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酒又名長壽酒,據說久服能輕身延年。壽宴供之,寓意甚佳。但釀造不易,又歷重陽,府庫存稀,也情有可原。
醍司使此言不假,陸婉卻忍不住眉頭一皺:「歲有盈餘,積年所剩,也不足以供太後壽宴?」
「殿下息怒,」醍司使欠了欠身,解釋道,「往歲所餘,皆被李夫人撥去……「
「內府所藏,屬實不足。」
「李夫人……」陸婉聽罷一愣。
晏琮被廢前,李鸝代掌鳳印。這麽多年來,若說她沒有過牟利的私心,怕是不太可能。皇帝一向不管後宮之事,太後亦深居簡出。李鸝趁機中飽私囊,也說得過去。
「也罷,」陸婉輕嘆一聲,「那照你章中所擬去準備。」
「唯。」醍司使接過阿春奉還的禮冊,欠了欠身,輕手輕腳地離開了。
「司膳使……」
陸婉忙著籌辦壽宴,晏珩也沒閑著。匈奴來使已至長安,晏清因著那陰雨連連的幾日得了風寒,接待使節的事自然落在她肩上。
晏珩許久沒有見過匈奴人了,印象中,他們生的人高馬大,無論走到哪,腰間都別著一把彎刀。此次匈奴來使,亦是如此。對著晏珩一幹夏人,趾高氣昂。
來使晏珩不曾見過的,前世的今日,她還不是儲君。但匈奴蠡王伊穀鞬的大名,她還是聽過的。隻是此人與她所想,甚有出入。
其人眉宇清秀,遠無草原上風沙磨礪下該有的粗獷。與他周身一眾皮膚黝黑的挎刀武士相比,膚色略淺,倒似夏民。身量亦不算魁梧,隻高上晏珩寸許而已。
匈奴尚武,亦有意一窺夏之實力。晏珩清楚此行人所來的別有用心,如來人所願,在京軍營中設場。
「和親一事,竟勞蠡王不遠萬裏赴長安,親自走一趟。」晏珩舉杯,麵帶微笑道,「孤奉命相迎,不勝榮幸。」
「有勞。」伊穀鞬亦彬彬有禮,迴以微笑,「能得太子殿下親自接待,小王也始料未及。」
伊穀鞬話落,他身側的武士便按刀冷聲道:「往日我匈奴來使,皆是夏天子齋戒數日,親迎於城門。如今,竟隻派了一個半大的孩子?」
晏珩聞言,麵不改色,放下酒杯,依舊笑吟吟地開口:「勇士莫非是頭一次使夏?」
那人粗聲粗氣地答:「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餘光瞥見伊穀鞬毫無開口之意,自顧自地把玩酒盞,晏珩淡笑道:「不知尚且有情可原。貴國與夏比鄰,若是而不知,未免有些說不過去。」
「中原一向重禮,夏猶繼之。昔日晏子使楚,楚王三辱,反自取之。今貴國遣無知之人,孤以年幼之身待之,有何不妥?」
「你……」晏珩的彎彎繞繞,武士是不懂,但大抵不是什麽好話。
見隨從吃了虧,蠡王這才開口,不疾不徐道:「太子殿下莫怪。此次出使,原本不該小王來。但久慕太子殿下之名,這才懇求單於,千裏迢迢親至。親衛隨小王長居漠北,自是蠢笨了些。殿下此言,卻是妄自菲薄了。」
「興!興!興!」
台下赤袒肉搏的壯漢揚起一陣黃塵,圍觀的兵士昂揚地吶喊,蓋過伊穀鞬言語的尾聲。席上的二人齊齊調轉視線,扭打在一起的武士。
分不清是誰的人占了上風。伊穀鞬放眼望去,隻見秋陽之下,夏軍槍戟林列,甲冑生寒。大纛龍旗,在秋風中舒展,列列有聲。
伊穀鞬深邃的眼中似起波瀾,他收迴視線,饒有興趣地望向晏珩:「殿下似乎對這種比試很有興趣?」
