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當時我帶著考古隊他們來的,”老赤日點頭道:“這幾個濮蘇烏烏地下都是骨頭,墓底下堆積了好多,男女老少都有,也看不出貧富貴賤之別。”
“每座小的底下清理出四五十人,這座大的底下有一百多。所有骨頭都亂得很,當時的蔣隊長說這些都是葬了兩水的骨頭。”
周至跟眾人解釋:“古代有一種葬式,叫做殮骨入葬,即是在人死後,把屍體露於野外,待腐爛殆盡後,將骨殖收集起來,沿著墓頂部特意建造的入口葬入墓室。”
“這種特殊的葬式,在考古學上又稱為二次叢葬。”
“當時從這幾個墓室骨殖錯亂、隨葬品沒有多寡貧富之分的現象來分析,大家認為這裏眾多同室而葬的死者,可能是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同一氏族的成員。又從這麽多屍骨堆積的情況來看,他們的葬俗應該可以多次開啟墓門,在不同時期均可以殮骨入葬。”
“考古隊當時就給這個古墓起名叫做大石墓,並且因為大石墓的發現,直接將工作重心從新石器遺址發掘轉向了大石墓的調查和研究。”
“的確是值得研究,那個時候的邛人是漁獵還是農耕?要建造這樣的大墓,需要有體力勞動者脫離生產,是不是也變相地說明當時邛人的生活資料有了剩餘?”
“是的,這也是我們國家最近準備對文明提出自己新定義的一種思路,通過遺跡進行綜合考量,確定其社會的發展程度,進而推斷其是否屬於文明階段。”周至說道:“而不是單一根據某些僵化指標的有無來作為判定。”
“考察報告裏邊稱安寧河穀的大石墓其實應該分作三期,早期的大石墓基本沒有銅器,一般都是深腹瓶、大口尊、平底罐等簡單的陶器,還有陶紡輪、石鏃、石鑿等生產工具;”
“在墓裏發現了稻草和稻殼,這也說明大石墓的主人們已經掌握了水稻的種植技術。”
“到了中期,大量的青銅器和陶器開始出現,開始出現銅刀、銅鏃、以及銅手鐲、銅發飾、銅鈴、鐵環、瑪瑙珠等飾品,在這個時期,墓內葬品大多還是邛人自己的特色。”
“晚期大石墓建造的時期已經到了西漢末到東漢初,墓裏出現了許多從漢地交換而來的鐵刀、鐵器、鐵削、錢幣,還有一些漢地風格的漆器,說明當時的商品交流已經非常頻繁了。”
“從春秋到東漢,是多少年來著?”劉洪濤問道。
“公元前七七零年到公元二十五年,中間是差不多八百年。”周至說道:“但是邛人在安寧河穀活動的時間段,肯定遠比這個要長。”
“所以古邛人是不是就是赤日爺爺他們彝族人的祖先?”李璐問道。
“這個倒也不是。”周至說道:“《史記·西南夷列傳》記載‘自滇以北,君長以十數,邛都最大,此皆椎髻,耕田有邑聚’。《華陽國誌·蜀誌》記載‘邛人擅勇力,英勇善戰’。《漢書》《後漢書》當中,稱其為邛都夷,說明其在戰國至東漢時期,是生活在這一帶的主要民族,且有自己的政權,實力達到鼎盛。他們與巴人、滇人、夜郎人,在西南地區稱雄一時,不過後來也與巴人、滇人、夜郎一樣,消失了。”
“關於其消失的原因,《後漢書》裏有記錄:邛都夷者,武帝所開,以為邛都縣’,到元鼎六年,也就是公元前一百一十一年,‘漢兵自越巂水伐平之,以為越巂郡’。”
“也就是說邛人政權在漢武帝時期已經被中央政府發現,中間可能還有一定規模的交流。漢武帝將之命名為‘邛都縣’,而到了公元前一百一十一年,那裏發生了第一次邛漢戰爭,漢軍獲勝,建立了越巂郡。”
