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誒?咱們才剛剛進行了預展。”周至問道:“除了部分受邀請的人士,還沒有正式對外展出啊……”
“這個問題不重要,不重要。”崔如拙一把抓住周至的手腕:“你能幫我拚出三丈大宣不?”
“肘子說你要做九米長的大畫,是真的?!”王老爺子之前隻當他們在開玩笑,崔如拙既然問起來這個,那就是有意要搞了。
“我是有這個想法,就是……紙也不好弄。”
的確不好弄,現在書畫的最大尺寸基本叫做“丈二匹”或者“大丈二”,尺寸為三百六十七厘米乘一百四十四厘米。
再往大就是丈六,最多到丈八,丈八就是小四張“大丈二”的尺寸,六百厘米乘二百四十八厘米。
這樣的大畫已經非常罕見了。
而崔如拙創作的巨幅作品,是想要達到長九米,寬兩米八的畫心,還要是兩幅拚接,畫心這麽大,加上裝裱,最後將成為長二十米,高三米的的巨製。
之前類似的巨作也不是沒有,比如懸掛於大會堂迎賓廳裏,由關山月和傅抱石合作,主席親自題詞的《江山如此多嬌》,就是高六米五,寬九米的大製作。
這基本上就是國畫最大的尺幅了。
當然這幅原作大家已經看不到了,因為長期懸掛,原作受到了一些傷損需要修複,現在給收了起來。
如今掛在迎賓廳的,是前年由榮寶齋兩位勾描臨摹的孫樹梅和米景揚兩位老先生,在更老的大擘董壽平等人的指導下完成的複製品。
之後還有宋學偉仿刻了印章,並且做了舊,讓畫麵符合懸掛三十年所呈現的那種“風味”,得到領導們首肯後,最終代替了原作。
畫作是一個整體,也講究一個“氣脈營衛”的關聯性,當年的關山月和傅抱石,也是在整張的大紙上進行畫作的。
以宣紙廠的技術力量和設備,現在是製作不出這麽大尺寸的手工宣紙的,你就是想定製都不可能。
因此要造出這麽大尺幅的紙,就需要高手匠人對最大尺寸的“丈八宣”進行拚合。
所以不光是創作地點有要求,前期的紙張準備,後期的裝裱,都是巨大的難題。
“要不這些下來再論吧。”王老爺子有點無語了,換做別的場合,就自己和老啟兩人的時間,誰敢這麽浪費?
“呃,老爺子,這事兒還真是有些關聯的……”崔如拙說道:“聽說蜀大這次修複了那批字畫,我還特意去看過,那些畫的修複裝裱都非常厲害,當時我就想說要是將來我的巨幅作品也交給這樣的高手來裝裱就好了,隻是不知道這高手匠人等不等得到我創作完成的那一天……”
見周至聽得瞪起了眼睛,崔如拙才趕緊解釋:“我的意思是……我當時以為,那麽深厚的修複裝裱功力,完成者應該是很老的老人了,卻不料竟然這麽年輕!”
“肘子你看……”啟老也是創作者,知道這樣的巨幅作品對一個畫家成名的重要性,跟周至示意,意思是能幫就幫。
這事兒其實對周至來說並不難,於是笑道:“拚紙的活也沒啥,就是往板牆上刷規整,等到創作完成後再從木板牆上揭裱下來,重新裝裱完成即可。”
“那就趕快看東西。”王老爺子說道:“要是同意交換的話,明天就可以叫木工來做牆,接著糊牆貼紙,盡快完成。”
周至笑著表示同意,終於翻開了冊頁。
才打開第一頁,周至就不由得叫了一聲:“好!妙極!”