「孤?」晏珩搖搖頭,「孤對草原上這種一決雌雄的比試可不感興趣。」
「哦?」伊穀鞬揚了揚眉,「真正的勇士都是摔打出來的,難道不是麽?小王看殿下,可是看的津津有味。」
晏珩笑了笑:「孤很少見這麽原始而野性的搏鬥,又是我大夏男兒與匈奴勇士正麵爭雄,自然覺得新鮮。」
「至於閣下關於勇士的評斷之言,孤亦難從。」
伊穀鞬微微一怔:「不知殿下有何高見?」
「智不及謀,勇不及斷。孤不認為,能以一敵百的就是真正的勇士。」晏珩自信道,「戰非一人之力,亦無一人之功。真正的勇士,武力之上,當有隨機應變的本事。」
伊穀鞬摸了摸光滑的下頜,而後,不由自主地點了點頭:「殿下的準則,倒是與草原大不相同。小王也覺得,匹夫之勇,難敵萬軍。可惜,可惜……」
見伊穀鞬出神,晏珩追問道:「可惜什麽?」
「沒什麽。」察覺到晏珩雖目視台下武士,注意力卻一直在自己身上,伊穀鞬頓生警惕之心,「其實這些小王在草原上看膩了。此次來夏,主要是為單於迎夏室公主。」
「不知大夏,可有永續兩國情誼之意?」
◎作者有話說:
晏珩:想夜夜笙歌……
陸婉:???
十在:你就想吧,想想就行了。沒人喜歡看,我的評論區都是正經人!
南城:我同意。
第108章 忍辱(二)
「大夏自然有永續兩國情誼之意,不過……」晏珩保持微笑,「既為兄弟之邦,應該禮尚往來才是。貴國多年來而不往,是否不太合乎情理?」
伊穀鞬抬頭,與主位上的晏珩四目相對。見對方黑白分明的眸下暗流湧動,他微微一愣,旋即,似笑非笑地接:「殿下這是什麽話?小王這不是來了嗎?漠北貧瘠,多不毛之地,所以兩手空空而至。」
醍司使此言不假,陸婉卻忍不住眉頭一皺:「歲有盈餘,積年所剩,也不足以供太後壽宴?」
「殿下息怒,」醍司使欠了欠身,解釋道,「往歲所餘,皆被李夫人撥去……「
「內府所藏,屬實不足。」
「李夫人……」陸婉聽罷一愣。
晏琮被廢前,李鸝代掌鳳印。這麽多年來,若說她沒有過牟利的私心,怕是不太可能。皇帝一向不管後宮之事,太後亦深居簡出。李鸝趁機中飽私囊,也說得過去。
「也罷,」陸婉輕嘆一聲,「那照你章中所擬去準備。」
「唯。」醍司使接過阿春奉還的禮冊,欠了欠身,輕手輕腳地離開了。
「司膳使……」
陸婉忙著籌辦壽宴,晏珩也沒閑著。匈奴來使已至長安,晏清因著那陰雨連連的幾日得了風寒,接待使節的事自然落在她肩上。
晏珩許久沒有見過匈奴人了,印象中,他們生的人高馬大,無論走到哪,腰間都別著一把彎刀。此次匈奴來使,亦是如此。對著晏珩一幹夏人,趾高氣昂。
來使晏珩不曾見過的,前世的今日,她還不是儲君。但匈奴蠡王伊穀鞬的大名,她還是聽過的。隻是此人與她所想,甚有出入。
其人眉宇清秀,遠無草原上風沙磨礪下該有的粗獷。與他周身一眾皮膚黝黑的挎刀武士相比,膚色略淺,倒似夏民。身量亦不算魁梧,隻高上晏珩寸許而已。
匈奴尚武,亦有意一窺夏之實力。晏珩清楚此行人所來的別有用心,如來人所願,在京軍營中設場。
「和親一事,竟勞蠡王不遠萬裏赴長安,親自走一趟。」晏珩舉杯,麵帶微笑道,「孤奉命相迎,不勝榮幸。」
「有勞。」伊穀鞬亦彬彬有禮,迴以微笑,「能得太子殿下親自接待,小王也始料未及。」
