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晏珩親政,武寧五年春,魏王才被大度的新君允許出府,卻始終不許離郡。晏珩決心與匈奴開戰,緊鑼密鼓籌備的同時,細數匈奴之罪。這才將死於亂軍中的晏琦拉出來,替她在邊關立了不小的衣冠塚,為名正言順的討伐多提供一條理由。
「堂姐……我是不聰明,但我也不傻,姑姑的話,不是沒有道理……」晏琦自嘲般勾了勾唇,心如死灰道,「父王允許我學騎射,親自教我。亦為我辟馬場,配武師。我自幼由府中有說胡人語的老婦照顧,父王說,她們是母親曾經的婢女,讓我跟她們學一學亡母故鄉的話。現在想來,多半是……」
晏琦哽咽了一下,將那三個字吞了迴去。此時無聲勝有聲,陸婉心知肚明,晏琦咽下去的三個字是什麽。她猜得到,應該是匈奴語。
陸婉發出一聲微不可聞的嘆息,繼而道:「王叔的為人我不知道,但『知子莫如父』,反過來知父也莫過子,你應該是清楚他的。」
陸婉往前一步,以掌撫欄,望著萬木零落前先衰的荷叢,輕聲說:「大夏是禮儀之邦,按照古往今來『父死子繼』遺俗,陛下有兒子,無論如何,魏王都不可能成為合乎禮法的繼承人。他將來要走的路,一定是錯的。」
陸婉有幸,親身參與了晏珩的成長。在嫁給晏珩以後,她望著那個謹小慎微的齊王——或許是裝的——但她見證了晏珩,從前途未卜的藩王,翻身做了富有四海的天子。
她曾隔著朦朧的帳,靜靜地凝視著她永遠挺拔的背。睡前見晏珩宵衣旰食,醒後覺晏珩夙興夜寐。望著她一點點蠶食不軌的人心,一步步收迴被奪的權力。
潛龍勿用,飛龍在天。她不知道晏珩取得的成就有多麽輝煌,但從重生之後對方言談間的自信與風度,已察覺出了她亡故後有關晏珩的蛛絲馬跡。
那樣隱忍而自律的人,理所應當成為笑到最後的人。所以,陸婉始終相信的是,歷史選擇了晏珩,晏珩也造就了歷史。如果這場鬥爭的贏家隻能有一個,那麽魏王就是必敗的一方。
陸婉將自己跟晏珩的雙雙重生視做命運的饋贈。她想,她能和晏珩再續前緣改寫往事,自然也能夠幫助不該犯錯的人避開歧途。所以,陸婉想盡自己的努力去挽救魏王與晏琦的命運。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她也不是例外。可惜,選擇相信她的人太少,連曾經的晏珩,都用冰冷如霜刃的眼神淩遲過她。但她,還是想試試……血濃於水,晏珩是她的摯愛,可晏琦與魏王亦是她的親戚。
「有什麽辦法……」晏琦失神道,「父王待人一向和和氣氣,有求必應,深受魏地封民的愛戴。雖然我知道,父王絕非看上去那般溫和良善。」
自從她不聽話地翻牆,闖入晏渚禁止僕從靠近的別院,循著若有若無的低泣聲找到被綁在木樁上奄奄一息少女後晏琦就知道,自己敬愛的父王,有著外人所不知的骯髒行為。府中時常有身姿窈窕的婢女意外身亡,死不見屍。可這不許外人踏足的府中深院,每一間屋內都散發著難以言說的陰鬱氣息。
可以說,心狠手辣已不足以形容這種行為。說衣冠禽獸是冠冕堂皇,用傷天害理又難以概括,使喪盡天良也不痛不癢……晏琦來時興致勃勃,離開時卻是失魂落魄……
晏琦覺得痛苦,卻沒有絲毫掙紮,像從前一樣,她自己說服了自己:「我有什麽立場阻止父王呢?我如今的一切,都是他給予的……」
「父王要做的事,輪不到我置喙。」
「父王要我做的事,同樣輪不到我反駁。」
「母親以輾轉變賣的異族奴隸之身,得到大夏魏王的寵幸,有了我。撒手人寰後,父王沒有短了我什麽。哪怕這父女之情一開始就帶著目的算計,可這份請其中,也有著真心。」
方塘數畝,舉目望去,一片寂寥。晏琦迎著越水而至的西風,學著晏珩的樣子,淡然一笑。
「表姐,你覺不覺得,我們兩個,有些像啊!」
陸婉仔細分辨著晏琦的語氣,確定她是感嘆,不是詢問:「嗯……是有些像……」
「姑姑與姑丈不和,又不是什麽秘密。表姐的這個父親,有沒有都一樣。而我,唔……出生就沒了母親,父親待我雖好,但對權力的熱衷,可不比姑姑少呢!」
晏琦有些感慨:「原來,表姐與我一樣,自幼都是被當做棋子來培養的。那像我們這樣的工具,是不是……不應該希冀男女之情?」
陸婉聞言,亦是淡淡了笑了笑:「如果是以前,我可能和你的想法一樣。但是現在,我不那麽想了……」
晏琦側首,望著目光溫柔地眺望眼前蕭索池景的陸婉,點頭道:「看得出來,太子殿下很優秀。優秀的人,很容易被喜歡。表姐喜歡他,那他絕對是個好人吧!」
「不是……」陸婉迴答地斬釘截鐵,在晏琦疑惑的視線中,她不偏不倚地評價道,「天底下沒有絕對的好人,晏珩也絕對不是好人。」
「為什麽這麽說?」晏琦很困惑,「難道,表姐不喜歡太子殿下?」
陸婉輕輕搖頭:「在這勾心鬥角的皇宮裏,好人是活不下去的。所以,能做太子的人,不會是心思單純之人。爾虞我詐是皇室的家常便飯,她怎麽可能是好人?」
