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珩收迴手,在葉青憐憫的目光中略揚了揚眉梢,輕聲道:「孤……有些期待……」
◎作者有話說:
南某:你最好剎車。
十在:我的技術也沒法上高速……
晏珩:提要是不是不對勁?有沒有搞錯,朕是一!
陸婉:你被人壓。
註:
南某:活躍在評論區的南城
第63章 紅妝(二)
珠簾微響,殿中正盯著陸婉舉放盛著裝合巹酒的那半匏瓜的教習嬤嬤忙從竹簟上起身。
「長公主殿下。」那年過半百的嬤嬤微微欠身。
「嗯。」晏月頷首,越過她,看向維持著端瓢姿勢一動不動的陸婉。
「母親。」陸婉開口喊了句,算是打過招唿。她的神態專注而認真,麵上淡淡的,看不出什麽情緒。
晏月滿意的點頭:「你這樣很好,穩重端莊,符合未來一國之母的儀態。放下休息一會吧。」
「是。」陸婉聞言,緩緩降下葫瓢,嬤嬤忙上前去接。她的手很穩,酒麵與容器邊緣平齊,桌上卻沒有灑落一滴。
「婚服三年前開始繡,如今總算趕製好了,來,看看。」話落,晏月輕輕擊掌。
端著赤漆繪彩木盤宮女魚貫而入,在簾外站成了兩排。陸婉起身,蓮步輕移,跟在晏月身後,下了矮階。
本朝立國至今,最崇道家,婚服也講究男女有別,取陰陽調和之意,男赤女玄。女子隻有深衣的邊緣隨赤,意為引陽維持平衡,男子則相反。
純衣纁袡禮服並著金燦燦的首飾,靜靜的躺在漆盤中。晏月指了指深衣,即刻走過來兩個空著手的宮女,將衣物小心翼翼地展開。
「婚服顏色肅重,不比你平日穿的朱紅。」
晏月撫摸著那衣裳紅色邊緣處平金繡出的纏枝紋,針腳走的精細,金絲所刺的枝蔓連綿不斷,外麵瞧不見頭。正是生生不息,吉祥永恆的好寓意。
「舊製就是這樣,不過你容貌出挑,穿什麽都是極好上。」
婚服遵循舊俗,上至皇室下至平民,形製統一,惟一不同的,隻在用料紋飾上做區別而已。吉服照例都是褒衣博帶,形製簡單,穿在身上卻是各人各樣,神采之異立顯。
陸婉點頭稱是,目光掠過那吉服衣衽上栩栩如生的金鳳,盤中璀璨嵌珠的步搖金釵,一尺二長的玉笈……熟悉的器物,讓她頗有恍如隔世之感。
都道物是人非,可她並沒有。隔了一世,好像什麽都沒有變,又好像什麽都變了。
兜兜轉轉,還是要嫁給晏珩,做她的新婦。不過這一次,她沒了最初那點即將嫁人的緊張與怦然,看什麽都是淡淡的。
日升日落,雲捲雲舒。晚風依舊溫柔,靜觀庭前的花開了又落。七月流火之期已過,魏王的車駕終於抵達長安。
旌旗獵獵,艷陽當空,晏珩奉旨,在崇元門親自迎接魏王。叔侄見麵,免不了一陣客氣寒暄,哪怕晏珩此前與魏王並無來往。
「晏珩恭候王叔大駕,王叔一路辛苦。」先君臣後叔侄,話雖如此說,但她畢竟是太子,隻是略微低一低頭,算是見了禮。
倒是精神十足的魏王晏渚翻身下馬,對著晏珩拱手作揖道:「太子親自來迎,臣不勝榮幸。」
「王叔客氣,平叛之時,有賴吳地兒郎勇猛,朝廷這才省了不少心。」
提到這,晏渚麵色有些難看。
當初吳王圍困魏國都城大梁,他數次趁夜秘遣勇士,繞過包圍向朝廷求救。送出去的消息卻石沉大海,好在他治理魏地有方,兵民皆擁,眾誌成城的與敵人苦戰。