石濤最著名的畫作就是大寫意的山水,花鳥,所謂“搜盡奇峰打草稿”,強調的是一個“師法自然”。
其筆下山水構圖從來不拘泥於某種固定形式,但總給人一種親切自然之感,仿佛畫中的山水本就應該是這那副模樣一般。
畫麵裏被他構築起來的自身的精神世界和山水理想,能夠讓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得到,無論自然的淙淙流水,靜寂的小橋人家,或者不知歲月的蒼鬆老樹,悠然自得的居士閑達,其實都是石濤生活、蒙養、遊曆、感悟,心與自然的水墨交融。即是中國古典山水畫的藝術哲學,也是形而上精神陳述。
他的山水是活的,有靈性的,有氣韻的。這種變化是刻意的又似天成。仰之彌高,望之有觀者不覺入畫之感。大寫意尤重意蘊,往往氣魄雄偉,恣肆奔放,剛勁雄渾,沉著痛快,達到了力辟混沌的自由境界。
水墨處蒼潤兼濟,耐人迴味。在“尤喜用濕筆”的石濤手裏,往往枯濕濃淡兼施並用,通過水墨的滲化和筆墨的融合。加上筆法變化豐富多端,甚至能夠達到“一筆寫之,兼顧濃淡”的境界。
這些都是周至欣賞慣了的石濤,然而這份冊頁裏的石濤,卻又是另外的一重境界。
原因就在於他引入了“工筆”。
在相當長的一個曆史時段內,工筆畫和寫意畫,屬於兩個毫無關聯的畫種,到了宋代,大致是從畫龍開始,為了營造龍在風雨冥晦,煙濤微茫中出沒的情形,工筆和寫意有了初步的結合嚐試。
在這一時期,以宋徽宗宣和畫院為典範,將國畫的工筆推向了巔峰。
於此同時,寫意畫也以其特有審美屬性和情感載體屬性,受到了一些文人的青睞,開始嚐試將各種書體隨性地融入到畫作當中,逐漸形成了寫意畫的“法度”,講解,抽象,高雅,自然,富於變化,同時還要符合書法特點,要求與書法等觀,可以通過筆畫線條表現出其內在的精神和生命力。
“以書入畫”,“以詩如畫”,這就是最典型的“文人畫”的兩大特征。
毫無疑問,這樣的要求與工筆的要求其實是兩種背道而馳的審美風格,如果以書法來打比方,那寫意像行草,而工筆像篆書,要將兩者結合到一起,會非常考驗畫家的功力。
石濤這份冊頁,打開第一頁就是伏虎羅漢,畫麵中部是一株斜長的青鬆,樹幹從右下到左上,將畫麵一分為二。
這是前景,加上後方遠山,石濤都用濕法寫意的方式畫了出來,將他枯濕濃淡兼施並用的風格發揮得淋漓盡致。
“這個問題不重要,不重要。”崔如拙一把抓住周至的手腕:“你能幫我拚出三丈大宣不?”
“肘子說你要做九米長的大畫,是真的?!”王老爺子之前隻當他們在開玩笑,崔如拙既然問起來這個,那就是有意要搞了。
“我是有這個想法,就是……紙也不好弄。”
的確不好弄,現在書畫的最大尺寸基本叫做“丈二匹”或者“大丈二”,尺寸為三百六十七厘米乘一百四十四厘米。
再往大就是丈六,最多到丈八,丈八就是小四張“大丈二”的尺寸,六百厘米乘二百四十八厘米。
這樣的大畫已經非常罕見了。
而崔如拙創作的巨幅作品,是想要達到長九米,寬兩米八的畫心,還要是兩幅拚接,畫心這麽大,加上裝裱,最後將成為長二十米,高三米的的巨製。
之前類似的巨作也不是沒有,比如懸掛於大會堂迎賓廳裏,由關山月和傅抱石合作,主席親自題詞的《江山如此多嬌》,就是高六米五,寬九米的大製作。
這基本上就是國畫最大的尺幅了。
當然這幅原作大家已經看不到了,因為長期懸掛,原作受到了一些傷損需要修複,現在給收了起來。
如今掛在迎賓廳的,是前年由榮寶齋兩位勾描臨摹的孫樹梅和米景揚兩位老先生,在更老的大擘董壽平等人的指導下完成的複製品。
之後還有宋學偉仿刻了印章,並且做了舊,讓畫麵符合懸掛三十年所呈現的那種“風味”,得到領導們首肯後,最終代替了原作。
畫作是一個整體,也講究一個“氣脈營衛”的關聯性,當年的關山月和傅抱石,也是在整張的大紙上進行畫作的。
以宣紙廠的技術力量和設備,現在是製作不出這麽大尺寸的手工宣紙的,你就是想定製都不可能。
因此要造出這麽大尺幅的紙,就需要高手匠人對最大尺寸的“丈八宣”進行拚合。
所以不光是創作地點有要求,前期的紙張準備,後期的裝裱,都是巨大的難題。
“要不這些下來再論吧。”王老爺子有點無語了,換做別的場合,就自己和老啟兩人的時間,誰敢這麽浪費?
