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駕!」


    藺忱大喝一聲,更多的侍衛湧上來,搶在晏珩麵前。那二人毫無懼色,依舊執著軟劍朝晏珩撲刺,目標明確。侍衛舉刀相格,金屬相撞,恍惚間迸出點點火星,映在晏珩深邃的眸中。


    「噗嗤——」


    反應過來的禁衛軍頂著皇帝的怒火,此時奮勇爭先,毫無疑問地將這倆膽大包天的刺客拿下。槍尖沒入骨肉,刀鋒劃破衣衫,方才舞著劍步步緊逼的刺客,此刻成了狼狽不堪的階下囚。


    「留活口。」


    晏清話落,眾人皆提著長槍利劍,護著晏珩後退。誰知刺客並不領情,知行刺無望,咬牙撞上寒芒,殷紅的血汩汩地流了一地……


    「這……」禁軍衛尉不禁到吸一口冷氣,背上登時冷汗涔涔。他抬起頭,提心弔膽地望向上首的晏清。見天子麵色前所未見的陰沉,不由心中咯噔一下。


    晏珩望著空空如也的身側,倒是鬆了一口氣。這才覺得臉上黏膩腥熱,抬手一摸,並指一看,竟是湧出的鮮血,刺目提神。


    張望慌慌張張地跑到晏珩身邊:「殿下,您的傷口需要立刻處理……」


    輕則留疤,重則感染,的確不是鬧著玩的。晏珩點了點頭,卻沒動,望向已經步下台階的晏清。皇帝臉色很難看,素日裏鬆愜的眉擰成一團,眼中帶著森冷殺意。


    「陛下……」衛尉硬著頭皮上前,顫聲道,「恐賊人汙了陛下的眼,微臣這就讓人抬下去……」


    晏清沒有搭理戰戰兢兢的衛尉,一步一步走向橫屍。望著流淌至腳邊的血汙,晏清沉默片刻,開口道:「這些賊人能混進太後的壽宴,明目張膽的行刺太子,背後定有人指使。」


    晏珩走上前,忍著臉上的疼,平靜道:「此二人身手矯捷,一手軟劍使得爐火純青,想必是誰豢養的死士。」


    「嗯……」晏清垂目,四下皆靜,他仔細的打量被戳破衣衫的涼麵刺客,皺眉道,「是男子?夏北十七郡,哪有這般纖瘦的男人?」


    衛尉聞言,拔劍去挑,將屍身翻了翻,小心翼翼地開口:「迴陛下,確實是男子。北地之人多高壯,這男扮女裝的刺客,許是……」


    晏清循聲望向說話的人:「許是什麽?」


    衛尉低頭:「許是吳地之人……」


    「好端端的壽宴,被攪擾成這個樣子,兒臣有罪。」晏珩掀擺下跪,右頰沒有幹涸的血,已畫出一株枝繁葉茂的赤樹,看上去觸目驚心。


    劉太後篤信道家,講究生老病死,最厭惡直麵鮮血。殿中血腥之氣濃鬱,雖至她鼻息隻餘淡淡的一小陣,她仍閉上了眼睛,口中念念有詞:「罪過……罪過……」


    作者有話說:


    十在:被鎖改動的章,可能完結後建群發給大家。但我是個正經人,改不改都正經。


    晏珩:朕的臉!


    陸婉:陛下……


    南城:直(美)女在此。


    第118章 格局(四)


    此時此刻,祝壽的午宴完全沒有必要繼續進行。滿殿闃寂,大臣們皆是氣都不敢喘。還是侍三朝元老公孫弘,見過大風大浪,處變不驚地走出,對沉默的天子道:「陛下,事已至此,先送太後娘娘迴宮。而後遣百官迴府待命,再派有司嚴查。太子的傷,也亟待處理。」


    「你有什麽罪?」晏清這才想起麵上帶血的晏珩,還跪在汙穢的地板上,不由心下一軟,輕聲細語道,「起來吧。江望,帶太子下去包紮。」


    「微臣遵旨。」江望領旨,親自扶起了晏珩,在侍衛的護送下離開了混亂的金華台。


    「陛下……」江若柔亦想跟著晏珩走,去看一看她的傷勢。


    皇帝聞言,轉過身來,朝著上首的太後躬身請罪:「母後受驚了,兒臣不孝,竟讓賊人攪擾了您的壽宴,請母後先行迴宮。」


    「也好……」劉太後點點頭,「哀家也幫不上什麽忙,陛下慢慢查就是。不必顧忌哀家的壽辰,國有國法。」


    「是。」晏清肅了肅,道,「吳王死不足惜,餘孽倒是層出不窮,手眼通天。兒臣一定會仔仔細細地查,望母後寬心。」


    說著,他轉過身,望向晏月:「有勞皇姐與皇後一起,送母後先迴去。」


    晏月不敢馬虎,點頭應了:「臣妾遵旨。」


    待晏月與江若柔攙著太後離開,晏清立刻沉了臉,厲聲道:「公孫弘,當初吳王餘孽已清是你上的摺子吧!」


    「迴陛下,的確是老臣。」公孫弘顫顫巍巍地走出,向晏清一揖,「臣之所以這麽說,是怕太後娘娘傷心。」


    「吳王作古多日,縱使曾多藏郡國亡命之徒,也該樹倒猢猻散。那些市井宵小之徒,怎能輕易入宮行刺?」


    「何況……何況……」公孫弘抬起頭,猶豫不決。


    晏清瞭然,他最厭惡臣子賣關子,嗬斥道:「不要跟朕說什麽當講不當講,講!」


    「是……」公孫弘壓彎了腰,「吳王造反,死不足惜。陛下以義討逆,順應民心。逆賊混入宴席,劍鋒直指儲君,這……很難不讓人多心。」


    殿內眾人皆豎著耳朵,屏息凝神地聽。忽聞公孫弘如此說,忍不住交頭接耳,議論紛紛。畢竟閃著寒光的刀刃,從始至終,都對準的是晏珩,公孫弘所言不虛。


    在晏清沒有立後時,朝中三成大臣,可都曾站進了晏琮的陣營,成了堅定的擁長派。本以為李鸝母憑子貴,封後也是遲早的事。誰知君心似海,晏琮做了四年的太子,皇帝說廢就廢。導致他們霎時兵荒馬亂,舉棋不定,摸不準一直深居簡出的新儲君晏珩,到底有什麽樣的胸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皇後她也重生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在並收藏皇後她也重生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