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那是她的阿婉,給了她「改過自新」機會的天上月、心上人。若是再一次將她做棋子捨去,還有失而復得的可能嗎?
◎作者有話說:
十在:虛驚一場才是人間幸事,失而復得未必學會珍惜。
晏珩:失而復得,得心應手,手舞足蹈,蹈……
晏琦:(鄙視)倒也不必,你真不行,陛下!
陸婉:習慣了……
南城:timi,timi,timi!
十在:嗬嗬。
第103章 假意(一)
天有不測風雲,好在司天台那幫人到底不是吃閑飯的。禦駕迴京的第二日,長安城中便迎來了十年難得一見的瓢潑大雨。幸而秋收已過,於民事無損。
前朝末帝暴虐,天下義軍四起,戰亂兵燹,一統不久尚未鞏固的秩序盡隳。西楚霸王又一把火焚了典籍存放的天一宮,韓拾雖奮力救出一部分,仍是杯水車薪。其中最重要的四時曆法,佚失難尋。
直到太宗即位,遍尋能人,舉國之力修訂曆法,才結束了太祖、惠帝時曆法不頒,民間無序的混亂局麵。所以隻要春種秋收的大事一了,愈接近年關,各地衙門就愈發清閑。
這場雨來勢洶洶,司天台又斷言要持續三五日。立冬在即,按太宗時定下的律法,節令給予官員例假一日,冬至、正元特假七日。左右朝中無事,晏清便大手一揮,順水推舟免去了五日的朝會。
官員不用點卯,皇帝不用上朝,但朝中仍有瑣事需要處理。晏珩身為儲君,自然要挑這個擔子。好在有了前世的經驗,她不再事必躬親。如今她養在麾下的,除了藺忱這種謀臣,亦有處理庶務的能人。
隻是騰出了身,晏珩卻發現,自己的心情沒有想像中的那樣輕鬆。
今生因為自己急於求成,許多人都偏離了原有的命運軌跡。譬如先一步進入北疆歷練的曹鋒,不是主動來投而是被自己派人召入門下的藺忱……
晏珩拉著他們提前進入這場博弈,她始終都有必勝的決心。前世戰戰兢兢地蟄伏了十四年,熬到太後崩殂,她才開始一步步收網。
那時的晏珩,沒有今生這般自信與淡然,每一次動手,都像是一場豪賭。她慎終如始,每次都設想了如何應對最壞的結局。好在機會留給認真準備的人,她多次化險為夷,終是走到了至高無上的位置。
做了大半輩子的君王,從形同擺設的皇帝,成為幹綱獨斷的天子,晏珩用了整整十年。北擊匈奴,西撫諸域,她也用了整整十年。她註定成王,又何必操之過急……
烏壓壓的陰雲籠罩著天地,漆黑深處銀蛇飛舞,有一下沒一下地擦過沉沉雨幕。轟隆隆的雷聲由遠及近,震耳欲聾。秋雨一改往日纏綿悱惻之態,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嘩嘩地瀉下。好似神話中柱折天塌,暴雨如注,勢若奔馬,不可擋也。
「表哥……」
江嫣悄無聲息地走近,晏珩負手立於廊下,雖有所覺,卻視若無睹:「嫣兒……」
晏珩如此,江嫣也不生氣。她的院中栽著一簇簇挺拔的翠竹,眼下風急雨驟,萬葉成濤,任由無形的手,撥著起伏跌宕。晏珩此刻仰觀急促的雨,而她一雙明亮的眼中,隻有院中搖擺不定的竹。
「記得當時,珩哥哥封王,陛下賞賜了很多東西。父親說,我們江家也算是皇親國戚了,府第太小。在姑姑的支持下,江家擴了宅子,我才有了自己的小院。」
