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東西?”啟老爺子問道。
“說起來也是運氣好。”周至笑道:“上次來逛海潮庵,在裏邊發現了兩塊石碑,其中一首詩是宋西陂的《春日過銀錠橋》。”
“剛好我收有一幅禹之鼎的《西陂授硯圖》,了解了宋犖的生平,學問深厚精湛,知道他是康熙的禦用書畫鑒定師之一。”
“這次淘宅子得到的那批軟片兒上,我看到有‘西陂詩老’和‘商丘宋犖審定真跡’兩枚印章,就知道上好貨了。”
“所以那塊碑我要拿走,要不是它,我對放鴨翁的印象就不會這麽深,搞不好這迴就錯過了機會。”
這批畫作不好聊出處,搞不好會清查出幺外祖祖一些不為人知的灰色往事,周至決定用這種方式瞞過所有人。
而且他說的每句話都是真實的,隻不過說得巧妙,讓人會自動腦補成他在蜀中淘宅尋寶撿漏所得,哪怕用測謊機來測試,都測不出任何毛病。
“那應該沒問題。”啟老爺子這才鬆了口氣:“那兩塊碑,搬到歲華軒這邊來就是。”
說起來那十套宅子是周至平均五十萬港幣一套從傑西成那裏買過來的,算下來差不多六十萬人民幣一套,不過十套宅子本身有大有小,海潮庵這套就是大的,價值應該在八十萬人民幣左右。
再加上裝修改造,造價其實已經超過了一百二十萬人民幣。
等到後世,這套院子起碼值好幾個億。
但是周至不覺得自己會虧,還是之前那個算法,後世石濤一幅畫起碼百萬,三百一十副羅漢,起碼三十個億。
著名的書畫家、收藏鑒賞大家吳湖帆先生曾經中肯地評價過:“(石師)畫人物最佳,遠勝山水。山水則愈細愈妙。後之學者,從橫暴處求石師,遠矣!”
其實任何畫家都是一樣,畫人物的價格,絕對在山水花鳥之上,因此說三百一十副羅漢將來值三十個億,這還是往保守了說。
何況就算不值,周至也必須換,因為四合院兒常有,而石濤人物冊頁不常有。
崔如拙的住處就在首都畫院邊上,是個大雜院兒,雜院兒裏的房子加上瓦頂後高度也才六米,還改造成了兩層,下層幾乎隻有過道才能完全立起身子,稍微偏離通道的地方就得彎腰。
房子裏邊還沒有廁所,整個雜院兒有十來戶人家,共用著一處公廁,讓周至想起來一件事兒,好像魔岩三傑裏頭的竇維也是住在這樣的地方,然後那張著名的王靖雯倒馬桶的照片就給娛樂記者拍到了。
沿著木梯爬上二樓,這裏兩邊不是屋頂的地方同樣沒法站直身子,不過對於畫家來說倒是無所謂,因為那裏都是堆放雜物的地方。
畫畫的中心位置倒是寬敞,擺著一張又長又大的桌子,周至倒是好奇是怎麽搬進來的。
一個寬臉的壯漢正在伏案塗抹,特別的是他的手裏沒有筆,而是直接用手指蘸墨,就這樣徒手在宣紙上塗抹作畫!
指畫!
指畫是中國畫裏的一個非常特殊的品種,據傳是出自唐代,但是直到清代,才有大量的指畫作品開始出現,其創始者是揚州八怪裏李鱓的老師高其佩。
相傳高其佩工詩善畫,所繪人物山水,均蒼渾沉厚,尤善指畫,晚年遂不再用筆。
《國朝畫征錄》中記載:“高且園善指畫,畫人、山水花鳥、魚蟲、鳥獸,天資超邁,情奇逸趣,信手而得,四方重之”。
而且“傾刻數十幅,……無不絕人”,人以為有“叱石成羊”之妙。
其後還有一位著名畫家,同樣擅長指畫,那就是潘天壽。
桌麵的長度有兩米半,但是這個長現在變成了寬,桌下還摞了一摞的宣紙,看樣子是已經創作好了的稿件。
“老崔這是在幹啥?”馬爺跟作畫的大漢打招唿。
“打草稿,哎喲王老爺子你怎麽來了?你看我這裏亂七八糟的,你讓馬爺招唿一聲,我到隔壁畫院去見你嘛!”