伊穀鞬話落,他身側的武士便按刀冷聲道:「往日我匈奴來使,皆是夏天子齋戒數日,親迎於城門。如今,竟隻派了一個半大的孩子?」
晏珩聞言,麵不改色,放下酒杯,依舊笑吟吟地開口:「勇士莫非是頭一次使夏?」
那人粗聲粗氣地答:「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餘光瞥見伊穀鞬毫無開口之意,自顧自地把玩酒盞,晏珩淡笑道:「不知尚且有情可原。貴國與夏比鄰,若是而不知,未免有些說不過去。」
「中原一向重禮,夏猶繼之。昔日晏子使楚,楚王三辱,反自取之。今貴國遣無知之人,孤以年幼之身待之,有何不妥?」
「你……」晏珩的彎彎繞繞,武士是不懂,但大抵不是什麽好話。
見隨從吃了虧,蠡王這才開口,不疾不徐道:「太子殿下莫怪。此次出使,原本不該小王來。但久慕太子殿下之名,這才懇求單於,千裏迢迢親至。親衛隨小王長居漠北,自是蠢笨了些。殿下此言,卻是妄自菲薄了。」
「興!興!興!」
台下赤袒肉搏的壯漢揚起一陣黃塵,圍觀的兵士昂揚地吶喊,蓋過伊穀鞬言語的尾聲。席上的二人齊齊調轉視線,扭打在一起的武士。
分不清是誰的人占了上風。伊穀鞬放眼望去,隻見秋陽之下,夏軍槍戟林列,甲冑生寒。大纛龍旗,在秋風中舒展,列列有聲。
伊穀鞬深邃的眼中似起波瀾,他收迴視線,饒有興趣地望向晏珩:「殿下似乎對這種比試很有興趣?」
「孤?」晏珩搖搖頭,「孤對草原上這種一決雌雄的比試可不感興趣。」
「哦?」伊穀鞬揚了揚眉,「真正的勇士都是摔打出來的,難道不是麽?小王看殿下,可是看的津津有味。」
晏珩笑了笑:「孤很少見這麽原始而野性的搏鬥,又是我大夏男兒與匈奴勇士正麵爭雄,自然覺得新鮮。」
「至於閣下關於勇士的評斷之言,孤亦難從。」
伊穀鞬微微一怔:「不知殿下有何高見?」
「智不及謀,勇不及斷。孤不認為,能以一敵百的就是真正的勇士。」晏珩自信道,「戰非一人之力,亦無一人之功。真正的勇士,武力之上,當有隨機應變的本事。」
伊穀鞬摸了摸光滑的下頜,而後,不由自主地點了點頭:「殿下的準則,倒是與草原大不相同。小王也覺得,匹夫之勇,難敵萬軍。可惜,可惜……」
見伊穀鞬出神,晏珩追問道:「可惜什麽?」
「沒什麽。」察覺到晏珩雖目視台下武士,注意力卻一直在自己身上,伊穀鞬頓生警惕之心,「其實這些小王在草原上看膩了。此次來夏,主要是為單於迎夏室公主。」
「不知大夏,可有永續兩國情誼之意?」
◎作者有話說:
晏珩:想夜夜笙歌……
陸婉:???
十在:你就想吧,想想就行了。沒人喜歡看,我的評論區都是正經人!
南城:我同意。
第108章 忍辱(二)
「大夏自然有永續兩國情誼之意,不過……」晏珩保持微笑,「既為兄弟之邦,應該禮尚往來才是。貴國多年來而不往,是否不太合乎情理?」
伊穀鞬抬頭,與主位上的晏珩四目相對。見對方黑白分明的眸下暗流湧動,他微微一愣,旋即,似笑非笑地接:「殿下這是什麽話?小王這不是來了嗎?漠北貧瘠,多不毛之地,所以兩手空空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