此處無外人,唯江嫣與晏珩兩人爾。她們不算親密無間的夥伴,卻是實實在在血脈相連的表姐妹。彼此之間,也沒有什麽秘密可言。雖然晏珃成為晏珩後,她們見麵的機會不多,但二人仍是無話不談。
「那時候,我問你們,院子裏重些什麽好。珩哥哥說,女孩子應該種些漂亮的花。你從書堆裏抬起頭,說,種花不如栽些竹子。」
江嫣自然地站到晏珩身邊,與她並肩而立:「我和珩哥哥不理解,追問是為什麽。殿下當初,是怎麽答來著?」
晏珩輕輕搖頭,微不可聞地迴了句:「我忘了。」
江嫣看著被風按彎了腰的翠竹,惆悵道:「我雖記性不及你,卻知道,你一向過目不忘。」
晏珩再次搖頭,低聲道:「許是你記錯了,我……」
「沒有,這個我不會忘。」江嫣出聲打斷她,「殿下,你變了。『毋爽爾節,毋虛乃心』,你的初心還在嗎?」
「我的……初心?」
許是年幼無知,兄未生變,她隱晦的心思,尚未破土生根。所以能埋頭書海,說出那麽一番癡話來。現在細細想來,晏珩隻覺得自己當時很可笑。
「我的初心從來沒有變。不過爭權奪利,有些事,非做不可。」晏珩移了目光,望向院中風吹雨打下,甲刃紛紛,其音振振的百竿竹。
「我從來不覺得你做錯了,除了這一次。」江嫣不解,「以殿下的能力,大可不這麽做。我以為,阿珃你……是動了真情的。」
「我……」天地失色,晏珩亦神色黯然,「我沒有不動心,隻是不想再等太久。嫣兒,人生……」
「沒有幾個十年……」
昭陽殿失火,她將計就計,避了險,這是變數。袁曉被斬首示眾,她救不得,這是固常。縱然重生一世,以她一人之力,亦有所不逮。
儈子手痛飲斷頭酒,手起刀落,飛濺的血迸了三尺高,染紅了一地的積雪。晏珩不曾畏懼鮮血,卻因袁曉之節不忍觀朱。
◎作者有話說:
十在:虛驚一場才是人間幸事,失而復得未必學會珍惜。
晏珩:失而復得,得心應手,手舞足蹈,蹈……
晏琦:(鄙視)倒也不必,你真不行,陛下!
陸婉:習慣了……
南城:timi,timi,timi!
十在:嗬嗬。
第103章 假意(一)
天有不測風雲,好在司天台那幫人到底不是吃閑飯的。禦駕迴京的第二日,長安城中便迎來了十年難得一見的瓢潑大雨。幸而秋收已過,於民事無損。
前朝末帝暴虐,天下義軍四起,戰亂兵燹,一統不久尚未鞏固的秩序盡隳。西楚霸王又一把火焚了典籍存放的天一宮,韓拾雖奮力救出一部分,仍是杯水車薪。其中最重要的四時曆法,佚失難尋。
直到太宗即位,遍尋能人,舉國之力修訂曆法,才結束了太祖、惠帝時曆法不頒,民間無序的混亂局麵。所以隻要春種秋收的大事一了,愈接近年關,各地衙門就愈發清閑。
這場雨來勢洶洶,司天台又斷言要持續三五日。立冬在即,按太宗時定下的律法,節令給予官員例假一日,冬至、正元特假七日。左右朝中無事,晏清便大手一揮,順水推舟免去了五日的朝會。
官員不用點卯,皇帝不用上朝,但朝中仍有瑣事需要處理。晏珩身為儲君,自然要挑這個擔子。好在有了前世的經驗,她不再事必躬親。如今她養在麾下的,除了藺忱這種謀臣,亦有處理庶務的能人。
隻是騰出了身,晏珩卻發現,自己的心情沒有想像中的那樣輕鬆。
今生因為自己急於求成,許多人都偏離了原有的命運軌跡。譬如先一步進入北疆歷練的曹鋒,不是主動來投而是被自己派人召入門下的藺忱……
