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長的話既無奈又直白。因著太後嫌棄她們母親的出身,所以即便母親受寵,在宮中也過著低聲下氣的日子。
如今太子初立,李夫人代掌鳳印,一時風頭無二。身為皇帝的寵愛的幼子,八歲封王,特準暫不離京,晏珩與受寵的江若柔自然是李夫人的眼中釘肉中刺。
兄長聰慧仁厚,從沒有那種取而代之的心思。母親安於現狀,得過且過的熬著。她又是女兒,因著身份限製,無法爭,無法搶。
明明都讀著《左傳》《荀子》,她比兄長更有所悟性,卻因著女兒身,處處受限。後來兄長被害,不幸摔壞了腦子。她穿著他的衣服,裝模作樣,竟真的唬住了母親與舅舅。
再然後,她順理成章,搖身一變,做了齊王晏珩。為著自己想要的一切,她開始虛與委蛇,成功取悅了勢力不可小覷的長公主。
金屋一諾,紅裝十裏。她撤掉她的扇,對著素日裏隻能遠觀的那張臉,心中怦然。
她娶了京城最漂亮的少女,傲然不可一世的東陽郡主。哪怕對方看著自己的目光不帶一絲情感,甚至充斥著鄙夷,可是她不在乎……
舒適的水溫讓晏珩徹底放鬆下來,她閉上眼睛,任由氤氳的霧氣在長長的睫梢凝結成點點晶瑩。屋內點著安神香,縈鬱的香氣被繡著騰雲駕霧的金龍一攔,入鼻已是極淡。
「殿下……」葉青端來了嶄新的春服,玄衣纁裳,正是大夏皇太子的規製。
她今日隨著天子祭祖告廟,忙得沒有時間用膳。晚間又是接風洗塵的夜宴,要挨個受完文武百官的朝賀。直到現在,才稍有閑暇來沐浴。
葉青繞過屏風,將繁複的吉服一一掛在紫檀木撐上,轉過身,低頭對晏珩道:「織造處為您縫製的吉服,今早送來了,您一會兒試試怎麽樣。不合適,就送迴去讓她們改。」
「唔……放那吧。」晏珩輕輕應了聲,而後張開眼。
她抬臂攏掌,掬了捧清水。清流順著她線條緊實的小臂腕蜿蜒而下,在頸下分明的凹陷處聚成一窪淺泉。
身上掛著的被熱水浸透的素帛,掩下無辜的景色。五官半隱在朦朧的薄霧中,鋒芒盡斂,為她平添有一種異樣的柔和。
抬手撫上木桶平滑的邊緣,小臂隨著她動作繃起,依稀可見起伏的曲線。淺泉水瀉,沒於纏身的素帛下。沉在溫湯中骨肉均亭的身軀浮出水麵,筆直修長的腿帶著淋漓的水意,落在腳下柔軟綿厚的氍毹上。
晏珩拿起屏風上掛著的毛巾,擦幹麵上的水,露出硬朗的五官。葉青轉身,取來幹燥吸水的棉布遞給晏珩,而後避到屏風後。
滴著水的素帛搭在了浴桶邊緣,晏珩擦幹淨身子,渾身清爽。她利落的穿上中衣,熟練的套過吉服。
而後信步走出,玉足落處水跡斑駁:「大小正合適,不用改了。」
葉青瞭然的點了點頭。
本朝尚赤,不過晏珩喜玄,常服都是清一色的黑,令她整個人看上去成熟穩重,卻也不易近人。如今服中加了抹赤色,讓視線有了跳脫的餘地,襯得深邃的五官沒有那般淩厲的壓迫感,溫潤的氣質在她唇角微揚時得以彰顯。
絲竹聲起,身姿曼妙的舞女隨著樂聲翩翩起舞。隔著晃動的身形,晏珩與陸婉在難得的間隙中四目相對。
皇後設宴為太子接風,太後喜靜,自然不到。皇帝晏清與江若柔並排坐在上首,長公主、陸婉和晏珩分坐兩側。