半月後,才知朝廷大軍之所以不來,是繞過了魏地,翻山越嶺,直搗叛軍後方去了。為了截燒糧草要道,悄無聲息的分兵合圍,這才使有意無意的讓對戰的壓力,大部分落到了魏國頭上。
晏渚知道,晏珩是監軍。這個太子竟眼睜睜的看著鄧越做出這樣的部署,不加勸阻,讓親叔叔精銳盡失,短時間內無法恢復封國實力。果然,能擠走晏琮成為太子的小孩,不能以常人度之。
不過,他還是忍下了這口氣。
他抬起頭,那是一張與晏清七分相似的臉。不過魏王是幼子,受寵多些,是真正養尊處優的皇子。與晏清比起來心寬體胖,臉也十分圓潤。
他沒有蓄鬚,少了幾分這個年齡該有的威嚴,麵上一團和氣:「我是陛下的親弟弟,魏地兒郎是大夏的子民。朝廷有難,魏國上下,自然義不容辭。」
晏珩這才拱手迴禮,誠懇道:「王叔此言,方是正理。父皇自會慰勞魏地之民,王叔請……」
晏渚點頭,卻未動,望著晏珩滿麵愁雲:「此行小女鬧騰著要來長安見見世麵,我耐不住她鬧,就帶上了。馬車行的慢,估計晚些才能抵達,勞煩殿下費心接應下。」
晏珩聞言微愣,旋即溫聲道:「叔父怎麽不早些派人知會一聲?舟車勞頓,堂姐受了累都沒個合適的歇腳處,孤如何向父皇交代?」
晏渚擺擺手:「混世魔王,盡繼承了她母親的乖張。路上走走停停,現在提也不晚。」
晏珩不再多言,吩咐曹鋒這幾日帶人在這候著,自己陪著則魏王進宮去麵聖去了。
晚宴自是太後設的,慈安殿內,母子三人歡聚。晏珩與江若柔,自然各尋由頭,一前一後的退了出來。
◎作者有話說:
南某:你最好剎車。
十在:我的技術也沒法上高速……
晏珩:提要是不是不對勁?有沒有搞錯,朕是一!
陸婉:你被人壓。
註:
南某:活躍在評論區的南城
第63章 紅妝(二)
珠簾微響,殿中正盯著陸婉舉放盛著裝合巹酒的那半匏瓜的教習嬤嬤忙從竹簟上起身。
「長公主殿下。」那年過半百的嬤嬤微微欠身。
「嗯。」晏月頷首,越過她,看向維持著端瓢姿勢一動不動的陸婉。
「母親。」陸婉開口喊了句,算是打過招唿。她的神態專注而認真,麵上淡淡的,看不出什麽情緒。
晏月滿意的點頭:「你這樣很好,穩重端莊,符合未來一國之母的儀態。放下休息一會吧。」
「是。」陸婉聞言,緩緩降下葫瓢,嬤嬤忙上前去接。她的手很穩,酒麵與容器邊緣平齊,桌上卻沒有灑落一滴。
「婚服三年前開始繡,如今總算趕製好了,來,看看。」話落,晏月輕輕擊掌。
端著赤漆繪彩木盤宮女魚貫而入,在簾外站成了兩排。陸婉起身,蓮步輕移,跟在晏月身後,下了矮階。
本朝立國至今,最崇道家,婚服也講究男女有別,取陰陽調和之意,男赤女玄。女子隻有深衣的邊緣隨赤,意為引陽維持平衡,男子則相反。
純衣纁袡禮服並著金燦燦的首飾,靜靜的躺在漆盤中。晏月指了指深衣,即刻走過來兩個空著手的宮女,將衣物小心翼翼地展開。
「婚服顏色肅重,不比你平日穿的朱紅。」
晏月撫摸著那衣裳紅色邊緣處平金繡出的纏枝紋,針腳走的精細,金絲所刺的枝蔓連綿不斷,外麵瞧不見頭。正是生生不息,吉祥永恆的好寓意。