“呃,老爺子,這事兒還真是有些關聯的……”崔如拙說道:“聽說蜀大這次修複了那批字畫,我還特意去看過,那些畫的修複裝裱都非常厲害,當時我就想說要是將來我的巨幅作品也交給這樣的高手來裝裱就好了,隻是不知道這高手匠人等不等得到我創作完成的那一天……”
見周至聽得瞪起了眼睛,崔如拙才趕緊解釋:“我的意思是……我當時以為,那麽深厚的修複裝裱功力,完成者應該是很老的老人了,卻不料竟然這麽年輕!”
“肘子你看……”啟老也是創作者,知道這樣的巨幅作品對一個畫家成名的重要性,跟周至示意,意思是能幫就幫。
這事兒其實對周至來說並不難,於是笑道:“拚紙的活也沒啥,就是往板牆上刷規整,等到創作完成後再從木板牆上揭裱下來,重新裝裱完成即可。”
“那就趕快看東西。”王老爺子說道:“要是同意交換的話,明天就可以叫木工來做牆,接著糊牆貼紙,盡快完成。”
周至笑著表示同意,終於翻開了冊頁。
才打開第一頁,周至就不由得叫了一聲:“好!妙極!”
石濤最著名的畫作就是大寫意的山水,花鳥,所謂“搜盡奇峰打草稿”,強調的是一個“師法自然”。
其筆下山水構圖從來不拘泥於某種固定形式,但總給人一種親切自然之感,仿佛畫中的山水本就應該是這那副模樣一般。
畫麵裏被他構築起來的自身的精神世界和山水理想,能夠讓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得到,無論自然的淙淙流水,靜寂的小橋人家,或者不知歲月的蒼鬆老樹,悠然自得的居士閑達,其實都是石濤生活、蒙養、遊曆、感悟,心與自然的水墨交融。即是中國古典山水畫的藝術哲學,也是形而上精神陳述。
他的山水是活的,有靈性的,有氣韻的。這種變化是刻意的又似天成。仰之彌高,望之有觀者不覺入畫之感。大寫意尤重意蘊,往往氣魄雄偉,恣肆奔放,剛勁雄渾,沉著痛快,達到了力辟混沌的自由境界。
水墨處蒼潤兼濟,耐人迴味。在“尤喜用濕筆”的石濤手裏,往往枯濕濃淡兼施並用,通過水墨的滲化和筆墨的融合。加上筆法變化豐富多端,甚至能夠達到“一筆寫之,兼顧濃淡”的境界。
這些都是周至欣賞慣了的石濤,然而這份冊頁裏的石濤,卻又是另外的一重境界。
原因就在於他引入了“工筆”。
在相當長的一個曆史時段內,工筆畫和寫意畫,屬於兩個毫無關聯的畫種,到了宋代,大致是從畫龍開始,為了營造龍在風雨冥晦,煙濤微茫中出沒的情形,工筆和寫意有了初步的結合嚐試。
在這一時期,以宋徽宗宣和畫院為典範,將國畫的工筆推向了巔峰。
於此同時,寫意畫也以其特有審美屬性和情感載體屬性,受到了一些文人的青睞,開始嚐試將各種書體隨性地融入到畫作當中,逐漸形成了寫意畫的“法度”,講解,抽象,高雅,自然,富於變化,同時還要符合書法特點,要求與書法等觀,可以通過筆畫線條表現出其內在的精神和生命力。
“以書入畫”,“以詩如畫”,這就是最典型的“文人畫”的兩大特征。
毫無疑問,這樣的要求與工筆的要求其實是兩種背道而馳的審美風格,如果以書法來打比方,那寫意像行草,而工筆像篆書,要將兩者結合到一起,會非常考驗畫家的功力。
石濤這份冊頁,打開第一頁就是伏虎羅漢,畫麵中部是一株斜長的青鬆,樹幹從右下到左上,將畫麵一分為二。
這是前景,加上後方遠山,石濤都用濕法寫意的方式畫了出來,將他枯濕濃淡兼施並用的風格發揮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