「不過——愛一個人,和她是不是好人沒關係。」
「堂姐……我是不聰明,但我也不傻,姑姑的話,不是沒有道理……」晏琦自嘲般勾了勾唇,心如死灰道,「父王允許我學騎射,親自教我。亦為我辟馬場,配武師。我自幼由府中有說胡人語的老婦照顧,父王說,她們是母親曾經的婢女,讓我跟她們學一學亡母故鄉的話。現在想來,多半是……」
晏琦哽咽了一下,將那三個字吞了迴去。此時無聲勝有聲,陸婉心知肚明,晏琦咽下去的三個字是什麽。她猜得到,應該是匈奴語。
陸婉發出一聲微不可聞的嘆息,繼而道:「王叔的為人我不知道,但『知子莫如父』,反過來知父也莫過子,你應該是清楚他的。」
陸婉往前一步,以掌撫欄,望著萬木零落前先衰的荷叢,輕聲說:「大夏是禮儀之邦,按照古往今來『父死子繼』遺俗,陛下有兒子,無論如何,魏王都不可能成為合乎禮法的繼承人。他將來要走的路,一定是錯的。」
陸婉有幸,親身參與了晏珩的成長。在嫁給晏珩以後,她望著那個謹小慎微的齊王——或許是裝的——但她見證了晏珩,從前途未卜的藩王,翻身做了富有四海的天子。
她曾隔著朦朧的帳,靜靜地凝視著她永遠挺拔的背。睡前見晏珩宵衣旰食,醒後覺晏珩夙興夜寐。望著她一點點蠶食不軌的人心,一步步收迴被奪的權力。
潛龍勿用,飛龍在天。她不知道晏珩取得的成就有多麽輝煌,但從重生之後對方言談間的自信與風度,已察覺出了她亡故後有關晏珩的蛛絲馬跡。
那樣隱忍而自律的人,理所應當成為笑到最後的人。所以,陸婉始終相信的是,歷史選擇了晏珩,晏珩也造就了歷史。如果這場鬥爭的贏家隻能有一個,那麽魏王就是必敗的一方。
陸婉將自己跟晏珩的雙雙重生視做命運的饋贈。她想,她能和晏珩再續前緣改寫往事,自然也能夠幫助不該犯錯的人避開歧途。所以,陸婉想盡自己的努力去挽救魏王與晏琦的命運。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她也不是例外。可惜,選擇相信她的人太少,連曾經的晏珩,都用冰冷如霜刃的眼神淩遲過她。但她,還是想試試……血濃於水,晏珩是她的摯愛,可晏琦與魏王亦是她的親戚。
「有什麽辦法……」晏琦失神道,「父王待人一向和和氣氣,有求必應,深受魏地封民的愛戴。雖然我知道,父王絕非看上去那般溫和良善。」
自從她不聽話地翻牆,闖入晏渚禁止僕從靠近的別院,循著若有若無的低泣聲找到被綁在木樁上奄奄一息少女後晏琦就知道,自己敬愛的父王,有著外人所不知的骯髒行為。府中時常有身姿窈窕的婢女意外身亡,死不見屍。可這不許外人踏足的府中深院,每一間屋內都散發著難以言說的陰鬱氣息。
可以說,心狠手辣已不足以形容這種行為。說衣冠禽獸是冠冕堂皇,用傷天害理又難以概括,使喪盡天良也不痛不癢……晏琦來時興致勃勃,離開時卻是失魂落魄……
晏琦覺得痛苦,卻沒有絲毫掙紮,像從前一樣,她自己說服了自己:「我有什麽立場阻止父王呢?我如今的一切,都是他給予的……」
「父王要做的事,輪不到我置喙。」
「父王要我做的事,同樣輪不到我反駁。」
「母親以輾轉變賣的異族奴隸之身,得到大夏魏王的寵幸,有了我。撒手人寰後,父王沒有短了我什麽。哪怕這父女之情一開始就帶著目的算計,可這份請其中,也有著真心。」
方塘數畝,舉目望去,一片寂寥。晏琦迎著越水而至的西風,學著晏珩的樣子,淡然一笑。
「表姐,你覺不覺得,我們兩個,有些像啊!」
陸婉仔細分辨著晏琦的語氣,確定她是感嘆,不是詢問:「嗯……是有些像……」
「姑姑與姑丈不和,又不是什麽秘密。表姐的這個父親,有沒有都一樣。而我,唔……出生就沒了母親,父親待我雖好,但對權力的熱衷,可不比姑姑少呢!」
晏琦有些感慨:「原來,表姐與我一樣,自幼都是被當做棋子來培養的。那像我們這樣的工具,是不是……不應該希冀男女之情?」
陸婉聞言,亦是淡淡了笑了笑:「如果是以前,我可能和你的想法一樣。但是現在,我不那麽想了……」
晏琦側首,望著目光溫柔地眺望眼前蕭索池景的陸婉,點頭道:「看得出來,太子殿下很優秀。優秀的人,很容易被喜歡。表姐喜歡他,那他絕對是個好人吧!」
「不是……」陸婉迴答地斬釘截鐵,在晏琦疑惑的視線中,她不偏不倚地評價道,「天底下沒有絕對的好人,晏珩也絕對不是好人。」
「為什麽這麽說?」晏琦很困惑,「難道,表姐不喜歡太子殿下?」
陸婉輕輕搖頭:「在這勾心鬥角的皇宮裏,好人是活不下去的。所以,能做太子的人,不會是心思單純之人。爾虞我詐是皇室的家常便飯,她怎麽可能是好人?」
「不過——愛一個人,和她是不是好人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