“但是始終鞭長莫及,中央政府派遣到地方的行政長官,還是必須依賴當地土著的勢力。到了王莽時期,越巂郡守枚根,任命邛人長貴為軍侯。公元二十四年,長貴攻殺枚根,自立為邛穀王。”
“東漢初年,漢光武帝劉秀鑒於長貴已實際控製越巂,便接受了這個現實,頒發印綬,授長貴為越巂太守。”
“本來得到中央政權正式承認,以長貴為領袖的邛人,應該迎來安居樂業、蓬勃發展的大好機遇。要是發展得好的話,未必不能成為後來大理國那樣的一方獨立王國。”
“然而發生在西南邊地的一場本來與邛人無關的戰爭,卻令這個民族遭遇了突如其來的滅頂之災。”
“公元四十三年九月,西南夷中的棟蠶部落發動叛亂,襲殺了漢朝地方官員。劉秀命武威將軍劉尚出兵討伐。劉尚征調廣漢郡、犍為郡、蜀郡的軍隊和朱提夷的部落部隊,計有一萬三千人攻打棟蠶部落。”
“劉尚率領大軍平叛,需要借道經過越巂郡,長貴‘疑尚既定南邊,威法必行己’,擔心東漢大軍平定南方後,邛人可能也要遭殃,便欲設計加害劉尚,並準備起兵謀反。”
“於是,他聚集軍隊,築起營寨,釀製了大量毒酒,想借犒勞東漢南征大軍之機毒死劉尚及諸將。”
“劉尚身為東漢名將,驍勇善戰,但卻因嗜殺成性,曾遭到劉秀的嚴厲斥責,本身就不是什麽善茬。”
“域外行軍,對劉尚這樣身經百戰的老司機來說,當然倍加謹慎,洞察長貴的陰謀後,當即先發製人,盛怒之下將長貴及其協從誅殺,並把他的家人全都遷到成都。並且發動了一場對邛人的血洗。”
“在遭遇這樣一場毀滅性的打擊後,邛人就徹底衰落了。”
“漢朝是中國版圖急速擴張的時代,許多偏居一隅的少數民族,在那個時期都遇到了類似邛人這樣的情況,然後迅速加入了民族融合的浪潮。因此我猜測他們一部分融入了漢民族,成了後來蜀中的土著,另一部分保留了自己的傳統特性,遷徙到了更加偏僻的地區,或許獨立演變,或許與別的少數民族融合,最終形成一個新的民族。”
“不管如何吧,經曆了東漢初年這場動亂之後的邛人,再也沒有實力營造這樣的大石墓了,而中國南方也再沒有出現過類似的墓葬。”
“除了留下來的這些遺跡,作為民族學意義上的邛人,就這樣消失在了曆史的長河裏。”
“每座小的底下清理出四五十人,這座大的底下有一百多。所有骨頭都亂得很,當時的蔣隊長說這些都是葬了兩水的骨頭。”
周至跟眾人解釋:“古代有一種葬式,叫做殮骨入葬,即是在人死後,把屍體露於野外,待腐爛殆盡後,將骨殖收集起來,沿著墓頂部特意建造的入口葬入墓室。”
“這種特殊的葬式,在考古學上又稱為二次叢葬。”
“當時從這幾個墓室骨殖錯亂、隨葬品沒有多寡貧富之分的現象來分析,大家認為這裏眾多同室而葬的死者,可能是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同一氏族的成員。又從這麽多屍骨堆積的情況來看,他們的葬俗應該可以多次開啟墓門,在不同時期均可以殮骨入葬。”
“考古隊當時就給這個古墓起名叫做大石墓,並且因為大石墓的發現,直接將工作重心從新石器遺址發掘轉向了大石墓的調查和研究。”
“的確是值得研究,那個時候的邛人是漁獵還是農耕?要建造這樣的大墓,需要有體力勞動者脫離生產,是不是也變相地說明當時邛人的生活資料有了剩餘?”
