山九峰聳立,山峰聳翠,巍峨壯麗,溶洞密布,綠水常流,自然風光十分秀麗。舜源峰居中,娥皇、女英、桂林、杞林、石城、石樓、朱明、瀟韶八峰,拔地而起,如眾星拱月,簇擁著舜源峰,緊緊依偎在兩旁的娥皇峰與女英峰。舜源峰下一院建築掩映在綠樹叢中,秦鬆漢柏高聳入雲,香杉修竹茂密蒼翠。一位老者蒼顏白靜立堂前。似是在等著什麽人,果然來了兩人,卻是先前那山腰溪水邊的兩位女子。那彩衣女子來到老者身前輕施一禮道:“太祝,我把姐姐找來了。”原來那老者便是巫祝門的太祝。
太祝轉身喚了聲:“楚蓁。”語氣之中盡是慈愛。
原來那溪水邊的女子就是楚蓁,彩衣姑娘就是她妹妹楚窈。兩人都是巫祝門中弟子。聽的太祝喚她,楚蓁上前施禮道:“見過太祝。”
太祝看了眼四處的古柏道:“九嶷山風光雖美,然終不及外麵繁華。再過些日子便是江南武林的奪刀會了。你若是想去便要守我巫祝門的規矩。”
楚蓁喜形於色,急問道:“什麽規矩,我都守的。”
太祝一抹頷下白須正色道:“我巫祝門不同尋常江湖幫派,江南武人對也巫祝門頗有成見。因此你二人出門後莫要向人說起自己是巫祝門人。若有人問起,隻說是尋常江湖子弟。”這哪裏是什麽巫祝門規矩,原來是這老人怕她幾人出門惹事,這才殷殷囑托兩人。要知巫祝門下規矩極多,門人從不敢輕犯。
楚蓁歡喜道:“當然守的,旁人問起隻說是江華郡的尋常人家。”
太祝又道:“你二人俱是女兒之身,出門在外多有不便,須的帶些隨從。我已命李家三兄弟準備東西,護你二人前去。”
楚蓁麵露難色,顯是極不願帶著隨從。故此一言不。太祝焉能不知楚蓁的心思,又道:“倘若你兩人守不得規矩,我也不敢放你二人前去。”
楚蓁嗔道:“守的,當然守的。”
太祝笑道:“一切都須的小心,那江湖不比巫祝門。事事須三思而行,不可任性使氣,不可妄動刀戈…”
楚蓁聽的太祝事事俱要叮囑,不免心煩。隻是不住的朝楚窈示意。楚窈便假裝沒有看見,隻拿一雙眼看著太祝,隻盼他能早些說完。太祝語氣之中盡是慈愛,見楚蓁,楚窈要出門遠行,便事事都成牽掛,隻是不停的叮囑。
第二日,楚蓁,楚窈同李氏三兄弟便辭別了太祝,從九嶷山往臨安府而去。五人俱是第一次離開九嶷山,沿途所見,俱都透露著新奇。五人沿湘江北行,不幾日間便到洞庭湖。唐人元稹有詩詠洞庭之波,詩曰:
人生除泛海,便到洞庭波。
駕浪沉西日,吞空接曙河。
虞巡竟安在,軒樂詎曾過。
唯有君山下,狂風萬古多。
此詩句極言洞庭湖之廣袤無垠,直可與大海相提並論。頷聯又寫洞庭湖日出日落,氣象非凡。頸聯筆鋒一轉,傷古聖先賢不在。尾聯是‘唯有君山下,狂風萬古多’。誠如此詩所言,洞庭湖中,君山之巔,狂風萬古多。湖光山色,曆代文人雅客皆有歎詠詩詞,幾人行到這洞庭湖,隻覺滿目所及的都是一片浩渺煙波,舟行湖中搖搖晃晃,幾人目眩神迷。無不感歎造物主的神奇莫測。湖上歌聲飄渺,想來是那個漁翁在縱聲高歌。那歌聲飄渺而來,雖是隱約可聞,但氣勢猶在。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