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陽光集團的大會議室也和現在眾多的企業一樣,喜歡將之布置成一個“成就展示室”,擺滿各種獎杯獎狀領導視察照片之類的東西,帶有濃重的“國改”企業風格。


    實際上這家企業的股份構成也比較複雜,省裏有深度參與,也是讓蜀都領導們非常自豪的“改製成功,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的樣板企業。


    鄧光榮先是介紹了一下這個企業的光榮曆史和艱難改製,再講述了一下大家是如何在改開浪潮中奮勇拚搏創造輝煌,中間也對戰略夥伴們的大力幫助表達了萬分的感謝。


    等到場麵話講完,才有總工盧輝著重介紹了風光互補發電項目,其實這個項目在藍天陽光的現有項目當中本來就存在,但是以前都是1kw以下的小項目,現在這種10kw+5kw的組網項目,對於藍天陽光來說還是第一次。


    雖然還是屬於小打小鬧,但是這次動作也有好幾個創新,首先就是將獨立的kw級風電機組組成發電網,構造成一個10kw級的風電機組集群電站。


    這點也不能小看,因為小機組有運輸方便,維護方便,替換方便,組網規模調整方便等諸多的好處,唯一的不方便就是增加了組網控製模塊和占地的問題。


    但是風電本身都基本安裝在地廣人稀的地方,後一個不便又差不多可以不予考慮。


    如此一來就可以在無需將機組進行重新設計攻關的情況下,將電站的發電量級提升一個檔次,所以是具備應用優勢的。


    唯一的難度就在於智能化監控設備的設計,要通過係統對各台機組的運行情況進行監控,對風力進行調整,以期得到穩定的輸出,這和以前的家庭設備相比,形成了柴油發電機和小電站的代差級區別。


    但是這個監控設備藍天陽光集團並不是沒有,給周至安裝的太陽能電站上就配套著一個,用於監控太陽能板的健康狀態和電池的健康狀態。


    盧輝對自己集團的各種係統非常熟悉,侃侃而談,各種專業術語,技術參數隨口就能來,不過他也提到了這套監控設備從太陽能轉到風能上來存在的技術難度。


    這一點周至完全能夠理解,陽光的變化是十分緩慢的,在涼山州那樣日照時間超過三百多天的地方,甚至可以說是相對穩定的,這種緩慢變化的監視與控製,對於係統來說壓力極小,甚至可以預測。


    但是對於風力設備來說就完全不一樣了,指望在一年當中,就是一天當中的大部分時間裏,想要得到穩定的風力幾乎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係統對這種變化的敏感程度就會劇增。


    這一點又得感謝信息係統的突飛猛進,有了集成四葉草minicos核心指令集的工控芯片,係統處理複雜情況的能力,同樣得到了成量級的提升,現在已經完全支撐風電機組聯網監控係統這個想法從圖紙變成現實。


    這個需求其實並不是來自四葉草集團,更多是來自北歐客戶的要求,不過沒有金剛鑽不敢攬瓷器活,先得在國內找個項目來驗證係統的應用才行。


    因此這個工程需要的費用,藍天陽光集團真不大稀罕,他們需要的是地方上的支持和對這套係統具備相當容忍度的客戶。


    從與四葉草愉快的合作經曆來看,大家都認為周至是一隻非常可愛的小白鼠。


    不過小白鼠這一次又像往常那樣,給大家帶來了新的內容,這個係統不再僅是風光互補發電項目了,還要加上抽水蓄能的這部分,同時還要結合農業水資源問題,似乎……一下就變得高大上了呢。


    “綠色能源生態綜合係統,不知道這個名稱你們接受不。”周至說道:“涼山州三個月旱季,三個月雨季,半年風季,這個電站我們不希望僅僅解決一個問題,更希望它可以解決一係列問題。”


    “相信你們的國外客戶,對於這樣的係統也會感興趣。”周至給對方加碼:“比如荷蘭也存在與我們類似的問題,不過不是蓄水,而是排水,他們那裏低窪內澇,跟我們聯和鄉屬於一個旱的旱死,一個澇的澇死,但是痛苦的感覺卻是有誌一同的。”


    一句話說得大家都笑了起來。


    方案討論起來倒是十分容易,類似的方案藍天陽光在牧區也曾經嚐試過,那就是風電自適應提灌站,根據聯和鄉的特點,盧輝很快就給出了更加合理的方案,那就是在山頂電站到山腳之間,設計幾個分級提灌站。


    這樣可以極大地降低提水到山頂水庫的難度,同時每一級的提灌站還可以實現部分蓄水和灌溉的日常功能。


    加上這些提灌站的蓄水功能後,聯和鄉三個月的旱季基本就不存在什麽嚴重問題了。


    至於風季不用考慮,僅靠風力都可以滿足提水的需要。


    當然還有許多的細節需要介紹與討論,比如盧輝就提到了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風力問題。


    不是風力太小,而是風力太大。


    風力小的問題其實好解決,那就是增大風力作用麵積,可以加大風葉長度,增加表麵積,增加行星齒輪組增加電機軸轉速等許多方式加以解決。


    反倒是風太大了麻煩,風力太大,轉速超過極限,會損壞風葉,燒損電機。


    還是監控係統發揮作用,盧輝再次介紹了集團攻關的最新成果,就是將風葉設計成非固定式的。


    當係統檢測到當前風力過大的時候,便會控製風葉調整一定的角度,將推角度受力麵積變小,達到降低轉速的目的。


    等到風力減小之後,風葉又會被調整迴適合的受力角度,受力麵積增加,保持受力大小不變,如此便能夠實現較為穩定的做功輸出。


    這功能在以前傳統的模擬電路下也是不大可能實現的,現在有了工控芯片後,盧輝帶著技術小組將大量的數字化功能加了進去,讓產品性能提升了一代半。


    “以前我們單機隻能從一百到一千,從一千到一萬,”盧輝非常自信地道:“組網能力實現突破以後,我們就可以從一千到一萬,從一萬到十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乘風而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二子從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二子從周並收藏重生之乘風而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