又是三月小別,可對方眼裏的冷淡顯而易見的重了,晏珩有些摸不著頭腦。
二人在雪中「坦白」後,晏珩一聲不吭逃去了戰場,可這是為了給自己和對方冷靜的時間。她想要的,不是陸婉的疏離,也不是陸婉的冷漠。她不過是想知道,陸婉對自己目前的態度。
昨日歸京太過忙碌,沒有閑暇時間,也沒有碰見陸婉。今日早朝罷,戰後需要處理的庶務繁多。她協著晏清將擬策一條一條批完,巳時已過,便匆匆隨禦駕到了椒房殿。
長公主與陸婉離席相迎,晏珩禮貌打過招唿後,卻沒能和她陸婉說上一句話。此時膳已經用的差不多了,江若柔叫停歌舞,朝著身側的皇帝看去。
晏清放下酒杯,對著晏月微微一笑:「皇姐,朕有意讓珩兒與婉兒盡早成婚。」
晏月聞言,自是笑得開懷:「陛下所言甚是。珩兒性子穩重,我很放心。說起來,太子初次隨軍便立下如此大功,竟然活捉了吳王。雖說迴來時,吳王畏罪,咬舌自盡。可若是讓他逃了,難免有縱虎歸山之患。」
晏珩站起身,朝晏清揖道:「迴父皇,吳王所逃線路,是兒臣猜中的不錯。但捉住吳王,都是將士們的功勞。兩麵夾擊,是全軍出動,這才讓吳王四麵楚歌,敗走小徑,兒臣不敢居功。」
晏月忍不住誇到:「珩兒心思縝密,為人謙遜,不愧是陛下和娘娘的好兒子。」
晏清笑著點頭,示意晏珩坐下:「家宴不必拘束。吳王一滅,叛軍就成了一盤散沙,你功不可沒,自然也無須謙虛。」
江若柔見晏月與晏清對晏珩連連誇讚,麵上有光,先前對晏珩的心疼與擔憂,也化作秋水般的眸中一抹驕傲:「珩兒,你父皇和姑姑說的是。知道戒驕戒躁是好事,但也不必過於謙虛。」
「是……」晏珩坐下,聞言輕輕點頭應和。
如今太子初立,李夫人代掌鳳印,一時風頭無二。身為皇帝的寵愛的幼子,八歲封王,特準暫不離京,晏珩與受寵的江若柔自然是李夫人的眼中釘肉中刺。
兄長聰慧仁厚,從沒有那種取而代之的心思。母親安於現狀,得過且過的熬著。她又是女兒,因著身份限製,無法爭,無法搶。
明明都讀著《左傳》《荀子》,她比兄長更有所悟性,卻因著女兒身,處處受限。後來兄長被害,不幸摔壞了腦子。她穿著他的衣服,裝模作樣,竟真的唬住了母親與舅舅。
再然後,她順理成章,搖身一變,做了齊王晏珩。為著自己想要的一切,她開始虛與委蛇,成功取悅了勢力不可小覷的長公主。
金屋一諾,紅裝十裏。她撤掉她的扇,對著素日裏隻能遠觀的那張臉,心中怦然。
她娶了京城最漂亮的少女,傲然不可一世的東陽郡主。哪怕對方看著自己的目光不帶一絲情感,甚至充斥著鄙夷,可是她不在乎……
舒適的水溫讓晏珩徹底放鬆下來,她閉上眼睛,任由氤氳的霧氣在長長的睫梢凝結成點點晶瑩。屋內點著安神香,縈鬱的香氣被繡著騰雲駕霧的金龍一攔,入鼻已是極淡。
「殿下……」葉青端來了嶄新的春服,玄衣纁裳,正是大夏皇太子的規製。
她今日隨著天子祭祖告廟,忙得沒有時間用膳。晚間又是接風洗塵的夜宴,要挨個受完文武百官的朝賀。直到現在,才稍有閑暇來沐浴。
葉青繞過屏風,將繁複的吉服一一掛在紫檀木撐上,轉過身,低頭對晏珩道:「織造處為您縫製的吉服,今早送來了,您一會兒試試怎麽樣。不合適,就送迴去讓她們改。」