「舊製就是這樣,不過你容貌出挑,穿什麽都是極好上。」
婚服遵循舊俗,上至皇室下至平民,形製統一,惟一不同的,隻在用料紋飾上做區別而已。吉服照例都是褒衣博帶,形製簡單,穿在身上卻是各人各樣,神采之異立顯。
陸婉點頭稱是,目光掠過那吉服衣衽上栩栩如生的金鳳,盤中璀璨嵌珠的步搖金釵,一尺二長的玉笈……熟悉的器物,讓她頗有恍如隔世之感。
都道物是人非,可她並沒有。隔了一世,好像什麽都沒有變,又好像什麽都變了。
兜兜轉轉,還是要嫁給晏珩,做她的新婦。不過這一次,她沒了最初那點即將嫁人的緊張與怦然,看什麽都是淡淡的。
日升日落,雲捲雲舒。晚風依舊溫柔,靜觀庭前的花開了又落。七月流火之期已過,魏王的車駕終於抵達長安。
旌旗獵獵,艷陽當空,晏珩奉旨,在崇元門親自迎接魏王。叔侄見麵,免不了一陣客氣寒暄,哪怕晏珩此前與魏王並無來往。
「晏珩恭候王叔大駕,王叔一路辛苦。」先君臣後叔侄,話雖如此說,但她畢竟是太子,隻是略微低一低頭,算是見了禮。
倒是精神十足的魏王晏渚翻身下馬,對著晏珩拱手作揖道:「太子親自來迎,臣不勝榮幸。」
「王叔客氣,平叛之時,有賴吳地兒郎勇猛,朝廷這才省了不少心。」
提到這,晏渚麵色有些難看。
當初吳王圍困魏國都城大梁,他數次趁夜秘遣勇士,繞過包圍向朝廷求救。送出去的消息卻石沉大海,好在他治理魏地有方,兵民皆擁,眾誌成城的與敵人苦戰。
半月後,才知朝廷大軍之所以不來,是繞過了魏地,翻山越嶺,直搗叛軍後方去了。為了截燒糧草要道,悄無聲息的分兵合圍,這才使有意無意的讓對戰的壓力,大部分落到了魏國頭上。
晏渚知道,晏珩是監軍。這個太子竟眼睜睜的看著鄧越做出這樣的部署,不加勸阻,讓親叔叔精銳盡失,短時間內無法恢復封國實力。果然,能擠走晏琮成為太子的小孩,不能以常人度之。
不過,他還是忍下了這口氣。
他抬起頭,那是一張與晏清七分相似的臉。不過魏王是幼子,受寵多些,是真正養尊處優的皇子。與晏清比起來心寬體胖,臉也十分圓潤。
他沒有蓄鬚,少了幾分這個年齡該有的威嚴,麵上一團和氣:「我是陛下的親弟弟,魏地兒郎是大夏的子民。朝廷有難,魏國上下,自然義不容辭。」
晏珩這才拱手迴禮,誠懇道:「王叔此言,方是正理。父皇自會慰勞魏地之民,王叔請……」
晏渚點頭,卻未動,望著晏珩滿麵愁雲:「此行小女鬧騰著要來長安見見世麵,我耐不住她鬧,就帶上了。馬車行的慢,估計晚些才能抵達,勞煩殿下費心接應下。」
晏珩聞言微愣,旋即溫聲道:「叔父怎麽不早些派人知會一聲?舟車勞頓,堂姐受了累都沒個合適的歇腳處,孤如何向父皇交代?」
晏渚擺擺手:「混世魔王,盡繼承了她母親的乖張。路上走走停停,現在提也不晚。」
晏珩不再多言,吩咐曹鋒這幾日帶人在這候著,自己陪著則魏王進宮去麵聖去了。
晚宴自是太後設的,慈安殿內,母子三人歡聚。晏珩與江若柔,自然各尋由頭,一前一後的退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