“別慌著給我打招唿,看看還有誰來了?”因為袁夫人就在畫院工作,王老爺子看起來和崔如拙並不陌生,笑著讓他先和別人打招唿。
“啟……啟老?”對於國畫來說,書法是不能分家的,作為第一屆書法協會會長,啟老在書畫界不可能沒人認識。
“你的冊頁鑒定,他可也是出了大力的。”王老爺子笑道:“這位小朋友,就是什刹海海潮庵的東主。”
“要不我們出去再說?”這閣樓上根本容不下這麽多人,啟老站在了樓梯口周至就隻有站在樓梯上,隻露出了半邊身子說道:“這地方實在是有點窄,要不帶上東西,我們去海潮庵那邊聊?那邊寬敞得多。”
“崔老師這是在準備一幅大畫吧?九米半乘兩米半那種?”
“這小兄弟是東主?”崔如拙很震驚,然而他更加震驚於周至的後一句話:“你怎麽知道我準備創作大畫?”
其實原因很簡單,周至已經迴憶起來這人是誰了。
還得再過二十年,麵前這位畫家的價值才能真正被世人所認可,他現在計劃描繪的這幅大畫,在周至穿越過來的那個時空裏,拍賣出了上億的天價,成為美術圈“億元俱樂部”的大佬之一。
也不知道上一個時空裏崔如拙是在哪裏創作他的巨幅作品的,估計就是在隔壁的首都畫院,不過這一世,看來應該是能夠擁有足夠他創作的開闊空間了。
大家都覺得周至說得有道理,這裏到處都是濕漉漉的墨水,真不是看古畫的地方,於是又從閣樓裏退出來,崔如拙洗幹淨了手,拎起了一個箱子,大家又上了馬爺的切諾基,一起前往海潮庵。
夏天的什刹海很熱鬧,現在是暑假,這個年頭來一趟首都可不容易,基本上有機會來京出差的家長,基本也會帶著孩子出來見見世麵,什刹海按照後世的話講,也屬於“網紅打卡點”之一,因此熱鬧非凡。
“說起來也是運氣好。”周至笑道:“上次來逛海潮庵,在裏邊發現了兩塊石碑,其中一首詩是宋西陂的《春日過銀錠橋》。”
“剛好我收有一幅禹之鼎的《西陂授硯圖》,了解了宋犖的生平,學問深厚精湛,知道他是康熙的禦用書畫鑒定師之一。”
“這次淘宅子得到的那批軟片兒上,我看到有‘西陂詩老’和‘商丘宋犖審定真跡’兩枚印章,就知道上好貨了。”
“所以那塊碑我要拿走,要不是它,我對放鴨翁的印象就不會這麽深,搞不好這迴就錯過了機會。”
這批畫作不好聊出處,搞不好會清查出幺外祖祖一些不為人知的灰色往事,周至決定用這種方式瞞過所有人。
而且他說的每句話都是真實的,隻不過說得巧妙,讓人會自動腦補成他在蜀中淘宅尋寶撿漏所得,哪怕用測謊機來測試,都測不出任何毛病。
“那應該沒問題。”啟老爺子這才鬆了口氣:“那兩塊碑,搬到歲華軒這邊來就是。”
說起來那十套宅子是周至平均五十萬港幣一套從傑西成那裏買過來的,算下來差不多六十萬人民幣一套,不過十套宅子本身有大有小,海潮庵這套就是大的,價值應該在八十萬人民幣左右。
再加上裝修改造,造價其實已經超過了一百二十萬人民幣。
等到後世,這套院子起碼值好幾個億。
但是周至不覺得自己會虧,還是之前那個算法,後世石濤一幅畫起碼百萬,三百一十副羅漢,起碼三十個億。
著名的書畫家、收藏鑒賞大家吳湖帆先生曾經中肯地評價過:“(石師)畫人物最佳,遠勝山水。山水則愈細愈妙。後之學者,從橫暴處求石師,遠矣!”