「唔……放那吧。」晏珩輕輕應了聲,而後張開眼。
她抬臂攏掌,掬了捧清水。清流順著她線條緊實的小臂腕蜿蜒而下,在頸下分明的凹陷處聚成一窪淺泉。
身上掛著的被熱水浸透的素帛,掩下無辜的景色。五官半隱在朦朧的薄霧中,鋒芒盡斂,為她平添有一種異樣的柔和。
抬手撫上木桶平滑的邊緣,小臂隨著她動作繃起,依稀可見起伏的曲線。淺泉水瀉,沒於纏身的素帛下。沉在溫湯中骨肉均亭的身軀浮出水麵,筆直修長的腿帶著淋漓的水意,落在腳下柔軟綿厚的氍毹上。
晏珩拿起屏風上掛著的毛巾,擦幹麵上的水,露出硬朗的五官。葉青轉身,取來幹燥吸水的棉布遞給晏珩,而後避到屏風後。
滴著水的素帛搭在了浴桶邊緣,晏珩擦幹淨身子,渾身清爽。她利落的穿上中衣,熟練的套過吉服。
而後信步走出,玉足落處水跡斑駁:「大小正合適,不用改了。」
葉青瞭然的點了點頭。
本朝尚赤,不過晏珩喜玄,常服都是清一色的黑,令她整個人看上去成熟穩重,卻也不易近人。如今服中加了抹赤色,讓視線有了跳脫的餘地,襯得深邃的五官沒有那般淩厲的壓迫感,溫潤的氣質在她唇角微揚時得以彰顯。
絲竹聲起,身姿曼妙的舞女隨著樂聲翩翩起舞。隔著晃動的身形,晏珩與陸婉在難得的間隙中四目相對。
皇後設宴為太子接風,太後喜靜,自然不到。皇帝晏清與江若柔並排坐在上首,長公主、陸婉和晏珩分坐兩側。
又是三月小別,可對方眼裏的冷淡顯而易見的重了,晏珩有些摸不著頭腦。
二人在雪中「坦白」後,晏珩一聲不吭逃去了戰場,可這是為了給自己和對方冷靜的時間。她想要的,不是陸婉的疏離,也不是陸婉的冷漠。她不過是想知道,陸婉對自己目前的態度。
昨日歸京太過忙碌,沒有閑暇時間,也沒有碰見陸婉。今日早朝罷,戰後需要處理的庶務繁多。她協著晏清將擬策一條一條批完,巳時已過,便匆匆隨禦駕到了椒房殿。
長公主與陸婉離席相迎,晏珩禮貌打過招唿後,卻沒能和她陸婉說上一句話。此時膳已經用的差不多了,江若柔叫停歌舞,朝著身側的皇帝看去。
晏清放下酒杯,對著晏月微微一笑:「皇姐,朕有意讓珩兒與婉兒盡早成婚。」
晏月聞言,自是笑得開懷:「陛下所言甚是。珩兒性子穩重,我很放心。說起來,太子初次隨軍便立下如此大功,竟然活捉了吳王。雖說迴來時,吳王畏罪,咬舌自盡。可若是讓他逃了,難免有縱虎歸山之患。」
晏珩站起身,朝晏清揖道:「迴父皇,吳王所逃線路,是兒臣猜中的不錯。但捉住吳王,都是將士們的功勞。兩麵夾擊,是全軍出動,這才讓吳王四麵楚歌,敗走小徑,兒臣不敢居功。」
晏月忍不住誇到:「珩兒心思縝密,為人謙遜,不愧是陛下和娘娘的好兒子。」
晏清笑著點頭,示意晏珩坐下:「家宴不必拘束。吳王一滅,叛軍就成了一盤散沙,你功不可沒,自然也無須謙虛。」
江若柔見晏月與晏清對晏珩連連誇讚,麵上有光,先前對晏珩的心疼與擔憂,也化作秋水般的眸中一抹驕傲:「珩兒,你父皇和姑姑說的是。知道戒驕戒躁是好事,但也不必過於謙虛。」
「是……」晏珩坐下,聞言輕輕點頭應和。