晏珩拉著他們提前進入這場博弈,她始終都有必勝的決心。前世戰戰兢兢地蟄伏了十四年,熬到太後崩殂,她才開始一步步收網。
那時的晏珩,沒有今生這般自信與淡然,每一次動手,都像是一場豪賭。她慎終如始,每次都設想了如何應對最壞的結局。好在機會留給認真準備的人,她多次化險為夷,終是走到了至高無上的位置。
做了大半輩子的君王,從形同擺設的皇帝,成為幹綱獨斷的天子,晏珩用了整整十年。北擊匈奴,西撫諸域,她也用了整整十年。她註定成王,又何必操之過急……
烏壓壓的陰雲籠罩著天地,漆黑深處銀蛇飛舞,有一下沒一下地擦過沉沉雨幕。轟隆隆的雷聲由遠及近,震耳欲聾。秋雨一改往日纏綿悱惻之態,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嘩嘩地瀉下。好似神話中柱折天塌,暴雨如注,勢若奔馬,不可擋也。
「表哥……」
江嫣悄無聲息地走近,晏珩負手立於廊下,雖有所覺,卻視若無睹:「嫣兒……」
晏珩如此,江嫣也不生氣。她的院中栽著一簇簇挺拔的翠竹,眼下風急雨驟,萬葉成濤,任由無形的手,撥著起伏跌宕。晏珩此刻仰觀急促的雨,而她一雙明亮的眼中,隻有院中搖擺不定的竹。
「記得當時,珩哥哥封王,陛下賞賜了很多東西。父親說,我們江家也算是皇親國戚了,府第太小。在姑姑的支持下,江家擴了宅子,我才有了自己的小院。」
此處無外人,唯江嫣與晏珩兩人爾。她們不算親密無間的夥伴,卻是實實在在血脈相連的表姐妹。彼此之間,也沒有什麽秘密可言。雖然晏珃成為晏珩後,她們見麵的機會不多,但二人仍是無話不談。
「那時候,我問你們,院子裏重些什麽好。珩哥哥說,女孩子應該種些漂亮的花。你從書堆裏抬起頭,說,種花不如栽些竹子。」
江嫣自然地站到晏珩身邊,與她並肩而立:「我和珩哥哥不理解,追問是為什麽。殿下當初,是怎麽答來著?」
晏珩輕輕搖頭,微不可聞地迴了句:「我忘了。」
江嫣看著被風按彎了腰的翠竹,惆悵道:「我雖記性不及你,卻知道,你一向過目不忘。」
晏珩再次搖頭,低聲道:「許是你記錯了,我……」
「沒有,這個我不會忘。」江嫣出聲打斷她,「殿下,你變了。『毋爽爾節,毋虛乃心』,你的初心還在嗎?」
「我的……初心?」
許是年幼無知,兄未生變,她隱晦的心思,尚未破土生根。所以能埋頭書海,說出那麽一番癡話來。現在細細想來,晏珩隻覺得自己當時很可笑。
「我的初心從來沒有變。不過爭權奪利,有些事,非做不可。」晏珩移了目光,望向院中風吹雨打下,甲刃紛紛,其音振振的百竿竹。
「我從來不覺得你做錯了,除了這一次。」江嫣不解,「以殿下的能力,大可不這麽做。我以為,阿珃你……是動了真情的。」
「我……」天地失色,晏珩亦神色黯然,「我沒有不動心,隻是不想再等太久。嫣兒,人生……」
「沒有幾個十年……」
昭陽殿失火,她將計就計,避了險,這是變數。袁曉被斬首示眾,她救不得,這是固常。縱然重生一世,以她一人之力,亦有所不逮。
儈子手痛飲斷頭酒,手起刀落,飛濺的血迸了三尺高,染紅了一地的積雪。晏珩不曾畏懼鮮血,卻因袁曉之節不忍觀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