“是的,這也是我們國家最近準備對文明提出自己新定義的一種思路,通過遺跡進行綜合考量,確定其社會的發展程度,進而推斷其是否屬於文明階段。”周至說道:“而不是單一根據某些僵化指標的有無來作為判定。”
“考察報告裏邊稱安寧河穀的大石墓其實應該分作三期,早期的大石墓基本沒有銅器,一般都是深腹瓶、大口尊、平底罐等簡單的陶器,還有陶紡輪、石鏃、石鑿等生產工具;”
“在墓裏發現了稻草和稻殼,這也說明大石墓的主人們已經掌握了水稻的種植技術。”
“到了中期,大量的青銅器和陶器開始出現,開始出現銅刀、銅鏃、以及銅手鐲、銅發飾、銅鈴、鐵環、瑪瑙珠等飾品,在這個時期,墓內葬品大多還是邛人自己的特色。”
“晚期大石墓建造的時期已經到了西漢末到東漢初,墓裏出現了許多從漢地交換而來的鐵刀、鐵器、鐵削、錢幣,還有一些漢地風格的漆器,說明當時的商品交流已經非常頻繁了。”
“從春秋到東漢,是多少年來著?”劉洪濤問道。
“公元前七七零年到公元二十五年,中間是差不多八百年。”周至說道:“但是邛人在安寧河穀活動的時間段,肯定遠比這個要長。”
“所以古邛人是不是就是赤日爺爺他們彝族人的祖先?”李璐問道。
“這個倒也不是。”周至說道:“《史記·西南夷列傳》記載‘自滇以北,君長以十數,邛都最大,此皆椎髻,耕田有邑聚’。《華陽國誌·蜀誌》記載‘邛人擅勇力,英勇善戰’。《漢書》《後漢書》當中,稱其為邛都夷,說明其在戰國至東漢時期,是生活在這一帶的主要民族,且有自己的政權,實力達到鼎盛。他們與巴人、滇人、夜郎人,在西南地區稱雄一時,不過後來也與巴人、滇人、夜郎一樣,消失了。”
“關於其消失的原因,《後漢書》裏有記錄:邛都夷者,武帝所開,以為邛都縣’,到元鼎六年,也就是公元前一百一十一年,‘漢兵自越巂水伐平之,以為越巂郡’。”
“也就是說邛人政權在漢武帝時期已經被中央政府發現,中間可能還有一定規模的交流。漢武帝將之命名為‘邛都縣’,而到了公元前一百一十一年,那裏發生了第一次邛漢戰爭,漢軍獲勝,建立了越巂郡。”
“但是始終鞭長莫及,中央政府派遣到地方的行政長官,還是必須依賴當地土著的勢力。到了王莽時期,越巂郡守枚根,任命邛人長貴為軍侯。公元二十四年,長貴攻殺枚根,自立為邛穀王。”
“東漢初年,漢光武帝劉秀鑒於長貴已實際控製越巂,便接受了這個現實,頒發印綬,授長貴為越巂太守。”
“本來得到中央政權正式承認,以長貴為領袖的邛人,應該迎來安居樂業、蓬勃發展的大好機遇。要是發展得好的話,未必不能成為後來大理國那樣的一方獨立王國。”
“然而發生在西南邊地的一場本來與邛人無關的戰爭,卻令這個民族遭遇了突如其來的滅頂之災。”
“公元四十三年九月,西南夷中的棟蠶部落發動叛亂,襲殺了漢朝地方官員。劉秀命武威將軍劉尚出兵討伐。劉尚征調廣漢郡、犍為郡、蜀郡的軍隊和朱提夷的部落部隊,計有一萬三千人攻打棟蠶部落。”
“劉尚率領大軍平叛,需要借道經過越巂郡,長貴‘疑尚既定南邊,威法必行己’,擔心東漢大軍平定南方後,邛人可能也要遭殃,便欲設計加害劉尚,並準備起兵謀反。”
“於是,他聚集軍隊,築起營寨,釀製了大量毒酒,想借犒勞東漢南征大軍之機毒死劉尚及諸將。”
“劉尚身為東漢名將,驍勇善戰,但卻因嗜殺成性,曾遭到劉秀的嚴厲斥責,本身就不是什麽善茬。”
“域外行軍,對劉尚這樣身經百戰的老司機來說,當然倍加謹慎,洞察長貴的陰謀後,當即先發製人,盛怒之下將長貴及其協從誅殺,並把他的家人全都遷到成都。並且發動了一場對邛人的血洗。”
“在遭遇這樣一場毀滅性的打擊後,邛人就徹底衰落了。”
“漢朝是中國版圖急速擴張的時代,許多偏居一隅的少數民族,在那個時期都遇到了類似邛人這樣的情況,然後迅速加入了民族融合的浪潮。因此我猜測他們一部分融入了漢民族,成了後來蜀中的土著,另一部分保留了自己的傳統特性,遷徙到了更加偏僻的地區,或許獨立演變,或許與別的少數民族融合,最終形成一個新的民族。”
“不管如何吧,經曆了東漢初年這場動亂之後的邛人,再也沒有實力營造這樣的大石墓了,而中國南方也再沒有出現過類似的墓葬。”
“除了留下來的這些遺跡,作為民族學意義上的邛人,就這樣消失在了曆史的長河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