其實任何畫家都是一樣,畫人物的價格,絕對在山水花鳥之上,因此說三百一十副羅漢將來值三十個億,這還是往保守了說。
何況就算不值,周至也必須換,因為四合院兒常有,而石濤人物冊頁不常有。
崔如拙的住處就在首都畫院邊上,是個大雜院兒,雜院兒裏的房子加上瓦頂後高度也才六米,還改造成了兩層,下層幾乎隻有過道才能完全立起身子,稍微偏離通道的地方就得彎腰。
房子裏邊還沒有廁所,整個雜院兒有十來戶人家,共用著一處公廁,讓周至想起來一件事兒,好像魔岩三傑裏頭的竇維也是住在這樣的地方,然後那張著名的王靖雯倒馬桶的照片就給娛樂記者拍到了。
沿著木梯爬上二樓,這裏兩邊不是屋頂的地方同樣沒法站直身子,不過對於畫家來說倒是無所謂,因為那裏都是堆放雜物的地方。
畫畫的中心位置倒是寬敞,擺著一張又長又大的桌子,周至倒是好奇是怎麽搬進來的。
一個寬臉的壯漢正在伏案塗抹,特別的是他的手裏沒有筆,而是直接用手指蘸墨,就這樣徒手在宣紙上塗抹作畫!
指畫!
指畫是中國畫裏的一個非常特殊的品種,據傳是出自唐代,但是直到清代,才有大量的指畫作品開始出現,其創始者是揚州八怪裏李鱓的老師高其佩。
相傳高其佩工詩善畫,所繪人物山水,均蒼渾沉厚,尤善指畫,晚年遂不再用筆。
《國朝畫征錄》中記載:“高且園善指畫,畫人、山水花鳥、魚蟲、鳥獸,天資超邁,情奇逸趣,信手而得,四方重之”。
而且“傾刻數十幅,……無不絕人”,人以為有“叱石成羊”之妙。
其後還有一位著名畫家,同樣擅長指畫,那就是潘天壽。
桌麵的長度有兩米半,但是這個長現在變成了寬,桌下還摞了一摞的宣紙,看樣子是已經創作好了的稿件。
“老崔這是在幹啥?”馬爺跟作畫的大漢打招唿。
“打草稿,哎喲王老爺子你怎麽來了?你看我這裏亂七八糟的,你讓馬爺招唿一聲,我到隔壁畫院去見你嘛!”
“別慌著給我打招唿,看看還有誰來了?”因為袁夫人就在畫院工作,王老爺子看起來和崔如拙並不陌生,笑著讓他先和別人打招唿。
“啟……啟老?”對於國畫來說,書法是不能分家的,作為第一屆書法協會會長,啟老在書畫界不可能沒人認識。
“你的冊頁鑒定,他可也是出了大力的。”王老爺子笑道:“這位小朋友,就是什刹海海潮庵的東主。”
“要不我們出去再說?”這閣樓上根本容不下這麽多人,啟老站在了樓梯口周至就隻有站在樓梯上,隻露出了半邊身子說道:“這地方實在是有點窄,要不帶上東西,我們去海潮庵那邊聊?那邊寬敞得多。”
“崔老師這是在準備一幅大畫吧?九米半乘兩米半那種?”
“這小兄弟是東主?”崔如拙很震驚,然而他更加震驚於周至的後一句話:“你怎麽知道我準備創作大畫?”
其實原因很簡單,周至已經迴憶起來這人是誰了。
還得再過二十年,麵前這位畫家的價值才能真正被世人所認可,他現在計劃描繪的這幅大畫,在周至穿越過來的那個時空裏,拍賣出了上億的天價,成為美術圈“億元俱樂部”的大佬之一。
也不知道上一個時空裏崔如拙是在哪裏創作他的巨幅作品的,估計就是在隔壁的首都畫院,不過這一世,看來應該是能夠擁有足夠他創作的開闊空間了。
大家都覺得周至說得有道理,這裏到處都是濕漉漉的墨水,真不是看古畫的地方,於是又從閣樓裏退出來,崔如拙洗幹淨了手,拎起了一個箱子,大家又上了馬爺的切諾基,一起前往海潮庵。
夏天的什刹海很熱鬧,現在是暑假,這個年頭來一趟首都可不容易,基本上有機會來京出差的家長,基本也會帶著孩子出來見見世麵,什刹海按照後世的話講,也屬於“網紅打卡點”之一,因此熱鬧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